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幕1925->章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蔣總(2)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第一百四十二章蔣總(2)

見張群不往下繼續,而是直盯著自己看,蔣介石便知道他也對這問題感興趣,於是便索性攤開講道:“打吳佩孚、孫傳芳還要靠**出力,我自然要做足姿態,你應該知道,北伐軍能攻克兩湖,第四軍的葉挺**團要佔一半功勞。www.tsxsw.com這就好比開磨坊的老闆拉驢上磨一樣,要想讓它乖乖聽話,勤轉快跑,就得先出點糧草將它餵飽。”

張群若有所思,又聽蔣介石繼續道:“其實對**的一些人,我倒是真心想用他們。中山艦事件發生後,我在放出李之龍時,還曾親自和他談過一次話。我說:‘我是你的校長,你是我的學生,就算校長處罰學生處罰錯了,學生也不應當記他的恨,因為校長畢竟是為學生好的。’後來我又跟他說:‘就算你記恨我,我也還是要重用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讓他選,或者到總司令部做事,或者到南方帶兵。但這傢伙大概嚇破了膽,說他不願帶兵,只想到前方做點宣傳工作。我苦勸不聽,就批了幾百塊錢,讓他去找鄧演達,到政治部辦劇團去了。你說,這些人的腦殼是不是被教唆壞了,怎麼倔成這樣,連好壞都分不清了?”說著,他恨恨右手成拳,猛擊左掌,顯然內心並不能釋懷。

張群不敢接話,而是又往下接道:“其次,他們還擔心你同日本人的關係。畢竟只要稍作瞭解,就不難知道總司令曾在日本東京的振武軍事學校學習過三年軍事,後來還擔任過日本陸軍第十三野炮團的見習士官。他們不知從何處聽到的謠言,說日本人已經在暗地向總司令活動,想讓總司令打敗吳佩孚後,和滿洲的張作霖合作,共同主宰北京的中央政權。他們顯然擔心整個中國會完全落進日本人的勢力範圍。”

蔣介石眯著眼睛道:“日本人確實有派人過來,不過我只是虛與委蛇。娘希匹,這些小矮子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想在老子和張作霖之間搭線,我看他們是被北伐嚇到了,才會出這種狗屁主意。不過,我沒有完全拒絕,仍是敷衍著,正好藉此給英美等國施加些壓力,逼他們主動靠上來,現在看,這目的是達到了。他們說是擔心,其實只是想探聽虛實,用不了多久,就會主動找上門的。這些列強沒一個好東西,不多人家錢多槍桿子硬,該利用時還得好好利用,漂亮話誰不會說,又少不了一塊皮肉。”

這應該是他的心聲,即便從個人角度出發,權力欲強的人自然最反感別有掣肘,如果他真登頂中國第一人的寶座,自然不願頭上還有列強當著太上皇,指手劃腳,說東道西。不過現實就是現實,實力不夠,自然要先矮上三分。這和中國**和蘇聯的關係還不同,**基於信仰服從第三國際,蔣介石卻是為爭奪權力,和列強敷衍乃至對其低頭,一旦翅膀硬了,說翻臉就會翻臉,是絕沒有什麼心理障礙的。

其實,蔣介石對列強並不信任,但他尋求英美支援之舉卻其來有自,應該說,部分觀點還是受到孫中山的影響。

雖然孫中山確立的三大政策中有“聯俄”一項,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出自其本意。一開始,孫中山其實是希望美國及英國承認他的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並援以資金及武備,助他以武力統一中國。但每次與兩國打交道,都遭到斷然拒絕。於是他轉向蘇聯求助,馬上得到響應。

聯俄之後,經國民黨內中國**員的推動,國民黨被全力推向極左,這時孫中山便警覺了。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數百名中國籍畢業生,試圖將中國的這場**,融入世界範圍的****計劃。孫中山由此感到,中國的未來地位和福祉,可能要服從莫斯科的反帝總體構想,這是他無法接受的。

適逢美國駐華公使雅各布?古爾德?舒爾曼訪問廣州,絕望的孫中山要求與其會面,並舉行了秘密晤談。孫中山要求美國公使促使華盛頓出面,與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其他較小的條約國溝通,看各國是否願對中國作聯合干預,為期五年。孫中山提出,他可以發表正式倡議,對干預發出邀請,並願意全力勸導中國民眾與這場干預合作。孫中山預先對計劃作了詳盡設計,考慮了所有細節。他要求被邀請的國家聯合出兵佔據各省首府,並對鐵路、河流、港口、電報實施軍管;要求美歐各國派出大量軍事專家、鐵路專家、金融專家、水利工程師、公共健康行政人員、教育專家及其他培訓顧問,來華工作五年;要求行政專家們不僅要幫助組建一個中央政府,還要在十八個省組建高效地方政府。他的想法是:五年裡,外**事力量可幫助鎮壓軍閥及土匪,中國便可在和平與秩序中真正獲得新生。他提議,至保護期的第五年初,中國必須舉行全國及各省的選舉,然後將權利逐步移交給民眾自己選出的領導人。但令孫中山失望的是,對這項提議,華盛頓並不熱情。不過,華盛頓確實與歐洲幾個大國作過溝通,同樣的,歐洲各國也無一對此做過嚴肅考慮。一戰結束時,各國曾在西伯利亞作過聯合干預,遇到過極大險阻,致使各國一聽到類似計劃便感覺膽寒。而且,即使政府有興趣,各國國會和議會看到任務如此龐大,也絕不可能批准。

當時是在一九二三年,如果各國真打算扶持中國,日本最多隻會發出無力的口頭抗議。而且,不管事情是否會按照孫中山這位理想主義者的設計演變,如果此事真的發生,那遠東甚或世界的歷史,都將變得面目全非,完全不同。兩年後,在死前兩個月,孫中山再次作出同樣的懇求,結果還是徒勞。

蔣介石與孫中山不同,他更現實,所以聯絡英美並非為請其干預,而是一來想對吳佩孚、孫傳芳釜底抽薪,斷掉其外援;二來是想為摒除三大政策,尋求必要的支援。他其實就是打著互相利用的主意,骨子裡對英美並無任何認同感,即便不出於民族主義考慮,列強對他這樣權力**濃重的人指手劃腳,也是其不能接受的。

蔣介石想了想道:“英美公使那裡保持聯繫就行,不用太主動,我估摸著只要打下南昌,兩國知道孫傳芳不可恃,自然會找上門來。到時候,我們就掌握主動權,想必還能談下更好的條件。”

張群答應一聲道:“是,總司令,我會把握好這個度的。”

蔣介石笑笑說:“我自是信任你,不然這等隱秘的事,也不會交給你辦。還有件事你需幫我參謀參謀,嶽軍,你在馮玉祥的西北軍待過,雖然只是國民第二軍,但對西北應該很瞭解了,不知道對突然冒出來的解放軍有何看法?”

吳安平成立西北臨時政府並出任最高執政的事,眼下正傳得沸沸揚揚,張群作為總參議,自然有所耳聞並有所考慮,不過他並未直接回答蔣介石的問題,而是反問道:“總司令以為如何?”

蔣介石拿起那一疊電文,感慨道:“七天之內,西峰發出二十七封全國通電,篇篇言之有物,既涉及廣泛又影響深遠。不問可知,其志非小,弄不好比北洋還難纏,最起碼北洋擺不出這樣的大格局。”

張群點頭道:“國共兩黨在甘陝都有支部,活動也未受到限制,只是我們以前沒有重視,所以事到臨頭才感覺突然。雖然現在訊息傳得很多,但依我看,沒有多少是真實的。我只明確了幾點:第一,吳安平本身是大財閥,其財力還超過支援我們的江浙財閥;第二,解放軍戰力不好判斷,但兵力最少已達二十萬之眾;第三,吳安平已得到各階層支援,否則其明顯集權的制度,不可能堂而皇之出現在通電中;第四,其政治傾向雖不明,但絕不會站在北伐的對立面。”

蔣介石饒有興趣問道:“第四點結論你如何得出的?”

張群解釋道:“看西峰這些通電,其上闡述的政策及法規,很像多種體制的雜燴,既受西方影響,又試圖糅合國共兩黨的某些主張。從這點來看,吳安平並沒有明確的政治傾向,而縱觀其政策主旨,顯然更貼近三民主義,而遠離北洋,這首先就是一種傾向。另外,解放軍控制甘陝,先後擊敗甘軍及陝軍,雖然馮玉祥自以為遭了暗算,其實是從北洋嘴裡奪肉,兩方已然對立,自然聯合的可能性就減到了最小。”

蔣介石也認為有理:“這麼說,倒是有可能促使解放軍加入北伐了?”

張群猶豫著道:“是有這可能,不過目前時機還未成熟,馮玉祥那裡有些關礙。他雖然誓師**,但秉持的其實是實用主義,絕沒有一往無前的魄力,不先為西北軍找塊地盤,他是不可能動兵北伐的。這一來,解放軍必成其仇敵,為爭奪甘陝控制權,雙方或許要先打上一場。照理說,馮部已加入**軍,我們自應支援,但我感覺西北軍獲勝的機會並不大,馮玉祥其實是壓了一場大注。”

蔣介石道:“既然這樣,我們也不用著急表態,先看局勢如何發展再說。不過,西北軍那裡有于右任在,解放軍這邊卻還沒有聯絡,嶽軍,不如你往西峰跑一趟,順便再觀察一下甘陝的實際情況。馮玉祥也不是安分守已的人,我們不必拘泥於他當下的友軍身份,還是要提前做好兩手準備,只要雙方開打,無論哪個得勝,都有迴旋的空間。”

張群表示已領會意圖,不過他又問道:“倘若結果是解放軍擊敗西北軍,不知總司令打算如何應對?”

蔣介石不答,反沒頭沒腦對張群說道:“你該知道出師北伐時,我把留守廣東的重任交給了粵軍第四軍的李濟深。我對他說:‘中正此次出師,無論成功與否,都絕不會再回到廣州了。’那家夥兩眼樂成一條縫,還客氣說:‘北伐成功之日,也即總司令凱旋回粵之時,任潮當率留守大員,迎虎駕於百里之外。’娘希匹,他心裡只怕就盼著我不回去呢。”

張群拍手讚道:“李濟深原籍廣西,遠比廣東那些有根有底的地頭蛇們容易對付,總司令這人選挑得太妙。”

蔣介石又道:“第五軍李福林也是拆爛汙,平時開會從不發言,像泥胎一樣只是唯唯諾諾,可你摸不清他心裡在想什麼。他的那些隊伍都是土匪,以前一直駐在河南那邊,官匪不分,誰也調不動他。這次出師,我沒讓李福林跟著,也讓他留守廣州,正好給李濟深底下安些不聽話的地頭蛇。”

張群笑道:“李福林這傢伙就是個大土匪,好在沒有多大野心。他是在煙館裡幫客人點菸燈出身,能做到軍長已經心滿意足了,只要總司令不斷他的油水,他絕不會胡亂生事。”

蔣介石慢慢說道:“廣西方面新桂系已經成型,以第七軍李宗仁為頭腦,以黃紹雄和白崇禧為左右手。白崇禧雖智謀過人,但他偏重軍事,又太自負,非經邦濟世之才。黃紹雄有政治野心,為人狡詐多端,但好誇誇其談,而且斤斤計較小利,終不過只能起幫閒政客的作用,也不足畏。三人之中,只有李宗仁胸有城府,不可小視。”

張群附和道:“我看他待人謙和,不露鋒芒,看似平庸,實有大志,這人必須用心對付才行。”

蔣介石咧嘴笑道:“娘希匹,我早看穿他了。出師前,李宗仁在廣州住了四五十天,到處攀親拜友,同**的人和蘇聯顧問都有接觸,這其實就是想探聽虛實,摸摸行情,看看我手裡有多大的力量。直到現在,李宗仁向廣西方面發電報,都是使用自己帶的密碼,不知道暗地裡在搞什麼名堂。”

“李宗仁雖是七軍軍長,可他的老家還在廣西;七軍的那幾個師長又都不安份,等翅膀硬了一個都不會聽他的。只要派人盯緊他,特別注意他跟廣西方面的來往,再在那幾個師長身上多下些功夫,想來他也掀不起多大風浪。”張群提示道。

“這一點我早有佈置了。”蔣介石看了張群一眼道:“我讓機要科專門派人盯著第七軍那邊的情況,隨時把他的談話和行動用密電報告我。上次李宗仁回去,我給了他們七軍一千五百支步槍、六挺重機槍、兩部無線電臺,並且還告訴他,以後只要第一軍有的,也要先照顧第七軍。看樣子他還知道些好歹,不像四軍那些傢伙,就像你欠他的債一樣,再給他好處,他嘴裡也沒有半個謝字。”

“四軍有些二桿子貨,如潘振山,剛猛有餘,謀略不足,終究成不了氣候,十師陳真如倒是有些心計,可軍事上又不行。我看最可畏的還是**團團長葉挺,這人孫總理在世時就很器重,論地位應當在陳真如之上,可他甘願放棄高位,接受**的命令去充任**團團長,不能不說是有相當的政治頭腦。再看他在兩湖指揮的這幾仗,真可說有制勝千里的大將之才,此人若能為所所用,足可抵上十萬精兵。”張群有些感慨道。

蔣介石連連搖頭:“他比陳獨秀還赤化的厲害。聽說發生‘中山艦事件’後,他在**團講話,把我比作第二個陳炯明娘希匹,要不是還要他帶隊伍北伐,老子現在就能收拾了他”他的語氣變得兇狠起來。

張群溫和地勸慰道:“宰相肚裡能撐船,說什麼由他去,只要他在前頭同北洋拼命,我們就當什麼話都沒聽見。”

蔣介石顯然不願意再多說**團的事,又接著剛才的話題道:“湖南方面,也不是五個指頭一般齊的。論聲望和資歷,當然以譚延閩最高,這人面善心狠,八面玲瓏,哪方面都可以用他作號召。不過我已經推舉他做了國民政府的代主席,佔了汪精衛的位置,也算是位極人臣,想必他不會再懷什麼異心了。”

“程潛野心也大。他精明能幹,又恃才傲物,在湖南早已有取譚延閩而代之的抱負,他之前拼命反對唐生智歸順,並且儘量討好**和廣西方面,也正是想得到他們的支援,日後好同唐生智爭個高下,當他的湖南王。這次我把程潛的第六軍放到江西這邊,讓他做前敵總指揮,也算給他很大面子,至於將來湖南的地盤到底歸誰,我對他說:‘你追隨總理在前,唐生智歸附**在後,論功行賞,當然要有前後之分了。’”

“這個話說得好。”張群表示佩服道。

蔣介石笑了笑,卻又深沉地說道:“不過,日後程潛未必能鬥過唐生智。姓唐的這傢伙翻雲覆雨,非同一般。他靠吳佩孚的支援趕跑了趙恆錫,後來又不買吳佩孚的帳,最後叫吳佩孚打得沒有退路了,這才過來跟我們聯絡,讓我們出兵幫他打吳佩孚。譚延閩和程潛一提起這人,就是一肚子氣。他們說,這樣的人要**,除非狗改得了吃屎。不過,這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他們兩個又何嘗不是這樣。”

張群鄭重道:“唐生智日後必反,我們對他得多留心些。”

蔣介石點頭道:“我有這預料。娘希匹,聽說唐生智在他的第八軍裡,培植親信,要求部下像兒子服從老子一樣聽他的話。他身邊還養了個和尚,整天為他抽籤算命,說他的命相如何如何好,他也把那個和尚捧得像神仙一樣。有人告訴我,那和尚曾跟唐生智說,我蔣介石過不了他第八軍那一關,唐生智也信了,自以為有天命。娘希匹,看樣子他的胃口不只是想當個湖南王,總有一天我要好好收拾他。佛教將軍?狗屁”

張群不覺莞爾,輕笑道:“唐生智自然不是總司令的對手。”

蔣介石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又更加躊躇滿志笑道:“欲求生受用,需下死功夫。總理一生吃盡苦頭,東跑西顛,搞了十幾年的北伐,也沒打出過韶關,現在我們剛出廣東幾個月,兩湖就已到手,江浙眼看也要收復,沒有一點縱橫捭闔的手段,哪裡會有這樣的成績。我跟你說這些,是想讓你知道,吳安平即便再厲害,也總會有弱點,只要有弱點,就不難找到應對的手段。本來我們要整治的人就已不少,蝨多不癢債多不愁,再來一個吳安平又能如何?”

張群已經聽出,雖然他對吳安平還缺乏瞭解,但對自己的權謀手段卻極具信心。不管如何,作為領袖有這樣的信心,自然是值得肯定的,於是,他也很湊趣地送上了一大堆讚語,把蔣介石直接捧到了天上。

直到副官過來提醒,陶醉萬分的蔣總司令才記起,該下達進攻南昌的作戰命令了。。.。

更多到,地址

相關推薦: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