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章節

第十九章 戰勝痛苦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1842年10月15日。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美國醫生,而今天他受到邀請來到此時世界上的最高學府之一,奧地利帝國維也納大學來公佈他的研究成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早在1842年3月20日,勞福德就已經做過一次這樣的手術,他利用乙醚氣體成功使一個名叫詹姆斯·韋伯的年輕人麻醉,並為其切除了腫塊。

但這位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的成就並不為人所知,其實在之後的幾年裡有很多醫生都聲稱自己發明了乙醚麻醉。

特別是威廉·湯姆斯·格林·莫頓醫生在麻省理工學院總院的成功表演,讓很多人都看到了乙醚麻醉的效果,並將他當成是第一個進行吸入麻醉實驗的人。

甚至就連莫頓的墓誌銘上都寫著:“因為他,手術的疼痛得以預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術極度痛苦;在他之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但實際上無論是莫頓,還是之前提到的朗格,這兩人在發明乙醚麻醉之後就醉心於專利權的爭奪,致使之後一事無成,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不過弗蘭茨沒興趣管到底是誰發明了吸入麻醉,如果他喜歡早在幾年前自己就可以這麼做,但這種有風險的事情,還是讓專業的人做比較好。

麻醉哪怕是到了技術成熟的今天,也依然是一件帶有極大風險的技術。

弗蘭茨關心的是無菌概念和麻醉技術,可以在未來挽救多少的平民百姓和受傷的軍人。

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使用乙醚完全是個意外,他在學校學習的時候發現,在一些聚會上很多參與者透過吸入笑氣或乙醚來娛樂消遣,不僅手舞足蹈、神情滑稽,而且經常跌倒或碰到東西也感覺不到疼痛。

所以他僅僅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使用了乙醚氣體,在此前並沒有一個科學的論證,甚至不知道用量該是多少。

此時的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接受了維也納大學一萬美元的獎金,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在無數專家學者面前施展他的“小伎倆”。

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為了安全和成功率的考慮,他找到了一名痛風病人。勞福德向那名病人保證可以免費祛除痛風帶來的痛苦,並且還會給他500美元作為酬勞。

可是這位痛風病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再也沒能睜開眼睛。

起初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的美式開場白就起到了反效果,畢竟來觀看他演示的人都是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科學進步的,而不是來聽他講低俗笑話的。

(老式的美式開場白,就是以葷段子和搞笑諷刺開場。)

勞福德將痛風病人的腳比作一位美女,按他的說法只要將這根管子插入病人的口中,再過上三十秒,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不過在場的奧地利醫生和學者們英語水平普遍不怎麼樣,外加是以一種十分正式的態度來觀看這次演示,所以並不覺得好笑。

其實弗蘭茨也覺得勞福德的開場白不太好,這種比喻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好笑,相反還有點噁心。

一同觀看演示的塔莉亞和阿佳妮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弗蘭茨,前者覺得明明有科斯塔(某怨種探險家)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帶回來的神秘藥粉還要搞什麼乙醚幹嘛?

後者則是覺得弗蘭茨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愛好,所以才需要對方失去意識才可以。總之,二者都覺得弗蘭茨不懷好意。

“科學進步!懂什麼!想想你們以後拔牙的時候,醫生用鉗子夾住你們的齲齒像鱷魚一樣死亡旋轉,你們就知道這項發明的偉大了。”

弗蘭茨剛說完,塔莉亞和阿佳妮就故意齊齊地露出了雪白的牙齒。

按照弗蘭茨的想法,經常吃糖的人,牙齒應該很差才對。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經常吃糖的人牙齒不一定差,但是經常吃劣質食物的人牙齒一定很差。

這一時期窮人三十幾歲牙齒掉光的事情並不稀奇,因為他們吃的食物太過粗糲對於牙齒的磨損很嚴重,並且例如牙膏、牙粉這些東西還未普及。

演示開始,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用三十秒的時間讓受試者吸入大量乙醚氣體,以確保他不會在手術的過程中醒來。

在確定對方失去意識之後,勞福德醫生開始了他的表演,他故意將切口放得很大,以便在場的醫生能感受到那種切開皮肉的痛苦。

然而勞福德醫生並不著急取出痛風石,而是故意用刀在病人的腳上切割翻找,再進行縫合。

雖然奧地利的醫生和學者們之前對這個美國老多有不屑,但此時確實認識到了這種新技術的神奇之處,都開始認真觀看起手術的過程來。

最後一共取出了12塊大大小小的痛風石,手術非常成功,就在掌聲雷動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受試者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只有死人才會發生的變化。一名來自匈牙利的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生塞梅爾魏斯·尹格納茲·菲利普發現了這種異常,立刻向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詢問。

後者還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並沒有注意到受試者的變化,當勞福德醫生對其進行檢查時跌坐在原地。

“他...他死了....”

頓時全場譁然,過量吸入乙醚氣體致人死亡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還是給奧地利的醫學界敲響了警鐘。

乙醚是救人性命的神奇氣體,還是殺人於無形的毒氣?

維也納醫學界為此展開了全方位的辯論,辯論的成果自然是安全使用乙醚麻醉氣體守則,守則規定乙醚是危險藥品必須由專業的醫師才能開具、使用。

同時也開展一系列對於乙醚危害和劑量等方面的更深入的研究,這在未來為奧地利帝國的麻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那位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醫生,雖然因為他的過失致使一人死亡,但是由於當時的法律規定並不完善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而且死的並不是奧地利人,所以他還是帶著他的獎金回到了美國。

弗蘭茨對那位痛風病人的死深表遺憾,但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熱血上頭選擇親自做這個實驗,否則以後一個殺人兇手的惡名是逃不掉了。

塔莉亞覺得這玩意實在過於危險還是應該考慮口服藥物麻醉,比如鴉片酊之類的東西,阿佳妮倒是覺得乙醚氣體以後可以用來做審訊工具。

相關推薦:開啟第四天災的術士超維度英雄我有一座仙府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虎狼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