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戰國從趙王雍開始->章節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朽敗之氣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傍晚時分,趙雍已經讓人把他的那副精鍛扎甲搬到了龍臺殿。

木架上擱置的甲冑,遠遠觀去,就像一個氣勢森然的將軍一般。

時隔數月再度相見,真的就似故友重逢一般。

從趙雍繼位以來,他的兵器已經換了不知多少,但甲冑倒是一直未曾更迭。它的身上有著明顯的補痕、凹痕,這是標誌著縱橫疆場的徽章。

這樣的一副精鍛扎甲,是這個時代所有兵者夢寐以求的物事,再搭配上那森意凜然的胄盔、猙獰可怖的面甲,它們將是戰場上敵人的噩夢。

趙雍拿起一旁的帛布,親自擦拭起上面的油跡。甲冑的維護做得很好,除了上面留有一些油的殘漬,沒有一點問題。

大軍出征在即,他這兩日,想的便多了一些。

齊國、秦國、燕國、楚國、魏國、韓國乃至宋、越等國……從最初的爭名以戰,到現在的爭地以戰。

人們已經逐漸摸透了這個新時代的規則。

然而新的規則,自然就需要新的主角。

之前的數場戰役,趙軍可以說都是被動參戰。

唯有此次,乃是趙人主動挑起。

雖然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去改變歷史的走向。

但趙雍心中卻總有一股隱憂,那個會被活活餓死的宿命,是趙雍內心深處想要掙脫的噩夢。

中山國,那片令人覬覦的沃土啊,或將是他掙脫宿命最關鍵的一步。

“王上。”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了一聲溫柔的輕喚。

趙雍緊繃的手緩緩鬆開緊攥著的猙獰面甲。他轉過頭對著來人,笑道:“蓉兒不必拘禮,起來吧。”

來的人正是姬瑤陪嫁的滕妾,趙王的九嬪之一,姬容。最近後宮的規矩已漸漸形成,各妃嬪女官侍寢、大致都遵照陰晴圓缺的次序,今晚應該是正好輪到姬容。

“謝王上。”姬容的臉上帶著喜悅道。

姬容好似初次見到趙雍的甲冑,她一臉好奇地走了過來,小聲說道:“到了戰場之上,王上要穿這身盔甲嗎?”

趙雍回過頭瞥了她一眼,每每看看這張臉,他心中便會生出一種罪惡感。只見他面前的姬容純純的一個小蘿莉模樣。姬容雖然是姬瑤的侄女,但實際年齡應該十七歲了,然而那張臉看起來只有十四五歲,尤其是搭著現在這副表情。真不到自己當時是怎麼下得去手的。

他收回心中的想法,對著小娘笑著點了點頭道:“一般內襯裡邊還要穿上一套軟甲(鎖甲),這套扎甲是穿在外邊的。這樣敵人的箭矢、刀槍都不易攻破。”

“王上到時候要親自上戰場嗎?”姬容面上浮現一抹憂色。

趙雍不耐其煩地解釋道:“趙國戰車萬乘、鐵騎十萬、帶甲之士數十萬,能征善戰的將領更是數不勝數。一般情況下,寡人是不必親自上陣殺敵的。”

姬容的小臉頓時做出一副瞭然之狀。

“但真若到了危難之際,為了保護趙國子民和蓉兒,寡人還是會站起身來,親自擊退一切來犯之敵。”趙雍一臉認真的繼續道。

姬容抬起俏臉,美眸注視著身前人,痴痴道:“王上……王上在戰陣上的英武模樣,臣妾還沒看過呢……”

趙雍笑了笑,沒有回話,轉過頭忙活起手中的動作。

小娘似乎是動了春心,語氣幽幽道:“臣妾在宮中天天盼著能見到王上,等了很多天,終於見到了。可是……王上又要出征,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戰況順利的話,仲秋前便可回返了。”趙雍脫口而出。

或許是見得趙雍擦拭甲冑的動作很仔細、認真,姬容喃喃問道:“王上喜愛打仗麼?”

趙雍愣了一下,手上的擦拭動作也停了下來,他突然嘆了口氣,把手帕放在盔甲旁邊的架子上,回過頭望著姬容認真道:“蓉兒可知,國強則愈強、國若則必亡,這個大亂之世、唯有以戰止戰。

寡人並不喜歡打仗,但這個世道就是如此,汝不去打他,他便來攻汝,而今列國攻伐混戰,禮樂崩壞,諸侯之間全無道義可言。寡人打仗,不是因為喜歡,只是撥亂反正的一種方式,正是以殺伐止殺伐,以法、治天下。”

姬容驚訝地望著他,一時說不出話來。趙雍所言,顯然是有點觸及到了她的知識盲區。

趙雍又吐出一口氣,他對一個小蘿莉說這些大道理幹啥。

擺了擺手,他也不再搗鼓他的鐵疙瘩。美人在側,獨守春宵豈不孤獨。

拿過一旁的絲帕擦了擦手,隨即讓姬容服侍他沐浴就寢。

相較於即將風餐露宿的軍旅生活,住在寧靜又華貴的溫柔之鄉,當叫人流連忘返。

然而,快樂舒心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時光如沙,春意漸濃,三月二十七,大軍祭祀出征。

趙雍在永和門南邊的大校場檢閱了最後的兩萬騎兵,接著在大祭司的帶領下禱告上天,宣稱用兵的正義性,希望得到上天的准許。最後去了趙氏宗廟,祭拜趙氏祖宗的靈位,同樣是將出征之事稟報祖先,以求趙氏先祖庇佑。

一如常故的禱告流程,趙雍可謂是輕車熟路,但每次祭拜他都有不同的感悟,從最初的震撼,到後來的將信將疑,再到現在的虔誠。

待祭拜完宗廟,他褪下那身華麗尊貴的冕服,重新披上那副其貌不揚的扎甲。

姬瑤挺著大肚子率領妃嬪們送至了趙王宮門前。

趙雍身披重甲接過了侍衛手中的韁繩,翻身上馬。

姬瑤等妃嬪雖然說了不少祝福的言語,卻早在偷偷的抹淚了。

趙雍眼神中閃過一抹溫情,他坐在馬上高聲喊道:“中山不義,屢犯我趙國疆土,犯我國境、殺我趙民,寡人率軍出征,是為替天行道。”

王宮內外的護衛將士紛紛大喊:“替天行道!替天行道!”頃刻只見“替天行道……”地喊叫聲在宮闕內外迴盪不休。

趙雍轉過頭,回望了眼盈盈美人們。“卿等便等著寡人得勝的好消息吧!”

說罷便不再看她們臉上的神情,策馬當先衝出了宮門。一眾騎兵的馬蹄聲隨即響徹在甬道的磚地之上。

邯鄲城內的十字交叉大道邊、城門附近,此時也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百姓。他們此時俯首於街道的兩側,誠心向上天祈禱著趙國的勝利。

親衛隊伍出的邯鄲城,同城外的騎旅大軍會合,大路上鐵甲如洪流,旌旗如雲,陣仗非常之大。

行於最前列的兩名騎士,手中持著一面迎風獵獵的旌旗,上書‘正義’兩個大字。

……此戰趙國出動的正軍便有十萬餘,除了河間防禦齊國的兩萬五千卒不動外。

對中山戰役參戰的人數約八萬餘:其中騎兵兩萬五千;步卒、戰車六萬餘眾。

另有文官、武將百餘人,徵發的郡民壯十數萬人;戰馬、騾驢更是無算。

此戰參戰的全部人數,超過了二十五萬,若在後世,足可號稱五十萬。

此戰的規模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前兩年,趙國就算集全國之兵恐怕都拿不出二十萬來。但現在僅僅集合邯鄲、太原、代,三郡便可輕易徵調出二十五萬來。

‘養兵能力’取決於人口、糧食和財力,除了戰爭頻頻造成列國人口流失嚴重外,趙國的田政改革當居首功。

如今趙國這三者都具備了,國家的軍隊數量自然就上去了。

根據年初戶部的統計的全國總人口超過了三百萬,這還是在籍人數。

其中尤屬土地最廣、最為肥沃的邯鄲內史部;河東盆地的太原郡;水草豐牧的代郡。此三郡人口佔比量最大,足足佔據了趙國三分之二的人口,戶籍更是超過了四十萬、人口二百萬。

內史二十一縣,二十萬戶、百萬;太原十三縣,十萬戶、六十萬;代郡十縣,七萬戶、四十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黨郡由於處於三晉的分割線,趙國在上黨高原實際控制的領地其實不多,只有五縣三萬戶、二十萬;此外剛剛奪來的上郡,新增設的雁門、九原、雲中三郡,人口佔比便不是很大了。

但無論怎麼說,以趙國現在的國力,傾全國之兵,集結出十五萬正規軍來,還是不難的。

邯鄲至鄗城直行距離不過二百餘裡,兩萬鐵騎沿馳道可一路北上,平原地區沒有任何阻隔,以騎兵正常的速度兩日即到。

此戰打的便是一個迅速,務必要在列國戰事塵埃落定前,將中山的局勢穩定下來。

為了避免馳道擁堵,趙雍還是將兩萬大軍分成了四路。在國境之內行軍,無甚威脅,分路進軍反而更容易得到當地的物資。

這兩年來,列國的局勢越發緊張,戰爭也越來越頻繁,趙雍自繼位以來,隨軍親征便不下數次,期間反正是沒有消停過太長日子,對於野外行軍紮營、住帳篷風餐露宿他倒也習慣了。然而像此次出征期間,能夜夜在床榻上睡個舒坦覺,倒是突然不適起來。

從邯鄲往北,過邢襄、柏人至鄗城。自趙國將腳跟站穩在鄗城之地後,中山國沿槐水一線修建的南長城對趙人來說便是形同虛設。

及至中山地,趙雍沒有直接去鄗城同眾將集合,而是帶著三千護衛騎兵,圍繞著鄗城到房子周圍的中山城邑迂迴了一圈。

這是他第一次踐臨中山國,想來也是最後一次。

出得趙國控制的範圍,趙雍可以明顯感覺到氣氛凝重了起來,騎旅路過的農田裡全都呈現黑焦之狀、剛剛播種下去的穀子已經被焚燒了一遍,臨近村邑中也早已經沒了人影,空氣中到處都充斥中一股朽敗的味道。

向西繼續行得約兩刻鐘,一座高聳城牆,便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王上不能再往前了。”身旁的侍衛趕緊策馬跟上,喊道。

不用侍衛提醒,趙雍也知道不能往前了,雖然離房子城還有數里距離,但城頭上那隱隱反射寒光的箭簇,已經說明了,中山人不歡迎趙人的到來。

趙雍深深眺望了一眼高城,轉即策馬朝回奔去。

房子城(河北高邑)到鄗城(河北固城店)的直線距離應該不超過二十裡,以騎兵的速度一個時辰便可打個來回。

從房子向東回返,翻過幾座土坡,不及片刻便可看到那連綿數里的軍營,還有其後那堵高聳的夯土城牆。

趙雍未及近前,鄗城令趙造和先至鄗城的肥義眾將便迎了上來。眾人互相見過禮,一行人便朝著城內行去。

鄗地久經戰火,自數百年前便為趙、魏國和中山三方反覆爭奪。

終於在三年前,鄗城修築完畢,趙國開始大遷民眾入內,才最終定下了此地的歸屬權。

由於處在兩國交戰的前線,鄗城的城池規模,完全是按照邊塞堡壘的形制來建造的,其分東、西兩個城門,城牆高約兩丈、厚度也至少超過了一丈,城內面積倒是不大,東西縱深約三百丈。

城內的西南側有一座明顯高於其他房屋的建築,那裡便是鄗城的縣衙所在。

也是趙雍接下來幾個月的居住地和趙軍指揮部。

趙雍率眾走進了縣衙簽押房內,只見屋內已經擺好了中山地的堪輿圖。

根據最初的戰略,趙雍兩萬鐵騎出邯鄲之前,李同所率領的右路軍已經率先一步對中山發起了進攻,否則城外見到的營帳,將是覆蓋方圓十里了。

按照最初的計劃,趙軍需要先拿下中山軍拱守於滹沱河南岸的昔陽城、東桓城,以此才能對蔓葭形成包圍之勢,最主要是阻絕中山國於北岸的援軍。

此戰趙國聲勢浩大,軍隊的動靜也根本沒有辦法隱瞞。

趙國針對中山的軍事打擊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但透過都察院傳來的密保,在這種情況下,中山朝堂之上,依舊有親趙的大臣,進言中山王,希望能與趙國進行和談。

所以現在要趁中山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切斷其補給線,讓滹沱河南岸徹底成為一塊飛地。

戰勢緊迫,戰況有變,眾人未多做寒暄,開始佈置起新的戰略來。

相關推薦:港綜從赤柱監獄開始戟戰三國戰國繪卷戰國之最強忍者戰國演繹萬古邪仙不聊齋忍界:從木葉開始的全知全能在吞噬星空當中研究萬物四合院:逍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