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俠蹤芳影->章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一場野戰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豐臣秀吉出生於一個貧苦農家,初名藤吉郎。父親為一貧困農戶,母親是後來的大政所。幼年喪父,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青年時期的他和忍者間交往互動頻繁。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

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富有才幹而逐漸發跡,織田信長死後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被日本天皇封為攝政,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被稱為“太閣”,逐漸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日本的戰國時代大約從平安中期開始,經歷一百五十年,在豐臣秀吉的主導下基本完成了統一。此時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陸軍,大約有三十萬人,他們裝備的有鐵炮、倭刀,單兵作戰素質強,但缺陷是沒有騎兵和大炮,所以在大規模的主力會戰中往往落於下鋒。

由於島國現狀,日本人的頭腦中長久以來形成了一種固化的思維,這就是“大陸政策”,所謂“大陸政策”也就是將佔據中華作為拓展生存空間的手段。

豐臣秀吉對明朝和朝鮮兩國國情也有研究,朝鮮重文輕武、黨爭不斷,明朝的國防能力同樣顯得疲弱。

戰爭從四月份打響,豐臣秀吉調動了十五萬人,分為九個軍團,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作為先鋒軍將領分別執掌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秀吉二十歲的養子宇喜多秀家作為侵朝總司令。

此時朝鮮正處於黨爭激烈的時期,先是西人黨和東人黨在鬥爭,繼西人黨被鬥倒後,東人黨又分裂為走強硬路線的北人黨和走穩健路線的南人黨,此時朝鮮的軍隊也疲弱到了極點,十多萬的軍事編制人員,缺員到估計只剩下幾萬人,而且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日軍從釜山登陸,攻下釜山後,又攻下多大浦鎮和東萊城,在這幾個地方日軍遇到了朝軍頑強的阻擊,但憑藉著鐵炮的優勢,還是拿下了這幾個地方。隨後小西行長從西邊路線,加藤清正從東邊路線,兩路軍團為了搶功,開始向漢城進發。

此時沿途朝軍紛紛撤退,王廷從咸鏡道調選跟女真人作戰的騎兵南下參戰,這數千騎兵由申砬率領,但是在忠州遭到了日軍鐵炮的阻擊,那種爆炸的*驚擾了戰馬,導致朝鮮騎兵大敗。忠州一失,朝鮮王京再無屏藩,帝國的首都就這樣暴露在日軍面前。

五月二日漢城淪陷,五月五日朝鮮國王宣宗到達平壤。雖然朝鮮陸軍是望風而撤,但朝鮮的水軍卻是一支獨秀。朝鮮在數百年前就已經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水軍。

朝鮮水軍以體積較大的板屋船為主,裝配有佛朗機火炮,還有外表有刺能噴煙的龜船,而日軍根本沒有水戰的概念,基本上以運輸船為主,外加少量的戰船。日軍的戰船是以體積小的安宅船為主,裝配有殺傷力很弱的大筒,而且船隻的航速也不如朝鮮水軍的船隻。

從五月七日開始,全羅道左水軍節度使李舜臣、慶尚道右水軍使元均、全羅道右水軍使李億祺的聯合艦隊連續發動玉浦港、赤珍浦、泗川港、唐浦港、唐項浦港之戰,出動了二百多艘板屋船。日本也出動了一百多艘戰船。不過,這次海戰成為歷史最重要海戰之一的,並不是規模。

在這一戰中,朝鮮水軍雖然損失了部分戰艦,但是成功“吊打”了日本艦隊,在前衛部隊的戰艦偵察支援下,主力戰艦兩次嚇得日本人180度掉頭逃跑,甚至不得不逼得日本人用戰艦發動自殺衝鋒,才算逃出生天。這海戰共擊沉、焚燬日軍運輸艦、戰艦一百餘艘,使得日軍運過來的糧食、物資沉入海底。

十五日,日軍一二三軍團共五萬人雲集臨津江南岸,朝軍一萬二千人駐紮在北岸,臨津江會戰正式爆發,臨津江會戰結束後,開城、平壤相繼陷落,朝鮮王廷隨即撤到義州。

在朝鮮王廷退到義州後,政府軍已經隱退,八道興起的義軍開始成為對日作戰的主力,朝鮮一直有興起義軍反抗外來侵略的傳統,早在蒙古人入侵的時候,朝鮮就興起過義軍,如今日本人來了,自然也如此。

慶尚道的郭再佑、平安道的鄭仁弘、黃海道的李廷馣、江原道的金千鎰、忠清道的趙憲、京畿道的權慄、咸鏡道的鄭文孚、全羅道的高敬命,此時的御倭形勢已是風起雲湧,但義軍只能起到騷擾作用。

與此同時,朝鮮的水軍也沒有閒著,在李舜臣、元均的率領下,朝鮮水軍經過閒山島、安骨浦兩場海戰,基本消滅了日本水軍主力,制海權也被朝軍所掌控,隨著日軍運送物資的困難,陸軍的攻勢也應聲而降,閒山島、安骨浦的兩場海戰也成為第一次朝鮮戰爭的轉折點。

形勢已經明朗了,由於八道義軍的不斷騷擾,加上喪失制海權,侵朝日軍只能保證平壤、開城、漢城、忠州、釜山一線的安全,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他們只能龜縮在城裡。

早在五月份,朝鮮的邊報就已經傳到了朝廷,廷議對朝鮮的倭情基本沒有異議,皆建議出兵,但此時帝國正在西北打仗,而且皇帝想任用的平倭將領李如松也正在那裡,所以皇帝免了魏學曾的職務,讓主剿派葉夢熊接替魏學曾,就是想儘快結束西北戰事,好派兵入朝。

在此種情況下,皇帝派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兵三千先期進入朝鮮,一來保護在義州的朝鮮國王,二來探聽日軍的情況。但祖承訓親敵冒進,親率大軍奔赴平壤,在平壤城內中了日軍埋伏,除祖承訓和寥寥數人逃了出來之外,其他人包括明軍將領戴朝弁、史儒、王守官、張世忠、馬世隆全部戰死。

遼東敗報在朝中引起軒來大波,皇帝任命鄭靜為備倭經略,孔祥弈為薊遼保定山東防海御倭總兵官提督,統率各路軍馬四萬三千人奔赴朝鮮,這四萬三千人組成如下:遼東精騎一萬人;宣府精騎八千人;大同精騎八千人;江浙步兵三千人;薊鎮精銳步兵五千人;保定精銳步兵五千人;後續部隊為四川副總兵劉鋌率領的川軍五千人。

入朝後,鄭靜即可安營紮寨,休整僅僅一夜後,就被迫與日軍第一次正面戰鬥。

太陽初升,大霧尚未消散,沉寂數日的日軍出動了。

日軍中央步軍三萬,兩翼步兵各是二萬,總共五萬紅色胡服大軍,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我軍營壘的大軍隨之出動,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陣勢彷彿與日軍大體相同。這是兩支實力堪堪抗衡卻是風格迥異的大軍,且不說我軍持闊身長劍,日軍則彎月戰刀,兩翼騎兵更是不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驟然之間,日軍鼓聲號角大作,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日軍兩翼步兵率先出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嶽城牆般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從容不迫地隆隆進逼。

與此同時,群均淒厲的牛角號聲震山谷,我軍兩翼騎兵呼嘯迎擊,重甲步兵亦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捲而來。

終於兩大軍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響徹山谷,又如萬頃怒濤撲擊群山。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這是兩支帝國最為強大的鐵軍,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績,都是有著赴死的猛士膽識。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瀰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戰鬥過後,屍橫遍野,有的身首異處,有的被戰車碾壓的五臟六腑都露出來了,有的身中無數支箭,被射成了一隻刺蝟,還有的恐怕連爹媽都認不出來了,獻血染紅了大地,一片慘不忍睹,每當看到這種場境鄭靜的心就會像被刀絞一般,他帶出來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熱血男兒,轉眼之間就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屍體,雖然他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但是還是無法忍受這樣的情景。

兩國開戰,混跡在流浪漢中猶如喪家之犬的楊悔覺得他翻身的機會來了,他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子終於過去了,他終於等來了機會,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他千方百計,機關算盡,化妝、偷渡……想盡一切辦法跑到豐臣秀吉的面前,他的衣服破爛不堪,整個人蓬頭垢面,簡直就像一個“落魄”的瘋子。

“我叫楊悔”他向豐臣秀吉介紹自己。

豐臣秀吉沒有把他哄出去已經是很容忍了,他不知道今天的守衛怎麼了,會放一個瘋子進來,他道:“你就是叫楊悔悔,楊不悔,楊很悔也跟我沒有關係。”

“我曾經是大明帝國的南郡王”楊悔繼續介紹自己。

“哦?”豐臣秀吉有點驚訝,也開始有點感興趣。他接著問道:“那麼你如何落得如此下場?”

“這都要拜你現在的兩個死對頭,鄭靜和孔祥弈所賜”楊悔說的咬牙切齒,絲毫沒有悔悟之心。雖然他的名字叫楊悔,但是他的確是該改名叫楊不悔了。

豐臣秀吉感覺眼前的這人越來越有趣,“看來你對他們很瞭解了?”

“是!”楊悔道。

“你想報仇?”豐臣秀吉道。

“是”!

“那你跑到我這裡來幹嗎?你應該去找他們才對。”

“我要你封我為將軍,並讓我統領一支部隊”楊悔直言不諱地提出了他的要求。

“用我的部隊幫你報仇?”豐臣秀吉笑道。

“不僅僅是報仇,我可以幫你打贏戰爭”。

聽了楊悔的話,豐臣秀吉忍不住大笑起來,這是他這段時間以來聽到的最好笑的訊息,即使這個人沒有任何價值,能夠讓他開懷一笑,已足夠了。

他笑得眼淚都快下來了,好不容易才停下來,道:“你的確是個瘋子!”

“我沒有瘋”楊悔有點嚴肅。

“那你一定還沒有睡醒,趕緊回去睡覺吧”!

“我很清醒,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你信不信我殺了你?”豐臣秀吉有點不耐煩了。

“當然信,但是你一定會滿足我的要求的”楊悔很自信。

“為什麼?”豐臣秀吉奇怪道。

“把你這裡最厲害的武士找來,給我一把最普通的劍”。

“好,我就看看你究竟有幾斤幾兩?”

“把真田信一叫來”豐臣秀吉命令道。

真田信一是他的四大武士之首,他用的刀是長名太刀,刀刃長73公分,又叫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

真田信一隨手拿過一個士兵手裡的劍丟給楊悔,這劍與中土的劍完全不同,更不能跟楊悔原來的隕鐵劍比了。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問題,他對自己充滿信心,這幾年他的流浪生活不但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倒讓他更加冷酷。

真田信一拔刀,如鏡般的刀身冷氣森森,刃口上高高的刀刃中間凝結著一點寒光彷彿不停的流動,更增加了鋒利的涼意。這無疑是把好刀。真田信一的刀也快,據說他一刀砍下敵人頭顱的時候,敵人居然能看到自己的頭掉下來,掉下來的頭還能跟自己說話,而且感覺不到痛,只覺得脖子一陣涼意頭就已經離開了自己的身體。

他現在就要砍掉面前這個狂妄的傢伙的頭顱,豐臣秀吉只見亮光一閃,眼睛一陣刺痛,他居然沒有看清這亮光到底是真田信一的刀光,還是楊悔的劍光!他只看到這次真田信一沒有把敵人的頭砍下來,對於他這樣的一個刀客,沒有砍下敵人的頭顱就等於敗了,所以他走。

所以楊悔就成了豐臣秀吉手下的一名將軍,豐臣秀吉撥給他五千士兵歸他統領。那個不可一世的楊悔又回來了,他要復仇,他要奪回失去的一切,他要打到大明帝國的皇宮去,他已成了徹底的野心家。

距離上一場戰爭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時間已轉入冬季,十二月明軍渡過冰封的鴨綠江進入義州,二十八日明軍從義州南下,朝鮮備邊使李鎰率領八千朝軍加入,僧兵首領休靜也帶來三千僧兵加入。

正月初六,明朝聯軍抵達平壤城下,正月初八的凌晨鄭靜制定了作戰計劃。薊鎮參將吳惟忠率領浙兵三千,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軍五百,休靜率僧兵三千攻打平壤北門外的牡丹峰;左軍指揮李如柏、參將李芳春率軍一萬攻打西城門;中軍指揮楊元、右軍指揮張世爵率軍一萬攻打西北七星門;駱尚志率兩千神機營將士,祖承訓率軍八千攻打西南的蘆門,朝將李鎰和金應瑞率八千朝軍攻打東南的含毯門。

這牡丹峰地勢險要,由日將松浦鎮信率兵二千鎮守,牡丹峰跟下面的平壤城是互為犄角之勢,一旦明軍進攻平壤城,牡丹峰上的守軍可以下山攻擊,所以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必須要拔掉牡丹峰。

吳惟忠率領的三千浙兵是戚繼光的老底子,善長山地作戰以及跟日軍的短兵相接,而鄭靜對這些戚繼光的老底子是極有感情的。所以,鄭靜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吳惟忠。

在攻城當中,明軍帶來的火炮發揮了作用,佛朗機、虎蹲炮、滅虜炮一起向平壤城頭轟擊,在猛烈的炮火壓制下,城上的日軍抬不起頭來,到了下午時分,七星門被明軍的大將軍炮轟塌,明軍開始一窩蜂的湧入城內,城內的日軍都躲在修築的堡壘內,而此時牡丹峰的戰鬥仍在繼續,一直到傍晚時分,牡丹峰高地才被明朝聯軍拿下來。

聯軍在城內的攻擊並不順利,城內處處都是日軍的碉堡,而且大多位於高處,鄭靜只好命令眾人推著火炮車將堡壘一個一個的拔除,或者將震天雷扔進堡壘內。小的堡壘好說,但大的堡壘火力太猛,明軍難以進身,鄭靜便讓人抱來木材堆積在堡壘外圍燃燒,平壤的大火燒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天明,城內到處都是日軍燒焦的屍體,成堡成堡的日軍被煙燻死,有的土堡內,成堆被燒焦的屍體擁在一起。各部明軍爭先恐後搶割首級以報功,有時候一個首級引來十幾個人哄搶,甚至大打出手,為了防止薊鎮士兵搶功,遼東兵更是搶在前頭,北兵與南兵的矛盾在這場戰爭中顯露無疑。

此時小西行長、宗義智、景轍玄蘇、柳川調信、內藤如安、大村喜前、有馬晴信帶著剩下的七千日軍龜縮在最大的堡壘練光亭內,以及附近的幾個土堡內,一直到傍晚時分,練光亭還沒有被拿下來,通往練光亭的路上到處都是明軍的屍體。

這時候,鄭靜不想士兵過多的犧牲,就給小西行長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我放你走。小西行長也給鄭靜回了封信,大意是大明是禮儀之邦,不要耍詭計,讓我們從東門出去,不要追趕。鄭靜有自己的考慮,此時堡內日軍還有七千人,而且是第一軍團的精銳,如果硬拚,我軍徒作無謂消耗,而且自己所帶兵馬有限,日軍的主力還都在漢城,鄭靜只希望日軍撤出平壤即可。

三三兩兩的日軍走出來發現外面靜悄悄的沒有一個敵人,接著大批日軍從堡內走出來列隊,眾人喜極而泣,小西行長迅速帶著日軍從東門撤離,抵達冰封的大同江的時候已經是深夜,明軍趁日軍渡江的時候開始猛烈炮轟江面,大塊的冰層開始斷裂,無數的日軍掉入江中,頓時被江水吞沒,等到日軍到達對岸,又遭到朝鮮軍隊的截殺。

平壤一役,日軍陣亡一萬人,其中燒死者就達六千,小西部最終抵達漢城的時候一萬八千人的隊伍只剩下二千人,明軍陣亡人數有兩千人。平壤戰事失利的訊息很快傳到漢城,侵朝總司令宇喜多秀家立即召開大本營作戰會議。

一部分將領打算在開城跟明軍決戰,宇喜多秀家的意見是在漢城跟明軍進行決戰,因為漢城是侵朝日軍的大本營,便於撤退,如果將主力調到臨津江以北,那麼糧草將會接濟不上,而且後方還會被義軍攻佔,這樣一來就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更為關鍵的是鄭靜也不可能讓明軍的主力跟日軍在一起決戰,所以宇喜多秀家固守漢城的方略是正確的。

明軍南下的速度特別快,佔領咸鏡道的加藤清正拚命的南撤,很多日軍在雪地裡凍傷、凍死,甚至要將凍傷部位切去,很多日本士兵一頭倒在雪地裡再也起不來。正月十八日,小早川隆景前腳剛離開開城,鄭靜後腳就進駐開城,二十五日,明朝聯軍抵達坡州。

聯軍抵達坡州後立刻爭吵起來,一部分將領認為日軍望風而撤,大軍應該立刻追擊,另一部分將領認為日軍主力都在漢城,不應該追趕。此時的鄭靜也拿不定主意,他便讓遼東副總兵查大受帶領副總兵祖承訓、參將李寧引三千騎兵去王京附近探聽日軍訊息,並交待查大受等人不許迎戰。

正月二十六日清晨,查大受帶領三千騎兵向漢城進發,這個時候宇喜多秀家在漢城也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的結果是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吉川廣家率兵兩萬前往迎敵。

二十六日清晨,立花宗茂手下家將十時連久帶領五百名先鋒走在前面,隊伍剛過礪石嶺就跟明軍碰上,三千明軍一窩蜂的擁上,日軍丟下幾十具屍體後撤走,查大受將戰況寫好後讓人送給鄭靜,自己帶兵在後追趕。接到戰報的鄭靜松眉頭緊鎖起來,他預感到情況的不妙,便點起一千親兵去追查大受,同時交待孔祥弈在一個時辰後跟進。

查大受的隊伍行進到距離漢城三十裡路的碧蹄館的時候遭到了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一萬軍隊的包圍。查大受和祖承訓毫無懼色,帶領三千騎兵直插日軍中央,騎兵的機動性徹底發揮出來,一萬日軍竟隱隱出現招架不住的態勢。

這時候查大受和祖承訓將隊伍駐紮在碧蹄館的一處高地,依託鳥銃和火箭阻擊日軍,這時候,小早川秀包、吉川廣家的一萬兵馬也抵達碧蹄館,駐紮在外圍觀看戰況。

一直到傍晚,明軍的高地還沒有被日軍拿下來,六十歲的小早川隆景早就打的筋疲力盡,遂退了出來將戰場交給立花宗茂。這時候,鄭靜的一千騎兵從北面衝了進來,小早川隆景一招手,駐紮在外圍一直沒動的一萬日軍也圍了上來,鄭靜指揮著明軍左衝右突,這幾千騎兵是遼東軍精銳中的精銳,人人皆配有手銃。

碧蹄館的戰鬥在此時達到了*,硝煙味、喊殺聲、槍彈的爆炸聲、戰馬的嘶鳴聲混合在一起,日軍將領小川成重、十時連久、久野重勝、安東常久、安東幸貞先後戰死,鄭靜等人仍在包圍圈內突不出重圍,日軍也打的苦不堪言。

立花宗茂也退下陣來要求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戌時,明軍左路軍指揮孔祥弈率兵殺到,立刻從北面撕開一個口子,鄭靜等人迅速和孔祥弈一起從北面突出重圍,明軍依靠騎兵的速度很快甩掉追趕的日軍。

碧蹄館一役日軍陣亡七千,明軍陣亡人數有三千多人,在隨後進行的幸州戰役中,在日軍各部人馬都出動的情況下,立花宗茂部無人參戰,估計是在碧蹄館一役中損失殆盡。

後半夜,明軍回到坡州,朝鮮左議政柳成龍看見鄭靜神情凝重,不敢上前詢問,鄭靜一言不發走進營帳,良久,營帳內傳來鄭靜深深的嘆氣聲,鄭靜走到營帳外,向柳成龍招了招手,示意他進帳來。

柳成龍進入帳內後,鄭靜說道:“目前倭寇的主力都在王京,我軍兵少,若強攻,必然損失慘重,我欲退回開城,另想破敵之策,大人可給陛下上疏陳述這裡的情況。”

柳成龍聽鄭靜這麼一說,也只好長嘆一口氣。碧蹄館雖然是明軍與日軍的第一場野戰,雖然導致數千精銳損失,但此一役打得十幾萬日軍龜縮在漢城內不敢出來,為接下來的收復漢城打下基礎,可以說具有極強的正面意義。(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混斬天地始於火影的旅途在火影的浪人側福晉不悠閒全能巨星:天道帶我上高速可負如來可負卿天生韓信韓信點兵天劍人皇魔獸的斯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