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大明長生->章節

第九十九章 生存或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洪武二十八年,秋。

黃油油的稻地裡,飄散著成熟的香氣。

“所謂的那快樂,

赤腳在田裡追蜻蜓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被蜜蜂叮到怕了

誰在偷笑呢

……”

周易背靠著山石,望著眼前的稻浪片片。

耳邊聽著排演出來的新編白話歌曲《稻香》。

嘴角咧開了微笑。

這些年,《稻香》同稻香一號一樣,火遍了江南水鄉。

如果說稱呼柳永可以用,凡是能有井水的地方,就會有柳三變的曲詞。

那麼稱呼《稻香》,就可以用,凡是種植水稻的地方,就能夠聽到稻香的旋律。

稻香的走紅,掀起了用白話文寫歌作曲的一個高潮。

周易甚至還聯合富樂院等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在《大明報》下辦了一個專門刊登音樂交流的副刊——《大明報·音樂》。

在大明各處,不論何處,都能夠在副刊上看到最新的音樂動態。

甚至周易還聯合了富樂院和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為每一個被刊登在《大明報·音樂》上的寫手,都提供一些錢,和一些採風的優惠條件。

《大明報·音樂》辦的也是越來越火,越來越好。

富樂院等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起初是不接受《稻香》這種歌曲的。但看在周易的面子上,還是為《大明報·音樂》提供了一些初始資金。

但隨著越來越多,越來越適合在秦淮河畔演出的歌詞,不斷湧現出來。

富樂院和秦淮河畔的行院人家,也是不斷加重籌碼。

不過,周易在內容上,一直是堅持看法一定比例,將一部分並沒有那麼適合在富樂院演奏的歌曲,也刊登在了《大明報·音樂》之上。

這些年來,有很多兼具美感和傳唱度的歌曲,在《音樂副刊》上刊登發行。

周易看著這些音樂的火爆,甚至比看著《稻香》的火爆還要高興。

因為周易知道,像是《稻香》這樣的歌曲,周易寫下個十首八首不成問題。

但這就像是後世的石油一樣,用一點少一點兒,幾乎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總有一天,周易腦海中的存貨會全部用光。

而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音樂,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暴露出虛浮的本質。

周易並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此,在周易心中,和寫歌爆火相比,周易更希望能夠培養起來培養起來寫歌的業態。

可能第一開始,欣賞高雅的地方無法接受歌曲這種形式,依然更偏向於辭藻華麗的詩詞、小曲。

沒有更多的文人願意從事這一項創作。

那便從俗做起,哪怕是俗一些呢?

周易相信,總有一天,時代的發展,會將歌曲這種藝術形式,推到浪潮的最頂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實也確實如此,雖然現在歌曲,在大明朝剛剛起步。

但歌曲這種藝術形式的勢頭,卻是勐得很。

尤其是在田間地頭的口口相傳中。

周易走進了稻田,捏起來“稻香一號”的稻穗,看著成熟飽滿的稻穗,笑得很開心。

這片田地裡面的稻米,便是周易向江南各處推廣的品種。

周易利用觀止堂在每個行省的精幹力量,向家中土地少,人口多的農戶,發放了“稻香一號”。

總體的成績,周易雖然不太瞭解,但相比和周易之前向朱元章承諾的百分之二十,只多不少。

而且,周易還給朱元章畫下來了明年的大餅,正在送往朱元章手裡面的過程中。

皇城,金鑾殿。

近些天來,朱元章的龍書桉上,除了平時的奏章外,多了很多各地向朱元章彙報糧食畝產量的奏章。

朱元章已經草草地看過了一遍,又讓人整理了。

雖然朱元章並不能確切地說出,“稻香一號”帶來的糧食增長數字,但總體來看,比周易當初介紹的數字,只多不少。

朱允炆在一旁,幫朱元章揉著肩膀。

朱元章滿臉的猶豫。

說實話,朱元章現在,都有些不知道要如何對待周易了。

如果按照朱元章原初的想法,便是過幾年,便找個理由,把周易殺了。

可若是真的把周易殺了,誰又能提高水稻的產量呢?

朱元章是因為吃飽飯才起兵造反的。

朱元章深深地理解,糧食對政局穩定的重要性。

周易能給大明帶來糧食增產,那便是給大明帶來穩定。

朱元章知道這件事情,因此對是否除掉周易,存著一定的猶豫。

另一方面,也是周易沒有給朱元章什麼殺頭的理由。

周易自二十多年金殿召對以來,都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雖然近些年,周家莊園中的女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孩子卻是一個沒生。

在朱元章要求打探周易的資訊中,甚至包含了周易多年親拜訪醫生,尋求幫助的問題。

當然了,這個醫生到最後也沒有解決周易沒有孩子的問題。

孩子是生命另一種形式的延續,但也是很多禍患的根源。

如果不是為了子孫後代,千秋萬代考慮。

胡惟庸的兒子如果不是飆車身亡,胡惟庸也許不會死。

朱元章如果不是為了萬世江山考慮,也沒必要如此辛勞地如此高強度處理政務。

但周易孜然一身,不需要為後代鋪路,也不需要為後代的錯誤買單,無形之中,給朱元章減少了很多殺了周易的理由。

另一方面,雖然周易現在的名望很大,但朱元章卻能夠放心,周易不會將這種聲望,遺留給子孫後人。

畢竟,朱元章認為,人是不可能長生不死的,等到周易身死,那一切的名望,都歸於皇帝。

等到周易身死之後,即使是皇帝下令,給周易多修幾座廟宇,周易也不會再利用他的聲望,造反,威脅皇權。

一邊兒是不斷提升的大明的穩定性。

一邊兒是對未來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影響。

這兩件事情疊加,讓朱元章,對如何處理周易這件事情,變得非常猶豫起來。

正在朱元章猶豫的時候,金鑾殿外走進了一個小太監,趴在朱元章的耳邊輕輕說道

“這是周易寫的奏疏。”

相關推薦:宮主他只想獨美幹掉萬人迷的一百種方法綜漫大幻想大海賊的時代嬌華萬界劍尊寫實派瑪麗蘇小師妹瘋狂作死後,全師門逆天了拯救魔物孃的我真不是渣男穿越之我是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