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隋唐之謀國->章節

第一九七章 黑暗時代的到來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基本是自秦以來,所有造反者的造反時必喊的一個口號。~~~* ..這個口號由陳勝、吳廣而起,但並沒有隨著他們的失敗而消失,反之還影響著所有心懷不甘的後來者。在秦以後的接下來的上千年時間裡,很多人喊過這句口號,只不過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而已。

而現在,大隋朝同時喊出這個口號的兩個人中,元壽已經死了,剩下的那個楊玄感雖然逃進了伏牛山中,但是此時的他在朝廷大軍的威壓下,已經是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

如果幾個月以前的楊玄感還是一個意氣風發,差一就推翻了楊氏江山的梟雄的話,現在的他完全可以用喪家之犬來形容。

想當初他擁兵十幾萬,威逼洛陽,那是何等的囂張,可是現在身邊除了幾個至親的人之外,也就只有幾百殘兵敗將而已。

楊玄感造反時,以蒲山郡公李密為謀主,以大將軍李子雄主帥,聲勢甚至比在關中起事擁有蜀王楊秀這個傀儡的元氏還要強盛幾分。在這樣的聲勢下,符合從賊者不計其數,這些從賊者有的是心懷野心,想著擁從龍之功,好在新朝謀一富貴,有的是沒落貴族,不甘於沒落於隋朝,所以反了。

但更多的還是那些無知的升斗民,亂世當中,這些人不過是一根牆頭的革。大風吹往哪邊,他們只能無奈的跟著擺往哪邊。為的不過是能在刀下多活幾日,能有口飯吃。

不得不元楊二人的謀逆時機挑的不錯,正是舉國之兵征討高麗之時。國內又因楊廣不恤民力強修大運河,徵召百萬民夫前往高麗弄得國內民眾不堪重負,民怨沸騰之時。

如果他一開始聽取李密的建議,和元家合夥攻下關中或者北出河北將楊廣的回朝之路掐斷,他不定就真的有可能替代楊氏坐擁天下,最起碼也可以成為一方諸侯。只可惜,他選擇了下策。那就是攻取洛陽。

雖然他他擁兵十幾萬,戰將數十員,連大隋諸多貴族也已經投靠了他。可是他太低估洛陽的城防了,也太高估自己的影響力了,最後只能自洛陽城下飲恨撤兵。

在得知楊玄感謀反,尤其是林子軒分析楊玄感有可能封鎖他們回家的路之後。楊廣雖然表面上表現的無所謂。其實早就驚慌失措,所以再將遼東託付給林子軒之後,他就率領主力大軍快速回師,為此不惜將大量的糧食以及器械和民夫全部留在遼東。

最終,他安全的回到了洛陽,回到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從遼東回到右北平的時候,他就命令大將軍宇文化及、楊義臣和屈突通三人統率十幾萬精銳鐵騎,分兩路前往平叛。而且在楊廣的嚴令下。東都附近的各個留守的大將在樊子蓋的率領下,也都帶著或多或少的兵馬進京勤王。其目的無外乎將楊玄感及元壽二逆消滅在萌芽之中,趁機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

在感到攻取洛陽的希望不大之後,楊玄感召集麾下各大將密議。最終決定西進關中,驅逐元氏,佔據關中擁四險之地以抗朝廷。

這個計劃可以是很不錯的,可是他卻忽略了朝廷早就已經派了李淵為弘化留守,節制關右、隴西一十三郡,雖然楊玄感等人看不起李淵的為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身為關隴貴族之一的超級門閥,李氏在關隴貴族中的地位,所以他們即便這個時候去了,也不過是自投羅網而已。

所以儘管知道這個計劃的風險很大,但是在別無他去的時候,他們只能選擇賭上這一把。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戰略能夠順利實施的話,天下的歸屬還真有可能會形成特定的變化,因為它的可操作性確實很強!倘若楊玄感退出洛陽,在洛陽守軍或者楊廣回師的大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順利拿下潼關、逼近長安,能不能奪取天下不好,但至少不會敗的那麼快、那麼徹底。最起碼也能夠和元氏合二為一,形成威脅朝廷的巨大的力量。

不過,要想完美的執行這個戰略,就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快,二是陰!快,則可以甩開朝廷軍隊,快速行軍:二,則可以短時間內在朝廷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奪取潼關。這樣就能夠立馬關中,憑藉四險之地傲視天下。所以這兩者缺一不可!

只可惜,他的計策是好的,可是他卻太低估朝廷對他們的打擊力度了,他也太低估他們反叛對朝廷的影響。

他們早得到朝廷主力回師的訊息之後,就立馬開始組織撤軍。這在其間身為謀主的李密走了,被楊玄感信任的姓韋的的謀士也看到他大勢已去,也跑了。可以此時的楊玄感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儘管手下的人紛紛逃竄,但是楊玄感依舊不管不顧的向關中挺近,只可惜當他們到達弦農的時候。楊玄感聽當地的太守為了響應朝廷的號召,不但將他們的家給燒了,甚至還將他們家的祖墳給刨了,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怒氣大發的楊玄感不顧眾人的勸慰,揮兵圍攻弘農郡,連攻三天,城還沒下,宇文化及、楊義臣二人統帥的鐵騎卻已經追上來了。

宇文化及、楊義臣二人雖然比不上楊素那樣世間稱頌的名將,但不管怎麼也是帶了半輩子兵的老將了。

手下的騎兵又全都是楊廣直接指揮的內軍禁衛,十幾萬剛剛從高麗回來的精銳士兵對上一群由剛洗腳上岸的農民們組成的造反軍,這結果可想而知。一通砍瓜切菜,和歷史上所有的失敗的造反的前輩一樣,楊玄感的十餘萬人馬一朝而散,被殺的哭爹喊娘。最後混亂中,楊玄感等人僅帶著百餘騎被他的侄子所救,脫離了戰場。消失於茫茫的伏牛山中。

儘管他們已經脫離了戰場,但是他們仍舊處於朝廷大軍的包圍之中。

在朝廷的圍追堵截之下,儘管他們屢次逃脫朝廷的抓捕,但是他們的日子卻越加的不好過。在進入伏牛山以前,楊玄感手下的士兵怎麼著也有千餘人,可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朝廷的封鎖,他手下的人已經不足百人了。其中大部分人在朝廷的威壓下選擇了投降。儘管他們很多人都知道投降了朝廷未必會有好日子過,但是最起碼還有希望,可是跟著楊玄感繼續混下去的話。卻連一希望都沒有了。

………

站在一條無名的河畔,這位大隋除了皇家之外最富貴的豪門公子,此時已經是滿頭的散發,一身的泥水。他抬起頭來。無聲的看著秋日裡的白雲。還有那一隻孤獨飛行的大雁,涼風嗖嗖的劃過他的臉龐、吹散了他的頭髮!

幾個月前,他還是意氣風發,嚮往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坐上洛陽城的那把寶座,可是現在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自從自己被自己的侄子所救帶進伏牛山伺機而動之後,朝廷任命楊智積為五郡招討大使,目的就是讓要結束各郡之間的各掃門前雪的狀態。將伏牛山周邊的縣市牢牢的團結起來,這樣才能起到將楊玄感所率領的叛軍牢牢的困在伏牛山之中。

在朝廷日益加大的長達月餘的搜捕之後。此時的楊玄感已經是萬念俱灰,他靜靜的站在一處山崗上,看著遠處樹林中正在向自己走進的朝廷兵馬。他知道在朝廷這麼大規模的搜捕之下,他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逃不了了,所以轉頭對身邊的最後一人,也就是他的族弟楊積善道:“現在大業已經失敗,為了避免族人因為而受什麼災難,也避免我族中子弟因我而付出什麼不好的代價,還請賢弟將我處死,只有這樣我楊氏一族才能保全,而也使我避免受人侮辱,所以還請汝讓我之人頭取下!”

儘管很悲痛,但是為了楊氏一族的生命安全,也為了楊氏族人能夠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下去,楊積善不得壓抑著自己的苦悶,不得不剋制自己的悲痛,拔出橫刀閉上了眼睛,然後用力砍了下去!就這樣一顆大好的頭顱滾在了草地上,在這個弱肉強食,在這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年代,楊積善的態度是那麼的悲涼,是那麼的無助。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大隋依舊固若金湯,如果不是朝廷橫插一手的話,現在的朝廷根本就不會如此的被動。

當然,在楊玄感被殺的那一可,除了草地中幾隻不知名的蟲子外,再沒有人見證他最後的時刻。隋著頭顱的落地,大隋最大的一場叛亂,宣告終結。

楊玄感雖然死了,可楊廣卻沒有打算這事就這麼完了。

當日楊廣得到東都急報之後率領數十萬文軍,緊隨著宇文化及前鋒大軍的後面挺進中原。在北平郡稍事休息之後,到達涿郡,又一路到了河間郡的時間,

當他快到達洛陽城的時候,洛陽已經將他坐上貨車後的親身體驗詳詳細細的告訴了所有人,林子軒相信,如果擱在一前的楊玄感正在攻打洛陽的時候,整個貴族圈恐怕是沒有人原因平白無故為楊隋奉獻終生的,這一就比很多的同志明白事理!

楊廣一看東都之圍已解,急忙回到洛陽。這一路他被搞的是心驚肉跳,一個多月連覺也沒好好睡一個。更何況,在他的心裡,征討高麗的大功告成之際,卻因楊逆叛亂而攻敗垂成,這讓他如何甘心。最後乾脆傳令全軍,從河間郡轉而往西進發,全軍進入博陵郡,在那裡駐蹕。

按他的意思,一旦平定楊逆之後,那他大軍就可以立馬再次北上,東征踏平高麗。為此,特旨,改博陵郡為高陽郡,為臨時皇帝駐蹕。可是他低估對於遼東戰事的具體優勢了。

七月初,宇文化及傳回捷報,逆賊楊玄感叛軍覆滅,楊玄感身死,大將軍李子雄、蒲山郡公李密、以及楊玄感的幾個弟弟全部被俘,正送往皇帝行營。

幾個首犯已經抓到,不過楊廣連下面的人也並不打算放過。下旨令東都留守樊子蓋,御史大夫裴蘊二人負責清算叛之人。裴蘊雖然是聞喜裴家的人,但是從根子上他是傾向於林子軒的,畢竟裴家已經與林子軒達成了協議。

更何況,這個時候為了能洗脫他兒子也曾經參與了叛軍的罪責,對於此次清洗,他表現的份外賣力。而東都留守樊子蓋,雖看過七十,可這老頭卻是一個真正的殺人魔王。歷史上,在隋朝末期,他帶兵往山東江淮一帶平定農民起義,這老頭完全就是施行三光政策。

搶光、殺光、燒光,他剿匪的任內,赤地千里,渺於人煙。而現在,負責清算的他,一樣是兇狠無比“所殺三萬饗人,皆籍沒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饗人。玄感之圍東都也,開倉賑給百姓。凡受米者,皆坑之於都城之南。”一次性殺了三萬多個,還將所有人的家產抄沒,流放六千多人。

就連楊玄感圍東都之時,所有得到過叛軍開倉牟放之糧食者,也全都坑殺於洛陽城之南。這就是一場赤果果的大屠殺,大清洗。

站在洛陽勤政大殿之中的楊廣,在聽了裴蘊和樊子蓋兩人的處理結果後,表情陰沉,冷冷的道:“玄感一呼而從者十萬,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為盜耳。不盡加誅,無以懲後。”

楊廣的一話一出,整個大殿中的隨駕大臣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就連殺人如麻的樊子蓋和裴蘊二人在聽到這句話後,也忍不住冷汗直冒,殺了幾萬人,楊廣居然還嫌不夠。居然要把所有參與過叛亂的十餘萬人,盡數殺光。還出了天下人太多,多了容易相聚造反的話來。

政壇不倒翁納言蘇威,只是偷偷的拿眼窺了楊廣一眼,就已經在心裡看出了皇帝楊廣的心思。楊廣這個時候恐怕是害怕了,否則他是不會,冒著得最所有人的風險,大開殺戒。因為平時的楊廣就算在生氣也不會出這樣的話。

一次性殺十萬人,還要將他們的家眷一起連坐,這可就是數十萬人。皇帝這是怕了,這次的造反不同於那些泥腿子們打鬧,這已經是讓楊氏江山震動的造反。對於一向自負和剛愎自用的楊廣來,他終於感到了一種失控感。所以,他現在才要用恐怖血腥的殺戮,來震懾天下人,也同樣用這種恐怖和血腥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

從遼東回到中原,雖然元楊二逆已經剿滅,但是卻有更多的叛亂起來。這段時間以來,各地都有叛軍起兵響應楊玄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餘杭人劉元進,在江南起兵,從者數萬,就在幾日前,這個傢伙已經和吳郡朱燮、毗陵管崇二人率領的叛軍匯合,兵馬達到十餘萬人。

更加讓楊廣無法淡定的是,叛軍居然共推劉元進為天子,朱燮、管崇為僕射,署置百官。毗陵、東陽、會稽、建安等地亂黨多抓捕當地地方官吏,以響應叛亂。

自大業七年山東人王薄第一個造反以來,雖然如同造反的叛賊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一個個的冒出來。但是基本上一個個不是自稱什麼知世郎,就是稱為將軍,要麼就是頭領。連敢稱王的人都還沒有,而如今,一個潑皮無賴流氓,居然敢於堂而皇之的稱帝,並且設定百官,殺官造反,割據地方。

以往的那些殺官造反的窮民,大都還只是躲在深山老林之中,白了也就是一群土匪強盜。而如今一稱帝建百官,那性質就已經完全不同了。劉士元的行為,已經完全深深的觸動了楊廣腦中那根脆弱的弦。

匹夫一怒,尚且還血濺五步。更何況是是身為皇帝的楊廣一怒了,那必然將是血流飄櫓,九州震動,掀起一片屍山血海,血雨腥風。

隨著楊廣一道道的命令傳下,大隋朝開始進入最黑暗的血腥的時代。(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百鍊金身訣丈六金身萬古金身影帝的懶散人生隋唐英雄養成記穿成大佬的小仙女長老逼我當天師娛樂圈是我的[重生]浪跡隋唐超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