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代興唐->章節

五八、劍南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在平定交趾後,朝廷的勢力,便從川南、都泥江(南盤江)和朱鳶水(紅河)三個方向進入楊氏所建立的“大義寧國”境內,恢復大唐時對劍南道的統治。

在大唐滅亡的同時,在劍南割據的南詔國也是走向了變亡。先後出現鄭買嗣所建立的“大長和國”,趙善政所建立的“大天興國”和楊幹貞所建立的“大義寧國”,這幾個政權的交替更換,相互廝殺,也是引得劍南地方民不聊生,怨氣沖天。

共和十四年,楊詔發動兵變,囚禁其兄楊幹貞,自立為王。

段思平與善巨城(今永勝)守將高方、董伽羅聯合,趁機起兵。

共和十七年,段思平率軍在據橋(點蒼山北洱源)大敗楊軍,楊詔兵敗自殺。楊幹貞在得知兵敗的訊息後,棄“羊苴咩城”(大理)逃往威楚府,並向朝廷稱降。

楊氏勢力,在段高聯軍的打擊下,在戰場上接連失利,整個所謂的“大義寧國”局勢在一年多年的時間裡,已經徹底糜爛。

時值春夏之交,劍南道的氣溫倒也算是宜人,比交趾和廣南西路潮熱的氣候要顯得清涼了許多。

交趾鎮守使李繼忠所部在水師的配合下,三多大軍浩浩蕩蕩沿南定江進入秀山郡,從南部向昆州進軍。

而嶺南西路招撫使安審琦、靜江節度使何福進也是率軍從羅雄前往昆州。

在川南,川南節度使李仁罕攻會川府(會理),黎州漢源鎮守使張覺攻建昌府(西昌),唐軍趁機大舉直入劍南。

此時哀牢山的山地間,唐軍的隊伍延綿三十餘裡,相互之間依然保持著有機的聯絡。

由於劍南崎嶇的山地地形,自大軍進入昆州之前,便不可能在行軍的時候還保持嚴謹的軍陣了。為求穩妥和避免意外,李繼忠仔細規劃,令大軍放慢行軍速度,各軍呼應前行。

儘管速度不快,但是三萬多大軍在進軍時,也是浩浩蕩蕩。

此時的劍南,內亂自生,朝廷大軍在進入其地後,根本就沒有遇到抵抗,所到之處皆是望風而降,倒也省了唐軍許多麻煩。這受夠了戰亂之苦的劍南百姓在見到朝廷大軍後,反而是感激涕零,主動為大軍帶路,爭當嚮導。

只不過李仁罕在進攻會川府時,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南詔軍也是沒了退路,段思平之弟段思良糾集了兩萬餘兵馬,意圖據城頑抗。

六月,延綿的紅色旗幟出現在南詔軍的視野當中。

李仁罕率三萬南川軍包圍會川城,戰鬥隨之打響。

戰鼓陣陣,攻城的部隊陸續在城外的坡地聚集列陣,隊伍以數百人為一陣,部分火炮已經在城外的山頭上擺開。

“怎麼到了現在,南詔人還妄圖據城頑抗?”從建昌率軍趕來支援的張覺在觀察了一下城頭的情況,把手裡的望遠鏡放下後說道。他是李仁罕的外甥,是朝廷為數不多與主將有親屬關係,而沒有被調離的統兵大將之一。

現在進攻城池對唐軍來說,已經基本不算是什麼特別困難的問題。

“他們也是沒辦法,再跑大軍就直趨羊苴咩城下了。”李仁罕說道,他的部隊久在川南,對於穿山越嶺已經是十分適應,而且有馬湖江(金沙江)上的水路運輸,他也不用擔心後勤補給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他的心裡倒是一點也不著急。

張覺搖了搖頭道:“上面的命令是儘量多抓俘虜,這劍南地方,許多道路都要重新整修,用人的地方太多。這從交趾修往昆州修路還要更容易一些,想要從川南把公路修到這裡,卻是十分困難。”

“就這樣吧,先嚇唬他們一頓,然後再勸降!”李仁罕說道。

這時戰鼓擂響了起來,幾支攻城的唐軍的軍陣開始緩緩逼近會川城下,隆隆的炮聲響了起來,炮彈在城頭上炸開,騰起一團團的火光和濃煙。

紅旗飄揚,唐軍從三個方向同時發起了進攻。

此時參與攻城的華夏軍規模只有六千餘人。但對於第一次面對朝廷大軍攻勢的南詔軍來說,卻是面臨前巨大的壓力。火炮和排槍,壓制著城頭的弓弩手們幾乎無法進行還擊,只要身形暴露得稍微多一點,就會中彈慘死或是受到重創。

炮彈打散了城頭上守軍的陣形,火槍又壓制著他們的反擊。推著雲梯的刀盾手們輕易地就衝到了城下,將雲梯搭上了城頭。炮彈在城頭上飛舞、爆炸,守城的南詔軍冒著炮火和彈雨朝著城下投下石塊和擂木。

守軍的傷亡劇增,過了好一陣才發現唐軍並沒有登城,架起雲梯只是為了吸引城頭上的守軍暴露目標。僅僅在第一輪的交手中,便造成了守軍上千人的傷亡。

在城頭督戰的段思良這才看得明白,朝廷大軍之所以不做強攻,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強行攻城的能力,而是為了不斷消耗守軍的實力,摧垮他們的戰鬥意志,以減少自己的傷亡而已。在戰前還有一些信心,畢竟他的祖上也曾經大敗過唐軍,為南詔立下過汗馬功勞。

現在看來,他想得太過離譜了。

朝廷大軍的火器之利,讓那些從建昌府逃出來的南詔軍將談之色變。

戰鬥只進行了半天,段思良已經切身感受到了與唐軍在裝備上的巨大差距,他原來所倚仗的所謂蠻部軍卒的勇悍根本不值一提。

這槍炮聲接連作響,手下這些蠻軍的戰鬥意志,正在迅速地流失和崩潰。

想到這裡,段思良倒也是做事光棍,直接命人在城頭打起了白旗。

威楚府。

李繼忠率軍而來,楊幹貞則率南詔“大義寧國”殘餘君臣,出城迎降。

在佔領威楚府之後,李仁罕所率大軍也趕到了弄棟府,兩路大軍會合,直奔羊苴咩城而來,反倒是剛趕到昆州地界的安審琦和何福進兩人氣得直跳。這從嶺南入昆州,一路行軍艱難,誰知一仗也沒撈到打,前面那倆慫人都快折騰完了。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段思平見朝廷大軍趕到羊苴咩城,很明智地獻城而降,並與高方兩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們兩人一直是心向朝廷。此次起兵反楊,目的也是攜南詔迴歸大唐。

朝廷任命何福進為劍南鎮守使,升昆州為昆明府。另外倒也沒有處置高方和段思平,繼續任命高方為善巨防禦使,段思平為騰衝府鎮守使。

至此,整個劍南也是平定。

相關推薦:宋朝提刑官首領大人有被害妄想症極品醫仙永恆之書五代群英八零:瘋了!剛穿書就生崽我的委託人都不是人狙擊從亮劍逃殺期開始權傾盛世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