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七十章師徒相會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恆劍平原與雲行山脈交接處,堂河、札水、措水、洛水繞城而過,向東逐漸緩衝成遼西平原,形成了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永昌帝都依山靠水而建,雲行山脈有如屏障擋住北來的寒流,四條河流猶如暢通的血脈為恆劍平原和遼西平原輸運著養分,恆劍和遼西平原用寬廣的胸膛養育著大鄭的百姓。史載:“永昌,北枕雲行,右擁恆劍,俯看遼西,四水橫濟,誠天府之城”。

從十里長亭開始,官道兩側栽種著樹木,這些樹木至少有數十年的樹齡,經過精心修剪過形成一個好看的拱形,將官道護衛在綠葉之下。騎馬行走在細砂鋪就的官道上,朝陽從葉片的縫隙中灑下斑斑點點的陽光,俏皮地與行人捉著迷藏。

走過綠蔭長廊,二裡外一道天塹橫亙在前方,永昌城以莊嚴巍峨之態出現在眾人眼中。越接近越能清楚地感覺到永昌城的壓迫感,數十米高的城牆遮蔽了朝陽,抬頭仰望,只能看到戍樓、角樓高聳入雲,城牆之上旌旗飄舞,重簷角樓之上的士兵只有寸許高。

永昌城共有十二座城門,江安義等人從南面的明德門入城。來到城邊,越發地感受城池的雄壯,巨大的條石上還留有刀箭劃過的痕跡,永昌城是四朝帝都,八百年屹立風霜,依舊峻拔不改。

整個永昌城由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構成,外城是坊間買賣和尋常百姓的居所,進入內城多住達官貴人,至於皇城當然是皇帝皇子皇孫呆的地方。餘知節住在安仁坊,屬於內城,離皇城不遠,這樣方便上朝辦公。

街道寬可並排行十餘輛馬車,兩旁高樹掩映著酒樓食肆,商鋪樓宇華美高大,斗拱雕飾精美,街道車水馬龍,行人如鯽,天子腳下,果然繁華如夢。進入內城後,流水倒映垂柳,景色愈美,一棟棟宅院規劃得整整齊齊,騎在馬上可以看到牆內建築精巧華麗。

進入安仁坊,兩旁的宅院門庭廣闊,或朱或黑,臺階兩旁或抱鼓石或上馬石,江安義看到一家門前列戟,階高兩尺,按大鄭律,這是三品以上官員的家宅了,不知是哪位高官住在此處。

餘府在眾多的官宅中並不起眼,四階臺階在明眼人的眼中意味著主家是四品官。門房通傳後不久,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人匆匆迎了出來,見禮通名,是餘師的長子餘慶歡。

客廳落坐,僕人獻茶。餘慶歡道:“聽家父說在新齊縣收了名弟子,聰慧機敏,江師弟高中解元,詞名我在京中亦有聽聞,沒想到還如此年少,真真讓為兄慚愧啊。”

江安義聽餘師提過他的長子迂腐,次子輕佻,都非承繼家業之人。知道餘慶歡還只是個秀才,江安義笑著安慰道:“師兄有餘師傾心教導,必然大器晚成,何必與人爭一時長短。”

這句話說到餘慶歡的心中,餘慶歡道:“不知師弟平時都看些什麼書?愚兄對禮學略流有心得,與師弟交流一二。”

這位師兄還真是個讀書人,三句話不離本行,好在江安義、範師本喜歡與人交流,當下三人探討起來。片刻之後,江安義暗暗皺眉,難怪餘師說他迂腐,餘慶歡喜歡尋章摘句,推求文字,看似對書本熟爛於心,卻不能聯繫實際,所述者皆人言也。

原本的探討最後演變成餘慶歡一人的誇誇其談,茶水冷了又沏,餘慶歡興致勃勃,江安義和範師本索然無味,餘知節還不見回返。

一個青年急急闖了進來,大聲嚷道:“哥,借我點銀子,等發了例錢就還你。”

餘慶歡臉一沉,斥道:“慶樂,沒看到有客人在嗎?怎生如此無禮,你又在哪胡亂花錢,讓父親知道一定會責罰於你。”

“哥你不說父親如何知道?”,餘慶樂轉過臉看向江安義等人,問道:“這兩位是?”

江安義和範師本站起行禮,江安義笑道:“小弟江安義,是餘師在新齊收的學生。”

“喔,你就是江安義。”餘慶樂一臉驚喜,興奮地道:“定芳閣的雲嫣姑娘說只要將你請去,免我三天的酒資,不知師弟哪天有空,我帶你去耍耍。”

“豈有此理,慶樂,你太過份了。”餘慶歡頓足喝道,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餘師二子的風範江安義已經了然於胸。

午時,僕人進來通報說老爺回府了,在書房見客。餘慶歡引著江安義和範師本前往書房,餘慶樂轉轉眼珠,悄無聲息地溜走了。

書房在一片修竹掩映之中,“有節齋”前江安義看到一副熟悉的對聯,“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房門前,餘知節一身青衫,手捊鬍鬚,含笑看著自己。

江安義搶步上前跪倒,恭敬地磕頭道:“弟子江安義參見餘師。”雖然餘知節教自己的時間很短,但沒有餘知節的賞識和提攜,就沒有今天的江安義。

餘知節攙起江安義,欣慰地笑道:“安義,你讓為師刮目相看。兩年時光,當年的小書生已經是解元郎了,隨為師進房敘話。”

書房的佈置與新齊縣餘府的靜思齋差不多,牆上有一幅江安義很熟悉的畫,上面的字還是他的手筆,“竹石圖”。

見江安義望著“竹石圖”,餘知節笑道:“安義,當初你以這首‘詠竹’打動我收你為徒,今日你的詩詞之名已經廣為人知,更是高中解元。能得你這樣的佳徒,是上天眷我。”

江安義誠懇地道:“恩師你過謙了,如果沒有你的相助,當年賣竹器被衙役刁難那關就無法度過,更不用說有安義的今天,餘師之恩,安義沒齒難忘。”

得知範師本是範炎中老先生的兒子,餘知節大喜,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慶歡你要多與這兩位親近,對你的學問必能有所進益。”

江安義從書院出來後跟隨範老爺子讀書餘知節知道,師從多人博採眾家之長是當時讀書的風氣,餘知節自然不會因此生氣。問了幾句江安義的經義,僕人進來說飯菜已經準備妥當。

餘知節居中,江安義和範師本坐在右側,餘慶歡在左側相陪。餘知節舉杯道:“安義,師本,尋常家宴,不用拘禮,請。”

酒過三巡,餘知節道:“安義,你和師本就在府中住下,我一般午時歸家,你有何疑問可在申時到書房找我,如果我不在,不妨將功課和疑難寫在紙上,放在書房,我歸家後自會為你解答。如果找不到我,就直接到書桌上找解答便是。”

最近天子有意重查天下田畝,餘知節身為吏部侍郎,事物煩雜,常不能按時歸家。

來的時候江安義和範師本商量過了,就近找一處客棧住,方便朋友間交遊唱答往來。江安義把想法一說,餘知節想了想,道:“也好,家中確實有些逼仄,就不虛留你住下了。但你有空,一定常來家中坐坐,出門訪友不妨將餘慶帶上,也讓他多漲點見識。”

京中的餘府比新齊縣的餘府小了許多,只是三進院落,江安義看家中的陳設也很普通,早就聽聞過“京中居,大不易”,餘師官居正四品,居然也住不起大宅院嗎?

聽到江安義的疑問,餘知節笑道:“我這還算好的,不少四五品的官員還租房賃屋居住,說起來還要多謝安義,酥白璧的生意獲益良多,年前知仁寄來了兩千兩銀票,我正託牙行打聽可有靠近皇城邊的宅院,這每日三更上朝可真讓人吃不消。”

從餘府出來,江安義就在安仁坊找了間旅館,小小的宅院,三間房,居然要二百兩一個月,伙食自理。店中的夥計一臉倨傲地道:“公子,不是小店收費貴,你去打聽打聽,馬上就要會試,這天下的舉子們都要進京,你們還算來得早,再晚半個月,就算有錢也租不到房子。”

確實也是,近萬人湧進京城,加上帶的僕從,就算永昌帝都夠大,客棧夠多,僧多粥少也不夠分的。難怪每年都有不少人藉助在寺廟道觀,有的甚至租住在城外的農莊,京城居,果真大不易啊。

江安義和範師本都沒有來過京城,僱了輛馬車從皇城邊開始遛起,馬車走了整整一個時辰,還只逛了皇城邊上的五個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江安義想找欣菲,問車把式道:“這位大哥,寧王府在哪?咱們去看看。”

“寧王府在皇城內,咱這車可去不了。公子與寧王爺有親?如果是尋親訪友要先到監門衛處登記,經核實後才能放你進皇城。”

皇城是總稱,分為前後兩個區域。前面區域主要是六部九卿衙門所在,一些重臣的府邸也在皇城內,比如說寧王府、太尉府、丞相府等等,像餘知節這樣的四品官員還沒有資格入住皇城。

後面的區域是皇宮,皇宮又分為兩部分,前殿後宮。前殿分為三座大殿,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兩側附有若干官署,如中書省、門下省、弘文館、史館等,後宮便是天子起居之所。

要找欣菲就要先找到寧王府,要找寧王府要能進皇城,要想進皇城便要及第為官才有資格。

皇城巍峨,橫亙在眼前。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