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銀河科技帝國->章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過載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接下來黃豪傑說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關於宇航員人體超負荷問題,大家說說看法。”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如果質量投射器只能用來運輸貨物,那麼價效比就大大下降了。

而質量投射器在原理上,註定對於人體是不友好的,畢竟初速太快了,在空氣中速度就一下子達到16倍音速。

銀河科技設計的質量投射系統之中,除了底部500米的超導導軌,磁真空管道,本身也是一個電磁加速軌道。

宇航員或者飛行員的過載,也就是加速度,根據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過載是多少。

加速度的基本公式是[末速度-初速度/時間等於加速度”,也有“平均速度/時間=加速度”,公式為a=v/t]。

加速度的概念是“描述物體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有正負之分,這點很重要,減速時加速度為負值,加速時為正值。

在增加速度的情況下,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由公式[vt末速度-vo加速度=at加速度與運動時間的乘積大於0,說明vt比vo大所以at大於0]。

不管加速度是增大還是減小,都是加速的,還有位移一定增大。

在減速情況的情況下,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公式為vt-vo=at。

質量投射器在空氣中的投射初速達(衝出真空管道的瞬間速度)到5公里每秒左右,那麼在真空管道上面,這個速度至少要翻三倍。

也就是說,投射飛船在60公里處的速度將達到驚人的15公里每秒。

根據電磁彈射研究所的超算運算結果顯示,質量投射器只需要120秒就可以達到真空管道60公里處,這個過程之中的加速度將達到125g。

哪怕壓低速度,將初速度壓制到12公里每秒,加速度依舊是達到了人體難以接受100g。

那麼人體最多可以接受多大的加速度?

以飛行員載荷為例子,飛行員載荷就是飛行員在飛機做動作時受到的加速度即過載,以多少個g來表示,就是相當於受到多少個重力加速度。

飛行員所受的過載有別於飛機過載,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一樣的數值,畢竟飛行員是在飛機裡的。

飛行員過載分為正過載和負過載,如俯衝時受到負過載,向上爬升時受到正過載。

戰鬥機飛行員對於過載的要求比其他飛行員更高,因為戰鬥機經常要做機動動作,都是大過載動作,要求飛行員在起碼能耐受8g過載,最好達到9g。

這樣在穿戴抗荷服以及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才能安全地做動作,這也是從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宇航員的原因。

而這個8~9g的人體極限,也是在一定時長內的,瞬時過載的話,人體還能承受更高一些。

人體一般可承受的加速度在10g左右,比如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他就承受了11g左右的過載。

這個是由於早期宇航裝置的落後,早期的火箭加速度極大,經常在起飛之後的三十秒內過載達到10g左右。

現代運載火箭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控制,運動軌跡更加合理化,升空以後一般是3g左右的加速度。

而過載對心血管循環系統的影響最大。

過載期間不斷增加的加速度,會影響人體因血液和其他體液的壓力分佈。

當航天器迅速上升時,人體內的血液就會像乘電梯腳下沉一般,血液也迅速向下部集中,使下部血管膨脹,血管壁受到很大的壓力,繼而導致血管中的液體向四周的組織滲透漏,使下肢腫脹刺痛。

血液向下部集中,還將使心臟和頭部出現缺血的現象,出現視力減退、反應遲鈍;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出現神志不清的現象。

為了避免這些後果出現,宇航員會穿著抗荷服裝置來干擾血液的流動。

過載會使血液向身體的下部流動,而這種裝置可以避免血液在腿部過度集中。

同時讓宇航員採取適當的姿態,使用可後躺的座椅,也可可以減少頭部與心臟的缺血,從而提高宇航員的抗加速度能力。

問題是,就算是使用抗荷服,加上合理的姿勢,宇航員也不可能承受高達100~125g的可怕過載。

儘管1954年的時候,米粒家的一個軍醫曾在火箭加速器的推動下,1.4秒的瞬間承受了46.2g的過載,後果就是他的視力永久性損傷。

另外同樣是米粒家的,在印地500賽車決賽上,一個賽車手在撞擊護欄時,減速速度瞬間達到驚人的214g,這個傢伙竟然幸運的活了下來,18個月之後又回到了賽車場。

儘管這些事例,都說明人體沒有想象之中那麼脆弱,但是這些事例只能當做特殊情況來看待,而不能作為適普性。

如果在投射飛船的過載高達100~125g的情況下,宇航員坐在上面,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血管爆裂,眼珠子被擠壓出體外,是一個必死無疑的結果。

至於拿宇航員的生命去賭那不知道多少分之一的存活率,黃豪傑做不到,同樣經濟上也不允許。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麻煩,畢竟質量投射器的優勢就是初速快,如果初速太慢,根本突破不了卡門線,等同於自廢武功。”馬院士也相當的無奈。

王光海也絞盡腦汁,想不出解決方案,他提了一個折衷的方案:

“看來暫時只能用質量投射器來運輸物資,宇航員透過運載火箭上太空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本來今天過這裡打醬油的生命研究所負責人常嚴己,聽到這個事情,不由的念頭一動。

“老闆,或許維生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維生液?”黃豪傑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維生液!對!就是維生液,我怎麼沒有想到。”

“黃先生說的維生液是?”李仲庭連忙問道。

“一種可以讓人在液體之中呼吸的東西,如果將人浸泡在其中,就可以起到類似於深海魚類在深海之中生存一樣。”黃豪傑解釋道。

深海魚類能生活在高壓環境中就得益於其身體內部的水與外界壓強抵消。

而物體在受到深海中水壓的情況和在高加速度情況下的物理本質類似,都是壓力導致形變的問題。

在上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利用一種人類可以自由呼吸的液體,來解決深海潛水的抗壓問題,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沒有實現。

直到1966年,米粒家科學家利蘭克拉克發現不慎落入氟碳化物(二氟丁基四氫呋喃)溶液中的老鼠依然可以存活。

原來這種溶液的溶氧能力特別強,大約為水的20倍,小鼠可以自由的在溶液中“呼吸”。

利用這個溶液為基礎,科學家進一步發明了人造血液,並在1979年首次在臨床上取得成功。

可以說這種人造血液實現抗壓液體的一部分功能。

本书作者其他书: 智人 奈米崛起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 超維科技紀元
相關推薦:隨身帶著眾神國度隨身擁有末世世界文娛復興靈異怪談我真不想當渣男啊美女總裁俏媳婦我叫布里茨從我是餘歡水開始農家有女好種田方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