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最後一個北洋幕僚->章節

第六百三十四章 妥協下的新內閣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由於內閣即將重組,很多人心思活泛起來,不但北洋系活動頻繁,江北系也沒閒著,王永安向袁世凱推薦張謇擔任新任內閣總理,北洋系候選人就多了,但正因為候選人多,反而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絕對的把握。而國會提出又下一任民黨總裁繼任內閣總理,可如果由民黨總裁繼任則需要民黨重新選舉,那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王永安為了支援張謇擔任總理,頻繁穿梭於國會與總統府,向袁世凱推薦張謇的同時,王永安頻繁拉攏國會,並且在王府內舉辦宴會,邀請國會議員們。在國會議員中,有27位議員來自於江北,雖然他們的身份各異,有的是民黨有的是共和黨等,但是身為家鄉人,王永安請他們一定要支援張謇。儘管27位議員席位並不多,可是接下來王永安與眾多江北出身的議員逐一拜訪邀請民黨議員,使得國會支援張謇的人逐漸變多。

原本張謇在南北方的聲望就很高,如今有了王永安的鼎力支持,國會中呼籲推薦張謇擔任內閣總理的人越來越多。

袁世凱見到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他絕不能允許外人擔任內閣總理,於是快刀斬亂麻推薦前財政總長熊希齡擔任內閣總理。袁世凱心中原本屬意於認真聽話的趙秉均來著,但是趙秉均深陷宋教仁遇刺案中,如實委任趙秉均,恐怕民黨就得鬧翻了天。

國會支持者與反對者各佔一半,一時之間熊希齡是否能夠被國會批准擔任新內閣總理也成了問題。

熊希齡在清末民初的中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首先人們常說的湖南神童,其實並不是楊度,而是指熊希齡。他的父親是湘軍大將,曾國藩的虎頭將軍,曾國藩提倡文人治軍,熊希齡的父親便將他送到最好的私塾中讀書。熊希齡六歲的時候第一次看三字經,只用了兩天便全背下來,而更加晦澀的四書五經也滾瓜爛熟強識於心,十四歲中了秀才,成為湘西奇談。二十一歲中舉人,位列湘省第十九名,名震湖廣。二十四歲中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歲時,甲午戰爭爆發,熊希齡悍然棄筆從戎參加湘軍決定與日本一決死戰。二十六歲,為兩江總督張之洞賞識,並被委以重任改革湘軍。二十七歲,在湘省巡撫陳寶葴的支援下在家鄉開展維新運動,組織南學會、廢除纏足運動、興辦鐵路與航運、建立礦場,但很快維新運動失敗,熊希齡被革職永不敘用。

在家鄉生活五年之後,熊希齡被趙爾巽看中重新啟用,隨後熊希齡依舊支援實業發展經濟文化科技,讓湘省的財政得到極大的改善,其後被湘省巡撫端方推薦為陪同留洋五大臣考察歐洲各國。回國後,熊希齡堅信大清應效仿英國施行君主立憲制,於是為了立憲開始四處奔走。民國建立,袁世凱認為熊希齡是難得的斂財高手,便委任他擔任財政部長一職,而熊希齡果真為剛剛建立的民國的財政立下了不小的功勳,因此被袁世凱推薦。

當然,熊希齡最被袁世凱欣賞的地方是他聽話,袁世凱相信這個熊希齡絕不會學唐紹儀一樣沒事兒就跟他鬧翻天,沒事兒就強調憲政之類的話,熊希齡只會幹一些事實兒,不會耍滑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國會的部分議員們也正是因為熊希齡的低調,唯恐他成為了袁世凱的走狗,堅決不支援熊希齡。在隨後的幾輪投票中,熊希齡均以微弱的劣勢未透過,而決定熊希齡是否擔任內閣總理的決定性選票,居然是江北地區議員們的選票。

袁世凱無奈找到王永安和張謇,詢問他們能否支援,王永安搖頭堅持要張謇來做總理,反倒張謇謙讓了起來,說自己可以不做內閣總理。袁世凱大喜過望,不過張謇提出一個要求,即新內閣中,江北系的勢力要增加。袁世凱略微考慮了一下之後便同意了,許諾將教育部和農林部交給江北系,這讓原本只打算得到教育部和文體部的江北系大喜過望。

隨後的國會選舉中因為江北議員的改投,熊希齡終於獲得國會的透過,成為中華民國第二任內閣總理。熊希齡很快提名新的內閣十二部名單,但是名單交給袁世凱之後,卻讓袁世凱哭笑不得,說你這名單與宋教仁有何區別,只是宋教仁認為只有革命黨幹實事兒,而你認為只有北洋系幹實事,可你卻忽略了江北系這個政治巨鱷了,按照你的名單選拔,恐怕未來江北會出亂子。

熊希齡趕緊與袁世凱仔細商議,最終列出了新任內閣名單,內務部長朱啟鈐、陸軍部長段祺瑞、海軍部長劉冠雄、財政部長熊希齡兼任、農林部長周自齊、外交部長孫寶琦、文體部長梁啟超、工商部長張謇、交通部長沈雲沛、教育部長許鼎霖、衛生部長肖湘山、司法部長陳兆棠。四總局人選則為鐵路總局局長孫逸仙、海關總局局長梁敦彥、宗教總局局長陳振先、審計總局局長魏文康。

名單公佈之後,不管是北洋系、江北系還是革命黨均對此並不滿意,北洋系本以為可以一家獨大,但卻發現江北系非但沒有被排擠反而壯大了。而江北系只得到了教育部,袁世凱私下向王永安承諾的農林部卻沒有讓出來,而是讓北洋的周自齊擔任。而革命黨更是悲慘,居然只剩下了一個四總局的鐵路總局,孫逸仙成了新內閣中革命黨的獨苗。

作為革命黨精神領袖的孫逸仙自然不能單獨擔任,他立即結束了在日本的鐵路技術考察工作回國,通電宣佈辭去鐵路總局長一職。

因為孫逸仙的辭職,王永安率領江北系向袁世凱提出要求政府提供支援江北四鐵路的建設,袁世凱為了安撫江北系,將鐵路總局交給了江北系,鐵路總局局長則由江北系干將顧賀擔來擔任,算是江北系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取得的小勝果吧。

至此,熊希齡內閣正式成立了,與歷史上熊希齡內閣北洋一家獨大不同的是,如今的內閣分為兩大派系,熊希齡既要受袁世凱的氣,又要受北洋系官員和江北系官員的氣,可比風箱裡的老鼠還要憋悶。

相關推薦:重生之超級強國文明牧場青蓮劍仙成長日記溫故一九四二大國1942東皇大帝我奪舍了東皇太一娶一送二:神秘Boss請簽收送神愛豆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