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相寶->章節

第140章 燭臺藏畫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雖然有招攬之心,盧燦卻低頭未語,手指不停的翻看著這三本經濟學的宏論。

書有褶,角有卷,字裡行間有批註,閱讀者當時應該非常用心。

他抬頭,揚了揚手中的書問道,“先生姓名?”

“康丁.梯若爾。”對方推推眼鏡,這一動作讓他平添兩份文氣。

這個名字盧燦沒聽說過,有點失望。

康丁.梯若爾在後世雖然不甚出名,但他有個弟弟,讓.梯若爾,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讓.梯若爾在獲獎後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說,“我的博弈論中很多觀點,都受益於我哥哥的影響。他比我更有資格獲得這一獎項,我願意將所有榮耀與他分享。”

他所說的哥哥,就是康丁.梯若爾,當時康丁正任職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

盧燦還是有些孤陋寡聞。

不過盧燦依舊笑著與他握了握手,問道,“洛奇證券在利摩日基礎很好,為什麼要遠離本土,搬遷到朗斯?”

“唉,他們認為利摩日瓷器看不到希望……”

似乎被盧燦一句話戳到痛處,康丁神色有幾分黯然。

七八十年代之交,利摩日關閉了超過一半的瓷廠,像運通瓷器,盧燦估摸著也沒有扛過這波風浪。

原因嘛,很簡單。

引發這波瓷廠倒閉潮流的最直接原因是原材料的匱乏——利摩日的優質高嶺土在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經開發完畢。利摩日瓷器想要繼續輝煌,要麼加大投入,研究新配方;要麼就從周邊國家和地區進口高嶺土。

無論哪一條,都要增加投資成本,這讓利摩日瓷廠的資源優勢,蕩然無存。

這還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主要原因是歐洲大陸的經濟,全面衰退。

歷經戰後三十年的發展黃金期,歐洲各國對資源變得無比依賴。幾場中東戰爭,阿拉伯聯盟對石油出口的控制,死死掐住歐洲經濟命脈。

經濟發展停滯,導致消費力下降,市場出現虛假飽和,產品滯銷,這些也給利摩日瓷器工業帶來如山般的壓力。

一方面成本增加,一方面市場滯銷,利摩日制瓷工業,正處於痛苦的轉型期。

“那康丁先生,你覺得利摩日制瓷工業,還有前途嗎?”盧燦的眼睛黑漆漆的盯著他。他並沒有問對方洛奇證券的做法對錯與否,而是換了一個更大的概念。

康丁吃驚的看了對方一眼,不明白這個年輕的顧客為什麼這麼問。不過,有些話,真的只適合與陌生人交談。眼前的東方人,雖然年輕,可身上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飄逸氣質。

“利摩日以瓷器聞名世界,他們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難道還真的讓那些窯工重新回到牧羊放牛的農民生活?”康丁嗤笑一聲。

“這就是一個轉型、分娩期,我並不認為這是壞事。”他揚揚手,氣勢逐漸昂揚。

“法國瓷器工業需要涅磐重生,就必須要淘汰掉足夠多的毀壞它根基的病體,只有在這場殘酷的市場淘汰中存活下來的,一定可以成為精英,一定可以代表法國瓷器工業,重新崛起。”

“利摩日會有這樣的瓷器企業嗎?”盧燦緊追著問道。

“有,而且不少。”他立即介面道,“柏圖、萊諾、森德、哈維蘭這些瓷廠,完全具備獨立研發新配方的能力,他們現在也在這麼做。像萊諾就做得很出色,他們吸取英國和德國制瓷工藝,開創性的提出法國薄瓷這一概念。”

他所提到的法國薄瓷,正是萊諾工廠在十多年後聞名世界的頂級工藝瓷,堪稱英國骨瓷最大的競爭對手。另外,薄瓷對高嶺土的要求並不高,它對骨粉的要求很高。

呵呵,別忘了,利木贊大區是法國著名的農牧區,這裡最不缺的就是骨粉。

萊諾工廠,這一突破舉措,確實對症下藥。

康丁已經被盧燦挑起興致,他揮動手臂,“利摩日制瓷工業,基礎深厚且紮實,完全可以走出一條擺脫對高嶺土嚴重依賴的新路子。”

“他們現在需要的是支援,資金的支援,政策的支援,可是,我們的洛奇證券,卻偏偏選擇此時撤出利摩日,轉向於造船、鋼鐵和石材工藝。”

他所提到的這三條,都是朗斯工業的支柱產業。資本趨利,洛奇證券做出這樣的選擇,也無可厚非。但很顯然,康丁不這麼認為,他的語氣很鄙夷且有些憤怒。

“這是對利摩日、對法國瓷器工業的背叛!這也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

盧燦瞬間明白,為何洛奇證券在搬遷之前,解僱這樣一位頗有才華的員工。

康丁一定是這場搬遷活動的堅決反對者。

這並非一個輕鬆的話題,康丁說完後,自己也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要對這年輕人說這些?他歉意的對盧燦笑笑,然後揚揚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盧燦對他聳聳肩,做了個同情的手勢。這是一個人才,他的判斷是精準的,他的目光是銳利的,只是,現在的自己,真的能將他招攬至麾下?

盧燦沒急於挑開這個話題,而是將目光落在眼前的貨品上。

康丁的經濟收入不錯,而且相當有品味,這點,從他拿來展售的生活用品就知道。

剛才被買走的面包機和咖啡機,其外觀造型非常雅緻,是法國最大的廚具小家電生產商賽博集團的好貨色。

擺在盧燦面前第二個藤箱中,放置的是一對微微泛黑的燭臺。盧燦眼中的驚訝一閃而逝,整個人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這是一對中世紀羅馬風格古董燭臺。

燭臺這種物件,在電燈發明之後,就褪去它原本的職能,變成西方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品。在西方,燭臺收一直是熱門收藏品類之一,它分為金銀器燭臺、琉璃器燭臺、木質燭臺以及後來的鐵藝燭臺、瓷器燭臺這幾種類別。

這對燭臺,高有四十公分,底座為直徑二十公分的圓盤,燭盤形狀為直徑十公分的波斯菊形態,幾瓣花瓣弓起後再垂落形成燭淚池,花瓣的中心有一根三公分長度的細銀針,這是燭針。在底座圓盤和燭盤之間的支柱,為羅馬柱形態——八塊隆起的圓弧包裹著柱心,柱心的直徑約為五公分。在距離燭盤三分之一處,是雙層內凹的包金,這是燭臺持手處。

整個燭臺,線條優美,古樸典雅、端莊大方。

“這應該有些歷史吧,為什麼不留下來做個紀念?”盧燦指指這燭臺,疑惑的問道。

康丁的笑容有些勉強,“這是我祖父傳下來的東西,原本我們兄弟也準備留下來做個紀念。可是……”

他攤攤手,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弟弟收到劍橋大學的留學許可通知,而我……恰恰又丟了工作。我們兄弟兩人,準備離開利摩日,他去劍橋,我準備去倫敦,那裡是歐洲真正的金融中心,離我弟弟也近。”

“所以,我們需要一筆準備金……”

他準備去倫敦?還有一個弟弟?留學劍橋?

“恭喜!劍橋的門檻,很難邁入的。你弟弟一定是個聰明而勤奮的年輕人!”盧燦笑著奉承一句。

“是的,我弟弟是個天才!他從小就沒有讓我擔心過……”說起弟弟,康丁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和盧燦講敘起弟弟上學時的趣事。

從他的講述中,盧燦慢慢理清楚康丁.梯若爾家庭狀況。

梯若爾家族曾經是利摩日的大牧場主,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康丁的父母雙亡,留下這兄弟兩人。哥哥康丁要比弟弟大十一歲,他將家族的牧場出售,所獲得的資金用來供養自己兄弟兩人的生活及上學。

康丁在巴黎第八大學(樊尚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就回到利摩日,邊工作邊照顧年幼的弟弟,兄弟倆人感情很好。

盧燦忽然感覺自己剛才應該是誤會了什麼,他扭頭朝遠處的嘉妮所在方向望去。嘉妮果然在盯著這邊,見盧燦望過去,她急忙扭頭,裝作不經意的模樣。

嘉妮和康丁,實際年齡差不多,他們之間肯定不只是‘康丁否決運通融資方案’這麼簡單,否則以嘉妮的性格,不會不好意思見面!

“你報個價吧,這對燭臺我很喜歡!”盧燦拿起其中的一尊燭臺。

燭臺保管的很好,儘管有些發黑,那是銀質自然氧化的結果。無論是羅馬柱還是銀色的波斯菊瓣,都沒有一點磕碰。

整個燭臺分為三個部分,上部分為波斯菊燭盤,中間部分為金質的持手處,下半部為一體式的臺柱底座。盧燦看了看持手處的包金,應該是外包的。剛開始,盧燦以為是鍍金,入手後在細看,呵呵,竟然是金箔片壓制工藝。

整個燭臺有些壓手,但並不沉重,應該是空心的。

既然是壓制的金箔片,不知道這燭臺能不能拆卸?

“伍仟法郎,您看怎樣?”

康丁開出的價格不算離譜,不管是否是空心的,這燭臺畢竟是十七世紀的東西,距今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而且是純銀純金製造。

“好!”盧燦比劃個ok的手勢。

………………

盧燦左手拎著藤箱,右手拿著一張便籤紙,上面是康丁的住址和電話。他擬定在八月初和弟弟一起去倫敦,盧燦還有時間去拜訪或者說服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離開康丁的櫃檯後,盧燦將藤箱放在地上,藉助箱蓋的遮掩,他拿出一隻燭臺,左手握緊持手處,右手握住燭臺的底座,暗自發力旋轉。

還真有些鬆動!

也許是存放時間太久,盧燦向右旋轉,堅持片刻後,終於擰動下面的底座。

銀質底座擰下來後,果然是空心的,他匆匆一瞥,裡面是一張卷畫!

究竟是誰的畫?現在沒時間觀看,盧燦又匆匆將燭臺還原。

為什麼盧燦有這樣的猜測,並且最終還真的有發現?

這就是從事收藏多年所得來的經驗。

燭臺既然是空心的,那這裡面天然是個藏寶的好地方。收藏經驗豐富的人,最喜歡掏菩薩佛像的肚、二層筆筒的底、陳年書箱的夾層以及老宅子的地窖。

這些地方都是藏寶之地,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盧燦這次就是賺了!

至於說是不是要還給康丁?他還真的沒這麼高尚,即便未來康丁成為他的員工,他也沒考慮這麼做。

這是交易,古董行的交易。

另一尊燭臺裡面,估計也有一幅,因為兩者的重量差不多。至於是誰的畫?盧燦直覺,這兩幅都不會簡單。(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洪荒:我能複製萬千法寶渡娘之後封神時代仙都世家重生世家子大明世家子鑽石世家我的大不列顛帝國重生大不列顛做大公人族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