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六二二->章節

二四七節 皇極門早朝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崇禎六年四月十七,大明京師紫禁城皇極門。

今天的朝堂上,和往日並沒有太多的不一樣。為一個叫做劉世香的山東道寧海州知州,是否是魏忠賢餘黨問題,兩派人又吵了起來。首輔周延儒和東林領袖錢謙益各帶一邊人馬,唾沫橫飛。這些進士都是極其淵博的大儒,引經據典旁徵博引,說到精彩處,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這小小的一件案子,兩邊已經爭了兩天了。因為那劉世香背後牽涉到周延儒的學生孫汝華,兩邊都是寸步不讓。

朱由檢在龍椅上聽了好久,有些無奈地看著兩邊的文臣們。

左邊,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張延登從錢益謙身邊走了出來,冷哼一聲說道,

“劉世香近年巧加撫飾之巧密其彌縫,以為常人不知耳。然其在寧海州所立的魏忠賢生祠,已有多人揭發!”

刑部郎中陳新甲走了出來,冷冷看了看張延登,昂然說道,“前番張大人多加推舉的袁崇煥,不也曾為魏忠賢建生祠嗎?張大人那時怎麼不檢舉袁崇煥是閹黨?”

張延登聞言臉色大變,指著陳新甲怒聲喝道,“袁崇煥一案多有蹊蹺…”

崇禎二年關於袁崇煥款通建州女真一案,是崇禎親自定的罪,在崇禎看來已經蓋棺定案。東林黨想在崇禎朝翻案,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後面的話,張延登在朝堂之上不太好說,硬生生咽了下去。

見陳新甲用故事破了生祠的告發,張延登旁邊,禮部郎中王道直手捧一份小冊子站了出來。

“劉世香在寧海州,並非只有建生祠一事,當初他每年向魏忠賢拜壽送禮。臣有其禮單抄錄一份,可供證明。”

那個小冊子一拿出來,更是引出了一片腥風血雨。

“臣工部尚書周士樸有話說!”

“臣戶部侍郎蕭謙有本奏!”

“臣吏科都給事中王有德有話說!”

幾個大員呼啦啦跳了出來,要為各自一方爭取籌碼,一下子竟然撞了車。三人愣了愣,都急著想先說,不由得看向了龍椅上的朱由檢。

朱由檢看著那些爭得面紅耳赤的官員們,嘆了口氣說道,“劉世香是否閹逆一案,一時無法定奪。倘若還有摺子,都送到乾清宮去吧,容朕細細看來。”

見小皇帝有些心不在焉,眾臣們對視了一眼,有些納悶地退回了各自的位置上。

打起了精神,朱由檢提示說道,“朕今日上朝,本是想議東江鎮總兵黃龍身死一事。”

後金偷襲皮島,卻被改水軍得手的時候,這幾天傳到了大明京師。朱由檢想著這事情,昨天一晚上沒有睡好,今天本想聽聽群臣的說法,沒想到在早朝上只看到大臣們爭論無關緊要的寧海州知州。兩派人越吵越兇,又把一大堆陳年往事全扯進來了,實在讓崇禎有些不耐煩。

所以崇禎才一反常態地打斷了兩派人的爭論,要群臣說說那皮島的事情。

但朱由檢一句話說完,等了好久都沒有一個人接話。

崇禎看了看首輔周延儒,剛才還吹鼻子瞪眼的周延儒突然有些發愣,似乎是年紀大了疲勞了,摸了摸額頭不肯說話。

崇禎無奈,看了看新任兵部尚書張鳳翼,張鳳翼卻也是眼觀鼻鼻觀心,閉口不言。

剛才還熱鬧無比的皇極門,突然間變得安靜如水。那象笏金繡錦衣蟒服的百官勳貴,沉默得令人好不尷尬。

東江鎮這一疙瘩事情,沒人想管。

如今東江鎮這一塊的銀餉,走的是登萊巡撫孫元化這一條線,隱約算是周延儒一派的。既然孫元化下面的東江鎮總兵、副將被人端了,周延儒這邊的人不想提這件事情。

東林黨那邊,前番孫元化下屬的孔有德立功,東林黨攻擊孫元化款通南海賊。如今南海賊把孫元化的下屬尚可喜端了,這個款通的罪名有點站不住腳,所以這時也不想多說這件事情。

說起來,孫元化在人情孝敬方面做的是不錯的。朝中的方方面面,他都用心打點,做的不比任何人差。倘若東林黨硬是攻擊孫元化貪墨無能,最後只會把自己兜進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江鎮自毛文龍死了以後,亂成一片。那些島上每年報上來的大捷小捷不少,但其中虛實多少,滿朝大臣卻都明白的很。倘若不是怕這些大兵譁變投靠韃子,滿朝大臣早就想提議把東江鎮撤消了。如今的皮島在朝廷大臣們的眼裡,並不是拱衛邊陲的軍鎮,而是一群敲詐勒索大明銀庫的兵痞。

這樣的東江鎮被人滅了,滿朝大臣暗自欣喜。

因為黃龍戰死,因為秦明韜越發做大,因為南海人船堅炮利而夙夜無眠的崇禎,卻在這幫文官的面前坐了個冷板凳。看了看那一班朝臣的臉色,崇禎無奈地靠在了椅背上。

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是因為懶。正如嘉靖所說,“朝堂一坐又何益”,這早朝日復一日的坐下去,只是給那些黨人更多黨誅伐異,向皇帝施壓的渠道而已。

年僅二十四歲的崇禎,在十八歲之前,既沒想過自己會做皇帝,也沒受到過太子式的教育。和眼前這些智商超群的進士們鬥城府,他實在是嫩了點。

他爹和他哥哥,泰昌皇帝和天啟皇帝,倒是曾和這些文官們對著幹,不過都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泰昌皇帝是莫名重病後,服用文官一顆紅丸仙丹後便嗚呼哀哉。那天啟還經歷過一些波折。莫名重病後,天啟曾服用“閹黨”的藥,但被文官極力反對。然後他妥協地服用了文官進獻的仙丹,這便去了。

繼承兄位的崇禎,沒有和文官們對著幹。一上臺,他就大力清剿了他哥哥給他留下的“閹黨”。

不過今天,朱由檢有些憤怒了。東江鎮覆滅訊息傳來的時候,滿朝大臣居然漠不關心。這泥爛的大明王朝越陷越深的時候,眼看就要失去爬起來力量的時候,這些文官們還打著消滅魏閹餘孽的旗號排斥異己,這讓青年人確實有些失望。

朱由檢畢竟是太祖血脈,朱家正塑。他畢竟是這天下名義上的主人,看著前面那些官袍老人們,他突然湧出一股難得的憤怒出來。

“朕有些累了,今日便議到這裡吧。”

這一句話,讓所有文官愣了愣。

在兩派大臣同樣不滿的目光中,鴻臚寺官員揚鞭高唱,“今日議畢,天子退朝!”

四月的南海國,太陽已經很辣了,照得那滿山椰子樹油亮油亮的,一片片閃得人眼睛發花。

昌化縣南部的一條小河上,主河道已經被分水渠排幹了水,幾萬廣西漢子正在河床上修建水壩。推車的推車,夯土的夯土,一個個赤著膊子,忙得熱火朝天。昌化州農墾局局長張羅寒穿著一身海布衣服,抓著幾本數據表在工地上蹲著,和幾個工頭摸樣的人商量著什麼,卻沒注意到史班和龐寧騎馬走了過來。

遠遠看了看那已經有些形狀的土壩,龐寧好奇地朝史班問道,“這水庫有多大?是你說的大廣水庫麼?”

史班停下了馬,隨口答道,“這個是劉家壩,一百七十米長,二十七米高。修好了可以灌溉三萬畝新田。這有四萬災民在修,張羅寒也挺能管事的,我估計沒多久就能修好。這算小的,也就是讓張羅寒練練手。”

彝人禍亂西南,雖然最後被呂策打回去了,但在廣西造成了大量的災民。董學普便組織了一些商號,從廣西各州縣運送災民到南海國安置。一方面可以讓這些廣西人不會餓死,另一方面,也解決南海過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等到三月份的時候,南海國已經從廣西運來了二十多萬災民。

這些災民運到南海國後,對南海國的制度和規矩並不瞭解,都被董學普和史班組織起來建設大型工程,算是讓他們有個適應。

看了看南面,史班沉吟說道,“大廣水庫在南面,還沒開始修呢。反正現在人手多,董學普也沒事情讓這幾十萬人做,剛好可以上大工程。我找人勘探過了,回頭去昌化江上修那個大廣水庫。這要是能修成,保守估計,光是水田灌溉面積就能增加七十萬畝。這幾個水庫全部修成後,光昌化縣可以養活一百萬人。”

龐寧點了點頭,恭維說道,“厲害,史工著實厲害。”

兩人這邊正在說話,那邊突然響起了一片鐘聲。今天的勞動時間結束了,那些勞工們都停下了手上的活,往壩下的分飯帳篷裡走過去。張羅寒這才注意到史班和龐寧都來了,趕緊過來迎接。

史班看了看走過來的張羅寒,和龐寧說道,“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我們就到工地裡填填肚子吧。”

龐寧愣了愣,癟嘴說道,“入鄉隨俗。”

史班笑了笑,直接往那些分飯的帳篷裡走了過去。

工棚裡,那些幹了一天活的勞工們一個個蹲在地上,正在大口地吃著飯菜。那些勞工似乎經常看到太平王,居然都認得史班。見這邊幾個人走進來,所有人都停了手上的碗筷站了起來。

史班揮了揮手讓勞工們不要多禮,自顧自走到那菜桶旁邊,拿了一份飯菜。

勞工們的伙食倒是簡單,一人兩大碗飯管飽,一大勺蘿蔔,一塊大肥肉。龐寧有些不習慣,接過那大飯碗,一時竟有些發呆。

史班從張羅寒那裡接過一份進度表,轉頭和龐寧說道,“我看你整天和海商一起,大魚大肉也吃膩了,今天和我一起吃頓清淡的。”

龐寧聞言啐了一口,癟嘴罵道,“我素來儉樸節約,你不知道罷了。”

史班笑了笑,轉身和張羅寒商量起那施工的事情了。這兩個人倒是沒有一點架子,不知道說到個什麼資料,說了幾句就爭了起來,倒把龐寧丟在一邊。

看著史班這個偏執狂,龐寧搖了搖頭。

口上說得輕鬆,但看著那肥膩膩的大肉塊,龐寧卻始終咬不下去,還是把飯碗放了下來。見史班沒有看這邊,龐寧抓了旁邊一個廣西漢子問道,“兀那漢子,你哪裡來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