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鐵幕1925->章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改編擴編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自解放軍進駐西安,總司令吳安平便陷入忙碌之中。tsxsw.com陝西的軍情政情遠比甘肅複雜,要將之理順沒那麼簡單,隴東集團積累不夠,沒人能幫吳安平的忙。尤其是在政事上,很多時候他都是暗中參考在後世列印的資料,才能勉強理出頭緒,不致讓事情脫離軌道。

他極欣賞楊虎城,對李虎臣、衛定一及其下孫蔚如、馮欽哉、赤亞武、何經緯、丁增華、姜宏模、安石城、蒙俊生、姬匯伯、王寶山等人也頗為看重。這些人能在劉鎮華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堅決抵抗,毫不妥協屈服,已經可以證明其品性不差,並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

但吳安平面對這些人時,並沒有滔滔不絕宣講隴東集團及自己的志向。這或許會是激起這些人共鳴,使之傾心投靠的好方式,但當他看到一些人喟嘆解放軍的強大,卻又毫不掩飾對自己、左純庵、安柄朝的輕視時,便決定不再依靠言語爭取,而直接要對這些人的將來做出安排。

說到底,這些人在當下的聲名,多半要比吳安平、左純庵、安柄朝來得響亮,而且久經戰陣,打過的仗或許比吳安平吃過的鹽還要多,現在雖迫於形勢不得不對解放軍低頭,但內心深處顯而易見,並不怎麼看得起吳安平這樣的毛頭司令,以及左純庵、安柄朝這樣的毛頭軍師長。

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已經表明立場,願意接受解放軍的改編。這樣就好,吳安平也不計較其他,按照自己的設想,對這些人各自做出了相應安排。不過這個改編計劃,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接受,群情洶湧,公推楊虎城面見吳安平反應意見。

其實吳安平的改編計劃,雖看上去苛刻,但絕對有其必要。

按他的意思,這些將領及所部士兵,將解散編制進入子午嶺基地重新整訓一段時間,然後再與同期新兵重組編制,並重新組建指揮系統。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使其融入解放軍作戰體系,適應新裝備新戰法,提升戰力;二是打散原有的統屬關係,以解放軍的體制約束部隊,避免出現軍中山頭主義。

楊虎城是唯一沒有輕視吳安平的人,或許他也明白吳安平的意圖,雖被公推出來表達異議,但只是委婉提到:“現在各軍新附,人心尚未穩定,不如暫時仍按原有編制整編,隨後再做安排。”

吳安平很看重他,也沒說什麼虛話,而是直接道:“如果我只是求一個暫時安穩,那依照各人提議也未嘗不可。北洋軍、西北軍、包括北伐的**軍,不都是這樣做的嗎?所以有北洋諸系之分,所以有國民軍嫡、旁之別,所以**軍中又有滇、粵、桂、湘等軍中之軍。其中利弊,楊將軍應該深知。”

楊虎城自己就是旁系西北軍,編制序列為國民軍第三軍第三師,對此自然深有感觸。

吳安平見他默然點頭,又繼續道:“解放軍的未來不止在西北,不止在民國,它有更大的使命要完成,所以它必須強大,必須能隨時調動所有力量,結成最堅硬的鐵拳,去不斷進攻,不斷勝利。我不允許有任何派系及山頭在這支部隊出現,所有人無論官長還是士兵,必須無條件遵從指揮部下達的任何命令。”

楊虎城並不知道吳安平的話中已透露出極為重要的資訊,但這番話的意思他能理解。一支軍隊之所以強大,訓練及裝備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斷進取的志向,防守練不出當世強兵,只有進攻才能鑄就鐵血雄師。而要保證每一次進攻都能帶來勝利,軍隊必須體現出統一意志,如果各部長官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盤,那勝利無疑將是句空話。

吳安平又笑道:“而且,我覺得這樣才說明解放軍並沒有把大家當外人,看似不信任,其實是幫大家融入這支軍隊。如果大家非要自居外人,想保持什麼**性,那抱歉,在解放軍是沒有存身空間的。楊將軍,你可以告訴大家,誰要有這樣的打算,可以自由離開,我絕不阻攔。當然,部隊是絕對不能帶走的。”

楊虎城知道吳安平不會妥協,只能勉強笑道:“我試試說服他們。”

這時肖瀾進來報告,遞給了吳安平一張紙片。吳安平看過後,有些興奮,又將紙片轉給楊虎城,示意他留意上面內容。楊虎城接過紙片,見上面只有兩排統計數字,他不解地看看吳安平,見吳安平仍是微笑不語,才又仔細琢磨起那些數字可能的含義。

這一琢磨倒有些發現,楊虎城感覺前面一排數字很眼熟,一串念下來,立刻出了一身冷汗。他已經明白,這一列數字正是原西安守軍各部的兵額實數,那麼後面對應的一列數字,很顯然便是解放軍使用某種手段,從這些部隊中分化出士兵數目。

兩個數字如此接近,不由得楊虎城不觸目驚心。他沉下臉,質問吳安平道:“你如何做到的?”

吳安平並未得意忘形,而是耐心解釋道:“楊將軍,你無需生氣,其實只要守軍各部接受改編,這一幕立時就會發生,現在不過稍有提前罷了。我並沒有使用什麼陰暗手段,只是命人在各部士兵中間,重申了解放軍的從軍待遇而已。三十塊銀元的實發軍餉、充足的物資及伙食保障、領先民國的武器裝備,就這…,我想對這些士兵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了。”

楊虎城目光一黯,道:“我看各部長官沒有什麼選擇了。”

吳安平誠懇道:“楊將軍,我可以保證,用不了多長時間,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決定自豪,他們在解放軍得到的,遠比他們失去的要多得多。”

楊虎城嘆道:“但願如此吧。”說完這句話,他便向吳安平告辭,匆匆趕去找各部將領商議去了。

事情的發展沒出乎吳安平的預料。對原守軍將領來說,除了接受解放軍的改編計劃,他們幾乎沒有其他選擇。這些人都是西北軍的旁系將領,西安解除圍城後,他們已經知道了南口大戰的結局。潰敗以後,西北軍向西突圍,由於沿途均是窮僻之地,聯絡困難,交通不便,給養醫藥無著,加之北洋追兵不捨,西北軍節節潰敗,損失慘重。各部將深感前途無望,因此自尋出路,一部投向晉系閻錫山手下,一部開往綏遠等地。

更為嚴重的是,甘陝已被解放軍控制,西北軍已被死死困在綏遠,只能朝寧夏、內蒙發展。先不去說兩地貧瘠,能否支撐西北軍發展,只要看解放軍奪取甘陝的時機手段,就知道這支軍隊,不可能放任馮玉祥在北部坐大。雙方勢必會爆發衝突,但當下窮途末路的西北軍,會是如日中天的解放軍的對手嗎?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就算李虎臣、衛定一、李蔚如他們不滿,也不可能隻身去投西北軍,北洋諸系更絕無可能。或許北伐的**軍是個好選擇,但沒有了部隊,在同樣派系眾多的國民**軍中,他們也只能任人擺佈,這與接受解放軍的改編條件沒什麼兩樣,還不如留在西北。作為強大的新生勢力,這時候投身解放軍,個人的發展空間其實更大一些。

半月時間,解放軍如旋風般橫掃陝西全境,戰果雖還未具體統計清楚,但綜合一封封戰報,大致可以計算出,此次攻陝解放軍俘虜、收編的鎮嵩軍、北洋軍、西北軍及土匪武裝,應該有十四萬之眾,上下出入不超過一萬人。按照以往的甄選比例,這十四萬人中,符合解放軍招收標準的大概會有十二萬,保守估計,有參軍意願的將超過八萬人。

在西安周邊,鎮嵩軍的俘虜就有近八萬,另外,可供收編的西安守軍與甄士仁、張九才的部隊,加起來也有一萬五千人。這些已經過甄選,並確定了各俘虜及士兵的意願,其中願加入解放軍的有六萬,願加入隴東集團的有兩萬,其他一萬多人不是選擇遣散回鄉,就是身具吸食鴉片等惡習,需要另外處置。

八月三十一日,陝北、陝南方面的統計數據已經出來。陝北井秀嶽的第八十六師,有八千人願加入解放軍,受宣傳單影響,幾乎所有投降的陝軍都做了同一選擇;而陝南,在吳新田部和俘虜的土匪中,有參軍意向的有兩萬多人。

這樣一來,十四萬俘虜、待編部隊、在押土匪中,選擇加入解放軍繼續扛槍吃餉的人,竟達到了九萬之眾。這個數字雖大,對吳安平卻完全無壓力,就算再多幾十倍,他也養得起。於是,他下令各部來者不拒,將九萬人全部招入軍中,並要求將原有編制打散,重新劃分成了三十個新兵團。陝西原有的軍事體系就此徹底瓦解,任誰也別想再掀起風浪來。

但這還遠未足夠,吳安平同時下令,解放軍駐陝部隊在九月十五日前,在陝西民間再徵召二十一萬新兵,將解放軍作戰部隊提高到四十萬。各縣即將組建的地方守備營,屬於另一套體系,將另行徵召,其新增兵力並沒有計入其中。

這次徵兵規模之大前所未有,為配合將來擴軍,吳安平命令各部立即擴充指揮體系,由排到師每個層級,各部主官都要選出兩位副手,互相交流經驗,不斷學習提升,以備擴軍之用。

如果加上改編的九萬陝軍,這一輪擴軍將達到三十萬人,是目前解放軍總兵力的三倍,這實在太過瘋狂,左純庵、安柄朝都提出了反對意見,甚至餘鐵鵬、餘大成都向西安發來電報詢問,生怕是電文翻譯錯誤。

不過,吳安平的理由也很充足。

首先,他認為,隴東集團不缺錢、不缺糧,制式武器及新裝備在新兵結束訓練前,也能夠補充完備。馮玉祥窮得叮噹響都能擁兵二十萬,沒理由以隴東集團好上無數倍的條件,以後還要打以少勝多的戰役。以後解放軍不但要在武器裝備、彈藥補給、作戰技能上壓過敵手,還要以多勝少、以眾欺寡,不給敵人留任何機會。

其次,目前解放軍近十萬部隊中,已有近六萬是從原甘軍轉化而來,再加上九萬陝軍,就有十五萬屬於舊軍隊體系出身。雖然這些人並非不可信任,但如果從民間徵召大量新兵,將舊軍人的比例稀釋,相信更有助於提高戰鬥力及提升凝聚力。

第三,解放軍有錢有糧,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而陝西有一千多萬人口,徵召二十多萬新兵,並不會抽空青壯,貽害民間。

相反,這二十多萬新兵,就代表二十多萬家庭,按一家四到五口人計算,一個士兵每月三十銀元的軍餉,足以使其家境好轉。這就是說,這次徵兵將直接影響到一百多萬人,使這些人的生活擺脫困境。很顯然,這對恢復陝西凋敝的民生,將起到極為正面的作用。

吳安平就以這三個理由,將左純庵、安柄朝說服,餘鐵鵬、餘大成也認為不無道理,支援徵兵。知道這件事後,李虎臣、楊虎城、衛定一等都感覺吳安平簡直瘋了,但孫良誠等人去過西峰,對隴東集團瞭解頗多,反認為這件事不值得驚訝。若是吳安平按馮玉祥那樣招兵,別說二十萬,就是兩百萬也不在話下。

就在這些西北軍將領議論紛紜的同時,解放軍對他們也作出了相應安排。

為順應周邊局勢變化,吳安平對解放軍的甘陝佈防計劃作出了一些調整。

餘大成攻佔漢中之後,甘南、陝南便可彼此呼應,第二軍已無屯軍天水的必要。吳安平決定,在軍事上將甘陝南部劃為一個區域,由余大成的第二軍負責整體防衛,漢中西應隴南、東接安康,將是第二軍的主要駐地。

同樣,餘鐵鵬進駐榆林後,與固原也是遙遙呼應。如果馬鴻賓或西北軍敢南下攻打固原,解放軍就能從榆林西進,直撲銀川,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種情況下,第三軍的第三師、**師同在固原屯駐,已無必要。吳安平同樣將甘肅北部與陝北,在軍事上劃為一個區域,仍由餘鐵鵬部署防禦,榆林將是第三軍主要駐地。

而安柄朝的第五軍,將駐防西安,負責東線防禦。左純庵的第一軍將隨吳安平回返西峰,暫時居中援應,並負責訓練數萬陝軍。

解放軍控制甘陝後,除西面李章的第四軍面臨的外來軍事壓力不大外,北部有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軍,東面有吳佩孚的直軍,南面有川中軍閥和北伐的國民**軍。怕雖不怕,但要想保持甘陝平穩,爭取建設時間,勢必要在區域性形成對抗優勢,才能達到嚇阻敵人的目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此,吳安平先從原鎮嵩軍俘虜中抽調了三萬人,組建了新編第九師、十師和十一師,師長分別由張維璽、梁冠英、趙席聘擔任,戴靖宇、丁振國、張印湘、倪王聲等分任團長。這三個師劃入解放軍各軍後,將與原有部隊交換一個團,其他團、營、連、排各級指戰員,便由這個團提拔呼叫。

其中張維璽的新編第九師將劃入餘大成的第二軍,梁冠英的新編第十師將劃入餘鐵鵬的第三軍,而趙席聘的第十一師則歸入安柄朝的第五軍。而到第二批二十一萬新兵訓練好之後,每個軍將擴充為六個標準師的編制。

另外,警備師將脫離第一軍。在六萬陝軍新兵完成訓練後,同樣將組建六個新編標準師,其中兩個劃歸第一軍,一個劃歸第四軍,剩餘三個新編師將與警備師一起,組建司令本部直屬的西峰警備兵團。而這個西峰警備兵團,由一個裝甲師、三個機械化師組成,在一段時期內,這將是解放軍的終極武力。

由於吳安平告訴孫良誠,他到時將擔任一個機械化師的師長,所以雖然眼見張維璽、梁冠英、趙席聘高升,他也沒有任何嫉妒之心,反而心情愉悅,整日合不攏嘴。

李虎臣、楊虎城、衛定一、孫蔚如這些西安守軍將領,包括井嶽秀、甄士仁、張九才等人,將隨吳安平、左純庵到西峰去,他們同樣要和陝軍新兵在子午嶺四個基地待上三個月,瞭解及掌握新裝備、新戰術及新的訓練方式,隨後才會有新編制及新職位等著他們。

雖然有人有意見,但見孫良誠、張維璽等人境遇不錯,也知道這是暫時的,遂定下心來,沒有提出異議。

除了軍事方面的動作,對北京政府任命的陝西省政府,吳安平同樣進行了說服。效果很好,同在蘭州時一樣,只要承諾不以軍政擾民政,並投入海量資金改善民生及開展建設,這些在軍閥壓制下幾乎沒有任何實權的省府政要,就沒有拒絕解放軍的理由。說到底,越有才能越有志向的人,越需要空間施展才能完成志向。

陝西省長劉治州、政務廳長劉鳳五、財政廳長朱思聰、教育廳長郗朝俊、實業廳長劉寶濂、警務處長齊洞、潼關監督寇鴻恩、審判廳長易恩侯、檢察長安永昌、關中道尹南嶽峻、漢中道尹王丙坤、榆林道尹王欣,陝西省政要人基本就是這些人。與甘肅類似,這些人不是一時俊彥,就是進步民主人士,倒不用刻意替換。

吳安平看過這些人的履歷後有些聯想,如果不是軍閥混戰,這些人或許都能做出很大的事業,只是當前世道是拿槍把子的人吃香,如果不是解放軍有隴東集團依靠,他們或許同樣難免受些委屈吧。

不管如何,經過一番梳理,陝西終於被解放軍牢牢控制在了手中,這同樣也是吳安平為實現志向邁出的最為關鍵的一步。。.。

更多到,地址

相關推薦: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