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594章 中華民國政府很關注(六)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法國議員選舉在1930年10月開始,11月24日結束。以前總統兼前總理加斯東·杜梅格所在的政黨獲得勝利,加斯東·杜梅格力壓總理雷蒙·普恩加萊,成為新一屆政府的總理(部長會議主席)。以對外強硬著名的前總理雷蒙·普恩加萊因為1926-1928年成功推行了法郎改革,出任財政部長這個極為重要的職務。

新總理杜梅格勝選演講中宣佈,“為了增加法國人民的休息,本屆政府第一個法案將是在選舉時提出的法國人民每年都有兩週帶薪休假的法案。而且本屆政府將堅決執行每週40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加班必須雙倍加班費。週日或者假日,盧浮宮之類的地方可以對民眾開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左翼政客聽到杜梅格的勝選演講,雖然很想吹口哨喝倒彩,但前來參加新總理勝選演講的法國民眾們聽到杜梅格的發言,立刻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喝彩聲。看到了群眾的熱情,左翼政客們不得不忍住喝倒彩的衝動。

杜梅格屬於中間偏右的政黨,增加福利本不是杜梅格會優先考慮的內容。但法國是革命老區,當年把權貴吊路燈,把教士砍頭,燒教堂的事情沒少幹。法國右翼大多不是反對福利那種右翼,而是比較民族主義的右翼。只要國家有錢,這種右翼也會為了選票而向人民讓利。

杜梅格總理結束了他的勝選演講,向群眾們致意,每一次致意都得到了法國群眾發出的熱烈喝彩。聽著群眾們激烈的呼喊著“杜梅格,杜梅格”,深受感動的杜梅格總理再次向群眾致意。隨即贏得了群眾們新一輪的喝彩。以至於杜梅格致意六次之多。才意氣風發的回到愛麗捨宮,召開了執政黨的內部會議。

費加羅報在當年的新聞頭版,用了一半的版面熱情洋溢的寫道:“……十幾年前的歐洲大戰勝利後,帶給法國什麼呢?失去了1/10的人口,1/4的產業遭受嚴重的損失。1918年,預算赤字高達180億法郎,欠美國160億法郎,欠英國130億法郎,物價成倍地上漲,戰前對外的高利貸借款大部分都有去無回,尤其是對沙俄的那部分貸款被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給徹底賴賬。幾乎所有法國人的生活都陷入艱難。

過去的兩年多時間中,法國上一屆政府因為明智的選擇,使得法國經濟高度活躍。為了滿足法國經濟,政府增發了近2000億法郎。不費一槍一彈,不僅完全彌補了當年的損失,還讓法國經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從兩年多來的表現看,本屆政府很有可能是一屆能夠滿足法國國民期待的政府!……”

左翼政客們看到這篇頭版之後可是被噁心壞了。以前是他們提出的這些政策,現在由中間偏右翼政府全盤接受,左翼政客們完全沒辦法透過阻止這些法案的方式打擊現任政府。

在此次大選之前,法國政壇早就有一個共識,哪怕上臺是右到冒泡的極右翼政黨,新政府也有能力推行除了改變政體之外的幾乎所有左翼的政策。現在這個共識變成了現實。左翼政客們對此無能為力,誰讓他們用盡解數數都沒辦法勝選。

費加羅報另一半的版面則介紹了中國1930年的秋收情況。因為合成氨的普及,中國1930年秋收產量相較去年增加了11%,加上大大增加的夏收,中國1930年全年糧食產量較去年增加了15%。糧食產量拉動了工業生產,費加羅報預測今年中國工農業總產值將達到去年的15%以上。

英國方面很清楚法國的意圖。中國經濟越好,法國的經濟信心就越足。所以英國方面針鋒相對的寫了調查報告《哭泣的法國輕工業》,“……法國竭盡全力吹噓他們的重工業發展,但是在巴黎、在馬賽、在里昂,法國輕工業正面臨著驚人的衰退。以紡織業為例,法國在1928年的比例為100%,而1930年則萎縮了35%。這35%的份額都被中國佔的廉價紡織品給佔領了。法國的棉花向中國銷售,最終變成了中國的紡織品向法國銷售。這直接導致了30%的法國紡織業的萎縮……”

對於法國來說,英國人說的話就是謊言。所以法國民眾根本沒有在意英國報紙所描述的就是事實。紡織業的生產環境非常惡劣,工資也非常低。即便紡織業的就業十分衰落,但是佔比巨大的女性員工們可以到機械製造業去端盤子送茶水,也比在始終轟鳴的廠房裡伺候紡織機要好的多。即便是不能從事紡織業,服務業中的女僕,長期照顧行業,以及託兒所行業要有利可圖的多。拿同樣的工資,法國勞動群眾理所當然的期待更好的工作環境。

193-0年10月,英國失業工人的比例已經到了20%。曾經在各個工廠積累了工作經驗的壯勞力們尚且找不到工作,英國經濟部門的確不能理解失業率只有1.8%的法國勞動者的想法。

英國政府數次的內閣會議都圍繞著英國的英鎊展開,但是成效寥寥。在沒有需求的現實中,英國政府也沒有辦法。以至於英國內閣向英國外交部下達了死命令,“1931年初,必須促成英國國王訪華!”

在中國,何銳並沒有世界其他國家所想象的那樣,悠然自得的過著國家領袖的生活。此時的何銳每天都在與報表做著奮鬥,中國各省、各市、各縣、各鎮的報表送上來。經由經濟部門篩選過的資料才送到何銳這裡。何銳甚至需要投擲著三角型的骰子,來確定對哪個鎮或者縣進行資料檢查。

那些離譜的經濟發展資料經過農業部、工業部,以及建設部的篩選,已經由各個部下達命令進行調查。譬如,那些糧食增產超過20%的縣,國務院與之相關的各個部已經責成各省的農業廳進行抽樣抽樣調查。經過這樣的調查之後,大部門奇特的增長率都被捏爆了。只有那些無法捏爆的地區資料才能送到何銳面前。

在這樣的統計能力之下,各個縣自然搞不出畝產萬斤的事情。畢竟縣領導也不是傻子,他們至少很清楚,如果自己將畝產萬斤報上去,被上級部門查出問題的話,不僅是縣下面的鎮、村的領導一律免職,縣、市的領導也基本完蛋了。免職已經是非常溫柔的處理,相關部門的領導不僅會被免職,還會被解除其退休待遇。交了這麼多年的退休金也都全部化作烏有。在這樣的連帶政策下,至少縣級與市級的報告就嚴謹了很多。

何銳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命令辦公廳對異常情況進行調查。那些年輕的辦公廳秘書們在這樣的工作下對於經濟的問題非常瞭解,也成了各個部門法律與政策部門的優先西安則物件。

對於何銳來說,這些問題其實無所謂。找出問題,就意味著對國務院的壓力。國務院總不至於對主席辦公廳的意見視若無睹。只要他們肯解決,事情就變得容易理解起來。中國這麼大,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在,總會有些地方政府的資料顯得十分另類。如果何銳能夠找出問題所在,倒也節省了辦公廳的很多麻煩。所以何瑞也根據現在的資料,對於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何銳抽著菸捲,吸收著尼古丁的時候,秘書們可就把各種資料送到何銳面前。何銳只要將各個省份乃至於地市的經濟資料,譬如發電量,以及地方企業的機械化程度,就能大概推斷出各個地市的經濟局面。譬如,年人均耗電量不足50度的地區,除非是有特色產品,否則就沒有理由出現耗電量巨大的問題。這種局面下,只要工業部拿出相關檔案,就能看出端倪。

對於這樣的高壓統治,地方上的同志們都感受到巨大的問題。尤其是巨大的耗電量與工業向想不叫,立刻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例如,從經濟角度來看,非得認為耗電的企業沒有足夠的電動機,很容易被戳穿問題鎖在。

官僚分子是很容易進化的,尤其是那些錯誤的案例,對於‘不想出事’的官僚人員來說,其警示意義甚至比那幫想把問題辦好的官僚們更現實。雖然說傻瓜們活不久,但是這世界上傻瓜們總是會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最終,當傻瓜們被幹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有點能力自作聰明的傢伙們。

何銳雖然很厭惡這樣的破事,但是何銳也不得不承認,官僚集團的進化需要血淋淋的案例。只有中央調查組們表現出不俗的能力之後,才能激發官僚集團們的反應。

好在官僚集團的進化還挺不錯的,而中央集權的政府本身就在這些領域有很好的表現。譬如,鄉里出事,就可以直接找縣裡的有關部門詢問。如果這種部門無法給與有效的回答,那就可以把這些部門給幹掉。

畢竟當年的政府組成中,完全來自於東北那幫經歷過詳細統計考驗的幹部比例的確有限。那幫來自於舊政權的的幹部們數量巨大。處理起來並不心疼。

而且這樣的處理不僅讓那幫尸位素餐的傢伙們完全暴露,也能讓少數有位的官員顯露出來。何銳對於這樣令人厭惡的工作才能堅持下去。

張錫鑾對此事是有所準備的,作為老北洋碩果僅存的一位,張錫鑾絕不肯讓自己為被人背鍋。凡是遇到因為這樣的事情而倒黴的混蛋,張錫鑾家絕不會有絲毫的同情。這種人別說見到張錫鑾,連張錫鑾管家那一關都過不去。

但是到了1931年2月,張錫鑾的管家已經興沖沖的把何銳送來的訊息轉遞給張錫鑾。

張錫鑾看完了訊息內容,整個人都有些不解。英國國王準備訪問中國,何銳邀請張錫鑾共進國宴。英國國王在當下可是個人物,張錫鑾好歹也聽說過大英帝國的名頭。從名義上,張錫鑾著實不太理解自己為啥要與英國國王一起吃個飯。

所以思忖良久,張錫鑾口授,管家給何銳寫了回信,“……何賢弟,愚兄雖然十分不待見外國人,卻著實不明白英國國王與愚兄有什麼關係。當年愚兄最痛恨的乃是俄國沙皇以及日本天皇,這兩者中一方面不斷侵吞中國領土,一方面則是發動了甲午戰爭。若是與斬首這兩者的事情,愚兄定然不辭勞苦的去觀看。至於英國國王之流,愚兄著實與他們毫無交集……”

何銳看完,忍不住笑了。老張這樣的人物真有些年老成精的感覺,何銳最初是感覺老張或許對世界強國的領袖有點興趣,沒想到老張居然說的如此明白,何銳也沒辦法說什麼。只能回信道:“張公親啟,前日收到來信,莫名惶恐。本以為張公會對與世界領導者共進晚餐有興趣,見信之後方知,誤會了張公的高潔。對之前擾亂張公清淨的信件甚為羞愧,還望張公見諒……”

何銳本是想對秘書口授此此信件,然而老婆之一的光子乃是日本記者。日文中有一套專門的敬語,這種敬語是將‘禮貌’發揮到極致的一套用詞。與日文中的這套敬語相比,何銳的話可以視為粗鄙不堪。於是光子就透過何銳的口授,將其轉為敬語,又由秘書處將其轉為中國的語言,發給了張錫鑾。

結果張錫鑾看完之後不由得大驚。立刻回信,“何銳賢弟,為兄雖然老邁卻不是不通事理。賢弟前日來信過於客氣,愚兄覺得莫名驚詫。若是賢弟一定要讓愚兄與英國國王一晤,何不直言。凡是賢弟所命,愚兄定然從命!”

這下何銳有點下不來臺。本就是想看看日本敬語而已,沒想到驚擾到了張錫鑾。何銳只能派人前往天津,親自向張錫鑾道歉。如果不是何銳此時太忙,只怕得由何銳親自登門不可。

將人派出去,何銳繼續自己的工作。時間進入1931年,英國已經發現了經濟問題完全不是英國自己可以解決的,除了極力推進英國國王訪華之外,英國還搞出了脫離金本位,英鎊集團,以及帝國特惠制,三個手段。

英鎊集團是以英鎊為中心的排他性國際貨幣集團。1931年9月建立。在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打擊下,英國被迫放棄金本位制,並宣佈英鎊貶值。為保持其原有勢力範圍和殖民體系,加強其市場競爭能力,英國聯合各殖民地、自治領(加拿大除外)以及與英國在財政經濟上有密切聯系的國家,成立英鎊集團:各成員國的貨幣與英鎊保持固定匯率、各成員國之間貨幣匯價固定不變,而對成員國以外的通貨的匯價,則按英鎊與美元的匯價來確定;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信貸和其他賬務一律用英鎊結算;在成員國之間,資金轉移不受限制;各成員國的外匯準備金、黃金都應存入倫敦各銀行,以供國際清算之用。

歷史上,1931年正當世界經濟危機時形成。參加者有英聯邦各成員國(加拿大除外)以及瑞典、挪威、丹麥、葡萄牙、埃及、伊拉克、阿根廷、巴西等當時在財政經濟上同英國有密切聯系的國家。規定各成員國貨幣與英鎊保持固定匯率,而對其他通貨的匯價則按英鎊對美元的匯價來確定。各國把大部分外匯準備金儲存倫敦,供國際清算之用。英國利用英鎊集團鞏固了它在各國市場上的地位。1939年該集團為新組成的英鎊區所代替。

1932年,資本主義世界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市場的鬥爭十分激烈。經濟上和技術上日益落伍的英國,對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比其他國家都大,而商品的競爭能力卻弱於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在經濟危機中,英國的出口貿易額下降了一半以上。英國不得不放棄它長期執行的自由貿易政策,轉而實行保護貿易政策,宣佈對進入英國市場的外國商品,一律徵收10~33.3%的從價稅。與此同時,英國加強了外匯管制,並逐步組成了英鎊集團。參加英鎊集團的國家之間可以自由兌換外匯,而對集團外的外匯交易則實行嚴格的管制,以保護英鎊集團的市場。由於英國徵收保護關稅,勢必影響到與英國有密切經濟聯絡的自治領和殖民地。為了使英國與自治領、殖民地之間的經濟關係不致因此受到危害,並透過進一步發展相互之間的貿易來保護和擴大英國在這些國家的市場,因此,英國與自治領和殖民地之間建立了關稅同盟性質的帝國特惠制。

主要內容根據渥太華帝國會議的協定,帝國特惠制的主要內容有:①英國對來自自治領和殖民地的進口商品,給予關稅優待,其中大約有80%的商品可以免稅輸入,其他約20%的商品也只徵10%左右的低關稅。②英國保證自治領和殖民地農產品在英國的銷售市場,限制從自治領和殖民地以外的國家輸入農產品。③英國的工業品在輸往自治領和殖民地時要相應地享受優惠待遇。④自治領和殖民地在擬定關稅政策時,要接受英國的建議,對從英國以外的國家輸入商品要徵收高額關稅。為了執行渥太華會議的協定,英國又分別與各自治領和殖民地簽訂了一系列協定,明確這些國家和地區對英國商品所給予的優惠。這些協定一般都將對英國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減至商品價值的20%,大大低於對其他國家的商品所徵收的關稅。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