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和崇禎有個約定->章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臺召對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怎樣?你覺得王洽與陸揚,誰是誰非呢?”王洽、陸揚離去後,崇禎閉目道。

“啟稟陛下,老奴覺著,小陸大人說的,似乎有些道理”,殿內除了崇禎,便只有王承恩了,崇禎總不可能是在自問自語吧,所以王承恩雖然不敢妄議朝事,但不得不開口。

“老滑頭”,崇禎笑罵道,“我問你,他們倆誰是誰非?你卻避而不言,不直接否定王洽的話,而只說陸揚說的似乎有些道理,意思是也不完全肯定,留了很大的餘地。你說起話來,倒是滴水不漏啊”。

“朝事,老奴不懂,不敢妄議”,王承恩陪笑道。

“朕覺得陸揚確實是個有見識的人”,崇禎道,“所謂胡虜無百年之運,朕先前跟王洽一樣,倒是太執念這句話了。草原上,各種部落,此起彼伏、此衰彼興,是不會消停的。拿本朝來說吧,太祖時,便有北元殘餘,後來經過太祖、成祖的相繼北伐,將北元打垮,後來便又有了瓦剌,瓦剌崩潰了,又有了韃靼,現在韃靼也衰落了,沒想到,建州女真又成了心腹大患。還真是沒個安寧的時候啊”。

“陛下說的是”,王承恩附和道,“不過,朝廷在陛下的執掌下,內肅閹黨,外御夷狄,內有像陸揚這樣的後繼才俊,外有像袁崇煥這樣的封疆大臣,大明重振,可計日而待矣”。

“說得好,袁崇煥這次一炮轟傷了努爾哈赤,他死或不死,不管怎樣,內亂是必不可免的,看來,無論如何,女真都要消停一陣子了,雖然我們不能以為萬事大吉,但至少還是可以緩一口氣了”,崇禎道。

~~~

當大明滿朝上下都以為可以緩口氣時,遼東又出事了,努爾哈赤在病中,命令其年僅十五歲的第十四子多爾袞,率領一萬女真金國軍,再次南下,突襲了寧遠外圍,將幾個軍寨夷為白地,還趁著冬季已來,海水結冰,踏過冰面,血洗了與寧遠隔海相望的覺華島,島上的九千大明軍民,全部被殺戮,糧草、輜重,悉數被多爾袞掠奪一空。

覺華島被洗劫,有兩個後果:第一,多爾袞替女真搶到了必要的過冬物資,同時為他自個兒積攢了聲望,顯然這是努爾哈赤在給他造勢,看來,努爾哈赤確實有意於多爾袞;第二,覺華島被洗劫,寧遠麻煩了,先前袁崇煥將重要物資,全部屯在了覺華島上,現在沒想到,袁崇煥剛離開寧遠,到山海關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結果,他前腳剛走,多爾袞後腳便斷了寧遠的後勤供給,寧遠陷入了麻煩。

不過,覺華島被洗劫,不僅沒有降低袁崇煥的聲望,反而進一步推高了這種聲望,民間都在傳,你看,袁崇煥守寧遠時,努爾哈赤都打不下,如果不是看袁崇煥走了,女真人哪裡敢來,還來幹了這麼一票大的。所以,結論是,遼東不能沒有袁崇煥,一刻都不能沒有他。甚至還傳出了這樣一句民謠:國不可一日無君,遼東不可一日無袁崇煥。

既然袁崇煥的呼聲已經如此之高,自然也引起了崇禎皇帝的關注。於是,皇帝下旨,詔袁崇煥回京述職、陛見。在百姓的夾道歡呼中,前寧前道兵備、現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兼遼東巡撫袁崇煥,來到京師,準備登閣面聖。同時被召見的,還有遼東經略高第。

此次,召見袁崇煥的地點是“平臺”,“平臺”在“建極殿”居中向後,高居三躔白玉石欄杆之上,而與乾清門相對。“平臺”乃皇帝召見封疆重臣的地方。“平臺”上,有皇帝、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東廠督公曹化淳、御馬監提督太監高起潛、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內閣首輔韓、內閣次輔錢龍錫、內閣大學士李標、成基命、兵部尚書王洽、兵部左侍郎傅宗龍。會議上不是閣老,便是勳貴,最低也是部堂高官,唯有一個人例外,那便是陸揚,陸揚不是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結果也被皇帝詔來列席會議。不過,依例,翰林院修撰主要是掌修國史、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文稿等事宜,其中記載皇帝言行也是其重要的一項執掌,所以詔他來,也不算違制。於是,陸揚在此次“平臺召對”中,相當於後世的會議秘書與記錄速記員。其實,本來這活也輪不到陸揚,只不過,崇禎帝上次聽陸揚對軍務、戰略侃侃而談,覺得他或許有點用,便讓他過來列席了。

待大夥都落座後,崇禎微微點頭,便有侍高喝道:“宣遼東經略高第、遼東巡撫袁崇煥覲見”。

看到大夥都肅然而坐,作為會議秘書的陸揚,抱著一沓紙薄,另一只手還拎著根毛筆,立在那兒,哀嘆不已,心裡暗暗腹誹:反正都坐了,難道還差我這一張椅子呀,非得讓我站著,不就是看我級別低嘛。可是,你們又不用寫字,椅子、案几整那麼齊備幹嘛?反倒是我這個做速記的,卻得站著。得了,只好站在那寫了。

~~~

過了片刻,遼東經略、巡撫,高第與袁崇煥,一前一後,來到了“平臺”下,伏地跪下,齊聲道:“臣高第,臣袁崇煥,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崇禎輕輕道。

“謝陛下”,高第,袁崇煥再施一禮,緩緩起身。

兩人平身後,“平臺”上上下下,包括陸揚在內,他們關注的焦點,都不是那蟒衣玉帶的遼東經略高第,而是袁崇煥。對於崇禎他們而言,袁崇煥是新近崛起的遼東巡撫,對於陸揚而言,袁崇煥則是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是明朝的希望所在。無論是《明史》,還是《明史紀事本末》或《明通鑑》,都說得很清楚,袁崇煥乃大明的“長城”,若不是崇禎自毀長城,滿洲八旗十有八九是入不了關的,作為一個後世的漢家兒郎,豈會不知袁崇煥的大名呢。

“對於此次覺華島被洗劫,你們有何說辭?”崇禎帝問道。顯然,這是在追究責任。

“微臣以為,此事,主要歸咎於袁自如的剛愎自用”,高第瞪了袁崇煥一眼,說道。“自如”是袁崇煥的別號。

“此話怎講?”崇禎眯了眯眼,問道。

“啟稟聖上,袁自如將寧遠的糧草、輜重,絕大部分屯於覺華島,這才引來了女真人的覬覦。畢竟覺華島乃是一個近岸海島,只要凜冬一至,冰封海面,幾乎無險可守,如何能抵禦女真鐵騎的肆虐”。

“袁卿可有自辯?”崇禎帝轉而望著袁崇煥,冷然問道。

“回聖上,將寧遠的糧草、輜重,屯於覺華島,乃遼東成例。因為,寧遠的補給,主要是仰仗於山東的登、萊兩府的轉運。此種轉運,乃是海運,自然直接運抵並屯於覺華島,等到遼東無警時,才會成批運入寧遠。而最近幾個月,女真人活動頻繁,微臣唯恐糧草、輜重在陸路上被截,所以才不敢運輸”,袁崇煥伏地道,“更何況,往年,覺華島附近水域還要一個月後才會結冰,卻不曾想,今年海面的冰封,竟然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所以,這才有了女真人踏冰渡海,劫掠覺華島的事情”。

聽到袁崇煥的辯解,崇禎未作任何表示,但陸揚在心裡狠狠地感慨了一下:原來這便是“小冰河”時期到了,唉,真應了《冰與火之歌》裡那句讖語般的死亡格言啊“凜冬將至”(wintering)。

所謂“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末年出現的一個極大的氣象災難,明末清初《閱世編》《庸閒齋筆記》《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文獻中都有提到這個異常的氣象問題。“小冰河”出現後,氣候驟然趨於嚴酷,氣溫急劇下降。而且,在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遼東、華北冰雪不斷,連江南都是鵝毛大雪紛飛不停,乃至於甚少降雪的福建、廣東,都狂降暴雪。此外,就連長江竟然都罕見的冰封了,江南一帶的運河,更是冰厚達三尺有餘。

“小冰河”帶來的氣候異常,讓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了社會的劇烈動盪,部分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小冰河”時期的出現,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小冰河”讓明朝內部穩定的社會結構趨於崩解,沒法生存下去的農民不得不揭竿而起,找一條活路,農民戰爭此起彼伏,明政府疲於應付;另一方面,長城外的女真人、蒙古人受到了更大的影響,他們的牛、羊紛紛凍死,草原凋敝、遊牧荒廢,不得不加劇了南下劫掠的頻率與程度,這無疑又加重了明朝的邊事。最後,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明朝滅亡。

~~~

“一派胡言,為將者,豈能光靠氣運?!”高第冷笑道,“冬日已至,無論海面有沒有結冰,你都應該想到,它已經出現了可能的危險。不管怎樣,你應該克服困難,提前轉運覺華島的糧草、輜重,並轉移島上軍、民。怎可一出了事,便推諉於氣象異常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卿所言也有些道理,袁卿可還有自辯?”崇禎帝道。

相關推薦:墮仙我是異界登入器萬曆十八年醫路狂龍滿級肉身:我能扛最毒的打我在火影世界開闢資訊時代神級系統:我,制霸諸天說謊誰在說謊噓,別對我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