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八十四章 大戰來臨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儘管林子軒在赴任之前,楊廣已經賦予了他全權處理遼東的事,但是身為一個臣子,尤其是一個有著野心的臣子,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什麼都不通報洛陽的話,那麼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所以他將自己怎麼深入草原瞭解突厥內部形勢,然後又怎麼與薛延陀部交惡的事,原原本本的寫在了給朝廷的奏疏上。最後他在奏疏中寫道,據他的偵查,薛延陀部有可能會大舉進攻遼東,所以為了避免突厥人趁火打劫,他希望朝廷能夠通知邊塞諸將做好準備。

由於楊廣有過嚴令,關於遼東的奏疏不管多晚都要立即呈報給他,所以朝廷的幾位宰相都不敢將這封奏疏扣下,所以這封奏疏很快的就擺在了楊廣的玉案上。

林子軒的奏疏並沒有引起朝廷那些重臣的重視,因為一切都還沒有發生。不過儘管沒有引起朝廷重臣的重視,但是還是有些人趁機彈劾林子軒,說他擅自挑起戰爭。

不管朝廷中那些自詡為忠臣的大臣怎麼彈劾,楊廣都未做指示,只是將彈劾林子軒的奏章留中未發而已。

作為這個天朝上國的統治者,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統兵經驗的皇帝,他深深的知道草原民族對中原王朝造成的傷害。他拿起林子軒送來的奏疏,再一次認真的看了起來。說實話,相對於朝廷的各個邊塞,他更關心遼東城的情況,畢竟這座城池是他親自統百萬之兵攻打了兩次才攻打下來的帝國重要的城池,也是自己豐功偉績的重要證明。

除此之外。遼東還有著一個重要的戰略意義,那就是自己親自制定的征討契丹、室韋各部。從而對突厥形成三面包圍。

奏疏中,林子軒指出薛延陀去年為避雪災南遷到陰山以南。不斷派出小股遊騎入豐州地界襲擾,其中薛延陀可汗的小兒子在豐州被林子軒所殺,而且幾年前林子軒又殺了他的次子,新仇舊恨使得薛延陀乙失缽很可能會大規模進攻遼東。依照朝廷在遼東佈置的十幾萬大軍就算薛延陀部傾巢而出也未必能夠拿遼東城怎麼樣?儘管林子軒沒有將薛延陀部放在心上,但是不得不考慮突厥部的反應,畢竟林子軒將人家的公主給拐走了。突厥很有可能會趁火打劫,所以就提醒朝廷防備突厥有可能的進攻。

楊廣看完林子軒的奏疏之後,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這些年他只顧考慮突厥的情況。卻沒有留意鐵勒諸部,這個薛延陀的名字,他也只是在一些奏章或者突厥使者的嘴裡聽說過,其他情況竟一無瞭解。

他放下奏疏想了想,立刻令道:“速宣裴矩來見朕!”

自從長孫晟死後,朝廷裡也就裴矩對突厥的情況最瞭解,而且他還當過一段時間的突厥使,奉命出使過突厥以及西域諸國。

大業元年(605年)至九年間,他至少4次來往於甘州、涼州(今甘肅武威)、沙州(今甘肅敦煌)。大力招徠胡商。裴矩盡力蒐集西域各國山川險易、君長姓族、風土物產等資料,繪畫各國王公庶人服飾儀形,撰成《西域圖記》卷,並別造地圖。註記各地險要,獻於煬帝。煬帝即將經營西域事宜悉以委任給他。矩引致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設等入朝,並積極策劃打擊西域貿易的競爭者——吐谷渾。五年。煬帝親征吐谷渾,拓地數千裡。稍後。煬帝又派薛世雄進軍伊吾,於漢舊城東築新伊吾。矩同往經略。鞏固了隋與高昌的聯絡。

所撰《西域圖記》記載了44國情況,可惜原書已佚。現僅存書序,記述了自敦煌至西海(今地中海)的條主要路線 ,是關於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此外,他還著有《開業平陳記》十二卷、《鄴都故事》、《高麗風俗》,與虞世南共撰《大唐書儀》,均佚。

得到楊廣的命令之後,一名宦官立刻跑去宣旨。

時間不久,傳旨的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裴矩裴大人來了。”

“宣他進來!”

片刻,裴矩快步走進御書房,躬身行禮:“臣裴矩參見陛下!”

楊廣將林子軒的奏疏遞給他:“裴愛卿,你先看一看再說。”

裴矩現在雖然是宰相之一了,但是仍然擔任著突厥使的職務,在突厥和西域的問題上擁有這絕對的權威。他看了一遍林子軒的奏疏,笑道:“這應該是西突厥處羅可汗消亡的後續影響,其實從達頭可汗死後,西突厥內部就一直爭端不斷。處羅可汗上位以後對內實行高壓政策,使得西突厥治下的各部更是紛紛脫離他的掌控,而鐵勒諸部更是趁機在薛延陀和契苾兩大部族的帶領下脫離西突厥。這個薛延陀和契苾是西部鐵勒最強大的兩個部落,薛延陀大酋長乙失缽是出了名的護短和心胸狹窄,林子軒幾年前在始畢可汗的帳前殺了他的一個兒子,這次又殺死他的另一個兒子,恐怕此人不會善罷甘休,微臣以為,薛延陀有很大的可能會進攻遼東。”

楊廣背著手在房間內走了幾步,他又問道:“薛延陀有多強的實力?”

“據臣所知可戰之兵不下二十萬之眾,不亞於始畢可汗。”

楊廣略略倒吸了一口冷氣,二十萬之眾,如果進攻遼東,這會給剛剛平定下來的遼東帶來多大的損失呀!他甚至擔心高麗會趁著這個機會再次跳出來與隋軍作對,再加上契丹、室韋、靺鞨這些剛剛臣服還沒有完全馴化的異族,一旦也趁著這個機會鬧事,那擺在自己面前的問題可就太多了,更重要是自己還抽不出太多的兵力支援遼東,一時之間他的心中不由憂慮起來。

裴矩明白楊廣的擔憂,便微微一笑道:“陛下也不必太擔憂。薛延陀和契苾的關係一向惡劣,還有西突厥在後面施壓。別看他現在叫囂的厲害,實際上它不敢真正的大舉進攻隋王朝。臣估計他此次進攻遼東恐怕也是打著報私仇的名義。畢竟他很清楚大隋王朝他是惹不起的。”

楊廣點了點頭:“雖這樣說,但朕還是不太放心,經營遼東是我大隋穩定北部邊疆的重要舉措,而且還是我們圍困突厥的重要戰略決策,絕不能讓薛延陀毀了大隋經營遼東的計劃,朕還是決定給遼東在派支軍隊過去。”

“陛下,臣以為完全沒有必要。”裴矩看著楊廣平靜的說道,“林子軒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也是陛下看著長大的。對於他的能力陛下應該很清楚。既然他在奏疏中並沒有提出要朝廷派兵馬支援,那就代表他有絕對的信心對付薛延陀。”

“對於他的能力朕不懷疑,可是此次面對的畢竟是二十萬的草原鐵騎,甚至有可能是整個突厥?”楊廣有些擔憂的說道。

“不會,據臣對突厥的瞭解,他們是不會在這個時候得罪大隋的,儘管我們現在也是內部紛爭不斷,但是突厥的內部也不平靜。”裴矩自信的說道,“單憑薛延陀的實力還不能對林子軒怎麼樣?如果臣猜的不錯的話。這次進攻遼東城的薛延陀部很有可能會損兵折將,甚至是全軍覆沒。”

“你為什麼對林子軒這麼有信心?”楊廣看似隨意的一句問話,卻包含了很多其他的意思。

對於楊廣話中的其他意思,裴矩這個老狐狸又何嘗聽不出來呢?他對著楊廣道:“臣不是對林子軒有信心。而是對我大隋的精兵有信心,更是對遼東這座堅城有信心。”

頓了頓又道:“而且據臣所知,林子軒當年有個綽號叫做草原金狼。這個名字是怎麼得來的,我想陛下比我更清楚。”

“你不說我還真忘了。林子軒的這個名稱可是用達頭可汗的性命換來的。”楊廣笑著說道。

說到這裡,楊廣又想起剛才裴矩的話。便問道:“那個契苾又是怎麼回事?”

“回稟陛下,契苾是天山疆域最重要的部落,實力強大,如果陛下欲開拓西域,可以考慮和此部落加強往來。”

楊廣眼中若有所思,開拓西域一直是他的強烈願望,將大隋赤旗插到天山,是他即位之前就有的想法,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麾下的隋軍東征西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到達那裡。不過他相信大隋的威名肯定已經傳過去了,所以他現在完全可以先聯絡西域部落,到時等自己騰出手來的時候,自然就水到渠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廣看了一眼裴矩,便笑道:“朕想在巡視邊疆之後,派重臣出使西域,聯絡西域部落,裴愛卿認為誰合適?”

裴矩聽楊廣這樣說,就知道這是衝著自己來的,所以他毫不猶豫的說道:“臣毛遂自薦!”

楊廣笑道:“愛卿和朕想到一起去了,想我大隋,地大物博,可是能夠開拓西域者,也唯有裴愛卿一人而已。”

“陛下,臣愧不敢當。”

“愛卿就不要太自謙了,你完全當得起朕的這個評價。”楊廣贊道。

然後又道,“愛卿下去準備準備,過段時間和朕一起前往雁門,然後就徑自前往西域。”

“臣遵旨。”裴矩恭敬的答道,“陛下,如果沒有什麼事,臣就先告退!”

楊廣點了點頭,“去吧!朕再考慮考慮遼東之事。”

裴矩退下去了,楊廣又拿起林子軒的奏疏仔細看了兩遍,沉思良久,他終於下定決心,對侍詔學士道:“傳朕的旨意,從駐守幽州的左武衛中調兩萬大軍前往遼東,聽從林子軒的指揮,另賞賜林子軒玉如意一隻。”

……

武元是名契丹人,武元這個名字是他成為幽州軍之後,自己改的。按照他的話說,現在自己成為了隋軍的一員,那麼為了和隋軍一樣,自己也必須有個漢人的名字。

武元是一個天生的戰士,而且他有一個其他人所沒有的的本事,那就光憑耳朵就能聽出敵人的馬蹄聲有多遠,有多少人。就是他的這個本事。讓他成為了隋軍斥候營的一員,而且是隋軍各部爭搶的人才。

雖然他有這個本事。但是如果不是無意中顯露出來的話,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因為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當然,雖然他的話不多,但每次都能說到點子上,成為隋軍以來很多跟著他隋軍斥候都是收益頗多。

這天上午,武元帶著二十名弟兄在嫩江河邊巡邏。嫩江(蒙語意為“碧綠的江”),古名難水,明代稱腦溫江,清初名諾尼江。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位於中國黑龍江省西部。部分河段為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邊界。源出大興安嶺北麓伊勒呼裡山,南流到鎮賚縣,經吉林省大安市在三岔河匯入松花江。長170千米,流域面積8.萬平方千米。支流主要有甘河、訥謨爾河、諾敏河、綽爾河、洮兒河等。無論從長度、流量還是流域面積看,嫩江都實應為松花江正源,只因第二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而在中國清代被奉為松花江的正源,故正源之說延續至今。嫩江有4個月冰期,江輪可航至齊齊哈爾。嫩江流經坡度很緩的松嫩平原,有許多湖泊、沼澤。春季融雪和夏秋多雨時常有水患。

他們會到這裡巡邏,是因為林子軒為了抵禦薛延陀部的進攻,決定實行御敵於國門之外的政策,所以未經突厥同意就擅自在突厥境內修建了一座城池。林子軒敢這樣不怕突厥借機報復。是因為他已經得到確切的情報,突厥是不會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的。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這裡距離陰山最近。薛延陀部只要翻過陰山,就一定會從這裡前往遼東城。

林子軒將這座城池命名為齊齊哈爾。之所以用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座新建的城,用林子軒的話說就是好記。

不過。由於時間很短,也很倉促,儘管呼叫了十幾萬的民夫和奴隸,齊齊哈爾這座城也只是剛剛將四周的城牆修建起來。至於其他的部分,有的甚至連影子都沒有呢?儘管這座城還不能稱之為城,但是對於攻城工具的薛延陀部來說,已經足夠了。

新城齊齊哈爾距離嫩江不足五十裡,為了監視敵軍的情況,隋軍還在河邊高地上修了一座戍堡和一座烽燧,他們催馬來到嫩江邊,凝望著玉帶一般的河面,武元忽然跳下馬,執刀向河面跑去。

“老武,你幹什麼去?”隋斥候隊長,看到武元的動作後,急忙大叫道。

對於隊長的叫聲,武元並沒有理睬,只是靜靜的站在河邊眯著眼在凝神靜聽。

忽然只見他從口袋裡取出一隻鐵碗,倒扣在地面上。用耳朵趴在碗上聆聽,隋軍隊長走到他的身邊,蹲下身問道:“有什麼動靜嗎?”

武元站起身指了指碗,意思是讓他趴上去,隊長附耳在鐵碗上細聽,他也聽見河底有輕微的‘咔!咔!’,很低微,偶然才出現一聲。

“這是什麼聲音?”儘管他是隊長,但是在聽聲音這方面,他還是相信武元的,所以問道。

“騎兵,大規模的騎兵。”武元依舊一副面無表情的說道。

說完,他的臉上,立即變得肅然起來,眯起眼向河對岸望去,斥候隊長很奇怪,也跟著他向河對岸凝望,河對岸約兩裡外是一片森林,大群鳥從森林驚飛,隊長只看到看到一群鹿。這時鹿群忽然受驚,四散奔逃,一隊胡人騎兵從森林裡衝出。

他驚得大喊一聲:“是薛延陀人!”

武元拉著他便跑:“快走!有五千人,我們對付不了。”

隊長一邊向岸上奔跑,一邊回頭張望,對於武元的話,他是深信不疑的,因為武元已經很多次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果然,只見對岸樹林裡的敵軍越湧越多,足有數千人之眾,催動戰馬向河對岸奔來。

兩人翻身上馬,“去戍堡!”斥候隊長大喊一聲,策馬向東奔去。

只奔出七八裡,一座二十餘丈的土丘山出現他們眼前,山頂上建有一座戍堡,這是幽州軍攻打契丹、室韋時修建的一座戍堡,緊靠嫩江,所以叫做臨河堡,駐兵不多,只有二十名士兵。

斥候隊長奔上戍堡,大聲的喊道:“快點烽火,點三柱烽火!”

這時,當先五百餘名薛延陀遊哨已經從水淺處渡過嫩江,分成十隊,向四面八方分散而去,其餘數千薛延陀士兵浩浩蕩蕩向戍堡方向殺來,這是敵軍的先鋒,清除沿途的戍堡和烽燧。

斥候隊長和武元對視了一眼,然後自言自語,“大戰終於要來了,老子都快憋死了!”

武元看斥候隊長,完全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表情,不但沒有常人那樣害怕和忐忑,反而是一副躍躍欲試表情。

他見戍堡內的二十名隋軍已經騎馬衝出,便一揮手:“跟我撤走!”

數十騎兵催動戰馬,向還未完工的齊齊哈爾城方向疾速撤退,戍堡頂上,三柱狼煙在戍堡頂上燃起,將敵軍入境的訊息送往齊齊哈爾新城。(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