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是趙括,人在長平->章節

第四百章 “分贓”不勻楚軍退,兵出楚地佔郢都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楚王的問話,自是無人回答。

怎麼答?

留下來一起守函谷關?那楚國不要了?

派兵去守你的安陸城?

就問你的安陸城如何能與雄關函谷相提並論?不去守更容易堅守的函谷關,而去守一個安陸城?兵法是師孃教的吧!

所以,沒有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

秦王知道、司馬錯知道,現在楚王也明白了——秦楚聯盟再度崩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唯一的答桉。

楚王也不廢話,當即喚來自己的親衛首領,前去接收自家的兵將。

而這不接收不要緊,一接收,楚王的心更涼了!

我是被什麼給蒙了心肝了,居然要跟秦人互盟?還自不量力地去挑戰趙國的威嚴?現在好了吧?四十多萬大軍,在人家秦軍的英明指揮下只剩下了四萬人馬,最精彩的是其中的楚軍只有不到區區八千人馬!

有點兒欺負人了吧!

不說帶出來的部隊大家五五開,也至少是個四六開吧,你整個近乎二八開算是個怎麼回事。

更可氣的是,就這八千人中,都還有四千四百多人是跟著自己和秦王一起突圍而出的,也就是說第二批跟隨司馬錯突圍而出的近三萬人馬之中,楚軍只有區區三千多人馬!

是不是有點兒過分了?!

哦,我前腳剛一走,你們就拿我們楚軍給你們秦軍墊背啊!

當然,楚王這樣的想法屬實有些誤會了,這還真不是蒙驁或者是司馬錯有意為之。當時情況已然萬分的緊急,無論蒙驁或是司馬錯,作為一個理智的將領,所想的只是要突破趙軍的圍困,將儘可能多的隊伍帶出去。

相較於正面戰場幾乎是送死般的拖延,精銳與炮灰之間的區別並沒有那麼大,而在後陣的臉貼臉、肉貼肉的戰鬥中,顯然更需要精銳部隊,也更能發揮出精銳部隊的作用。而戰力較強的幾隻隊伍中,顯然秦軍的佔比會更高一些。

再加上突圍過程中,那就真的是拼戰力,戰力強的、速度快的、配合好的就能跟上司馬錯的腳步,也就能夠突圍而出,而在這一塊,顯然秦軍較之楚軍強多矣。

當然,雖然蒙驁和司馬錯沒有主觀上的故意,但也不能否認在潛意識裡他們也會想要更多的秦軍突出重圍,這樣的潛意識影響下,他們所作的決定,比如突圍位置的選取,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偏向於自己的隊伍。

這也就造成了如今客觀上的事實。

在秦、楚兩軍突圍比例相差懸殊的這個客觀事實面前,任何的解釋都是蒼白而無力的。司馬錯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奏對之中並未提及具體兵力的情況。

而楚王在清點好自己的家底之後,雖然憤怒,卻也很快地意識到,如今不是翻臉的時候——若是秦軍真的翻臉,自己這八千多兵力,恐怕連對面秦軍一個回合都支撐不住。

“跑!”這是楚王心中唯一的想法。

什麼函谷關,什麼共抗趙國,都不重要了......

趕緊帶著最後的兵馬,回到楚國、回到陳都才是正事!至於陳都和楚國還能守多久,楚王表示能守多久守多久吧。至不濟,投降了趙國也能混個公爵,總好過把命給丟在戰場上吧。

是的,一場涉及百萬人的驚天動地的大戰,不僅將秦、楚兩國的家底給徹底打光,更是將楚王的所有信心與信念給擊碎。

遙想一個多月之前,在守衛安陸城時的楚王是那樣的理智而清明,為了能夠阻擊趙國的統一步伐,伴作副使,連夜縋城而出,用自己的性命獲取秦軍主將蒙驁的信任,並成功為聯軍爭取到了數日的整備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趙王括的部署。

然而就在一個多月之後的夜裡,這名頗有想法,頗為英明的楚王,卻完全墮落成了一個只顧自己的狹隘之人。

哀莫大於心死,或許是最好的解釋。因為楚王已經看不見任何的希望,秦國尚有函谷可守衛一時,自己呢?守衛安陸嗎?就憑手底下這不到一萬人馬嗎?顯然並不夠用。

更何況,而為了此戰,楚王幾乎已經是窮兵黷武,國中大小貴族也是傾力支援,如今二十多萬大軍出安陸,卻只剩不足萬人隨之歸,如何向朝中交代都是個極難的問題,或許自己甚至都不用在面對趙軍的刀鋒,就會被國人給推翻。

這種情況下,這八千大軍的歸屬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這八千大軍在,朝中大小貴族便不敢輕易發難,好歹還能穩固住自己的王位。

而推己及人,秦王打了如此大的敗仗,年紀輕輕是否也會遭到秦國的文武的群起而攻之?會不會也需要更多的軍隊伴身?

那麼自己這八千多人馬?會不會……

雖然楚王心底也明白此時秦王不可能做出這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戰場的大敗已經摧毀了楚王的思維,哪怕只是一絲絲的危險,楚王也不願意再冒。

隨即,楚王暗暗令自己的親衛首領收攏自家兵馬,趁著夜色便帶著楚國八千男兒,悄悄地不告而別。

說是悄悄不告而別,實際上無論秦王還是司馬錯將軍對楚王的一系列小動作那都是動若觀火,甚至於對楚王的心理也是猜了個七七八八。

可是,他們能怎麼辦呢?

強留?或是……

在這大敵當前的時候,無異於給已經千瘡百孔的大秦再樹立一個對手。

或許,就這樣悄悄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已經是彼此最好的歸宿了,畢竟就算再見不能紅著臉,也別如同仇人一般紅著眼。相安無事地分開,或許是彼此最好的結束。

所以,楚軍悄悄地走了。

秦國,沒有留。

......

清晨的陽光再次灑向大地,兩日的風雨飄搖都已拋在腦後,八千多楚軍已經踏上了陳都的歸路,而四萬秦軍隨即向著函谷關急速前進。

而在秦、楚兩軍分道揚鑣之時,趙國的大軍也開始了新的行動——兩萬多大軍帶著解放華夏的強烈意願衝向了楚國的內境。

噠噠的馬蹄再度踏破楚地山水,如煙般縹緲的山中仙境內,一隻剛剛浴血奮戰過的鐵血大軍,正浩浩蕩蕩開往鄢郢之地。

他們的衣著並不鮮亮,血水裡頭浸泡過的衣袍,雖然經過了洗滌,但還是在在紅色的戰袍上留下了黑色的印記,宛如一面面印章,向山間神靈、林間走獸們誇耀著自己的功績;

連續作戰的他們,僅僅經過一夜的修整,便重新踏上了出征的路途,說不累那是假的,但越是這個時候,才越能顯示出他們的戰力與眾不同。十數萬大軍,也唯有他們能夠堅持長時間的高強度作戰。

他們便是號稱趙國第一步卒的陷陣營,“陷陣之志,有我無敵”是他們的座右銘;

衝鋒陷陣、斬將奪旗是他們存在的意義;封鎖出口,以少擊多方能展現他們的戰力,而持續作戰,長途跋涉,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過是一場十里負重訓練後的五里放鬆訓練而已。

更何況,四十萬秦、楚聯軍尚且奈何不得自己,況楚地裡那小魚小蝦的三兩只嗎!

所以,問題不大!

當然,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這個道理,顯然李牧很是明白。所以,他將南下楚地第一站,選擇在了郢都。

沒錯,李牧所選擇的第一站,既不是楚國都城,也不是連線清楚的鎖鑰——安陸城,而是楚國故都——郢都,已經被秦楚大軍反覆佔領、蹂躪過的郢都。

原因很簡單,陳都作為楚國現在的都城,即便是楚王親征伐,也不可能沒有軍隊駐紮,即便是其中大小貴族的奴僕統一整合起來,便是一隻不小的力量。

而大戰過後,還能立即投入戰鬥的趙軍就那麼幾萬人馬,能給李牧的就兩萬人,若是直攻楚國陳都,極易在都城之下形成對峙之局,那麼趙括所想要的打通入川通道的任務便無法完成。

至於安陸城,則是得之無味道,棄之可惜。得安陸,且不論難易程度,即或打了下來,卻也無法迫使楚國投降,而此地距離秦國入川通道又尚選,等打下安陸之後,極有可能入川路上的秦軍已經獲悉自己的動向,從而有了防備。

最後便是這鄢郢之地的郢都,從進攻難度上講,郢都在秦軍控制範圍內,雖是重鎮,卻因秦軍一直處於進攻的位置,所以,打下鄢郢之地後並沒有著力恢復其中的防守。既無完備之防禦,又無可用之軍,是以若攻之,必拔!

更為關鍵的是,郢都一陷,則於秦楚之間再無其他關隘,入川通道便已然張開了半扇門,只需儘速以大軍搶佔疏於防備的劍閣古道,那巴蜀便盡可在掌控矣。

而事情的發展也果然如同李牧所預料的一般:趙國兩萬大軍在楚國境內經過近十日的長途跋涉,終於突然地出現在了郢都的城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的郢都早已沒有了往日裡的喧囂,自秦軍再度佔領郢都之後,或是出於報復的心理,其中青壯男丁先是在並不算激烈的“戰火”中,被秦軍給屠戮了一小半;緊接著年十歲以上七十以下的男子悉數被徵發至軍中徭役,甚至到了安陸城之戰的激烈時刻,連壯婦都被拉到軍營之中服徭役。

雖然在秦、楚再度聯盟,尤其是聯軍整軍北上之後,放歸了一部分的楚地平民,好歹沒有令秦軍所佔之楚國故都成為一座死城。然而在秦軍中,稀薄的口糧和日以繼夜的繁重體力勞動已經帶走了太多的百姓。

再加上強行的攤派和賦稅,末秋的寒風更是令原就困苦的百姓雪上加霜。

如今的郢都,雖不是一座鬼城,卻也差不多了,至少平民所居的東城便是如此——可謂十戶不餘其一,而白骨森森隨處可見,餓死的、凍死的、被打死的......偌大的郢都東城,所見竟是野狗多於平民,所聞竟是犬吠之聲高於人聲。

幾個身材瘦弱的士卒,身著並不太合身的秦軍黑服,百無聊賴地站著崗,手中戈矛隨意地斜在城牆上,心中卻是尋思著下值後,趁著秋風蕭瑟,冬日未來之際,去哪裡為家中妻兒覓些許食物,以渡過這個難熬的秋冬。

顯然這些兵卒只是被套上了一套黑皮的楚國百姓。

很快,伴著天邊漸漸高懸的太陽,一道模模湖湖的紅色線條出現在遠處地平線上,似是一片火焰沿著城外的野草蔓延開來。

然而,站崗的士卒根本沒有在意。

或是看到了,或是根本沒有看到,但無論如何,那火焰也好,什麼也罷,都比不得餵飽自己妻兒來得重要。

直到噠噠的馬蹄聲與鏗鏘有力的步伐,伴隨著金戈鐵甲之聲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抬頭一看,一面鮮紅的“趙”字大旗在午日的陽光裡熠熠生輝,即便是在秋日,那些秦軍的士卒也彷佛能夠感受到那旗幟的熾熱!

嗚咽的號角隨即吹響!

趙軍發動了對郢都的衝刺,而城門口那值守的“秦軍哨兵”,既沒有大聲示警,更沒有奪路而逃,徑直丟下兵刃,跪倒在城門外的空地上,靜靜等候著來人的驅使,一如數月之前他們在秦軍面前的模樣。

與他們而言,無非是換些大人,換身衣裳而已!

土黃的楚換成了黑色的秦,如今又要換成紅色的趙,也好!家中的孩兒終於又有衣服穿了,若是自己還能站崗的話。

以頭搶地的“秦兵”正在腦海中胡思亂想著,而噠噠的馬蹄隨即在他耳畔炸響,緊接著一條繩索束縛下,他又成了戰俘了......

戰鬥的順利程度幾乎有些出乎李牧的預料,儘管羽林親衛的情報已經顯示郢都幾乎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但自己帶著親兵騎著戰馬一路從城門奔至城守府都無一人阻擋,還是有些驚訝到李牧。

當然,沿途的蕭條之景色也是深深地震撼到了李牧!

如此窮兵黷武之國,不敗焉有天理?!

相關推薦:綜武世界的宋青書同時躺在萬界的我竟成了二五仔七步之內又準又快史上第一法海二次開局,我哥是方寒洪荒:開局簽到十萬大羅金仙協議結婚後我離不掉了全民御獸:我的寵物能無限進化重啟狼生:我能望見進化路線都市異能偽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