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一六二二->章節

一九四節 京畿的流民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五月十七日,稍微收拾了下戰場後,改水營派人將烈士的屍體運回了撫寧縣,帶著新得的一千多匹戰馬繼續朝三屯營逼近。走了十幾裡,在原野上遇到一片浩浩蕩蕩的逃荒流民。

這些是永平附近的飢餓百姓——先前被打成城池的韃子搶了個空,後來韃子撤的時候又用馬車運走了搶來的糧食財物,如今永平附近的百姓全沒有了食物。

不光是窮戶倒黴,這一碰上韃子,整個京畿都沒有糧食了。被女真人全搶了個空,便也沒有富庶的縉紳鄉老出來開粥棚救災了。朝廷也指望不上,甘陝餓成那樣子,六省的官軍也只圍剿屠殺流民,沒有聽說官府開倉放糧。

繼續待在永平眼看是死路一條。

倒是有訊息從撫寧那邊傳過來,說那邊有活路。永平和撫寧之間不過六、七十裡,膽子大的男人們便往東邊走了一趟。他們帶回來的訊息讓永平附近的災民們精神一鎮——那些無法無天的南海人不知道被哪路菩薩感召,居然打跑了韃子,開倉煮粥煮飯救災!

韃子來的時候,倒是有些人家瞞著韃子藏下來些糧食,不過韃子來得快,實在是沒藏多少。永平附近,災民們餓得都要人吃人了。這災年還有什麼好說的?哪裡有活路就往哪裡逃。先是得到訊息的家庭自己往東面撫寧走,但訊息很快傳開了,百姓們二話不說,都往南海人佔領的海邊逃去。

幾萬流民拖家帶口,揹著些簡易的包裹在原野上挪動著。遠遠望去只看見黑壓壓的一片,鋪天蓋地的擋住了整個視野。那些有清望的鄉老們是這龐大隊伍的精神領袖,帶著些宗族裡的中年人在隊伍前後維持著秩序,吆喝著讓百姓們別擋了改水營的路。

似乎聽說了南海人打韃子救百姓的事情,這支龐大的流民隊伍也不害怕南海人的軍隊,只撐著虛弱的眼睛,好奇地和改水營擦肩而過。他們實在是餓得緊了,每走過一片地方,就要扔下幾個餓暈的人倒在地上,在原野上鋪出一條痕跡。

這樣的一支流民隊伍讓周圍的形勢有些複雜,改水營乾脆停了下來,就地紮營築起了工事。

遭到莽古爾泰的突襲後,改水營的行軍變得更加小心了。停止行軍後,士兵們立即在周圍挖坑卡牢拒馬,又開始在營寨附近立木樁壘土牆。不光是派斥候出去,整隊整隊的火槍手也被大量派了出去,搜尋附近幾十裡的區域,確定能第一時間發現大規模敵軍。

這會已經是中午了,見流民們餓得不成樣子,秦明韜讓後勤組拿了些米出去,在遠處搭了幾個棚子開始煮粥。

看著嚇人的饑民隊伍身上什麼都沒有,除了一身破衣服就剩一副餓得奄奄一息的軀架,常文廣不禁搖了搖頭。看向見多識廣的李錦熙,常文廣問道,“軍師,這韃子怎麼和蝗蟲一樣什麼都搶,那遼東就那麼缺東西麼?”

李錦熙正在算著什麼,聽到這話愣了愣,把手上的小地圖收了起來,想了想說道,“終究是缺的,努爾哈赤舉旗反明前,女真人倒是有馬市和明朝交易,當初這馬市的交易權是女真人互相打仗哄搶的寶貝。但後來馬市就撤了,明國嚴禁商人和韃子做買賣,關外是什麼都缺。”

梁老大看了看李錦熙,問道,“我聽說,那晉商有運糧販給韃子?”

李錦熙淡淡說道,“此話不假,確有些晉商和韃子勾結。但這個貿易也做不大,韃子在關外旗人幾十萬,靠晉商偷偷運幾車幾十車糧食沒什麼大用。當年崇禎讓袁崇煥督師薊遼,也是全面授權不太過問。但小皇帝一聽說袁崇煥賣米轉給了韃子就立即插手了,馬上派人喊停…”

李錦熙搖了搖頭,說道,“韃子打明國打得疼了,這貿易還是禁得挺嚴的。聽說皇太極即位那年關外饑荒,韃子那裡人吃人,倒是沒見晉商賣多少米給皇太極,瀋陽的一石穀子貴到八十兩。”

聽了這話,幾個軍官咧了咧嘴,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頓覺得這韃子的日子也當真不好過。李錦熙笑了笑,又說,

“比起南王在兩廣福建搞的海上走私,後金那些陸路的偷運,規模實在是小得可憐。關外萬物都缺,便每日每日想著入關來搶這花花世界…”

常文廣揚了揚眉毛,嚷嚷道,“南王倒是有本事!他和那總督熊文燦關係好,想來用處挺大!”

李錦熙揚了揚眉頭,吶吶說道,“那沙定州鬧到廣西去了,倒不知道熊文燦這位置坐得住坐不住。曹文詔打流民的兵被皇太極吃掉了,湖廣那邊靠近西北流賊,兵力也是緊張。事到如今,這大明朝怕是沒兵救兩廣了。”

“除非是…”

李錦熙話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轉頭看了看秦明韜。

秦明韜沒有回答這句話,他在馬上朝流民的隊伍裡看了看,見這幾萬衣衫襤褸的百姓沒有一個是剃了頭的,點了點頭。

秦明韜大聲朝李承宗說道,“李承宗,有這些人我南海國還會缺人麼?救下這些流民!我們船隊過不來麼?能不能從茶河島運些米來?”

聽到這話李承宗愣了愣,這才明白東王為何一直跟海商收購糧食,看來早有接下戰爭災民的打算。

李承宗是操作者,最清楚韃子的炮是哪來的。先借韃子的刀毀人家園,又伸手救人逼人投靠自己,東王的心真狠啊,這缺德啊…李承宗在心裡搖了搖頭,上前一步答道,

“船隊要過來倒是也行,不過如今戰兵全在外面,那船隊上只剩不多的一些水手,這樣走海兇險。碰上東江鎮還是登州萊州的明朝水師就麻煩了…不說明朝水師,就是碰到海盜都要糟。”

龐寧的船隊上次南下後一直沒回來,改水營的海上運輸全靠孔有德從山東帶出來的那些小船。這些落伍的小船理論上是可以運貨運人的,如果有燧發槍手押著,倒也不怕這個時代的海盜。不過如今改水營戰兵全在別處,光靠些操船水手走海,這風險就有些不可承受了。

畢竟改水營還要靠這些東西撤退的,一旦因為沒有士兵護著在海上被打爛了,改水營就被卡在渤海西岸,沒法回茶河島了。

秦明韜皺眉想了想,說道,“你找人和孔有德說,就說我要他解決這個事情。他的前港那裡不是也屯了幾萬石的糧嗎?讓它走山海關運糧到撫寧縣救賑災民,回頭我從島上運糧補給他。”

李承宗答應下來,便尋人送東王命令去了。這會已經是中午,紮營處基本的防衛措施已經建好,後勤組開始生火做飯,整個營寨裡飄起了關外馬肉和大米飯的香味。遠處的幾個粥棚也搭了起來,煮粥分給這三、四萬饑民。

南海人營寨裡飄來的肉香讓飢餓了幾天的流民們眼睛通紅,口水抑制不住地直直往下流,在黑糊糊地臉上拉出幾條骯髒的痕跡。逃災的百姓們滿肚子好奇,忍不住對這支和善的軍隊議論起來。

“這南海人怎麼這麼好命?這打仗還有肉吃啊?”

“瞧那煮粥的將爺,那衣服料子可是綢緞啊!”

“這東王莫非是南海觀世音派來的麼…”

有個讀書人模樣的逃荒人搖了搖頭,鄙夷地看了看周圍的泥腿子們,冷冷啐道,“怪力亂神!無稽之談!你們哪裡知道哩!那東王姓秦諱明韜,是先宋天子爺趙家逃到海外渤泥的後人,那時在崖山…”

“那大宋朝的繁華,你們又哪裡知道哩。那汴梁城裡店鋪八千,人口百萬…”

那讀書人不知道從哪裡聽到李錦熙散佈出去的謠言,這時說得有模有樣的,把周圍一票人說得怔怔說不出話來,看向改水營營寨的好奇眼神裡,又多了幾分信賴和狂熱。這個謠言很快就在整個流民隊伍裡傳了出去,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情緒,在這些無所依靠的百姓隊伍裡醞釀著。

“粥是東王賞的,救下咱漢人的命,好找韃子報仇!”

那些分粥的伙伕每盛一勺粥湯給戰戰兢兢的饑民,便要這麼說上一句。那些分到救命粥飯的流民們趕緊點頭稱謝,抱著粥湯縮在一邊,蹲在坐在旁邊地上一口口喝了起來。

人便是這樣,誰不念著個義字,誰人不感激救自己性命的恩人?等到肚子裡被那溫暖的感覺充滿,昏昏沉沉的身子重新有了活力,這些饑民們看向改水營營寨,看向那獵獵作響的秦字大旗,眼神又不一樣了。

臨時搭起的中軍營帳裡,秦明韜吃了口馬肉包子,笑了笑說道,“我還是吃這包子和餃子習慣,在瓊州府吃了幾年大米飯,這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幾個旗總都是南方人,聞言怔怔地看了看手裡的包子,說不出話來。秦明韜揮揮手抹去了這小小的尷尬,指著剛擺好沙盤說道,“皇太極也不知道打什麼算盤,送莽古爾泰來和我們死拼。現在正藍旗被廢掉了,大家都說說看,你們對後面的仗都怎麼看。”

常文廣看了看三屯營和喜峰口一線,說道,

“韃子這次入關人數頂多也就一萬七、八人,聽說那盧象升越打越勇,如今率領什麼天雄軍,領著幾個衛的明國旗軍圍攻玉田呢。加上張宗衡和吳襄…不對,現在是吳三桂了,在通州那邊頂著,皇太極怎麼著也要被牽制七、八千人。”

梁老大和趙德看著沙盤,默不作聲。

李錦熙嘆了口氣,說道,“一直聽說莽古爾泰對皇太極有意見,這下子正藍旗直接被我們廢掉了,我們倒是幫了皇太極的忙。小奴是拿莽古爾泰投石問路,又用我們的槍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當真是狡猾。”

李錦熙在薊州一片劃了劃,說道,“明國勤王的主力部隊雖然被打掉了,但雜兵還是很多的,韃子的兵力不可能全抽過來對付我們…怎麼看皇太極也抽不出一個旗來…我們繼續逼過去的話,我估計皇太極不會硬頂。畢竟韃子人口也少,不可能和我們打消耗戰。”

“我看就是到時候撤回來要快,別被明軍抄了後路。”

秦明韜看著沙盤咬了口包子,慢慢地咽了下去。秦明韜挺直了前傾的上身,點頭說道,“好,就按原計劃,繼續逼迫三屯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關推薦: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