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雜燴飯攤->章節

第五十五章 甜脆香酥的饊子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下午在飯攤幫忙的時候,我和大叔說了博簡在學校裡講的那些故事,最後感嘆了一句博簡還真的很會做麵食。但是我卻看見大叔的臉色卻在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微微地變了。我覺得大叔似乎有什麼事情瞞著我,我突然想起來我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和那位律師朋友取得聯系了。

我定了定神再次看向大叔,卻發現他又和平常無異般地坐在訪談的門口逗著大胖。聽到我在後廚叫他,反手掛上了營業的招牌走了過來:“既然是寒食節,我們兩個也做寒食給食客們吃。”

我有些好笑地看著大叔:“你準備做什麼?寒食節的糕餅可不是我擅長做的菜,當然也不是大叔擅長做的食物。別忘了咱們倆唯一擅長的麵食就是煮疙瘩湯。”

大叔的臉因為我的話紅了幾分,幾秒鐘之後立刻梗著脖子和我說他還是會做一些最基本的麵食。我好整以暇地看著大叔,開玩笑暢想了一下今天的輕鬆:“做麵食的話我可幫不上忙,如果今天只要負責收錢還真是輕鬆。不過就是可惜了今天洗的野菜,乾脆一會兒我分給食客們吧。如果食客來了沒有飯吃,我就實話實說告訴他們今天吃不上飯的原因是今天大叔非得逞能做麵食,結果顯而易見的失敗,所以今天沒得吃,抓把野菜回家煮煮得了,正好配得上清明節淒涼的氣氛。”

大叔聽著我的話,瞪圓了眼睛生悶氣,不過很快還是笑了:“說的也是,做麵食方面沒了博簡咱倆還真的抓瞎。不過既然提到了寒食節,我剛才確實想到了一種食物。”

“什麼食物?不要告訴我是烙餅卷大蔥。”我撇了撇嘴,並不相信大叔能想到什麼我沒聽說過的寒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叔瞧見我的樣子反而咧嘴笑了起來:“那你一定聽說過饊子了?”

“什麼?”在腦海裡搜尋了半天這個名字,我都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所對應的食物,最終只得搖了搖頭,承認自己沒有聽說過。

大叔摸了摸下巴:“我就說,你這麼喜歡吃甜食的人,如果不是因為你知道,怎麼可能不吃這種甜甜的脆點心。但是我覺得你是應該見過饊子這種食物的。”

“那是什麼?”聽到大叔說脆點心,我頓時來了精神,連忙追問道。大叔本來想賣個關子,但是看到我急切的目光的時候還是做了簡單的描述:“我不知道你在臘月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一種用炸過的細面條,通常是很多細面條一樣的炸圓條厚厚的盤在一起。麵點攤賣的挺多的,聞起來就有一股紅糖味兒。對了,菜市場裡賣麵條的大叔經常會放一些在玻璃櫃子上,你去買餅的時候應該看到過。”

我按照大叔的描述回憶著,發現記憶裡確實看到過這樣的食物。剛過完公曆新年,有一天早上我突然想吃炸糕,就跑到離家有些距離的菜市場找支攤賣早點的麵食店的老闆賣炸糕吃,看到了他攤位上擺著大叔描述中這種炸得金黃的細面條盤在一起放在他臨時用來賣早點的推車上,走近了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甜味兒。我去的比較晚,這種食物賣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零星的幾包擺在玻璃櫃檯上。老闆看見我,衝我招了招手,問我有沒有興趣嚐嚐,那時候我還是有一點害羞,又害怕別人嘲笑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擺了擺手拒絕了老闆的提議,按照原計劃只買了豆餡兒清甜的炸糕吃。

今天大叔賣弄似的說我這種食物,我才知道了它的名字—饊子。大叔描述的甜甜脆脆的口感也讓我突然來了食慾,想要明天早上早起去早點攤那裡買一些嚐嚐。大叔看出了我的好奇與躍躍欲試,便從兜裡掏出錢讓我去菜市場買一些回來。

“你推著小車去,多買一些,也分給來咱們這裡的食客吃。估計像你一樣沒吃過這種點心的孩子還是挺多的。對了,順便再買一些米回來,今天我還得多做一些芥菜飯。也到了吃芥菜的時候了。”大叔幫我將小車推到門外,有多掏了些錢給我。

“誒?我以為你的芥菜是要涼拌的。”

“涼拌?寒食節也不能給食客們吃冷飯啊。”大叔衝我招了招手,吩咐完我快去快回後便回到後廚繼續處理那些特地訂購的芥菜。

到了賣麵食的格子鋪,格子鋪的老闆正對著手機哈哈笑著說這家鄉話,說話時眼角都帶著笑意。

我敲了敲格子鋪的玻璃窗,老闆這才注意到我的光臨,對手機另一邊的人道別之後笑著和我打了招呼。

“桀靈叔讓我過來買饊子。”害怕自己說錯,我又補充了一下描述,“就是那種盤在一起的炸圓條。”

剛說完我就注意到了玻璃櫃上正擺著這種點心,向老闆指了一下,卻發現已經所剩不多了。老闆司機注意到了我神情上的變化笑著從玻璃櫃底下的貯藏格里拿出了用托盤裝著滿滿一盤子的金燦燦的饊子。

“有這麼多啊。”我有些驚訝於老闆的儲藏量。

老闆聽到我的驚歎笑了出來:“這個時候,饊子可是最暢銷的,要多備一些才行。”

“唔。”我一邊將饊子裝到車上,一邊繼續驚訝於自己的無知。

老闆幫我裝好了車,收錢的時候和我聊了聊已經裝在車上的點心:“吃饊子的歷史可長了,春秋戰國的時候人們就吃,屈原也在楚辭裡提到過,到了明代李時珍更是在本草綱目中記錄過,還用環釧來形容饊子的形狀,說是入口即碎,脆如凌雪。不過饊子在古代有別稱,叫做‘寒具’,是專門留在寒食節的食物。現在,過寒食節的人不多了,人們也不再稱它為寒具,但是依舊戒不了對這種食物的喜歡。就像你桀靈叔,經常會到我這裡買饊子吃。不過也有不少人還記得這個習俗,特地在寒食節多買一些。現在的饊子已經沒什麼手工做的了,即使是這樣,我仍然覺得饊子做的最好吃的地方依舊是陝西。今天你買的這一批饊子就是我特地從陝西西安進來的。”大叔絮絮叨叨地和我說開了。

不過這樣正好滿足了我的好奇心:“有什麼區別麼?”

大叔豎起了大拇指誇道:“無論是機器還是手工,陝西人的饊子最好吃。這饊子最考驗揉麵和抻面的功夫,揉麵的時候力氣要大,抻面的時候力氣要小,面越細說明手藝越好。我在西安的朋友抻面功夫了得,不僅細,還均勻。活出來的面也特別有彈性,他不習慣用搓,喜歡用抻,把麵條拉得老長,放到鍋裡炸的時候,因為是雞蛋和麵的緣故,所以能出來蘇東坡說的碧油煎出綠黃深。”說到這裡大叔衝我憨厚一笑,“我認識的那個陝西人是個文化人,這些話都是他告訴我的,我沒有那種文化造詣,只能說他炸出來的一把饊子盤成圓圈圈像金燦燦的太陽一樣耀眼。還有包括寒食節吃寒具,紀念介子推的故事也是他講給我聽的。現在他不怎麼做麵食了,我也許久沒吃到他手工做的饊子了,賣給你的這些饊子是最接近他做出來的味道。”賣麵食的大叔幫我把車推出了格子,又多加了一袋放在了我的推車上,“這個是送給你和桀靈的。不過雖說他做的好吃,但是和我老婆做的比還是差了點味道。”

“這個多不好意思。”我趕快謝過了麵食店的老闆,“不過大叔的老婆也會做饊子麼?”

麵食店的老闆笑了起來:“有啥子不好意思的。而且我老婆當然會做饊子了,在我家鄉所有人都會做饊子,我們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最常給人做的點心。尤其是開齋節和古爾邦節,這兩個對我們特別重要的節日。當然也是我家裡最忙的時候,我們會好好打掃房子,同時在節日到來之前我老婆和我娘就忙著準備做饊子用的材料。我們那裡做饊子很講究,連和面的紅糖水都要親自熬。我老婆熬的紅糖水最對胃口,裡面除了紅糖,熬的時候也會加上濃濃的蜂蜜和很多的紅蔥皮。和你們蘸醬吃的小蔥不一樣,紅蔥可是藥材的,我老婆煮紅糖水最愛放紅蔥皮說是可以活血化瘀。除了這些,紅糖水還要撒上花椒提味兒。熬好滿滿一大鍋紅糖水之後,我老婆才會讓我和兒子和麵,我們不用白水和麵,我們用我們自己熬的紅糖水,只有這樣,我們的饊子炸出來才會比別人家的甜。當然我們還會在面裡面加上很多的雞蛋,和清油。這樣炸出來的饊子才會口感香脆顏色鮮豔。我家裡做飯的時候分工特別明確,我和兒子勁兒大,我們兩個和麵,我老婆和我娘手藝好,負責把面擀成條條狀,我女兒負責把饊子炸熟。尤其是現在我們都在外面賺錢,能和家人團聚的就是這幾個為數不多的節日,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準備餐食的日子顯得格外珍貴。大家都聚在廚房裡面,一邊做點心一邊說說自己在外面的經歷,無論是在外面吃了多少苦,看到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準備過節的樣子也讓我覺得比手上的饊子還要甜。過兩年,我孩子長大了,就帶過來讓他和我一起幹活,等他幹熟練了,我就可以退休了。”說到這裡,麵食店的大叔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色,害怕我不相信,拍著胸脯和我打包票,“小姑娘,我可沒有吹牛,我家孩子做麵食的手藝也是第一的。我們村裡所有的人都擅長做飯的。如果你有機會和戒靈去我的家鄉,你就知道我們村子裡的人,尤其是我家人做飯有多好吃。有機會來我家,我給你吃我老婆做的饊子,然後我親自給你烤羊吃。我家鄉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點心,你和桀靈來我家都是貴客,我帶你們吃遍我們那裡的好吃的。我家鄉特別好客,無論客人從哪裡來,哪怕是只是碰巧路過來我家討口水喝的行人,我們都會熱情款待,在給你吃我們家最好吃的炸饊子的時候,我們還要很鄭重地和你說謝謝,謝謝你來到我家做客,和我們分享快樂。所以,禾智啊,未來的某一天你一定要和桀靈來我家做客,讓我有機會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照顧我的生意。”大叔熱情地和我說著讓我也感染上了和他一樣的好心情。

買完米回來的時候,大叔已經把做芥菜飯的材料都處理好了,看著我滿滿一車的饊子,露出驚喜又詫異的表情。

“怎麼買了這麼多?錢夠不夠?”大叔幫我卸下了饊子和大米。

“老闆送了很多,說是炸饊子是待客的點心,要多給咱們一些才行。聊天的時候還邀請咱們兩個以後一起去他家鄉做客,說開齋節的時候他的家鄉很熱鬧。”我把麵食店老板的話說給了大叔聽,大叔的親故也高漲起來。

卸好車之後,我掰了一塊饊子嘗了嘗味道,果然如同那位賣麵食的老闆所說,紅糖的味道很濃,入口即碎,脆如碎雪,但是又甜而不膩,酥鬆香脆。我又掰了一塊遞到大叔手裡:“老闆說你經常買著吃,真的超級好吃。雖然以前買早點的時候也見過這種食物,但是因為以前沒有吃過,所以也不敢多做嘗試。看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想要吃到好吃的,還是要多嘗試才行。”

大叔接過饊子,衝我挑了挑眉毛。

吃完饊子之後,我和大叔開始一起在後廚忙活今天選單上的芥菜飯。對於芥菜飯我也感到很新鮮,因為以前最多隻吃過芥菜餛飩,我一邊幫大叔把芥菜切碎一百問大叔要怎麼做芥菜飯:“話說回來,無論是炸饊子還是這個芥菜飯,都是我第一次見。”

大叔有些詫異地看著我:“誒,可是芥菜飯也算是寒食節的傳統菜餚了,禾智之前沒有吃過麼?”

我誠實地搖了搖頭。

大叔看到後更覺詫異:“那禾智的寒食節都吃些什麼呢?不會只有青糰子吧?”

我有些無辜地眨了眨眼睛:“我以前連寒食節都不知道,還以為是清明節的另一種稱呼呢。”

大叔聽到這裡似乎覺得更不可思議,看著我的眼神彷彿在確認我是不是在逗他。

我搖了搖頭,語氣也認真起來:“小的時候,爸媽忙著掙錢養我,陪我過的只有新年、春節和兒童節。有的時候,他們出差連元宵節和中秋節都是我一個人吃元宵和月餅。”所以今天無論是從大叔,博簡還是賣麵食的老闆那裡聽來的習俗和故事,對我來說都是新奇的。

大叔看我的眼神一瞬間變的有些心疼,可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我可以想吃湯圓吃湯圓,想吃元宵吃元宵,而且只吃自己喜歡的味道。”我傻傻的笑了,大叔安慰似的拍了拍我的頭。

他慢悠悠地開口講道:“吃芥菜飯也是寒食節的一個傳統,不過一般情況下也是要提前做出來的。說是寒食節特有的習俗倒也不是特別嚴格。我以前有一個溫州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是在二月二的時候一定要赤龍抬頭的。但是在咱們北方確實要在完了近一個月之後才開始吃芥菜飯,主要是因為咱們這裡芥菜這個時候是最好吃的。”

“溫州的芥菜是在農曆二月二最好吃麼?”我歪著頭問大叔,感覺各地的習俗真的很神奇和有趣。

大叔想了想,語氣倒不是很肯定:“是不是那時候最好吃我不確定,但是我那個朋友每到春天總是用芥菜蒸飯的習慣我倒是很熟悉的。那時候我還沒結婚,和別人拼租在一個小房子裡,我那個朋友整個農曆正月都會待在家裡一段時間,二月二龍抬頭一過才會回來,回來的時候會給我們揹回一大袋子芥菜。他說他要在家裡吃完芥菜才能回來。”

我興致勃勃地聽著大叔說著朋友的趣事:“芥菜的話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很新鮮的蔬菜,小時候家裡窮吃不上東西的時候都會在春天挖芥菜充飢,對我們來說,芥菜就是野菜,沒什麼可好奇的。但是那位來自溫州的朋友卻告訴我們吃芥菜可是很講究的。還說和乾隆皇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乾隆皇帝?又是他微服私訪時的故事?”說實話,很多民間傳說都與這位皇帝的遊歷經歷有關,在我看來乾隆皇帝應該是最愛旅行的皇帝之一。

大叔似乎察覺到我內心的想法,眉毛微微耷拉了下來,一副被破壞了興致的樣子。

我立刻調整了表情,笑著讓他把從那個溫州朋友那裡聽到的故事講給我聽:“我只是突然想到乾隆皇帝喜歡微服私訪的愛好,並不是想吐槽民間傳說的真實性。”我知道前兩天那個對於香椿的擬人傳說的吐槽給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的大叔不小的打擊,所以在看到大叔有些沮喪的時候連忙開口安慰道。

聽到我這樣說,大叔才重新眉開眼笑,轉述了從朋友那裡聽來的關於二月二吃芥菜飯這個和乾隆有關的習俗的民間傳說。

相關推薦:養只黑無常盜墓手記盜墓派算卦我靠玩微信奉旨休夫家有蛇妖寶寶我和末世有個交易我和美女總裁老婆我和鏡醬的那些事兒和女房東同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