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二百八十一章 蘇導的斗轉星移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這話說得不地道,《鬼子來了》用日本演員在日本做的後期,國內禁了反而在日本賣了票房獲了獎,而且很受歡迎,難道能說這是通日行為嗎?

顯然不能,這其中的道理姜導不可能糊塗,這麼說話就是有點急了,於是綁架上愛國情懷。

姜導的自負是業內出了名的,拍《紅高粱》和張導吵了幾個月,前兩年拍馮褲子的《北京人在紐約》也是壓著所有人,無論遇到什麼事他都必須贏,屬於有才華有氣場而又自視甚高的強人,但也輸不起,人稱鬼見愁。

他的脾氣也不是針對誰,據說他當導演的時候,投資人來拍攝現場探班,他連招呼都不打,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今天能喝酒陪著笑臉已經是不錯了。

不過把專案主動拿出來研討,如果不是賣弄就是聽意見的,態度應該好點,這裡一個個都是影視界精英,肯提出看法就是給面子,畢竟每句話都可能涉及創意,不能聽不順耳就急眼。

可姜導不在乎,強勢的情緒也是壓倒別人的策略之一。

蘇長青心裡有點不舒服,不過沒表現出來:“拍抗日題材的人太多了,以後甚至可能成為一個產業,到時候許多人靠拍這個吃飯,我就不湊熱鬧了。”

這倒是不假,後來橫店裡每天都駐紮著大量日軍,有的群演成年累月演這個,好像在那當兵似的。

神劇氾濫一方面是因為過審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市場不愁賺錢,實際上是集體過度消費歷史。

這種文化現象米國也有,拍了不少抗德神劇,但發展到咱們這水平的,世界範圍內極其少見。

在張導和姜導的作品裡,抗日題材也佔有相當大比重,尤其是張導,攝影和導演的成名作都是抗日。

他們是國內最頂尖的導演,創作面尚且如此之窄,其實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以後日本成了一個省,那不是沒得玩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姜導呵呵笑:“蘇導說話水平果然高,輕巧就推脫了。”

他這脾氣可真夠硬的,不依不饒,不推了難道針鋒相對打擂臺一起拍抗日劇?

蘇長青有點惱火了,不過他不會當著這麼多人面臉紅脖子粗爭論,觀點可以辯論,已成歷史的事實沒什麼好爭的。

自從柳雨菲出演了神仙姐姐王語嫣,四維的員工當面叫蘇長青老總,背後都叫慕容復,誰讓他也是哥哥。

慕容復的絕技是什麼?

斗轉星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所以蘇長青也不孚眾望,給姜匯出了兩個好主意。

“姜導的新片強調貼近真實,在我心目中最貼近真實的抗日片是《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等等老片子。”

姜導一時不明白蘇長青說起這些什麼意思,但也附和:“這些都是建國早期電影,許多參演人員甚至就是當年的戰士。”

這倒是沒錯,拍《鐵道游擊隊》時是當年游擊隊隊長、政委當的顧問,一些危險動作甚至是當年的老戰士幫忙完成的。

後來成龍大哥和許帆也拍過一個版本,現代手法演繹,就沒那個味道了。

不過蘇長青說的不是這個:“我的意思是影像質感,如果是我拍這部電影的話,就會選擇黑白拍攝,那才是老電影的感覺。”

姜導舉起一半的酒杯懸在了那,嘶地抽了口冷氣:“黑白?!”

蘇長青舉起杯和他碰了一下:“沒錯,黑白。”

張導眼睛轉了轉,一拍手:“蘇導這主意不錯,用黑白。”

姜導眼睛眨巴了好一會,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說:“我和顧常衛一直爭論這事,來之前最終確定用黑白拍這片子,沒想到……”

感情他已經這麼考慮了,姜導在這部電影裡抖了不少機靈,其中之一就是黑白拍攝,現在被蘇長青一句話破了功,未免有些懊喪。

他說的顧常衛是這部片子的攝影,原本是張導的御用攝影師,這次被他請去了。

兩人是否商量好拍黑白無人知曉,反正這麼多人看著是蘇長青建議的。

大家鬨然叫好:“英雄所見略同,不約而同想到黑白上來了,看來這片子就該這麼拍,基本成了。”

“這想法真好,其實這方面題材我也更喜歡《地道戰》《平原游擊隊》的感覺,服道化非常真實,那個時代似乎就應該是黑白的。”

“何止那個時代,我三十年前的照片都還是黑白的,回憶起來都想不起童年有啥是彩色的了。”

“不過現在返回去拍黑白可不容易了,機器都更新換代了,膠片也不容易找,搞不好比彩色還貴。”

“這倒也是,另外以前黑白膠片灰度級別較窄,拍出來的層次不足才有那種特殊效果,現在想要拍成那樣反而有難度。”

阿佳妮笑著對蘇長青點頭,對這點子表示讚許。

穆沐和柳雨菲都挺得意,但也沒說話。

張導是攝影師出道,這方面是行家:“黑白膠片也發展了好幾代,感光材料溴化銀、氯化銀越來越細膩,想要原來那種質感不容易,只能定做膠片,我覺得沒必要,後期做效果就行了。”

黑白膠片過時了,市場小產量低價格自然也就更高,技術難度反而更大了。

這就像六七十年代米國能登月,二十年後也無法簡單複製,過時的技術撿起來再用成本會更高,不如重新再搞一套。

姜導開始謙虛,其實是嘴硬:“其實我能想到拍黑白也不是啥創意,前兩年斯皮爾伯格拍《辛德勒的名單》也用了黑白,拍老電影嘛,這也算是老噱頭。”

蘇長青也同意:“拍老題材用黑白是個技術問題,就看是否合適,談不上創意。”

他話鋒一轉:“但這也是內容問題,如果通篇都用黑白的就很死板,那就真成一部老電影了。”

姜導不肯問了,顯得在請教。

然而鞏琍替他問了:“蘇導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蘇長青端起酒杯停了會,似乎在思考,房間裡頓時非常安靜。

張曼鈺一晚上沒吭聲,這時候忍不住追問:“是什麼?”

“我的意思是,最後男主不是被砍頭了麼,一刀下去,唰,畫面變成彩色,將所有人都拉回現實,最終咱們的把觀眾拉回現實,歷史與今天才能有呼應。

緊接著是男主的人頭落地,一眨眼畫面又變成了紅色,血紅血紅。”

後來《鬼子來了》的確也是這麼拍的,最後男主被砍頭時畫面突然變成了全紅,血紅血紅。

這個花招一直被擁躉者津津樂道:“姜大導演為了片尾一抹紅,全片選擇了黑白,超級有才。”

姜導聽懵了,看著蘇長青發愣。

這個主意他顯然還沒想到,但後脊樑陣陣發毛,知道這是個絕妙的好點子。

蘇長青繼續抖機靈,讓姜導無法拒絕他的建議:“畫面變成全紅,就和《紅高粱》結尾時一樣,算是向你主演的《紅高粱》、向張導致敬。”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