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文明破曉->章節

第388章 血寶石(八)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採訪稿送到西園寺公望面前的時候,紙張上還散發著墨跡的氣味。西園寺公望看的很認真,這位日本元老最在意的是何銳對中日關係的看法。經過這麼一場戰爭,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被挑撥起來了,對中國的態度十分敵視。

西園寺公望覺得現階段日本的局面還在控制範圍之內,但是中國國內一旦也因為勝利而生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兩國的關係就將滑向西園寺公望都完全無力解決的尖銳對立。這也是西園寺交給讀賣新聞主編的一些問題。在採訪稿中,光子已經向何銳發問。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閣下,您認為當下中日關係有改善的方向麼?’

‘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並不高漲,激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動力在於中國不能被平等對待。隨著中國恢復了完全的主權,現在國內的注意力已經從反抗對外壓迫轉向了國內經濟建設。日本國內理性的政治家們應該很清楚,只要他們不再故意挑動對華的惡意,中國的民族情緒並沒有什麼威脅。這就是改變中日關係的良好時機。’

‘對日本來說,民族信心很大一部分在於對周邊國家居高臨下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是一種虛假的存在,居高臨下的核心在於利用特權獲得超額利潤。日本有責任心的日本愛國者有必要將這個事實向日本民眾闡述清楚。真相並不會傷害任何人,因為事實就是事實。’

‘誰會反對意外之財呢?只有極少數的道德主義者。日本人民如果知道了特權帶來的超額利潤已經失去,他們或許會不甘,或許會不快。但是他們也會接受事實,把注意力放到他們該注意的事情上去。當然,如果日本人民理性的認識到事實之後,依舊做出一定要透過入侵中國來獲得日本繼續發展的資源,也是很好的事情。透過戰爭來證明這種選擇是對是錯,雖然是悲劇,卻也能讓事實徹底大白於天下。不過就我對日本人民的瞭解,日本人民並不會這麼選擇。只有一批心懷叵測之人才用用謊言去誇大成功機率,用暗殺去鉗制理性的聲音,最終把日本拖入一場為了維持那些人個人利益的戰爭中去……’

西園寺放下採訪稿,微微嘆息一聲。之前的擔心已經消散了,何銳依舊能夠理性冷靜的看問題,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在採訪中,何銳已經指出了日本國內極端派們的做法。那些人正在透過暗殺來威脅那些嘗試透過調整國內經濟制度來拯救日本的政治家。提出《日本土地維新計劃》的兩位議員就是犧牲者。

感嘆片刻,西園寺坐回座位繼續瀏覽起來。看到何銳提出了‘關稅同盟’的設想,西園寺微微點頭,卻沒有特別當真。想把中日關係推進到這個程度,西園寺自己都沒把握。關稅同盟設想中的‘陷阱’也非常明白,日本真的想與中國搞關稅同盟,就必須對日本國策進行全面調整。想讓日本改變國策,沒有數年時間根本不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作為外交家,西園寺精通外交其中的小把戲。如果日本現階段提出恢復中日貿易的要求,中國方面就可以說,‘有這麼好的新建議,難道不該好好的討論一下麼?’

抓住這點,中國就可以切入到更多領域,對日本提出各種新要價,還能順理成章的將恢復正常貿易談判的事情往後拖。

看透這些並非只是西園寺,三井康木與石原莞爾分著看完採訪稿後苦笑道:“何君要價太高了。”

石原莞爾搖搖頭,“日本需要的是真正的光明未來,如果不能滿足日本的需求,日本就會不斷挑戰東亞秩序。何君對日本十分瞭解,他提出的方案才能讓東亞擁有真正的和平。”

三井康木微微搖頭,“但日本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

“不是日本不接受,而是很少的人不能接受。”石原說完,盯著三井問道:“不知三井君會不會願意走進光明未來。”

三井財團的生意在過去一年中每況愈下,他為此日夜焦慮。此時見石原目光銳利的看向自己,雖然不想說什麼,卻也知道自己必須有所選擇。三井答道:“大阪商家哪裡有不想國家興旺的?”

聽到這話,石原才點點頭,所謂‘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諸侯皆驚’,是因為諸侯們的確沒有經商的才能。不過大阪商人們也謹守本分,並不會主動挑動什麼。

“三井君,就我看來,這篇報道定然會在國內引發很大反響。上層不會對這些問題做出任何回答,因為任何反應都只會讓他們更加為難。到時候就得看民眾能否知道《日本土地維新計劃》。”

三井稍一思索,已經明白了石原的想法。如果想逼迫日本上層發生改變,就得給民眾指出一條明路。何銳這次的訪談本身並非在向日本民眾喊話,而是在向日本上層、中層以及知識分子喊話。希望這些人看到一條道路。

如果選擇回應,就得讓日本民眾動起來。如果《日本土地維新計劃》真的能夠執行,日本民眾的生活就能夠得到立竿見影的改變,加上兩位議員‘離奇死亡’的事實,一定能夠將民眾的情緒煽動起來。

但這話沒辦法說出來,三井問道:“石原君,何君在緬甸能夠打贏英國麼?”

“一定可以。”石原果斷答道。

三井不懂軍事,並不願意討論,便答道:“等何君獲勝到那日,民眾當會有所感。”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這就是日本的腹語術。明著說的是在緬甸的戰爭,實際上是向石原保證。只要外部局勢已經準備好,三井就會有所行動。

正如石原所料,《讀賣新聞》分四天刊登了採訪稿,日本民眾的情緒被快速激發起來。日本國內對於何銳的看法很強烈,被何銳擊敗,使得日本民眾對何銳充滿了憤怒與敵視。但交戰雙方的指揮官都是陸軍大學畢業生,又讓日本民眾生出‘自己人被自己人打敗’的釋然。

何銳在這篇訪談中闡述的是中日合作,當然會有些日本人認為何銳不過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同樣也有一批人會覺得,如果中日的未來真能如何銳所描述的那樣完成真正的中日合作,攜手共進,中日兩個列強一同開闢光明未來,也不是壞事。

過去三四十年中,日本國內的思潮裡面並非只有簡單的侵華派。非常多的日本志士與精英們都提出過中日攜手的考慮,辛亥革命爆發後,非常多的合作派都覺得光明未來在前面,卻沒想到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不僅沒有崛起,反倒陷入了更深的混亂,才使得這種聲音越來越小。

何銳的出現已經改變了整體局面,繼續持中日合作的人都關注著中國的變化,期待著中國能走出一條振興東方的新路。只要中國能夠走通這條路,他們自然願意投身兩國合作。

連心灰意冷的那些人也免不得有些重燃信心的衝動,關注著中英在緬甸的較量能打出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不過這批人也只是有些衝動而已,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是當下凡爾賽秩序的建立者。幾年前還費拉不堪的中國能夠擊敗英國,這已經是狂想。

何銳對日本國內的想法早就了然於胸,這篇訪談只是未來對日工作的一個鋪墊。何銳本人的注意力則放在了國內經濟建設上,連緬甸的戰爭都不是何銳當下的優先考慮。歷史早就證明過,英軍在緬甸不足為懼。

此時何銳正在與新成立的黃河流域管理局的同志們進行學術討論。此時的黃河並沒有遭到光頭下令炸開花園口導致的禍害,河道雖然也有各種泥沙量大而導致的問題,卻比何銳時空的1949年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光頭前世的杜衝導致黃河改道,雖然造成了千年的禍患,但是百餘年黃河北歸後,時光也讓黃河流域恢復了不少。

現實壓力不大,討論氣氛就相當輕鬆。如何阻止泥沙入河的問題已經有了淤地壩這個解決方法。黃泛區那些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何銳提出了種植胡楊樹來改善鹽鹼地的方案。

塔讀@

至於蘭考這種地區,何銳直接借用焦裕祿書記的方案,以大量種植泡桐樹的生態方式來解決。何銳對焦裕祿書記這樣的優秀共產黨員十分尊敬,不過何銳的關注點在於,焦裕祿書記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個用生態改善方案來應對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

黃河流域管理局的同志們都出身水利、農業學校,聽何銳並沒有要求大家‘大幹、苦幹’,談論的都是如何利用同志們本專業的領域解決問題,情緒自然很高漲。

但這些方案都是大家從未接觸過的,東北農業學院林木專業的黃振學同志問道:“主席,泡桐樹成長很快,種出來之後用在哪裡?這些樹並不適合做建築材料。”

“可以試試做樂器。”何銳答道。這不是何銳異想天開,而是何銳看過的相關報道介紹過此事。

1970年代,蘭考人並不知道泡桐能做樂器。當時,泡桐被製作成燒火用的風箱,這些風箱在鼓風的時候,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上海樂器廠的一位技師來到蘭考,聽到這種聲音之後便認為蘭考的泡桐很適合作樂器材料。這訊息在業內迅速傳開,上海、揚州等大民族樂器廠紛紛來蘭考進貨。

當年焦裕祿書記為了防風固沙在蘭考培植泡桐,沒想到這裡的土質是沙土和淤泥摻和而成的,這種土質種植的泡桐材質輕柔,結構均勻,不翹不裂不變形,而且透氣、透音效能好,被業界稱為“會呼吸的木材”,因得益於黃河故道得天獨厚的土質,生就了“會呼吸”的特質,成為民族樂器最佳的音板原材。

黃振學並沒有想到有這樣的用途,忍不住詢問何銳,“主席,這有什麼講究麼?”

何銳也不能強行說,便笑道:“這個就當這次會議的一個小秘密吧。我也是心血來潮說一說,同志們可不要往外傳。泡桐樹成材時間不過15年,等到15年後,我們再來舊事重提。”

說到這裡,何銳突然想起件事,便站起身,“同志們,你們聽說過時間盒子麼?”

大家聽說過‘時間’,也聽說過‘盒子’,但是兩個詞組合起來是什麼意思,大家完全不知道。所有人看向何銳,有些人直接表示不知道,有些人不知道何銳這話什麼意思,不敢亂回答。

何銳講道:“時間盒子,就是大家給在未來某個時間的自己或者其他人寫封信,對那時候的人提出問題。寫完信,就放到一個盒子裡鎖起來。等到了那個時間再開啟。既然我說了泡桐樹能做樂器,而泡桐樹又是15年成材。今年1925年,我們就給那時候寫一封信,等到15年後,1940年的時候再開啟。那時候看看15年前的想法是否變成了現實。”

大多數同志最初以為‘時間盒子’是個神秘的儀器,或者是特殊的技術。沒想到卻是如此人文的東西,是一個彷彿遊戲般的事情。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下,大家都很需要精神上的調劑,都立刻表示可以做。

不過盒子拿來了,鎖也準備好了。面對信紙,大家卻都犯了難。該寫什麼呢?或者寫給誰呢?

看著一群咬著筆頭的青年們犯了難,何銳笑道:“哈哈,同志們。這是對未來的期盼。想寫給誰就寫給誰,若是想不起來,就寫給自己。”

大家眉頭舒展開來,有些人已經開始伏案疾書。那黃振學寫了幾個字,又停下筆,皺著眉頭想了一陣,又問道:“主席,寫什麼呢?”

何銳正在寫信,聽到這話,頭也不抬的答道:“想些什麼就寫什麼。不過這種信大概都是寫自己對未來期盼。”

黃振學也覺得有道理,便提筆寫了起來,‘寫給未來的我,那時候的黃河是否已經如我們所推演的那樣,因為全面的水土治理,使得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變成了1925年的五分之一。曾經一碗水半碗沙的黃河水,可否已經只剩下並不多的泥沙。那時候鹽鹼地上的泡桐可否能製作成樂器,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那時候的我,所見的大地已經一片碧綠,河流清澈,魚蝦成群。’

寫到這裡,黃振學停下筆。只是想到這樣的畫面,他就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出身於山東流民家庭,自小在瀋陽艱苦度日。不過父輩對於孩子上進有著異樣的執著,所以上了教會學堂。在何銳到東北後,大辦教育,這才有機會上了大學。被分配到農業學院,上了林木專業。自己的未來大概是在廣袤的黃河流域培育樹木,種植樹木。

想到在學習會上學到的中國國土現狀,黃振學繼續寫到,‘1940年的中國,森林面積可否恢復到了15%,而不是現在大概9%的水平。各個家庭可否已經用上了煤炭,而不是到處砍伐樹木做燃料。那時候全中國各地可否都有了如同東北林場那樣成片成片的林地,人們在休閒時刻到樹林中散佈。木料充足,價格便宜。家家戶戶都能有自己的全新傢俱……’

寫著寫著,黃振學發現自己只是把從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寫進了給未來自己看的信裡。停下筆,開始想著該給自己寫點什麼。想了好一陣,黃振學寫到,‘未來的我,那時候我可否走過中國的大地,看過各地山川河流,看過各地的日出日落。那時候的我,可否生活在一個世界第一強國中國裡,那時候的中國是否已經真正的和平,大家安居樂業。我也有了妻子,帶著孩子們在我參與完成的林場裡歡笑嬉鬧。’

作為一名單身青年,寫到這裡,黃振學就覺得很不好意思。想把這段擦掉,又覺得既然寫給自己看,沒必要擦掉。不過此時心情起伏,也寫不下去,就趕緊寫到,‘先說這麼多,我希望那時候的我已經是個很能幹的人,再見。此致,敬禮。’

信封已經準備好。把信紙塞進信封,用膠水封上。在封皮上寫上‘給自己’三個字,黃振學把信交了上去。

這邊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箱子,大家的信都裝進去,外面用一個厚厚的橡膠套封起來。於是何銳帶著同志們到了院子裡,在一片被確定為綠化帶的地方挖坑埋進去。何銳又命人定做做石板,並且告訴同志們,“這裡會放進去一塊水泥塊,最上面的石板上刻上‘黃河流域管理局1925年5會議時間盒子埋放地,1940年5月開啟’。有了這個標誌,大家就不用擔心會找不到。同志們,讓我們15年後在這裡重逢吧。”

青年們想到未來的衝鋒就不自覺的激動起來,歡呼聲鼓掌聲響起。何銳看著青年們,心中卻微微嘆息。15年後,1940年,如果自己的計劃能夠順利執行到那一天,中國應該正在經歷戰爭,一場席捲整個世界的戰爭。

何銳也不知道那場戰爭會打多久,不過何銳相信,中國能夠贏得那場戰爭,並且在戰爭後建立起一個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看著那些朝氣蓬勃的青年們,何銳放下了關於戰爭的思考,對著同志們大聲說道:“到中午了,我請大家吃飯。”

如果是舊時代的人,自然會各種謙卑。新時代的青年們聽到這話,都大聲叫好。對他們來說,吃飯就是吃飯,僅此而已。

很快,大家向著食堂浩浩蕩蕩而去。大家真的餓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未曾設想的道路 革清 洪流之歌 革宋 赤色黎明 1852鐵血中華
相關推薦:無仙我在木葉肝經驗潛行者諸天之龍脈巫師會穿越的巫師瑜真傳全球對映:開局我是滿級大佬修真之覆宇翻雲混跡球場的獵頭龍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