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一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剛剛拍完一部都市劇愛情劇,接著再拍同樣題材合適嗎?

恐怕很冒險,如果不能突破的話吃力不討好。

都市愛情是電視連續劇大類,出品特別多,想出彩不容易,蘇長青記憶中當然還有很成功的作品,但未必適合四維的演員翻拍。

而且吳鯨在愛情戲裡也難以發揮,他不擅長情感細膩的表演。

他的強項是身手,可現在顯然還不是戰狼的時代。

校園戲也是大類,胡軍可以繼續演老師,與穆沐、吳鯨等一同主演一出校園勵志大戲?

穆沐、吳鯨恐怕都不夠嫩了,拍不好就是笑柄。

懸疑、刑偵、反腐、恐怖?

角色反差過大,這樣的陣容恐怕難出佳作。

那要拍什麼樣的戲才能人盡其用,容得下眼前這好幾個明星呢?

蘇長青想來想去,恐怕只有武俠劇最合適。

武俠電影已是昨日黃花,但武俠電視連續劇始終熱度不減,二十年後依舊。

四維的班底當然可以拍武俠戲,胡軍本就是憑藉《天龍八部》大紅大紫的,而吳鯨是打星。

穆沐野蠻美女形象深入人心,耍上一段神功好像也並不違和。

能賺錢、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就那麼幾大類,不難作出選擇。

那麼接下去該拍什麼,在蘇長青心裡幾乎呼之欲出了。

胡軍現在如果留起披肩長髮,應該比七八年後的形象更威猛。

穆沐不但繼續蠻,還要狠起來,連嬌滴滴的萬人迷都能演阿紫,她更可以。

吳鯨演貴公子恐怕氣質不符,剃了頭當和尚還是行的。

杜可可和穆沐都對蘇長青打算開拍武俠劇都有點意外:“這些劇港臺一直在拍,而且經驗豐富口碑不錯,咱們拍的話觀眾未必會認可吧?”

從後來張大鬍子的實踐來看,觀眾的確不太認可,但絕非大陸製作水準的問題。

“你們認為港臺電視劇製作水準高嗎?”

杜可可撇撇嘴:“水準高不高是相對的,他們經驗豐富,十年前比我們高一些,現在恐怕不行了,返回去看早年作品的話,其實簡陋得如同兒戲。”

蘇長青故意說:“兒戲?我們當年可覺得挺好看。”

“當年?那是因為當年沒別的可看,現在如果不要求畫面和場景的話,依然好看。”

其實到了九十年代,港臺電視劇製作水準已經是東亞地區最低的,基本拿不出一部上得了檯面的精品,即便是最拿手的武俠劇,也是靠大陸觀眾的情懷和營銷尬吹支撐著,放到大陸之外基本沒有市場。

後來支撐不下去了,徹底滑坡沒落,現在香港是否還在拍電視劇,觀眾恐怕都不太知道了。

真有水平的話,是不至於片甲不留的。

觀眾的確喜歡看武俠,而武俠故事的巔峰是金庸,要拍就拍最好的。

既然動了念頭,有些事就得趕緊做,別等張大鬍子兩年後霸了資源,拍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東西出來。

“又是金庸?金庸的小說被翻拍太多次了,別的能拍嗎? 比如古龍。”

杜可可不想走尋常路。

別的當然能拍? 但最好別找那個麻煩,蘇長青並不指望拍電視劇拿什麼獎,這只是一項業務? 四維的大方向仍以電影為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解釋道:“金庸是編劇出身? 他的書場景比較集中? 故事基本發生在幾個地方,舞臺感很強,特別適合改編成劇。

古龍的小說情節比較跳脫,靈感迸發的情況太多,劇本改編特別難? 不容易拍出原著的味道。”

在座的人基本都看過金庸的小說? 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於是七嘴八舌討論如何改編才能更勝一籌。

“要拍就拍出最好的,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拍砸了? 肯定被罵半死。”

的確會被罵半死,大鬍子被罵了二十年,可能仍會一直被罵下去。

一部兩部戲拍砸了大家是諒解的? 但主創得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可他沒有,然後把大部分都拍砸了,那不捱罵還想怎麼著。

不過蘇長青一直認為大鬍子實景拍攝的製作水準還是甩香港各版本幾條街的,配樂畫面都高了不止一個檔次,主要敗在編劇和導演對武俠劇的認識上。

一部武俠劇質量的好壞,和攝影、演員水準、服飾、場景、畫面色調、配音、配樂、武打設計等等都密切相關,除了武打設計仍不太行,九十年代末期大陸在每個環節上的水平都是更高的,但是大鬍子的編劇不理解原著,導演統籌能力也不足,節奏控制失調、後期剪輯混亂,出來的東西往往低於觀眾期望。

尤其還是打著央視名頭開拍,就更容易讓人失望,最難容忍的是明明缺乏創意,卻非得作些莫名其妙的改編,再加上高高在上不願聽取意見,那就真令人討厭了。

拋開陪伴成長的情懷實事求是地說,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電視劇製作真的都相當粗糙,大部分鏡頭都是室內搭景拍的,換場景就是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但人家編劇厲害,總能吊著觀眾的胃口講故事。

另外就是改編得特別通俗,鏡頭語言和臺詞都大白話,看著特別輕鬆,我們的編劇往往賣弄水平,不願意貼地氣。

開拍金庸劇是無法避開比較的,香港的李添勝九十年代開拍了一系列金庸劇,九四年是射鵰、九五年是神鵰、九六年笑傲,後來九七年拍了天龍、九八年鹿鼎記、九九雪山飛狐。

這些武俠劇後來被網友認為部部都是經典,憑良心說其實這些劇製作水準也都不高,佈景依然簡陋服道化依然隨意,演員表演油滑套路,李添勝都未必好意思說是精品。

假設將其中任何一部拿出來說是央視拍的,一樣會被噴成翔,只因為大陸做得更差,於是顯得沒那麼不堪。

可見國內的觀眾要求真是很低,非常容易就被滿足了。

大陸也有拍得好的,03年胡軍主演的《天龍八部》,水準應該是所有金庸電視劇裡最高的。

既然現成的人,蘇長青打算從《天龍八部》開始。

從時間上來說,《天龍八部》故事發生的年代早於神鵰系列一百多年,也應該先拍。

未來怎麼改編可以再議,蘇長青已經有了大方向,現在得先取得金庸的授權。

兩年後金庸收一元錢就把拍攝權給了央視,蘇長青可沒抱這個幻想。

他指示杜可可:“去趟香港吧,把咱們的作品給金老看看,如果能合作的話就買版權,該花多少錢就花。”

金庸得作品被翻拍很多次了,授權不貴也不太苛刻,大陸一直沒有好的團隊能夠拍攝金庸的作品,以四維的實力和蘇長青的知名度達成合作應該不難。

如此一來杜可可的團隊接下去的工作方向基本定了,還有黃楊和黃勃的需要確定。

昨天拜票不少朋友給了推薦票和月票,找個時間統計一下上架以來得到的支援,特別鳴謝。(っ'-')╮=??????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