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造神外掛->章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死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漢中城內。

廖化滿臉茫然的看著如若難民一般的吳懿、蔣琬;自己帶兵離開前,他們都是好好的,這才幾日不見,就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

諸葛亮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只是抽調了廖化和一半的兵力而已,轉眼吳懿的1.5萬兵馬就玩完……劍閣也丟了……,還能更悲劇一點麼?

對諸葛亮來說,妖蛾子還不止吳懿、蔣琬二人;馬岱、馬承領著3000西涼鐵騎,比廖化還先達到漢中,但是,這兩貨居然不進城!

後世不少資料都說諸葛亮和馬家關係不錯,顯然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說法;馬超自打投奔劉備他們起,明面上給了和一個高階頭銜,實際上露臉的機會都沒有多少,直接被打發鎮守西川去了;劉備死後、死後,馬超一家的處境都沒有啥變化,當中關鍵人物諸葛亮,能和馬家關係好?馬超死後,馬岱繼承了他的地位,依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對比陳到、魏延、李嚴、李恢等實權在握的都督,馬岱算啥?

按原本歷史軌跡,馬岱最後砍殺了魏延,但這壓根就不能成為馬岱和諸葛亮關係好的佐證,至多,說明魏延和馬岱關係比較差。在蜀國,馬家和趙子龍的關係,才真算好;趙子龍後來娶的老婆,就是馬超的妹子,你說這關係能不好嗎?

諸葛亮原本就不喜馬家的人,當趙子龍加入王軍勢力之後,諸葛亮就開始提防馬岱等人;五丈原一戰後,有人向諸葛亮報告,說王軍帶著的禁衛很像西涼鐵騎士卒,更加深了諸葛亮的懷疑;實際上,若不是沒兵馬可調動,諸葛亮還真不想讓馬岱、馬承離開西川……

馬岱、馬承兩人不笨,蜀國如何對待他們,心中有數的很;問題在於,馬超當年得罪了不少勢力,現今不得不依託蜀國而存在,直白的說,馬家這些年完全是寄人籬下。

蜀國皇帝阿斗孱弱,諸葛亮清除異己,獨攬大權;漢國皇帝王軍強勢而又重情義,闖漢中救子龍,並任用趙子龍為漢國太尉……對馬岱來說,這個選擇題很容易做,只要他想做就成;武力上,馬岱不如堂哥馬超,但心智上,馬岱比馬超就要強不少;之所以選擇不進城,馬岱是擔心出意外,萬一諸葛亮找個藉口把馬承留在身邊,那麼馬岱就只能去和趙子龍對戰了。

你還別說,諸葛亮正是這麼打算的;但馬岱不入城,神馬想法都落空了。

這邊愁雲密佈,那邊喜笑顏開。

馬岱、馬承前腳才進趙子龍軍營,王軍後腳就到了;中軍主帳內一片歡聲笑語,老趙顯然最開心,不喜歡為親戚搞特權的趙子龍,對親情其實分外看重;兩個兒子的職務,都是王軍定的,老趙從沒說過一句話,但心中還是很舒坦的。

王軍個人並不全面反對官X代、富X代,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來看;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皇X代、官X代、富X代表現很好的,不是每一個XX代都會欺行霸市、囂張跋扈;嚴格意義上說,二代如何,多數取決於一代,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王軍就是這樣認為的。

“我爸是李剛……”

這絕對不是二代腦殘,而是一代腦殘;子不教,父之過,若不是從小就溺愛兒子,從容他仗勢欺人、囂張跋扈……何至於出現這樣腦殘的兒子?

坑爹?

除開特殊情況,普遍來說,必先有坑子,後有坑爹;放開點說,除了從小就不在身邊的情況,父不正,子必歪;若歷史真能坦蕩展示於大眾眼前,王軍堅信就是這麼一個結果;對後世網路上眾人批鬥XX代的事,王軍真覺得搞錯了方向,要批鬥,也是批鬥那些無良的一代才對。

趙子龍坦坦蕩蕩,趙廣、趙統兩人秉性依然如此,可惜能力上繼承的少了一些;馬超性格如火,但馬承卻沉穩淡定,武力上繼承則很少;一番交談下來,原來馬承從小就跟著馬岱混,雖然樣貌依然像父親一樣帥氣,但性格卻和叔父馬岱一般模樣。

“馬岱,為羽林軍中郎將;馬承……漢中太守,你可願意?”

王軍不喜耽誤事,立刻就安排了這叔侄倆的崗位;馬岱在蜀國才帶3000兵力,相當於王軍這的校尉,確實有些屈才;馬承,性格沉穩,政治能力高於統兵能力,索性把即將拿下的漢中郡給他管理。

“漢王,決不辱使命。”

馬承當即弓腰拱手,依然還是軍中習慣。

王軍走出大帳,眺望漢中城,眾將魚貫而出,列於身後;阿諾半道上被派去支援郭淮了,避免魏延狗急跳牆,徒增雙方的戰損;對王軍來說,現在正是拿下漢中城的大好時機。

…………

漢軍的大營,坐落在漢中城的北面,形成南北對峙之局;趙子龍帶了1.6萬人馬,加上馬岱帶領的3000人,圍城有些不現實;不過,劍閣意外被白虎軍拿下,還有阿達在那裡坐鎮,諸葛亮的樂子可不是一般大了。

當日,廣武都督廖化、丞相參軍楊儀二人,就領著5000人馬出了漢中城南門,向劍閣方向狂奔;他們接到任務,必須在兩天內奪回劍閣,打通漢中和成都間的通道;而當天夜裡,丞相府中領軍向寵,帶著數百餘人溜出了南門,向著東邊悄然行軍。

若劍閣沒出問題,馬岱也不反叛,諸葛亮多少能扳回一些劣勢;廖化帶來了1.5萬人馬,馬岱這邊有3000騎兵,而城內還有2萬人;擁有近4萬人馬,出城對付1.6萬的漢軍,諸葛亮還是很有信心的。之前不出戰,有三大原因;兵力優勢不大是一個原因,沒有好的戰將也是一個原因,最後一個原因麼……趙子龍帶了5000羽林騎兵,而漢中城內只有500騎……。

西涼鐵騎叛變,導致趙子龍兵力上到了1.9萬,而蜀軍就少了3000人馬,僅增為3.5萬;當然,這對諸葛亮建立兵力優勢的計劃,影響倒不是很大,關鍵的問題,是蜀軍現在最需要騎兵沒了;城外是漢中平原,雖然沒有關中平原那麼大,但依然是騎兵的天下;出城和趙子龍決戰,顯然是件冒險的事。

劍閣被奪,使局勢從危險直接升級為險惡;諸葛亮不得不考慮自身的處境,暫緩了冒險出城決戰的計劃;若廖化他們能奪回劍閣,萬事皆好商量,若奪不回……不僅魏延所部完蛋,漢中城也很難守下去了。

怎麼辦?

諸葛亮雙眼充滿血絲,苦思冥想。

漢中平原的西北方向,越過重重山脈,就是武都郡城;此時的魏延,雙眼同樣充滿血絲,也在苦思冥想,怎麼辦?

進退維谷,糧草告急,而諸葛亮的第二個錦囊……

丞相參軍費禕,記室霍弋、諸葛喬三人,同樣滿面愁容;夜襲、強攻等等手段,魏延都用過了,郭淮憑藉修整過的武都郡城,穩打穩扎,粉碎了所有的進攻;退路?霍弋、諸葛喬二人帶兵去搶了兩回,均無功而返,憑添一堆死傷;周邊鄉村的百姓、物資,全部被郭淮集中到武都郡城了,堅壁請野,讓魏延部一籌莫展。

被一堆敵人圍著,已經讓士氣大幅下降,而今天被漢軍闖營,更讓士卒們沒有了鬥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阿諾和王軍分開後,轉道西行,先是遇見了領軍堵路的鄧芝,之後就來到了魏延的大營;碰見鄧芝他們,阿諾自然笑顏相待,打個招呼繼續趕路;碰到蜀軍,而且還擋著自己去武都郡城的道路,阿諾當然要闖過去的,繞路這事,對阿諾沒有吸引力。

光天化日之下,阿諾隻身闖營,當3萬蜀軍不存在……事實也確實如此;反應過來的士卒,無法擋住阿諾,反應慢的士卒,只能傻愣愣的看著;大營東西兩側的木柵欄上,各有一個大洞,算是阿諾留給蜀軍的見面禮。

魏延等人當時就在附近,眼睜睜看著阿諾跑了過去,而大營則一片混亂。

獨臂殺神!

相對王軍和阿達來說,阿諾的名頭就是要響亮一些,不說魏國、蜀國,就是吳國境內,都能聽到關於他的事蹟;道理很簡單,他只有一隻胳膊,好辨認,也更顯得牛叉;很多時候,長的好,不如長的有特點。

驚的滿頭大汗之後,眾人一合計,趕緊開啟第二個錦囊:“詐降!”

你妹的!

諸葛亮就不能多寫幾個詞麼?

魏延不是看不上諸葛亮這個點子,而是執行起來不太明確,需要好好思考。

全軍詐降?

部分詐降?

誰去詐降?

點子再好,若環境複雜,指令又不明確,等於個屁。

後世很多“大師”教訓新入行的小弟,“做事,就是要穩、準、狠!”;小弟們一聽,這太有道理了,但事後一想,懵了;什麼叫“穩”?怎樣才“準”?如何算“狠”?

幸好,魏延不是小弟級別,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拿出了一個很不錯的方案;陸續搞一些“逃兵”送給郭淮,不但能作為內應,還能省下不少糧食;情況危急,方案一確定,眾人當夜就行動了起來。

霍弋被打了一頓屁股,之後帶著3000人馬“逃”到了武都郡城下,囔囔著要投降;自跟王軍以來,郭淮接受降兵多的去了,並沒有過多懷疑;不過,出於謹慎,郭淮僅同意霍戈一人先進城,其餘人馬在城下休息,天亮後再入城。

實際上,諸葛亮的這個點子,用在漢軍身上,還真用對了地方;漢軍打順風仗打多了,收降兵也收多了,自然會麻木……尤其是眼下,蜀軍被“大口袋”一圍,斷糧在即;大家認為部分蜀軍向自己投降,再理所應當不過,上至郭淮,下至士卒,都沒有過多疑心。

霍戈在郭淮面前,聲淚涕下,控訴魏延如何殘暴不仁,戰事不順就拿部下出氣;演技這玩意,對人一般都有用,霍戈演技不錯,為了加強說服力,還展示了自己的屁屁。

只可惜,阿諾在武都郡城。

心跳、瞳孔……阿諾不僅是殺神,也是個測謊高手,或者說是一臺人形測謊儀;霍戈為了苦肉計而挨的板子,註定是白打了的。

在郭淮驚訝的視線中,一向不多話的阿諾突然發飆,對霍戈開始施暴……別誤會,只是毆打加恐嚇;霍戈不明白阿諾說的啥心跳、瞳孔出賣了自己,但顯然自己被識破了,阿諾不但毆打,還拿出刀具要開膛破肚;霍戈還年輕,不想就這麼死去,只好服軟、坦白。

你姥姥的!

郭淮驚出了一身冷汗,差點就被霍戈這小子給坑了!

第二天一早,3000在城外苦逼了一夜的蜀軍一進城,就統統成了俘虜。

兩個時辰之後,城外又來了數百蜀軍,說是因為霍戈叛逃,主將魏延大發雷霆,殺了好幾個無辜的士卒;他們害怕,就借用巡邏的機會,直接逃了過來……既然魏延這麼大方,郭淮自然不會客氣,一一“笑納”。

當天夜裡,魏延正在大營內整隊,準備夜襲武都郡城;因為透過詐降,安排了數千內應,蜀軍士卒心中對一舉拿下武都郡城充滿期待……

“魏延!你詐降的計謀很不錯!我們很喜歡……聽說你要夜襲,趕緊啊!”

阿諾的身影出現在大營外,震耳的吼聲覆蓋了半個大營;囂張跋扈,當面打臉,阿諾可謂牛氣沖天。

“*—…………¥……#?”

魏延頓時萎了,從頭涼到了腳,眾士卒一陣凌亂;漢軍識破了霍戈,那麼近4千人馬等於白送了,夜襲……還夜襲個屁!

“你不動手,那我來!”

一不做,二不休;阿諾咆哮一聲,直接闖入蜀營,神馬木柵欄、神馬拒馬……一個字,撞!

鋼鐵內膽,無懼刀劍加身,阿諾在魏延大營裡“逛”了一圈,把蜀軍搞的雞飛狗跳;狙擊?嘗試過的,不是死就是傷,沒有用;魏延帶著費禕、諸葛喬離開主帳,遠遠躲了起來,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這猛貨給砍了。

當阿諾離開之後,士氣這玩意,已經和蜀軍沒有多大關係了;魏延一屁股坐在土地上,看著亂糟糟的大營,連指揮收整的興趣都沒有;敵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仗還打得下去麼?

…………

隔著重重大山,另一頭的諸葛亮正在扯鬍子。

今天一大早,叛離蜀國的馬岱就帶人在城外邀戰,並帶來了中領軍向寵的屍體;不用多想,向寵帶著的數百餘蜀軍,估計凶多吉少,而且,這意味著往東繞行撤退,已經不可能了。

人走起黴運來,那是諸事不順。

當日下午,派去攻打劍閣的廖化回來了,可是,他是被部下抬回來的,進城後就掛了;據楊儀說,把守劍閣的漢軍當中,有一個萬人敵,估計是傳說中漢軍的殺神之一;廖化在攻打劍閣時,被對方擊飛了十幾米遠,當場就開始吐血了,而5000人馬,回來了一半不到。

諸葛亮拼命的扯著鬍子,羽毛扇子丟在一旁;國力沒上來就窮兵黷武,依靠算計這東西,一旦遇到強大的對手,半點用處都沒有。強盛的國力、強悍的軍隊、高階的武器,王軍天天把這三項基本原則掛在嘴邊,漢國重臣們都能倒背如流;王軍為了教育自己的部下,常常用諸葛老頭作反面教材,告誡趙子龍、曹植等人,必須把國力放在第一位。

不過,現在即使諸葛亮明白了,也為時過晚。

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之後,魏延安排砍殺了費禕、諸葛喬兩人以及他們的親隨,之後,親自前往武都郡城,向郭淮遞交了降書……大營中尚有2萬多蜀軍士卒,不但無人反對,反而氣氛好了起來;糧食即將斷了,士氣已經沒了,也許投降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事。

郭淮經歷了一次被詐降的事件,對魏延還是心有餘悸,自然將信將疑;阿諾再三確認之後,郭淮謹慎從事,要求魏延部先解除武裝,之後分批接收……都到這程度了,魏延也光棍,愛怎樣怎樣,只要不殺自己部下就可以接受,當然,必須要管飯。

接連數日,漢中城安然無事,漢軍沒有任何進攻的跡象,而蜀軍也不再出城。

相對於王軍天天精神抖擻的在城外看風景,諸葛亮的精神狀態就差多了;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到,漢軍現在是等,只要武都郡的戰事一了,必然會有更多的漢軍兵臨漢中城下;諸葛亮智商高,自然很清楚這一點,但他沒辦法解決實際問題,只能幹等。

援兵?

不,諸葛亮只是在等待一個結局;蜀國的情況,沒有人比諸葛亮更清晰了,眼下就是一個死局,除非魏延部能夠有奇蹟,或者皇帝阿斗集中全國僅餘的兵力來救,但這兩件事,不大可能發生;魏延部沒有糧食,比漢中城還慘,而阿斗一調動僅餘的兵力,南中蠻族就會造反,或則吳國乘機發兵,總之,左右都是死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推薦:網遊版美漫美漫劍仙重生之盾御蒼穹美漫:某科學界巫師的刺客無雙美漫世界大聖騎外掛無敵長生三千年[綜漫]波風水門[綜漫]輝夜綱吉我在忍界玩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