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逍遙武唐->章節

第四十二章 寧城之圍(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李成明繼續解釋道“三清門能用的人數量上是天龍寺的千百倍”,可不是千百倍麼,天龍寺現在明面上出來的就法明一個,算上那幾個不知道來沒來的八部天龍也才七個人而已。

“所以三清門完全不必印書,直接兩人一組分派到鄉間村裡去授藝就好了,一人授武、一人講經,偶爾還可以幫著治治病什麼的。人教的總比書教得有味道,而且三清門的名聲擱那擺著呢,老百姓們的首選當然還是三清門了,更何況,”

李成明保持著奸笑“教不起學費的的確不少,但是不識字的恐怕更多,這大雲經到了鄉野僻壤之中恐怕最終還是被拿來糊了窗戶,這就是大唐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寇必安猛地一拍大腿,有些興奮地上前捏了捏李成明的小臉,瞬間就消失在了門口,怕是和徐子牧商量派弟子授藝傳道的事宜去了。

李成明揉了揉臉蛋,看來這傳教士的路子的確有用,瞧把寇老頭樂的。情勢緊急,今日便要出征,起身收拾東西去。

片刻後在寢殿裡,杏兒在一旁悄悄抹著眼淚忙這忙那的,李成明呆呆地坐著,看著自己的行禮從一個小包袱漸漸地擴充成了一座小山,眼看著還有向一座大山擴充的趨勢,不由得乾笑著說“杏兒啊,是不是有點太多啦?你看這光衣裳就給我備了三十多件,我又不是不會洗。”

杏兒抽著鼻子回答道“殿下第一次去這麼遠的地方,不比上次去藍田只有一日的路程,路上也沒個人照應著,總不能讓殿下自己洗。殿下您就讓兵士們幫著背點兒,到時候穿髒了就丟,多省事兒啊。”

李成明絕望地一捂臉,多好的緞子,這個敗家小娘們兒,不過還真是挺感動的,這杏兒平日裡可節約著呢,沒想到為了自己能想出這種奢侈的點子。

正說話間,徐子牧吊兒郎當地闖了進來,一臉的喜色,看來是聽了寇必安轉述的傳教士大作戰以後特地來誇徒弟來的。

乍一進門,徐子牧看到桌上那個半人多高的大包袱,嚇了一跳,隨即打趣道“杏兒啊,你這是要移山填海吶?”

杏兒白了徐子牧一眼,平日裡就不愛給這個四處找宮女搭訕的老頭好臉色看,更何況此時“去,老不正經的,你才是愚公呢。”看來愚公移山的傳說在唐朝就廣為人知了嘛。

徐子牧嘿嘿一笑,也不生氣,上前輕拍著李成明的肩膀說“成明啊,你看你想出了這麼妙的點子,現在又要出征打仗去了,為師送你件禮物吧?”

來了,來了,終於要見到傳說中的系統漏洞俗稱神器的東西了,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子彈都打不穿的金絲軟甲?還是藏在胸口一拉機簧連神龍教教主也能秒殺的含沙射影類的暗器?李成明興奮地期待著。

徐子牧看到徒弟這一臉期待的樣子,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著從腰間解下一支玉笛,遞給了李成明“這一去來回就要一個月,倘若突厥人頑強些你這趟離開長安怕是要半年之久,為師也送不了什麼好東西給你,玉笛一支,閒來吹奏,算是聊解鄉愁吧。”

李成明愣愣地接過玉笛,印象裡自打三歲認識這兩隻老頭開始,就沒見徐子牧讓這支笛子離過身,偶爾解下也都是或按孔吹奏或輕撫追憶,顯然這對徐老頭來說是一件很珍貴的東西吧,李成明正想感動地說些什麼,徐子牧已經一臉壞笑地走到杏兒邊上“杏兒姑娘,你這數日不見出落得愈發水靈了哈。”

李成明“……”

正月未過,凜冬未去,八千兵士在西城門外集結,黑壓壓的一片直蔓延到了遠處,黃昏的風裡帶著肅殺,鐵甲上透著徹骨的寒意,火燒雲下,軍旗獵獵。

李成明身披銀甲,站在大軍之前,長槍斜指“在那裡,咱們的同族正被突厥人圍困,那裡,滿城的大唐子民將被屠殺,那些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手足會被敵人的刀斬斷,那些血脈相連之人的妻女將被敵人*。”

李成明揮動著長槍,自己都被自己感染了“如果這一切都發生了,我大*威何在!”

八千兵士面露慼慼,齊聲呼和,氣震山河。

白二在身後壓低了聲音悄悄地說“少主,你剛才槍指的方向指反了。”

李成明聞言面色一窒險些把自己給嗆到,隨後正色掃視大軍,幸虧兵士們沒有在意這個細節,不然糗大發了。

正要出發,遠處傳來軍隊疾馳的聲響,就像有人在拿大鼓槌持續不斷地保持一個節奏狂擂著地面,很快,一大隊人馬從城北外的城郊方向繞了過來,帶起一陣煙塵。那隊人馬到了近處,李成明驚訝地發現,領頭的居然是武承德和武延基叔侄倆。

武承德勒馬停住後帶著武延基下馬半跪行禮,如果李成明沒記錯的話,這是十多年來武承德叔侄第一次主動向自己行禮,平日裡那些該行禮的地方他們都是能躲就躲,今天這樣主動趕來行禮的,還真是第一次。

武承德保持著半跪的姿勢說“殿下胸懷家國,親率軍出征,往日私怨當不值一提,我無法說服大哥幫忙徵調民兵,所以用自己的勢力徵集了這兩千人馬,已經在兵部報備過了,我們叔侄願在殿下帳前效犬馬之勞,還請殿下給我們一個保家衛國的機會。”

李成明原本以為武家叔侄因為各種原因一去不復返了,也就沒有太在意,如今憑空多出兩千人馬湊成了一萬大軍,簡直是意外之喜,哪有因為什麼往日之怨就拒絕的,反正往日哪次的冤仇也都不是自己吃虧,有什麼好計較的,裝腔作勢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待得兩千人馬歸隊後,大喊一聲:“出征!”

鐵馬銀槍向邊境,旌旗半卷,出長安。

寧城是大唐西邊的一座邊城,周圍大片的範圍都是山林,只有東側面正對著城門有一條馳道,直通長安。

山林,易設伏,跑不開馬,難以運輸攻城器械,外敵想要攻下寧城,首先攻城器械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地取材製作是個好辦法,但是城裡的人也不傻,造攻城車和雲梯這麼大的動靜要是還發現不了,那城內的守軍就可以集體填城牆去了,至少還能把城牆墊高一尺。

寧城附近的山的山腳部分都在寧城城牆上的弓箭射程之內,沒有馬兒的情況下,攻城的時候從山腳下一直跑到城門口,地形所限還不能一大片一起往過跑,只能排著窄窄的隊跑,恩,一個個完美的移動式軍用活箭靶。

所以很少有人會想到,會有人試圖進攻寧城,並且寧城一旦被攻下,寧城一帶的山地版圖將迅速落入敵人手中,屆時,易守難攻的局面就成了敵人的了,大唐在西境附近的兵力佈防至少要再增加一倍,才能保證,或者說,都未必能保證境內各城的安全。

這次突厥人的戰略眼光很精準毒辣,在年關的時候下手也很果斷很瘋狂,和小時候寇老頭給我講的案例中的突厥人完全不同。李成明提著銀槍騎在馬上,默默地籌劃著這一仗的打法。

兩個月前。

這日,雪後初晴,天氣晴朗,寧城守將張澤照例上城牆巡視。

一圈巡視下來,和往日一樣的安靜,南、西、北三個方向都沒有異常,寧城的東向是大唐的國境內,按理說是最不可能有異常的,張澤一邊和守城值班的兵士們打著招呼,一邊自北城牆走到東城牆,便打算自東城牆而下,回府去坐在炕頭喝上兩盅暖和暖和。

年關將至,不似這邊關的清寒,長安城,早該是一片五彩斑斕的歡慶祥和的景象了吧?百姓們身上都穿上了花布做的新衣服,有錢些的人家穿的還是水紋錦緞,大街小巷也都掛上了紅燈籠了。煙花,會在晚上映紅長安城的天空了吧?可惜在寧城是看不到咯。

張澤痴痴地想著,往城外瞟了一眼,城外馳道旁的松林,在這冬日還是大片地蒼翠的,飛鳥盤旋,咱們寧城的年關,還是這麼清靜啊,張澤笑了笑,抬腿順著臺階拾級而下,鐵甲碰撞的清脆聲音在這邊關的早晨悠遠地傳了出去。

下了城牆後,許是多年的直覺,一股不安的感覺總在張澤的心頭縈繞著,越來越強烈,似在催促著,催促張澤再回城牆檢查一次。

張澤搖了搖頭,把腦袋裡熱炕頭前一杯溫酒的畫面強行甩了出去,轉身一級一級地走了回去,隨行兵士雖然覺得奇怪,但是將軍往哪走,他們自然跟著。

回到了東城牆,城外還是剛才的畫面,張澤正要轉頭離去,卻發現身旁一名守城兵士的額頭上浮著幾粒細細的汗珠冒著白氣,張澤不動聲色地笑了笑,一路同兵士們寒暄著,把東城牆走完了,心頭心念電轉,自西南角緩緩下了城牆。

終於知道那種不安的感覺來自何處了,大雪連下了三天,昨日剛停,冬日山中也沒有什麼大型的獸類,其他方向的山林都覆蓋著一片皚皚的厚實白色,唯獨自北至東這一帶,自城牆俯瞰去,卻是一派蒼翠,就像是被什麼較大的動靜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了,比如,軍隊的移動。更不用說城西樹林頂上還有飛鳥陣陣,盤旋不落。

敵情!張澤眼角一陣抽搐,居然敢在年關將至的好日子來犯我大唐,是欺我張澤老了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學神:全能打工系統學神同桌總在釣我[重生]港綜:從拜師龍四開始我在亮劍當兵王武唐攻略武唐神醫7號火葬場東晉權臣皇家醫學院:神醫魅江湖系統帶我成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