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幕1925->章節

一九六章 西北水系(1)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一九六章西北水系(1)

如果吳安平傾向**,他絕不會承認。/www.tsxsw.com/如果他真有傾向,以曾有過的一心報考黃埔的經歷,及孫中山之前在國人心目中的影響,相對來說,他的傾向性也該在國民黨這邊。實際上,能夠自由穿梭後世與今時之後,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個巨大的轉變是,他已不再相信任何政黨,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他已經沒有所謂的傾向性,這並不是說國民黨和**的理念不吸引人,而是他已經明白,任何政黨都不因其理念是否先進,而行事就天然正確。

國民黨從綱領上來說,與**現階段的綱領,其實並無太大區別,但綱領是綱領,在國民黨卻成一紙空文,所以它只能偏安臺灣。而**雖取得政權,但後來的歷史證明,它同樣犯了很大的錯,而且最終原有的**理想,其實也名存實亡,實行起更為現實的政策,舉國開放,雖成就很大,但失去的同樣很多。

他要插手國內政治,採取的一些手段,雖然看似對**幫助更大,但實際因為**居於弱勢,才這樣不得不為之。如果隨後**強勢起來,他反要去扶助國民黨,促使其形成更富凝聚力及向心力的政治實體。這其實是他預想中的三角政治體系的現實需要,也因為他同樣無法保證新民黨就不蛻化變質,必須要為其樹立對手,就不妨乾脆樹立兩個。

看他行事,其實只管插秧不管澆水,觸角雖向國共兩黨都伸了出去,卻絕無竭力推動之意,還是將精力主要放在引導社會變革之上,想憑此及那些提煉出的歷史認知,來推動兩黨的自然轉變。實際上,他是不會越俎代庖,直接對兩黨事務指手劃腳的。

一方面他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另一方面他也始終認為,只要國家格局有變化,便能立於不敗之地,屆時無論誰當政,其實都能將中國帶向復興和強盛之路。這才是他最關心的事,至於實行什麼主義,只要百姓認同,那又算什麼了不得的事呢?他雖然會在西北做些嘗試,但同樣不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所以,給各路人馬分派好任務,並擬定好行動計劃,他基本就放任其自由發展,不在細節上去推定及推動了。這就比如說,他其實只是給果樹施點肥,至於能結多大的果實,那就看果樹自己是不是爭氣,反正蘋果樹總結不出香蕉來,只要有果實,無論大小都是收穫。他只提供必要的條件,卻不負責呵護管理。

其實,之所以說沒那麼多精力,是因為自取出貝加爾湖藏金後,吳安平便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朝西北調水上。d-7引擎既是時空穿梭的神器,也是匪夷所思的工程利器,正因為有這種便利,他才雄心勃勃,想以個人之力構建西北水系,解決此後一百年中國也未必能解決的西北水荒問題。

這裡所謂的西北,其實是指陝西、甘肅、新疆、寧夏、青海、綏遠六省,外延可至遼西及察哈爾、熱河。這些地區國土面積有近三百萬平方公裡,但大部分屬於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土地,而如果不儘早利用d-7引擎的強大功能,引水灌溉西北,那這種趨勢還將愈演愈烈,直至近乎全部淪為荒漠。

開發西北,是吳安平強國構想的重要一環,其意義無論怎樣拔高,都不算過份。

一方面,這和移民充疆、安定西北、掌控中北亞等戰略設想息息相關;另一方面,預計能得到的以十億畝計的良田、草場和森林,也是難以抵制的誘惑,能使西北的實力有質的提升。就算不提對國家未來的更深遠影響,只憑這兩點好處,就足以讓吳安平下定決心朝西北引水了。畢竟,西北雖然看上去什麼都缺,但其實什麼都不缺,只缺水。

現在提早改造西北,難度比幾十年後要小很多。

便利有這麼幾個:一,時空引擎的工程效率,比裝置最先進的數萬人的工程隊都高很多;二,荒漠化沒有後世嚴重,地下水位很高,植被易恢復;三,非常時期,意志高度統一,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四,境外引水或截斷外流江河,不用考慮別國發對;五,優先考慮的是人的生存,生態災難什麼的沒人提,就算有人提,也沒人在乎。

當然,不利因素也有一些,最起碼d-7引擎不能包辦所有的工程,而依靠現在的技術水平,很難實現後世一些宏偉工程的設想,必須另尋出路,將這類的工程儘量繞過。

要朝西北引水,在後世有很多現成的方案可供參考,但這些方案幾乎都侷限於“南水西調”,這與吳安平的設想並不一致。因為有那些便利條件,所以除青藏高原及西南諸江河上游外,他還要從北方引水,而這主要涉及貝加爾湖和北亞及中亞的幾條河流。說白了,就是還要從蘇聯調水南下,反正那裡冰天雪地地廣人稀,引些水也沒多大影響。

所有引水工程及線路,都是由夏聽白花大價錢請後世的水利專家幫忙規劃的,應該說,這些方案具備極大的可行性。在後世,其實就算有可行性也遽然動工,只看西線調水方案,光論證就花了幾十年,可想而知,這其中牽扯的問題有多少。但在吳安平這個時空,只要有可行性就夠了,那些專家的憂慮,有些對他根本不是問題,有些他根本顧不上考慮。

調水工程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複雜條件下的施工、高壩水庫、長程隧道和倒虹吸大型工程。當然,生態影響也是一方面,但吳安平是不會去考慮物種滅絕問題的。對他來說,人尤其是中國人,就是最重要的物種,人都快活不下去,哪裡還顧得上動植物的生存問題。況且,一些物種可能滅絕,但另一些將滅絕的物種,沒準就會興盛起來。

有d-7引擎在,複雜條件下的施工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硬的不怕硬,軟的不怕軟,不怕滲水,不怕塌方,這樣一來,只需要加大工程量,就能造出近乎天然的導水、蓄水等水利設施,不但不用再進行人工修築,連後續的維護都基本能省掉。

高壩水庫也不是問題。

當然,d-7引擎再強大,也是造不出壩高幾百米的巨型水庫的。從歐洲引進的第二批多達五萬的中高級人才,三月中旬已經到位,這批人中雖有二十幾個水利專家,但努努力胡佛大壩或許能修出來,三峽工程卻沒可能修成,即便修成也難以保證其質量,沒準很快就會垮掉。朝西北引水,要建幾座比三峽工程還宏偉的回水大壩,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技術。

但吳安平其實不需要修建類似三峽工程那樣的水壩,完全可以採用其他的辦法,既保留工程水壩回水蓄水的功能,又不用擔心工程安全性。

以三峽工程為例,他完全可以從上游透過挖掘通道、疏導水路,繞彎將部分徑流引入三峽之下,而直接以d-7引擎轉運土方,在三峽位置填塞河道。如果填充段長達十公里,那其實比三峽的高標準重力壩還安全。只不過,這樣一來就相當於造出天然大湖,基本只能做蓄水及回水用,要想利用水力發電,就得移到分流河段,自然要損失很大電量。

但是,他最需要的其實正是這種“土壩”的蓄水及回水功能,以引水導流,使河水居於高位沿疏通的新河道自流,水力發電倒在其次。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能發電,只是比起在主河道建鋼筋混凝土重力高壩,發電量或許會減少一半還多。這已經足以滿足需要了,況且,這樣的梯級電站,只要選準河流及河段,多建造一些,總體效益未必就比大工程的效益差。

要填充河道,假定四百米高的河段,橫斷面有三十萬個平方,吳安平利用d-7引擎每天全功率工作兩小時,可轉運近三千萬土方,也就是說,他每天可填充一百米河道。一天一百米,十天一公里,一百天可完成十公里。

而河道總有狹窄曲折,也可以儘可能主動選擇狹窄曲折處填充,另外並不是所有“土壩”都必須達到四百米高度,再考慮實際五六公里便可暫時保證安全,其他可隨後慢慢補充,這樣差不多平均一個月,其實就可完成一個這樣的工程。何況,引水工程也不可能全線路同時上馬,總會有先有後,所以對吳安平來說,這既沒有多大難度,也沒有緊迫的時間壓力。

至於挖掘長程隧道,這更是d-7引擎的專長,同樣不算什麼難事。不過,吳安平也不打算全部以隧道貫通水路,因為挖掘隧道雖不難,但長程隧道的混凝土施工,以目前隴東集團的工程技術水平,要解決卻相當困難,再者就算可以克服施工難題,也難以保證進度和速度。

這方面,吳安平是打算擴大及改造橫斷面,以地下暗河來替代長程隧道的,從後世專家的角度看,這樣雖難免使工程量倍增,但建造這種仿天然的地下暗河,後續卻不用怎麼維護。這正和吳安平之意,地下暗河橫斷面再大也不過一兩千平方,一天至少能挖出十公里,在後世算是難題,對他來說卻比填充河道還容易。

倒虹吸工程卻是真正難以逾越的一道障礙。中小型的倒虹吸工程,中國古代就有過,對現在的隴東集團來說,要做當然也沒問題,但朝向西北的引水河道,需要足夠的徑流量,幾乎肯定有區段要超千億立方,要滿足這樣大的年徑流量,就相當於要透過倒虹吸工程,吸取至少兩條黃河的水量,隴東集團再發展一百年,也沒這能力。

所以,對於倒虹吸工程,吳安平只能趨避,哪怕其他方法工程量再大,也總能實現,怎麼也比這樣幹看著幹不了要強。參考一些後世的最新調水方案,顯然很多專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例如郭開最新版本的《大西線調水方案》,就已規避掉了原有的六個巨型倒虹吸工程,這自然也方便了吳安平。

另外,在無需考慮工程量的前提下,對於其他線路及方案的倒虹吸工程,夏聽白請的水利專家認為,最好能修築如都江堰那樣的無壩引水工程,先匯流再分流,便能解決跨河調水的難題。橫跨道路等山體及實體,吳安平同樣可以選相對高位,用隧道或暗河代替倒虹吸,而跨溝壑引水,如不可避免,他也準備造湖壅水以隧道導流,而不準備建空中槽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朝西北引水,無論水路在進入西北前的抽調階段,還是在進入西北後朝調配階段,都只能採用或儘可能修改成全程自流方案,巨大的徑流量,使吳安平只能對所有由低向高的揚水工程望而興嘆,這是他無能為力的。所以,引水只能在相對高程,並儘可能沿等高線進行。

從工程量方面考慮,地勢越平坦反而越麻煩,山嶺丘隴縱橫、地表溝壑密佈,反而可以利用地勢導流,減少工作量。

例如從貝爾加湖引水,雖然可以以地下暗河的形式,使之湖水跨越蒙古高原的高海拔地勢,自流入新疆的哈密及吐魯番的低海拔區,但最短距離都有兩千多公里,就算以一千平方橫斷面計算,也需毫不停歇挖上幾月,如果能找到地表下陷的溝隙,沿著溝隙疏導水路,即便路途遠些,也能減少很多土方,還可以減少暗河堵塞的可能。

有沒有這樣一條能接上的斷續的線路,需要很仔細查詢,如果實在找不到,除了人工造一條長兩千公裡的地下暗河,或許更方便的辦法,在匯入貝爾加湖的河流上游分流,這樣其實路程更短,而且海拔更高,只是水量就要少很多。

但這樣總比挖兩千公裡暗河要方便,而且就算中途有地勢凹陷,最長段的暗河估計也有數百公裡,是遼寧本溪號稱最長地下暗河的十幾倍,也未免太過駭人聽聞。不過,引水入西北,無論如何都免不了駭人聽聞,或許這方面也不用太在意。

在吳安平的設想中,向西北調水應有西線和北線兩個方案。

參照夏聽白提供的d-7引擎相關工程能力的說明,後世的水利專家對已論證多年的幾十份引水方案,進行細緻的重組最佳化,這才拿出了最合適的嶄新方案。不過,北線方案卻沒有參考物件,算是一種全新的創造。

西線調水,主要參考的是張世禧的“**大隧道工程”、楊力行的“南水西調工程”和郭開、袁嘉祖的“朔天運河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各取其利,各行其便。

張世禧的“**大隧道工程”,就是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上游日喀則地區的謝通門縣,修建水庫,截流壅水至四千兩百米高程,然後在謝通門水庫到崑崙山的喀拉米蘭山口之間,挖掘近八百公裡的長程隧道,使江水自流,進入新疆乾涸缺水的塔里木盆地。

隧道線上,每隔四十公裡,將開鑿一口豎井,共約十八口,豎井深度在三百米左右。為保證輸水總量能達到三百億立方,這樣的長程隧道後續還需要再建兩座。

**大隧道的進水高程為四千三百五十米,出水高程為四千米,進水和出水之間,有三百五十米落差,而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一千米,與出水高程還有三千米落差,如果修建梯級水電站發電,就算再怎麼謹慎點說,裝機總容量也可達數千萬千瓦,年發電數千億度,相當於幾個三峽工程。

由於塔里木盆地西有蔥嶺、北有天山、南有崑崙山為屏障,只有東部和北部準葛爾盆地較低,盆地內常年吹拂西北風和東北風。因此,水源灌溉蒸發,難以越過高達七千多米的崑崙山,只有部分水汽可達青海甘陝一帶,塔里木盆地上空大多數水汽,當遇冷凝結時,就會以降雨降雪的方式,仍落於盆地內,在區域內迴圈。

此計劃一旦獲得成功,隨時間推移,塔里木盆地的總水量可達到近萬億立方。那廣闊的盆地和周圍山區,將經常受到雨水滋潤,如果再使用飛播造林、撒播草籽,沙漠和戈壁以及周圍山區,也將披上綠裝。由於塔里木盆地與華北平原同緯度,年無霜期在兩百天左右,只要有充足水源,開墾出農田,年可兩熟,效益之高不可限量。

如能成功改造塔里木盆地,可得到八億畝綠洲,開採六百億噸石油,年發電量達數千億度,形成一個欣欣向榮的西部經濟圈。此後,若有多餘水量,可引至河西走廊及綏遠等地,以改造荒漠化土地,並為居民提供優質飲用水。往長遠說,因此而受益的國土面積將佔全國的一半,並可重新恢復黃土高原植被,大大改善西北的氣候。。.。

更多到,地址

相關推薦: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