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70章 招商引資(七)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撕下了9月22日的那頁日曆,露出9月23日的新一頁。楊度拿起《大公報》與《申報》,將其中兩頁翻到前面,這才走出自己的辦公室。

戊戌變法期間,楊度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的維新思想,反對帝國主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主編《中國新報》,發表《金鐵主義說》,主張君主立憲。同年,楊度又寫《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施憲政程式》兩文,與梁啟超的《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一起上奏。

確定袁世凱真心想在短期內統一中國,楊度立刻全心全意投奔袁世凱旗下。袁世凱也將楊度調入總統府任職。。

楊度辦公室位於一座仿歐洲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群中,這裡是清廷最高軍事指揮部的陸軍部和海軍部所在地,1906由英國留學的中國建築師沈琪主持設計,修建的資金來源於慈禧太后修頤和園的餘款。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袁世凱將總統府和國務院遷到此處,他與孫中山進行的13次會談,其中12次就在此處舉行。

維多利亞式折中主義風格的西式建築,樓體遍佈精美的磚雕花飾,非常漂亮。楊度穿過總統府大樓,走到後面一片小洋樓前。

其中一棟小洋樓的二層是袁世凱的書房,楊度在門外站定,正想請侍從稟報,袁世凱的聲音從書房裡傳來,“皙子,進來。”

雖然是西式建築,房間內的佈置完全是中式。和外界想象的不同,除了牆上掛著大師的字畫,書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之外,袁世凱的書房十分素雅。放滿了書的書架緊靠著雪白的牆壁,招待客人的一桌四椅,再無別的傢俱。

袁世凱鬚髮斑白,目光依舊銳利專注。看到楊度手中的報紙,便輕蔑的哼了一聲,“除了馬屁文章和罵我的文章之外,竟然有什麼讓皙子都在意的新聞麼?”

楊度趕緊答道:“袁公,兩份報紙刊登了對四平督軍何銳的聯合專訪。”

“何銳?是那個讓日本從長春撤軍小子吧?”袁世凱說著,接過了報紙。

看到新聞第一段裡,何銳公開表示反對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的神色很是不屑。隨著目光掠過第二段,袁世凱神色凝重起來。

何銳坦率的提出了一個問題,‘……袁公或許會有個疑問。當年滿清建起北洋水師,訓練北洋新軍,還能給慈禧修園子,財政依舊負擔下來了。可到袁公當上大總統的時候,連北洋軍都已經養不起了。這不是很奇怪麼……’

楊度見到袁世凱閱覽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便端起侍衛送上的茶水,耐心的等待著。

袁世凱看的很慢,很認真。看完一遍後又返回頭將其在意的部分又重讀一次,隨即站起身背著手滿面怒容的在書房裡來回走動。

楊度站起身率直的說道:“袁公,何銳所說的國家分裂現狀切中肯綮。雖然何銳明確表態,不支援大總統稱帝。但是此人堅定支援統一,當可成為袁公助力。”

袁世凱停下腳步,“皙子以為該怎麼用何銳?”

“以大總統的名義給何銳在關外授權,授兵。看何銳如何上奏。”

“皙子。局面已經混亂至此,北洋人心思定。給何銳擴權,只會讓那些存心挑撥之人找到藉口。當下一動不如一靜。”

楊度還是不死心,繼續建議道:“既然如此,就調何銳進京,到保定陸軍學校當個督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袁世凱知道楊度的心思。當下老北洋們各個擁兵自重,各支北洋軍雖然是袁世凱的部下,但是每一支北洋軍又已經不再是袁世凱的部下。還能夠直接調動的大概只剩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那些年輕軍官。

雖然知道楊度的忠誠,袁世凱還是忍不住笑道:“當年我孤身前往朝鮮,周旋於日俄以及朝鮮各勢力之間,尚且沒有怕過。怎麼年紀大了,反倒怕了呢?”

見楊度還想繼續提出建議,袁世凱揮手命道:“你先下去。”

見袁世凱態度堅定,楊度只能退了出去。

等楊度離開,袁世凱又拿起報紙,看了片刻突然悲從中來。他萬萬沒想到,北洋中真正理解自己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後生晚輩。

在簽署《中日民四條約》之時,袁世凱就說過,只要能重建統一的國家,數年建設後,日本不足道。然而這話卻完全沒人在意,反倒成了別人攻擊袁世凱的藉口。

何銳在專訪中對國家分裂的看法,對北洋軍政治化的講述,袁世凱早就發現了。但是袁世凱並不能說出口,大家心照不宣還能相處,如果說出來,定然要引發北洋內部的腥風血雨。

當下緊要關頭,北洋裡面只有何銳一人坦率的講出了袁世凱的心意。反觀其他北洋老兄弟,要麼心懷鬼胎,要麼顢頇無能。不管袁世凱怎麼講述稱帝的原因和必要性,這些人心中全然不信。便是知道,卻根本不考慮袁世凱的復興國家的理想,一味的從他們個人的身後名聲考慮。

這一刻,鬱悶之情全化作憤怒。袁世凱心中忍不住咒罵,馮國璋,可惡!王世珍,可惡!段祺瑞,尤其可惡!

當此該為國家出力的關口,這些人各個都靠不住。真的是可惡!

正在此時,隨著腳步聲響,曹錕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請稟報大總統,曹錕求見。”

曹錕拿著報紙進了書房,一看袁世凱的桌上也放著同樣的報紙,便大聲說道:“大總統,也不知道何銳怎麼就豬油蒙了心,蹬鼻子上臉,竟然敢挑撥北洋的兄弟!請大總統下令,讓張錫鑾剿了這混賬!”

“剿了何銳?好啊。仲珊,何須請張錫鑾出馬。你帶吳佩孚吳子玉前去把何銳剿了。”

雖然袁世凱語氣輕鬆,曹錕卻見袁世凱臉上都是冷笑,知道自己拍馬屁拍到了馬腳上,趕緊陪著笑說道:“大總統,卑職是覺得何銳此時胡言亂語,乃是北洋的禍害。”

“禍害麼?我倒是覺得何銳乃是我北洋的豪傑,北洋的未來就得看他了。”

曹錕急了,趕緊說道:“大總統的兩位公子才是北洋的未來,何銳算是個什麼東西。”

“仲珊,我知道那幾個兒子什麼成色。若是我死了,老兄弟們若是能記得咱們兄弟一場,能安置他們回鄉,讓他們生下一兒半女,給我袁家延續血脈。就是老兄弟們對得起我了。”

聽袁世凱這麼講,曹錕知道話題已經說盡,只能起身告退。

當此緊要關頭,到處都是打聽訊息的人。段祺瑞已經五次求見袁世凱,前三次雙方會面的時候弄的極不愉快。段祺瑞後面兩次求見,袁世凱根本就沒見段祺瑞。段祺瑞也直接辭職。

但段祺瑞辭職之後並不等於就退出了權利中心。事情發生了不過半天,段祺瑞的幕僚就前來稟報。曹錕看到了報紙上何銳的專訪,氣沖沖前去求見袁世凱,最後卻無疾而終。

曹錕經常說:“我就是一個大老粗,什麼也不懂。”

這話也就是曹錕自己說說,北洋上層誰都不信。一個大老粗絕不可能坐到曹錕此時的位置上。但是段祺瑞知道曹錕做起事來還真有‘大老粗’的範兒,絕不會輕易放棄。

既然曹錕從袁世凱那裡出來之後竟然對弄死何銳的事情一言不發,那就只有一個可能,袁世凱阻止了曹錕。

合上刊登了專訪的報紙,段祺瑞站起身,對勤務兵命道:“磨墨。”

幕僚正是奉命幫何銳辦理手續的那位,他問道:“總長,何銳是不是要壞事?”

段祺瑞輕笑一聲,“何銳不愧是能從我這裡弄走一萬大洋的小子。只怕這次死不了。”

說完,揮毫寫信,信的開頭寫道:金坡兄鈞鑒……

也就在此時,楊度正在與英國記者喬治·厄內斯特·莫里循聊著各國對袁世凱的支援。楊度當然知道了曹錕前去袁世凱那邊要弄死何銳的事情,他並不覺得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只是就列強到底多大程度支援的問題,與喬治·莫里循這位袁世凱的外國幕僚交流著想法。

當時《泰晤士報》在國外的影響力很大,以至於報社的駐外記者常被人們視為第二大使。喬治··莫里循在泰晤士報上發表過多篇關於東亞文章,因為遠東當時不是英國政治重點,泰晤士報也懶得派專職常駐記者,所以拉他做了個兼職。莫里循到了中國之後,周旋於以洋務著稱的士大夫之間,此時入幕袁世凱帳下。因為做中國人和列強的中間人角色,受到袁世凱的器重。

聽楊度對英國政府支援的說法,莫里循並沒有立刻回答。等楊度說完,莫里循答道:“楊先生可曾聽說過何如何督軍麼?”

楊度一愣,不知道莫里循是什麼意思。莫里循平靜的說道:“也不知道那兩位採訪何銳的記者有沒有從關外回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