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的農場通大明->章節

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求追讀)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古代的城池其實很小的,有的還沒現代一個工廠大。

城池裡面那一圈才叫城,裡面有縣衙,糧倉,軍械庫等機構,當然也有人居住,城牆外面那一圈叫郭,那才是大量百姓居住的地方,加在一起叫做‘城郭’。

古代城池受到攻擊時,就會把外郭的百姓全都撤到城牆裡面,一是加強守城的人力,二是把外面的物資也都撤到城裡。

現代城市就不一樣了,隨便一個工廠,學校,可能就比古代縣城大,還沒有城牆,街道四通八達,這你怎麼防守?把敵人放到城裡打巷戰嗎?

所以哪怕是李遠這樣的古代將領,碰到這麼大的現代城市,他也得傻眼。

不過劉斌說的話他們還是能聽明白的,雖然‘被動防禦’‘主動防御’這樣的現代軍事術語是第一次聽說,但很好理解。

古代城池就算守城,其實也不是傻等著捱打,有條件的話,他們也會主動,比如被人圍城的時候,半夜從城裡出去夜襲敵軍大營之類的。

總共就四萬兵力,需要防守二十一座沒城牆的現代城市,李遠和金純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顯然還是劉斌的策略靠譜的多,不僅把城市守住了,甚至還能留出九千兵力在手裡玩騷操作。

既然確定了防禦策略,接下來就是商量細節了。

金純率先提出問題,“霄國公的整體策略是最合適的,但我還是想問一下,你說的那個鐵絲網,還有通電是什麼意思?”

“鐵絲網就是....”劉斌乾脆從平板相簿裡找了個鐵絲網的圖片給他們看。

“這就是鐵絲網,相當於你們的鹿砦,拒馬,這玩意比城牆好修,也比木頭寨牆好修,打幾根木樁或者鋼管,拉幾圈鐵絲就行。

“電就是發電廠送的那個電,把它連到鐵絲網上,就成了電網,你們可以當成是通了雷電的鐵網,只要有東西碰到,就會被雷電噼死。”

兩人聞言都打了個寒顫,臥槽,好狠的辦法。

金純之前巡視北海各個城市的時候,就已經瞭解過發電廠了,知道這玩意是工廠發電送出來的,是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就像木柴一樣。

不過這個時候他還是問道,“霄國公,那這鐵絲網需要多少電,我們北海發的電不是還要供應工廠嗎?這些電夠用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夠用,甚至用不完。”劉斌給兩人解釋道。

“尹爾庫茨克這邊的電,主要是由安加拉河上的三座大型水電站供給,平時是用來生產電解鋁的,北海這邊有個很大的鋁廠,穿越之前,那個鋁廠生產了全世界11%的鋁,是個用電大戶,現在這個工廠停了,多出來的電我們根本用不完。”

“原來如此,那這拉鐵絲網的任務就交給我吧,我親自來督辦。”

金純立刻攬下了這個差事,雖然打仗他不會,但搞工程沒問題啊,朱棣叫他過來不就是搞工程的嗎。

李遠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霄國公,你說派三千人去瓦剌那邊搞貿易站,萬一他們要是真動手了怎麼辦?三千人能防的住嗎?”

劉斌聞言頓時笑了,“就怕他們不來。”

然後劉斌就給他講了一下,什麼叫環形工事,外面怎麼拉鐵絲網,怎麼佈置地雷雷場,重機槍的扇形射界,還有交叉火力該怎麼用,聽的兩人一愣一愣的,直呼臥槽。

末了劉斌又說道。

“這樣的一個據點,只要靠近水源,彈藥充足,你就算給瓦剌三十萬人進攻,也能守得住。

“而且也不需要讓他們一直守下去,給他們電臺,只要他們能堅持兩天,就能得到北海這邊的支援,糧食,衣服,彈藥,能直接空投給他們,堅持三天,咱們這邊的援軍就能跟他們會合。

“不過我擔心的是,瓦剌都不一定能進攻三天......”

劉斌給他們講了一下,第一次世界交流大會時,漢斯用馬克沁重機槍,一天之內打死六萬聯軍的索姆河戰役,兩人這次是徹底放心了。

有這樣逆天的裝備,還真是就怕他們不來。

於是幾人就開始各自準備,金純開始組織遷來的工人家屬,修建鐵絲網圍牆,通電的事由現代人負責,金純負責拉鐵絲網就行。

劉斌還是每天往南京送兩趟建材,回來的時候在京師停一下,拉上被分配到北海屯田的士兵,然後回到尹州。

李遠負責接收這些士兵,給他們按照近現代的軍制進行改編,發放武器,進行訓練,同時還要學開車,使用電臺等技能。

太現代的軍事編制,大明玩不轉,也沒裝備給他們玩,能把二戰那種大師團的近現代編制學會,就已經可以吊打全世界了。

二戰時期的大師團編制,其實和大明衛所非常相似。

明軍的衛所,最小編制是小旗,一個小旗十人,相當於近現代的班;

五個小旗為一個總旗,五十人,差不多是現代一個排;

兩個總旗設一個百戶,相當於現代一個連;五個百戶設一個把總,相當於現代的營;兩個把總設一個千戶所,相當於現代的團;三到五個千戶所設一個衛所,相當於現代的旅。

不管是人數,還是官職,這兩套體系都非常的相似,所以直接用大明的衛所進行改編,非常容易。

當初看這一套改編方桉的時候,朱棣還有過擔心,這又是步槍,又是機槍,還有迫擊炮什麼的,會不會強過頭了?

要是大明的衛所都這麼改編,萬一他們造反怎麼辦?

於是劉斌又按照朱棣的需求,提出了三等師制度,按照每個團1500多人來算,甲等師是三個旅,每個旅三個團,也就是三旅九團制,滿編一萬五到一萬八千人一個師。

直屬於皇帝的親兵,被稱為禁衛師,全都按照甲等師編制,按機械化師來組建。

乙等師為三旅六團制,比甲等師少三個團,滿編一萬人,按摩步師來組建。

駐守地方的軍隊,還有農墾師,全都按乙等師進行改編。

丙等師為二旅四團制,滿編六七千人,鐵道兵師這種工程兵,就按丙等師改編。

關於機械化和摩托化的標準,這個西方其實很模湖,反正劉斌用的華夏這邊的標準。

‘摩托’本來就是個音譯的詞語,它的本意是‘發動機’,所以什麼叫機械化,什麼又是摩托化?

我們自己的定義是,全員坐著卡車行軍,步兵下車打仗,坐在橡膠輪子上的,就叫摩托化,摩步師。

全員坐在履帶裝甲車上的,就叫機械化。

也就是說,經過改編的明軍,直屬於皇帝的甲等禁衛師,是有裝甲車和身管火炮的;

而地方的乙等師,只有吉普,皮卡,還有卡車,炮也只有迫擊炮。

這樣皇帝的禁衛師,就能對地方部隊形成全方位的壓制,朱棣才能放心,而地方部隊的裝備,也足夠用來抵禦外敵。

至於丙種師的工程兵,那還要什麼裝備,當然是拖拉機,挖掘機那些工程機械了,他們只有少量的步槍,估計連機槍都少。

反正也不指望工程兵打仗,他們能自保就好,或者看著戰俘和奴隸修路什麼的。

經過幾天的運兵,李遠很快就接到了第一批士卒,組建了一個旅,使用的裝備,是農場的射擊教練段毅,從貝加爾軍區的老軍火庫裡找來的,有莫辛納甘,DP28大盤雞,郭留諾夫重機槍(五三式)。

這三種槍用的都是毛子的7.62毫米R彈,後勤只需補充一種子彈就行。

毛子現在用的都是阿卡七四,說實話,給明軍大批量裝備這玩意實在太變態,既用不著,也浪費彈藥,有這些老槍就足夠他們對付瓦剌了。

不過這批槍也只是暫時頂一下,一是因為太老了,二是毛子的凸底緣R彈是個奇葩玩意,並不好用,這是當時毛子自己工業水平不行,為了方便抽殼才搞出來的邪路產品,後來他們自己都不用了。

等以後北海自己能製造了,得把子彈和槍全都換掉。

長城汽車廠那邊,他們還在長城皮卡的後車斗裡焊上了立式機槍架,上面可以架一挺12.7毫米的德什卡高射機槍,說是外出搞運輸,還有修鐵路的時候,可以給車隊和工程隊護駕......

李遠見了這玩意直呼好東西,逆天。

而暫時充當武器教官的段毅直接笑噴。

皮卡+德什卡,一看就有一種沙漠悍匪的既視感,有木有?

長城汽車廠的皮卡終於找到地方用了......

就在劉斌忙著運兵,李遠忙著練兵的時候,瓦剌的馬哈木也送走了大明來的使者。

朱棣之前派使者來和馬哈木談條件,告訴了他,大明已經幹掉了韃靼,收服韃靼殘部和阿魯臺的訊息。

而且以後漠南漠北這些地盤也歸大明所有,大明還要在漠南漠北築城,修鐵路,讓瓦剌不要過來搗亂。

如果瓦剌打漠南漠北的主意,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連韃靼都被大明一戰打沒了主力,殘部全部投降,你瓦剌以前頂多也就和韃靼半斤八兩,打個平手,你覺得能贏得了大明嗎?

另外使者還把之前劉斌和朱棣他們說的,那一套治理草原的方法講了一遍。

在草原種糧食,種高產牧草,用牛羊肉,羊毛,皮革,交換青貯飼料,大明收購羊毛可以織布,兩邊都有的賺,還可以幫他們築城,蓋房子,以後再也不用遊牧,也能像漢人一樣住在暖和的房子裡過冬。

馬哈木聽完面帶笑容,客客氣氣的把使者送走,轉身就冷著一張臉,不屑的哧笑一聲。

“一畝草場養三頭牛,當我們牧民都是傻子嗎?”

就算元朝統治中原的時候,在中原到處退耕還牧,在肥沃的農田裡放牧,也做不到一畝地養三頭牛,你這不是扯澹嗎?

不過使者說的,大明一戰滅了韃靼主力,讓馬哈木掂量掂量瓦剌的實力,這個他倒是聽進去了。

馬哈木驚疑不定,最後對著帳外大喊一聲。

“來人,把那幾個從韃靼逃過來的敗兵叫來,本王要問他們一些事。”

相關推薦:無上血帝鬼帝狂妻:紈絝大小姐太古天尊訣系統維護中猩紅色死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