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變臣->章節

第七十一章鳳山雅聚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三月的帝都,繁花似錦、綠草如茵。原本波瀾不驚的帝突然間變得鮮活起來,快馬春衫,香車寶馬,處處名勝古蹟、好山好水都能看到名人逸士、才子佳人的身影。

三年一次的舉子進京拉開了序幕,首先迎接盛況的是客棧旅館,稍微好一點的客房房價一天一漲,讓大多數舉子瞠目結舌,只能借住在民居和寺院之中,當然也有神通廣大者,成為達官貴人的座上客、家中賓。

這天傍晚,江安義和範師本帶著石頭從餘府歸來,見店小二插著腰攔在門口,用帝都人特有驕傲的語調正對兩兄妹道:“客官,真沒有了房間,您去別處看看去,說不定還有揀到個漏。”

兄妹倆失望地轉身離開。江安義見那兄長的年紀不滿三十,身材欣長,膚色微黑,國字臉,劍眉入鬢,虎目有神,一身藍布袍,身上別無裝飾,那妹子不過碧玉年華,穿著打扮也很樸素。

擦身而過時聽到妹子道:“哥,找了半天沒有一家客棧有空房,京城花費高,咱們帶的這些銀子也不知能不能撐到會試發榜。”

原來也是參試的舉子,江安義站住腳,拱手道:“這位兄臺有禮。”

傾蓋如故,人與人投緣無法用言語解釋,江安義初見此人,就覺得親切,潛意識裡面如果不是那場雷劫,十餘年後自己很有可能也是這副形象吧。

兄長警惕地看了江安義一眼,還了一禮,問道:“有何指教?”

江安義笑道:“兄臺不要誤會,剛才我聽到令妹提到會試,想來兄臺是參加會試的舉子。小生德州江安義,這位是範兄,我們也是參試的舉子。令兄妹還未找到住處,恰巧我和範兄包了個小院,有三間房,如果不嫌棄的話,不妨擠擠。”

人心隔肚皮,姑娘扯了扯哥哥的衣服,暗示他不要貪小便宜。石頭眼尖,發現了姑娘的小動作,滿臉不高興地道:“這位姐姐,我家公子可是好人,這位範公子是範炎中老爺子的兒子,他們會害你們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石頭並不知道範老爺子是誰,但這兩日出門會文,只要提到範公子是範老爺子的兒子,聽到的人都一副肅然起敬的樣子,在石頭看來,祭出這位老爺子無往而不利。

果然,兄長臉上泛起笑容,道:“在下黔州張志誠,適才失禮了。蒙兩位高義,我便不推脫了,多謝。”黔州地處南疆,來京城的路程很遠,看劉氏兄妹面帶風塵之色,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

在店小二的白眼中,江安義引著張志誠兄妹回到小院,一間房讓於劉志誠的妹妹劉玉珠,江安義和石頭共一間,範師本和劉志誠一間。劉志誠拿出銀子要付給江安義房錢,範師本笑道:“志誠兄,不用客套,你那點銀子還是留著吧,安義是有錢人,這點銀子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三個讀書人坐在一起自然談論文章,三人聊得熱火朝天,彼此間相互欽佩,越聊越投機。石頭是個自來熟,很快就和張玉珠混熟了,從屋中不時傳來兩人的笑語聲。

近萬舉人進京,會文論詩到處可見,隨便找一處青樓、酒館,都能看到高談闊論的舉子們。江安義等人都沒來過京城,有空的時候結伴尋訪京都名勝,遇到會文論道時也插上一腿,半個月下來,三人小小地有了名氣。江安義長於詩詞,範師本精於經義,劉志誠善於辨析,因為三人同住在同福客棧,人稱“同福三子”。

名氣這東西,如同滾雪球,有了開始,就會越滾越大,各種的聚會、宴請便接踵而來。店小二又送來厚厚一疊請柬,得了賞銀歡天喜地地離開,留下小院內三人看著幾十份請柬發愁。

“青州解元張正道宴賓樓延請”、“方州關陽韋氏設宴賞月樓”、“魏州群舉邀辯白沙亭”……劉志誠一封封地讀著請柬,將中意的挑出來,比較著,幸福地煩惱著。

範師本也在一旁翻看著請柬,突然叫道:“這張請柬不錯,咱們去瞧瞧。”

江安義和張志誠把腦袋湊過去,見上面寫著“適春光明媚、新茶吐翠之季,國子監意效仿先賢,三月九日於鳳山雅聚。春光之下,坐而論道,汲泉煮茶,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不亦快哉。”

好大的口氣,這封請柬無異於一封戰書,三人都被挑起爭強之心,不用選了,明天就到鳳山看看。

鳳山不在帝都之內,出西城延興門三里,有處山丘,只有百餘丈,因形如鳳頭而得名。因周圍少山,此峰顯得孤高突兀,氣勢不凡,文人逸士愛到此處吟詩做對。

自鄭昭帝以來,玄言清談之風大盛,士人悠遊玩樂,鳳山不斷地營造修建,山下植柳,山間種桃李,山頂置松柏,修建迴廊亭臺樓閣於其中,間以幽蘭、修竹、臘梅等花樹,鳳山成為帝都人登高望遠,飲酒賞花的好去處。

第二天一早,江安義約了餘慶歡,同範師本和張志誠四人坐著餘府的馬車趕往鳳山。出了城,就見大道之上儒衫飄飄,或乘馬或坐車,也有約朋步行的,一片藍衫浩浩蕩蕩,看來這次鳳山雅聚的場面不小。

遠見鳳山在朝陽下披著金光,高昂鳳首,向天鳴叫。山下已經聚焦了三四百人,散落在亭臺之中,觀賞著景色。江安義等人下了車,沿著長廊一路觀看風景,突聽旁邊的竹亭中有人呼喚:“安義。”

江安義一看,是好友林義真,他鄉遇故知,人生快事。江安義趕緊上前行禮,笑道:“林兄也來參加會試了。”說著給他介紹範師本等人。

林義真得知範師本是範炎中之子,大為親近,當介紹到張志誠時林義真顯得很驚訝,道:“黔州張志誠,久聞大名,不料今日有緣識君。”

這話讓江安義反倒感到驚詫了,張志誠很有名嗎?見江安義一臉懵懂,林義真笑著點指道:“安義,有大才在側而不知。這位張兄,曾遊學澤昌書院,與當時的四秀辯析‘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半月無人能難,鄧山長感嘆此子經義通達、辯才無雙,有意收其為徒,張兄辭以家有幼妹無人照看,我澤昌書院憾失英才。”

餘慶歡被人突視,有些不快,催促道:“時間不早,我們早些上山吧,不要耽誤了。”

江安義明白過來,連忙介紹餘慶歡給林義真認識,寒喧幾句後,林義真道:“國子監這次有不少人參加會試,發起這次集會,是國子監有意試試天下舉子的分量,北章義南澤昌,作為澤昌書院的一分子,我們可不能弱了書院的名聲。安義,你隨我來,我介紹幾位書院的前輩與你認識。”

竹亭內都是澤昌書院出身的舉子,大家互相見禮,江安義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於明陽,這位師兄現在是政事堂的通事舍人,今日特地請了假,組織澤昌書院的同窗應對國子監的挑戰。

“此次國子監由博士郭英福帶隊,國子監監生呂直緯、白林才、姜涵勇等人都是一時才俊,今科及第的呼聲很大。今日前來聚會的人不會少於千人,國子監藉口說鳳山頂上狹小,只能選取精英上山,為公平取見,設下三道關卡,分別由澤昌書院、章義書院和國子監守關。我書院為第二關,玉善和明德已經帶人前去把關。”

“頭一關是章義書院,剛才吳兄弟到看過了,把關的是章義書院八俊,誰想上山必須答出八人所出的題目。元辰、義真你們是書院的姣姣者,玉善不在,你們要帶著書院的同窗同心協力登上山頂,揚我澤昌威名。可惜家強此次沒來,要不然讓他們看看我澤昌四秀的威名。”

方元辰慨然應諾,江安義在書院沒和此人打過交道,總覺得此人傲氣太盛。林義真道:“於兄,江安義雖不是書院四秀,但其才學尤在林某之上,不如讓他……”

“詩詞乃小道”,於明陽打斷林義真的話,撇了江安義一眼,道:“此次聚會事關重大,不能投機取巧,不要被某些人的浮名誤了大事。”

雖然不想出風頭,但被人輕視的滋味也不好受,江安義鬱悶,自己和於陽明是初會,他為什麼對自己沒有好感。無意中看到,方元辰高昂著頭,嘴角露出一絲哂笑。

張志誠笑道:“不招人妒是庸才,安義何必為這點小事不快,不如我們一起上山瞧瞧。”

因為江安義出身澤昌書院,張志誠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這三家到底有什麼了不起,以為他們穩持牛耳,小視天下英雄。

上山的道路被一群人堵住,一色的藍裯衣在陽光下閃著光,杏黃色頭巾顯得既整潔又精神,這是章義書院的院裝。八個人稍前一字排開,大概就是八俊了,為首的面白如玉,鬚髮如墨,不過三十歲出頭的年紀,正神氣活現地道:“諸位,剛才我已經將國子監郭博士的意思轉達給了大家,我章義書院不才,依約把守第一關,現在是辰時中,集會定在未時初,還有二個多時辰,足夠諸位登山了,哪位先來?”

文無第一,此人話音剛亂,亂糟糟的聲音響起。

“我來”,“我先到的”,“我是張正道,青州解元,捨我其誰”、“下州解元也敢猖狂,某乃霸州鄉試第二,比你如何?”

那人慌了手腳,叫喊道:“大家不要急,我書院有八位關主,隨意從哪裡過關都行,大家不要擠,斯文些。”

八俊身後的藍裯衣連忙出來維持秩序,總算將局面穩定了下來,有人來到關主面前,關主發問,闖關者回答。雖然都是飽讀詩書的舉人,但關主的提問刁鑽至極,不少人敗下場來。

半個時辰過去,將近半數人闖關失敗,澤昌書院的隊伍也有近半人被刷了下來,關口只剩下百餘人。張志誠微笑道:“師本、安義,我們須去會會章義書院的高才。”

相關推薦:重生我的1999我不做陰陽師了靈氣復甦之我是女神諸天大聖人天行緣記快穿之嬌妻有靈田萬界之我是演員仙山我作主我真是掌教大老爺全部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