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七十五章 制帥之死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壞消息接踵而來,正在益都指揮作戰的忠義軍大將舒穆魯迪烈也病逝於軍中,使悲痛中的巴根臺更加傷感。迪烈在各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大公無私。儘管他也曾對巴根臺有過誤會和不滿,但是他一切都是為了山東百姓,為了軍隊,為了益都的理想之城。

有他坐鎮益都,無論出現什麼情況,山東忠義軍都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根基,可進可退。他的去世,不僅是巴根臺失去了一個主要的助手,忠義軍失去了一位威望素著的老將,巴根臺覺得他整個事業的根基都動搖了。

離了迪烈,誰能掌控山東如此複雜的局面啊,他的熱誠,他的經驗,他的無私,他的堅定一往無前是巴根臺多麼需要的啊。在如此危難的時刻他離開了人世,巴根臺竟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美麗的海春哭成了淚人,巴根臺不知道怎樣安慰,只能默默的陪伴她。對海春,巴根臺從心裡愛惜憐惜,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原來天真爛漫的姑娘離開老家,跟隨自己刀裡火裡的掙命,如今又失去了唯一的親人。這些年她吃過多少苦啊,他恨不得把心掏出來能使她好受些。可是軍情緊急,山東正在戰火中掙扎,他豈能為了兒女子的私情置數百萬百姓的安危而不顧。

三日後,部隊準備就緒。巴根臺下令北軍全軍縞素,祭奠死於國事的忠義軍大將迪烈,隨後誓師出征。

巴根臺留統制官劉慶福部8千強悍步兵,嶽成所部1千5百騎兵仍屯淮北大營。楊妙真的直屬衛戍部隊5百人隨她進駐楚州。給揚州總管劉全留下8百精兵,以防他變,保證山東軍的糧餉。

他親率其餘全軍參加此次北征,加上南軍部隊3萬人,總計7萬餘眾。巴根臺本意留海春在節帥府,好好調理休養。但是海春執意隨軍出征,巴根臺拗不過,只得同意。

北征大軍由海城至沂州,與鎮守沂州的忠義軍大將彭義斌匯合。老戰友多日不見,均欣喜異常。彭義斌隨後向總參彙報了敵情和戰況,巴根臺決定參謀本部暫駐沂州,分兵數路迎擊入侵的金軍。

他還準備親到東平,會會已經附蒙的嚴實,問問他為何不尊總參命令,擅自降蒙。

正當巴根臺、李全、彭義斌和總參作戰參謀們日夜研究戰情的時候,又一個凶信傳來了,這次是大宋皇帝駕崩。嘉定十七年(1224年)閏八月,大宋皇帝病死於臨安宮中的福寧殿,終年57歲,諡號寧宗。

從心裡來說,死去的皇上對山東軍夠苛刻的。戰事緊急,巴根臺並非忠臣義士,也顧不上想那許多。他是軍人,打仗殺敵,保家衛國才是他的正經職責,至於新君繼位,朝堂重新洗牌那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了,留給那些政客們去爭鬥吧。

但是留守淮東的劉慶福和楊妙真秘密傳來的訊息不能不讓他吃驚。原來寧宗崩後,權相史彌遠和楊皇後於大行皇帝靈柩前立沂王貴誠為帝,改元寶慶。廢太子趙竑在愕然之中,見到了新皇帝登基,百官朝拜。

趙竑認為當皇帝的應該是自己,因此不肯朝拜,結果被別人強摁著頭下拜。大局已定,廢太子趙竑被封為濟陽郡王,後來又被封為濟王,出居湖州。

湖州豪族潘甫、潘壬、潘丙兄弟對史彌遠擅行廢立極端不滿,竟秘密遣人到楚州節帥府,面見楊妙真要求北軍起兵推翻篡位的皇帝,幫助濟王重登帝位!

巴根臺密戒劉慶福、楊妙真、劉全等不可輕舉妄動,他不想讓忠義軍再卷到政治的漩渦裡面去。這本是皇家和權臣的爭權奪利,無關國計民生,他巴根臺和山東忠義軍犯不上膛這渾水。

但是歷史自有自己的步伐,有時候不是人力能左右的。正當巴根臺率領忠義軍總參坐鎮沂州,指揮李全部在益都擊敗金將張惠,彭義斌部在沂州擊敗金將李霆的時候。湖州的潘氏兄弟陰勒部曲,又聚販鹽盜至千餘人,裝扮如山東忠義軍模樣,揚言自山陽來湖州的北軍部隊擁立濟王。

楊妙真沒有聽從巴根臺的阻攔,她還是想利用這次事件更加鞏固忠義軍在宋朝的地位。如果擁立新君成功,擠掉許國,而讓巴根臺制置江淮,北軍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雖然她沒有公開支援濟王,但是她暗中聯絡南軍將校,試探他們的態度。部分野心勃勃的南軍將校暗中表態支援倒許,擁王節帥為淮東主帥。

但是盱眙四軍忠於制帥許國,沒有許國的命令不肯明確支援濟王。這一方面打消了楊妙真、劉慶福擁立濟王的念頭,但是卻進一步堅定了他們發動又一次兵變趕走許國的決心。

巴根臺從心裡不太同意楊妙真他們的冒險,但是正在益都前線的李全也認為這是一個時機,如果不趁現在朝廷大亂的時機除掉許國,必然後患無窮。巴根臺在這方面不是機敏的人,一時拿不定主意。

湖州潘氏兄弟如果沒有北軍的明確支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想擁立的濟王,卻因為膽怯首先向新君告發了他們。宰相史彌遠立即調集揚州部隊,閃電一般的撲滅了潘氏兄弟的謀反,濟王也被羈押於臨安軟禁起來。

江淮制司得知湖州叛軍皆是北軍裝束,許國終於坐實了北軍謀反的罪名!

他立即徵調兩淮馬步軍13萬於楚州,準備先除去楊妙真、劉慶福,再徹底解決巴根臺忠義軍主力。宰相史彌遠看到北軍竟敢公然站到自己的對立面,轉而支援淮東制司,斷絕了北軍糧餉,只是沒敢公開宣佈北軍是叛軍。

楊妙真、劉慶福密報北軍總參,楚州形勢又一次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時候也由不得巴根臺遲疑了,他立即帶總參直屬部隊及沂州部分部隊星夜回師,救援楊妙真、劉慶福部,而此時楚州的局勢已經不可收拾了。

11月,兩淮諸軍齊聚楚州-山陽,淮東制置使許國大閱諸軍,意圖威懾北軍。對於賈涉曾經玩過的小兒科,楊妙真微然一笑。

原賈涉制司帳前武鋒軍王文信部8百人,許國強令歸親信揚州強勇軍統制彭興指揮,揚州軍的親北軍將領趙拱早被許國擠到了江南,換上了親信彭興。王文信本是節帥府老友,此次調動又心有不平。劉慶福與文信密約,只要文信趁此機會潛襲揚州,另外一支南軍部隊襲寶應,他就親率北軍部隊過淮,進入楚州!

制帥府幕僚苟夢玉得知劉慶福密謀,立即密報制帥許國,許國傲慢的說道:“劉慶福豎子敢反即殺,我又不是賈涉,文臣不知兵。”

苟夢玉知許國事已不可為,乾脆又向楊妙真、劉慶福密報許國就要對他們動手,並且把制司的部署全盤告知了節帥府。無非是圖自保而已。

此時,南軍將領中除丁勝、張世雄、沈興、杜靖毗部以外,已經全部被節帥府賄賂拉攏。楊妙真密令參加閱兵的部隊,明日卯時分動手,一定要生擒許國。

11月13日,許國晨起蒞事,忽見制司衙門已經滿是亂兵,制司僚屬一片大亂,驚慌駭走。

許國喝令亂軍不得無禮,一支箭矢已經射中面部,血流如注。亂兵殺入府中,許國在數十侍衛的保護之下殺出帥府,縋城而出,逃出楚州,家人親信卻悉數被亂軍殺害。

楚州城中此時已經亂成一團,亂兵殺入富室官衙,縱火大掠,兩司積聚也一搶而空。劉慶福大軍已經進入楚州,先派人保護苟夢玉家,又親到章夢先府,搜出這個傲慢權重的制司幕僚一刀兩斷,以解在制衙大堂羞辱之恨。

這時不僅南軍亂兵四出,就連一向軍紀森嚴的北軍也禁勒不住,加入了縱火焚掠的行列。

南軍少部忠於制司的部隊在丁勝、張世雄、沈興、杜婧毗等率領下拼死抵抗,與叛亂軍隊巷戰,寡不敵眾,全部戰死。而許國最信任的揚州強勇軍,最先倒向了節帥府。

巴根臺率北征部隊晝夜不停回師淮東,主力已經趕到漣水。先派通判銜的總參作戰參謀軍官姚翀、宋恭帶領先頭部隊先期渡淮。

姚翀、宋恭等到達楚州城下的時候,城中已經火起。二將立即率部進城,喝令搶掠的南北軍亂兵立即歸營,否則王節使軍法無情,局勢稍微得到控制。姚翀等一邊組織人手救火,一邊安撫民眾。傍晚時分,北軍主力進入楚州。

巴根臺一進入節帥府就大聲呵斥楊妙真、劉慶福、劉真槐、黃凱、嶽成、劉全等北軍留守將領、幕僚。當即喝令斬了十幾北軍參謀軍官和參與作亂的將校,這些人大都是他的軍校學生,全軍大震,凜然聽命。

而逃出楚州的制帥許國,道途中因羞憤自盡了。強大的北軍讓又一位制置使陰溝翻船了,但這一次卻讓巴根臺怒火中燒。(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