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造神外掛->章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困魏延,亂戰之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看見魏軍大營基本失控,王軍又在土包上打了一輪,同樣持續了17分鐘,暴風般的彈幕,徹底清空了整個魏營;憑藉著精神感知,王軍明白此地事情已了,短期內,魏軍絕不敢捲土重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施施然返回潼關後,王軍簡單交待了幾句,連夜就離開了;相對魏國而言,王軍更惦記著蜀國,現在周邊四處烽煙,半數以上都是和諸葛老頭有關,不整死他,王軍覺得吃飯都不香。

有很多事,只有結尾,沒有開頭,或者說,開頭已經沒人記得了。

王軍隻身夜闖魏營的這件事,幾十年後,依然健在的朱雀軍將士們,記憶卻定格在第二天打掃戰場的那一刻;啥百騎馳援、飛躍潼關、火龍翻飛……這些都模糊了,唯一歷歷在目的,就是廢棄的魏軍大營、躺滿屍體的大營、人間地獄的大營……

公元229年8月12日上午,太陽略顯毒辣;一大隊朱雀軍將士出了潼關,直奔魏軍大營。

餘煙嫋嫋的魏軍大營,悽慘的叫喊聲比昨夜少了許多,偶爾有那麼一些,也遠不如昨夜那麼高昂,只是微微的哼唧聲;各種奇形怪狀的屍體,鋪滿了血色的大地,空氣中飄蕩著烤肉的氣味;少數活著的魏軍傷兵,看見了王平他們,心裡反而放下了負擔,個個嚎啕大哭……對王平來說,哪怕他經歷過五丈原之戰,也被現在的場面震撼了;在五丈原,7000上下的蜀兵戰死,但好歹王軍也帶著幾百號人闖營,而現在這場面,完全是王軍一個人幹的!

一番清點之後,含半潼關外不遠處的那些屍體在內,魏軍亡21376人,傷3452人;如此龐大的傷亡數量,直接嚇尿了王平一行,而隨行士卒中,有部分是在關中大戰時投效過來的魏卒,一個個後腦都發麻!

若自己這些人還在魏軍中混,躺在地上的沒準就有自己!

此刻,對於未來誰能統一天下這個問題,所有的將士都有了明悟。

弘農郡城西面。

不足十萬的潰兵,遍佈河畔原野,個個無精打彩,緩緩向著弘農郡城前進;真要計較損失,魏軍只能算是傷了大塊大塊的皮肉,但筋骨依舊尚在……只是,軍心已去;無論司馬懿心中的仇恨如何堪比某個海深,但潰敗的軍隊在短時間內,顯然無法再戰。

一切的謀略,高明也罷,拙劣也罷,都被咆哮的火龍,給撕成一張張殘紙碎片;別說士卒們,就司馬懿自己,內心的恐懼感,已經壓制了滔天的恨意;司馬懿所學甚廣,但依然無法解釋火龍的事,他僅僅搞明白了一點,這火龍如果追著自己這些人不放,那麼自己連今天的太陽也需都看不見。

“為毛當初打劫軍火的時候,居然沒有想到整幾架武裝直升機?”

一邊在趕路,王軍一邊在埋怨自己。

這怨念來的很有理由;策馬馳騁,確實很有感覺、也很環保,但效率真不高,若要仔細比劃一下,還不如王軍自己跑步快;不說從潼關趕到漢中,單是趕到武都郡,就有500多公裡的路,可以想象一下,千里騎馬趕路,很不容易的;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不用繞個大圈,勉強算是比較“直線”。

…………

半道上,王軍遇到了阿諾;看著一堆空空如也的供彈器,王軍心在滴血,這也太敗家了,給了3萬發子彈,就一定要打光麼?

不僅如此,給阿諾的那臺火神炮,已經用過幾回了,加上這次打了3萬發……6根槍管,已經接近報廢的邊緣;火神炮,王軍還有幾臺庫存,備用的槍管也有一些,若加上40個T1型終結者那80臺火神炮,其實存量還比較可觀;只是,現在王軍是只出不進,也不知道會在這個世界呆多久,能省則省嘛!

對王軍來說,阿諾太浪費了子彈了;對進攻武關的曹真所部來說,那一夜就是一個揮不去的噩夢。

暴風驟雨的彈幕,嗯,對曹真來說,那也是一條巨長的火龍,突襲了自己的大營;十餘萬人在夜色中哭嚎,曹真手中的兩個王牌,中壘、遊擊二營,還沒有正式登上戰場,就被打廢了……總之,曹真所部的結局,比司馬懿這邊還要慘那麼一點,潰軍全部返回南鄉郡。

魏國勉強發動的西線攻勢,尚未真正展開,就被漢軍給打回來了;五大精銳,關中戰役去掉中堅、驍騎,這回去掉中壘、遊擊,僅剩武衛一營;勉強增加了5萬軍隊,讓全國總兵力達到45萬,一個月不到,只剩40萬出頭;收到前線訊息之後,魏明帝很懊悔,為毛自己居然會被諸葛老頭給蠱惑?

大漢周邊的局勢,自8月12日後,就得的極大的緩解。

東邊的魏國,自潼關、武關兩地之戰後,從此進入了戰略防御,一直到漢軍大舉東進之前,都沒有勇氣主動對大漢發動戰爭。

北邊的南匈奴,在蕭關、金鎖關啃了老半天,拿玄武軍沒有任何辦法,待魏軍大敗的訊息一到,必然會開溜;至於鮮卑,本就處於觀望狀,一旦確定漢軍彪悍難敵,繼續觀望的可能性居大,至於是否會趁機去找魏國的晦氣,這就很難講了。

西邊,中郎將馬忠帶著5000人馬進入西海一帶,小戰不斷、連戰連勝,而青龍將軍姜維、輔軍中郎將趙統,他們帶著3萬的部隊尚在涼州地界,用兩條腿趕赴樓蘭,很艱苦的。

南邊,由羽林軍和白虎軍組成的南線軍團,在趙子龍的指揮下,已經開始防守反擊;顯然,對王軍而言,現在完全可以放下心思對付諸葛老頭。

在王軍到達之前,漢蜀之戰,完全是老趙VS老諸。

諸葛亮瞭解趙子龍,趙子龍何嘗不瞭解諸葛亮?

因為某些原因,諸葛亮對趙子龍的瞭解,並不如趙子龍對諸葛亮的瞭解;如同後世很多老闆一樣,看自己的部下,總是認為這裡不好,那裡一般,諸葛亮其實看輕了趙子龍很多、很多……

圍魏救趙?趙子龍更狠,兵臨漢中是必須的,但吃掉諸葛亮北伐的一部人馬,這才是重點;在王軍的影響下,一城一地得失,趙子龍興趣不大,他只關心能否消滅蜀軍有生力量。

關中都督吳懿所部,一路順風,但最終止步於陰平郡城;郝昭集中了郡內所有的兵力,連分佈各縣鄉的城管都拉回了郡城,1萬的白虎軍,1200名城管,牢牢把守著陰平郡城;別說吳懿,就是諸葛亮親自來,也拿不下的……原本歷史上,諸葛亮就吃過郝昭的癟,不過地方是在陳倉。

漢中都督魏延所部,因為諸葛亮的錦囊,結果被困在了武都郡河滄一帶。

南、東歸漢中的兩條退路,各被7000羽林軍堵了;往西,僅有羌道可走,能通往陰平郡方向,也可繞向西南抵達天水禮縣,但有張嶷帶著7000白虎軍早就等著了;而郭淮帶著1.3萬白虎軍,加上聚集了近2千的城管,牢牢把守著武都郡城;別看魏延人多,這幾個方向,漢軍有地利可守,進攻方非常吃虧,實實在在的評估的話,需要付出10比1的戰損比……靠人命去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貌似,只剩下走北邊的那條山道可以走了……只是,往北可是大漢腹地,翻山越嶺百餘公裡後,就是天水郡城,但這裡面的風險巨大,魏延不敢一試;萬一另一頭也被漢軍堵上,那麼3萬大軍就全待大山裡當野人了。

相對穩妥的方法,就是拿下武都郡城,在徐徐圖之;問題是,歷史被王軍強扭了一把,魏延居然啃不動郭淮……魏延依然是原來那個魏延,而郭淮跟王軍學了不少東西,已經大不同了。此外,理論上,諸葛亮只要繼續調動漢中兵馬,反而可以把截斷魏延退路的兩路羽林軍反包圍;不過,這僅僅是理論,漢中城外,趙子龍正帶著1.6萬的羽林軍在晃盪,所以魏延只能慢慢等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話從側面表達了古代蜀中征戰,後勤負擔很大,工作很難搞,歷史上蜀軍多次北伐,都受困於糧草;王軍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白虎軍相對蜀軍最大的優勢,就建立在糧草的基礎上;陰平郡城、武都郡城,裡面的糧草堆積如山,比王軍轄區內任何一個郡城都多,為得就是應對諸葛老頭圍城。

戰爭打了一小段時間,除了白虎軍之外,魏延所部、吳懿所部,包含遠道趕來的羽林軍,都存在糧食問題;不過,吳懿所部後路通暢,糧草還能不斷補充,就是耗費人力物力較大,而羽林軍同樣如此;唯獨魏延所部,日漸囊中羞澀,苦逼萬分。

實際上,若按魏延自己的想法,那麼趙子龍未必能徹底困住他,一切都要從諸葛亮的錦囊說起;諸葛亮一共給了魏延兩個錦囊,和當初給老趙的極其類似,貌似已經成為慣例。

第一個錦囊,是魏延計劃在南下漢中的道路上分兵鎮守時開啟的,僅僅四個字“無需鎮守”;諸葛亮認為王軍四面楚歌,沒有太多兵力可以放到南線來,自然也無法堵死所有的道路;派數百人堵一路,顯然沒有啥用處,派數千人,王軍又不夠人手;實際上,諸葛亮認為王軍必然把僅有的機動兵力,派到大漢的東線去抵抗魏軍。內心裡,魏延覺得非常不妥,但丞相參軍費禕、丞相府記室霍弋、諸葛喬等人跟著,他只好照辦;好不容易獲得機會出來打仗,總不能半途被諸葛亮給打發回去,據說,凡是不按錦囊行事的,結果都很慘。

第二個錦囊,需魏延遇到危急關頭時才能開啟;眼下只是被困,而漢軍並未主動攻擊,算不得危急關頭,魏延還不知道裡面寫了啥東東。

魏延不知道,當趙子龍出現在漢中城下的時候,諸葛亮終於明白自己錯了,但為時已晚;漢中城內尚有2萬人馬,但出城野戰,諸葛亮還真沒把握,趙子龍的勇武,不是誰都能扛的;只是,若不出城野戰,那麼就沒有辦法給魏延部運送糧草,3萬大軍就等著捱餓、等死……漢中城內,氣氛異常凝重。

元氣大傷的蜀國,多番透支國力,現兵力已到捉襟見肘的地步;但是,眼下局勢相當險惡,搞不好滿盤皆輸,諸葛亮只能賭了,一連串的命令,迅速從漢中城發出。第一,抽調吳懿所部分兵馬,讓廖化帶1.5萬人馬趕赴漢中;第二,調鎮守西川的西涼鐵騎,諸葛亮不喜馬岱、馬承,但眼下哪裡顧得上這些;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甚至有從永安調白毦兵的想法,但距離實在太遠,只好作罷。

聰明的人,一般很少犯錯,不過,一旦犯錯,就一發而不可收拾;諸葛亮,顯然是聰明人。

…………

“阿爸,你看,有人比馬跑的還快!”

敦煌城外,一個小屁孩瞪大了眼睛,望著絕塵而去的阿達。

“人?……孩子,你確定那是人?”

待壯年男子轉頭一看,飛揚的塵土中,只剩一個小黑點,怎麼可能是人呢?

“……”

阿達一路給涼州高階將官們診治,費了不少時間,前天夜裡才趕到敦煌,好好給倉慈診治了一番,這才是王軍派他來的核心目的;今天早上青龍軍前鋒開進入敦煌,給阿達帶來了王軍的手令:若完成倉慈的治療,其他人可以不管,速度趕往陰平郡。

顯然,樓蘭診療之行就不必去了,阿達對風景古蹟啥可沒有興趣,他和倉慈交代一番如何調養身體後,拔腿就開跑;倉慈也看見到了手令,感動的一沓糊塗,漢王特意指派阿達來給自己看病……其他人,原來只是順帶而已。

3000里路,人類若要走,得按月算;阿達是終結者,不是人,維持160裡/小時的速度,一路不眠不休;僅僅19個小時後,陰平郡城附近,就出現了阿達的身影;這時,諸葛亮抽調廖化和1.5萬兵力的命令,剛剛被執行完畢,而王軍帶著阿諾,方才到達陳倉。

關中都督吳懿、丞相參軍蔣琬二人,不得不撤圍而退;被諸葛亮抽調了半數人馬,他們憑1.5萬兵力,是無法合圍陰平郡城的;按諸葛亮的命令,吳懿、蔣琬打算帶著部隊退到廣武縣城,守好勝利的果實。

不過,漢軍的地盤,豈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郝昭善守,聲名在外,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會攻,何況還有阿達相助;4000刀盾兵,2000長弓手,跟著阿達踏出了陰平郡城南門,開始了銜尾追擊。

漢軍之中,除了玄武軍的徽標有些搞笑之外,其餘的要麼漂亮,要麼威武;白虎軍,虎頭徽標,當屬威猛;相對玄武軍的大方盾,白虎軍的盾就小巧了許多,而且是圓的,表面凸刻虎頭,質地堅硬,防護力不弱,更合適山地作戰;重甲,分量太足,與白虎軍山地作戰的需求不符,鎖甲,現在的工藝還做不出來,最後麼,鱗甲,這個時期標準的盔甲,成為了白虎軍最沒有特點的裝備;此外,借鑑了羅馬軍隊的經驗,王軍還給白虎刀盾兵配置了短標槍,人手三杆。

吳懿、蔣琬都是老到之人,殿後兵馬也做好了反追擊的準備;剛開始,軍隊的撤退還是井然有序的,之後,情況不妙,軍隊開始加速撤退,末了,就成了逃跑……阿達太兇猛,誰也擋不住!無論吳懿擺神馬陣型、找什麼險關,阿達都照舊橫衝直撞;緊隨阿達之後的白虎軍,如若下山之虎,乘亂而進,遠端箭羽如雨、中程標槍如蝗、近身盾擊刀劈。

正常來說,打敗了逃跑就好,但這次不行;只要吳懿他們一停,不久之後白虎軍就會出現,再被毆打一頓後,吳懿只能繼續跑……就這樣,追追打打,白虎軍和吳懿所部展開了長途追擊戰;佔據廣武縣城?門都沒有!

諸葛亮算不到,王軍也想不到,甚至下令追擊的郝昭也搞不明白;白虎軍連續幾天幾夜的追殺,不但收復了陰平郡失地,還奪下蜀國劍閣,一路俘獲甚眾!

對雙方來說,這戰局已經亂成一團。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是現在的狀況;梓潼郡南端依然在蜀軍手中,但漢中通往成都平原的關鍵通道被白虎軍切斷了,成了半孤懸區域;實際上,若白虎軍將士還跑得動,阿達也許會帶著他們直接打到漢中,只需再來一次幾天幾夜的長途追擊而已。

…………

吳懿、蔣琬二人癱坐在司馬懿面前,無力起身,只能嚎啕大哭,跟著回來的士卒,已經不足300人;前幾日,吳懿還牛鼻轟轟的圍困陰平郡,現在卻被追殺了幾天幾夜,不但把戰鬥果實全還給了漢軍,還讓漢軍佔據了不少梓潼郡土地,並奪走了劍閣……這是何等的悲催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推薦:網遊版美漫美漫劍仙重生之盾御蒼穹美漫:某科學界巫師的刺客無雙美漫世界大聖騎外掛無敵長生三千年[綜漫]波風水門[綜漫]輝夜綱吉我在忍界玩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