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光影年代->章節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家長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蘇長青是四維的大家長,一回荷花衚衕16號頓時熱鬧了起來。

西門雄和柳雨菲都留在東京沒回來,兩人是攝政王,在神野主持日常事務。

相熟的人紛紛詢問,表示思念之意,氣氛與日企完全不同,蘇長青頗感溫暖。

杜可可帶著穆沐和胡軍等主創在外面跑了一個月,錯過了四維的會議,對蘇長青收購日本藝能社還是有些不理解:“日本的電影太小眾了,電視劇也沒什麼市場,為什麼收購他們的藝能社,有這錢還不如買個好萊塢小公司。”

這個想法大方向沒錯,既然想走國際化道路,那還不如直搗黃龍鍥入好萊塢。

不過操作起來是有問題的,四億人民幣按照九六年匯率不到五千萬美元,能買下的好萊塢製片公司恐怕就是個有點歷史的空架子,不可能包括一棟帶攝影棚的五層樓房,兩套電影攝製裝置以及全套後期,還有兩百多個馬上可以投入工作的演職員工。

好萊塢的房價在未來十年內也不可能翻十倍,僅僅神野那棟樓未來就值二十億人民幣,這是一筆抄底日本經濟的綜合性投資。

而且好萊塢缺乏八幡晴美這樣的人脈幫忙斡旋,也不可能允許蘇長青分兩年期付款。

一旦投資好萊塢,早期恐怕請不起高倉健這個水準的演員,那地方一個一線大牌的片酬動輒千萬美元,等於公司價值的五分之一,即便投資個兩千萬美元的片子仍屬於中低成本製作,等於是從刷盤子幹起。

《入殮師》這樣的電影獲獎潛力極大,但只能在東方拍攝,弄個好萊塢團隊難以大展拳腳,甚至可能毀了。

或許終有一日蘇長青會在好萊塢佔據一席之地,不過首先得積累足夠的名氣和實力,帶著適合自己的文化基因進去,如果像許多前輩一樣被同化得面目全非,那還不如留在東方。

另外杜可可說日本電影小眾也是沒錯的,八十年代末日本電影就逐漸沒落,題材越拍越偏,已經和中國六代導演一個德性。

日本電視劇的輝煌時期也已經過去,劇集越拍越短,一部劇通常只有十集左右,離開本土就很難賺錢。

國內八十年代引進過不少日本長劇,口碑很好,後來之所以沒了,關系惡化是一方面,主要還是不賺錢。

按國內的播放習慣十集也就一星期,還沒熱起來就結束了,這誰受得了。

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和韓國關係也不怎麼樣,卻引進大量韓劇?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足夠長? 越長越好,一百來集的好幾部。

一個月不見,經過各種舞臺的歷練? 穆沐顯得成熟了不少? 益發動人。

蘇長青本以為見到她會深感愧疚? 然而並沒有。

為什麼要愧疚呢,高倉前輩說了要無所畏懼。

偷換概念勉強能自我安慰? 他還是為自己毫無愧疚之意而有些愧疚的? 於是進一步自我安慰:“我也沒想象中那麼渣? 還是明是非懂道理的。”

但也僅僅是懂道理而已。

穆沐對蘇長青需要長時間在日本拍戲有些不捨:“為什麼要寫個日本故事呢? 難道這些事就不能發生在中國,以後國際上成功了,豈不是便宜了小鬼子。”

這個題材還真不好移植,就像《深夜食堂》? 不管多大牌的導演、明星,誰移植誰撲街。

當然可以拍中國風的深夜大排檔、燒烤攤,一定也有許多好故事? 但無法移植原著的精髓? 難以安排一個滄桑的大叔優雅地賣心靈雞湯? 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創作。

兩個民族的精神是不一樣的,只有日本文化渲染死亡之美,其他民族基本無此嗜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本江戶時代,有個叫田代陣基的武士,用七年時間寫了一本論語集叫《葉隱聞書》,這本冊子涉及大量的切腹、復仇和獨特的死亡觀念? 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死亡之美的強烈崇拜,這種審美思想深刻影響了日本幾百年。

死亡恐懼是人類的本性,世上絕大多數文明都很難坦然面對,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是個獨特的標本,這樣的故事在其他地方難以複製。

至於拍出來的影片算誰的,這個沒多大問題,迪斯尼拍過功夫熊貓和兩個版本的花木蘭,沒人把這些算成中國電影。

《入殮師》掛著四維、北影、神野合拍,誰投資算誰的,何況導演、編劇、攝影以及未來的音樂都將是中國人,歸屬更加毫無疑問。

不過穆沐的疑問倒是倒逼蘇長青思考一個問題,這個題材在歐美能夠引發觀眾對東方死亡文化的強烈好奇,或許有很強的票房號召,但中韓兩國觀眾未必接受,甚至認為日本人裝腔作勢,像玩花道似的入殮死者,未必能討好。

蘇長青拍這種文藝片走的是六代導演路數,目的是獲獎而不是賺錢,如果在中韓兩國花了大力氣推廣,最終落個叫好不叫座的名聲,那是何苦?

賈樟柯後來就遭遇過類似的問題,拍文藝片在外面混得好好的,非進入國內院線證明自己不可,結果原形畢露。

市場是不一樣的,未來二十年叱吒國內影壇的都是喜劇導演和演員,這最能說明問題。

這個問題蘇長青也與韓廠長交換了意見,他說也在考慮:“小年輕帶著女友週末看場電影,本來是衝著蘇導演刺激猛片的大名進場的,結果看了一晚上妝裹死人,恐怕是會罵娘的。”

不說不吭聲,一說就也在考慮,怎麼和日本人一個德性,這只老狐狸。

商量後兩人達成一致意見:影片還是精準投放相應市場為好,除了日本本土之外,主攻歐洲和北美,國內發行影像製品為宜,誰感興趣誰買。

如此一來這片子似乎沒必要和北影合作,這恐怕是韓廠長一直考慮而不吭聲的主要原因。

不過蘇長青不這麼考慮問題,他比韓廠長還要瞭解韓廠長,明年他就要帶著北影併入中影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得培養些故人之情。

“長青啊,好好幹,千萬別學某些年輕導演,走出去就得意忘形,忘了根植在哪塊土壤上。”

韓廠長,你也好好幹,大家共同進步。

《來自星星的你》收視效益和口碑都爆棚,央視一套下了以後接著就二套重播,熱度依舊。

穆沐進一步鞏固了當紅一線的地位,胡軍也爆紅,而吳鯨和王保強也開啟了相當的知名度。

黃勃和黃楊在鼓搗新劇本,到時候可以帶上王保強一起拍,其他人接下去幹什麼?

杜可可嘗到了甜頭:“電影不如電視劇有意思,你看看胡軍,一部戲下來家喻戶曉,吳鯨、王保強玩命拍電影,票房也破了記錄,名氣就差了點意思,無論是掙錢還是捧角,電視劇都更有利。”

穆沐也摟著蘇長青手臂問:“接下去你讓我幹什麼?”

這個動作和神情似曾相識,蘇長青終於有點愧疚了。

錢不但是感情最好的載體,也是歉意最好的媒介,那就開拍新的電視劇,讓人家多賺些錢和名氣彌補一下吧。

相關推薦: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為民不悔逆流一九九零穿越之絕色美人一號紅人重塑千禧年代西遊我是孫悟空我的好友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