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宋威->章節

第四十二章 龜速的援軍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趙明反了,臨陣倒戈!

突起的異變讓興元尹李喆措手不及,更被叛軍和趙明所部聯合來了個突然襲擊,一場激戰,損失慘重。

三花石的江面上一片血紅,漂浮著不少兵卒的屍體,倉皇撤離,或者說逃離的官軍根本來不及給袍澤收屍,甚至來不及帶走些許輜重器械。

李喆本來是打算長期死守西縣的,在這裡準備了不少物資,包括一批糧食。結果因為趙明的倒戈,所有計劃瞬間落空,連同輜重糧草也全丟給叛軍,很不情願地造就了“資敵”的事實。

西縣一失,李喆立即率部西撤到了興元府城,雖說中間還有兩座城池洋州和“成古”,但規模不大,城池不高,不堪堅守。還是直接退守府城,憑藉相對高大的城池禦敵為妙。

對於整個興元府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此處,只要府城不失,便不算戰敗,對朝廷也能有個交代。

不過李喆心裡也在打鼓,能否守住府城他著實有些沒底。這幾日交戰,他已經清楚感受到,叛軍並非一群烏合之眾,驍勇和兇殘比想象的更為厲害。

而官軍這邊,安寧的時間太長,士兵已無多少驍勇可言,還有很多兵痞和濫竽充數之輩,廂軍之中尤其嚴重。平日裡欺壓百姓很厲害,到了戰場上真刀真槍拼殺時,一個個全都膽小如鼠,畏縮不前。

這樣的軍隊如何作戰?加上趙明的倒戈,使得敵我雙方的兵力差距迅速縮小,也對官家的士氣造成了不小打擊。

李喆甚至有些憂慮,萬一戰事繼續不利,會不會還有人倒戈相向?

歷來叛亂若只有流民盜匪並不足為懼,但有了兵將和朝廷官員倒戈加入,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其戰鬥力和威脅程度絕對是直線上升。

一個邵衝,一個趙明,興許還有外界不知曉的高人,光化軍加上大安軍的將士。毫無疑問,這支叛軍的規模和戰力已經非比尋常,早已遠超張海與郭邈山率領的烏合之眾。

李喆滿心憂慮地寫下一份奏疏,以及幾封信件,趕在叛軍圍城之前派人送了出去。

奏疏是給官家和朝廷宰執們看的,除了講訴局勢不妙,情況危急之外,少不得一番慷慨激昂。諸如“臣定誓死堅守,與城偕亡……肝腦塗地,以報國恩”等豪言壯語不少,使得李府尹的形象瞬間光輝和高大了許多。

當然了,通常情況下,活命和做烈士,大部分人應該都傾向前者吧!至少李喆不想死,所以他及時向知懷安軍曹儀,利州路轉運使陳貫發去了求援信函。

聖旨上說得清楚,曹儀率部來援,可是遲遲不見蹤影。除了行文催促之外,便只能求助於轉運使大人,陳貫如今奉旨參贊軍務,協助平叛,多少是能說上話的。

做完這些,李喆長嘆一聲,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

趙明反了?

聽到這個訊息,孟韜苦笑不得,笑的是孟訊夫婦的高調成了天大的笑話,而局勢急轉直下則讓人想哭。

縱觀史書,歷朝歷代叛亂之時,總有官軍兵將或地方官倒戈。一直以來,孟韜對這種人動機和考量都十分費解。

古人不是最講氣節的嗎?怎麼一個個這般沒骨氣?投降做叛軍的走狗,成為禍害百姓的急先鋒,簡直禽獸不如。

這些人不考慮前程和未來嗎?並非亂世,大宋王朝也沒有腐朽不堪的跡象,這種小打小鬧的叛亂遲早會被剿滅。叛軍首領能有好下場嗎?滿門抄斬,株連九族似乎不為過。

哦,對了!大宋有個習慣,在軍隊作戰不力之時,往往始終招安的手段。莫非是招安既往不咎,甚至加以封賞的慣例縱容了將官,讓他們無所顧忌?

對此孟韜更加哭笑不得,此時再去深究趙明的動機已經沒有意義,如何應對才是關鍵。

李喆已經退守興元府,問題是他能守得住城池嗎?一介文官權知州府軍事,能夠運籌帷幄,驍勇善戰嗎?

說實話,孟韜對李府尹的能耐還是心存疑慮的,部將反叛毫無察覺,還因此吃了大虧似乎就是很好的說明。

興許運氣好,能夠堅守住府城,但指望他出城擊潰,或者殲滅叛軍已經不可能。城裡的百姓或許能得周全,但是城外就……

西縣據說已經一片狼藉,大戶人家被劫掠的不少,其中就包括拒嫁孟家的何家女另行許配的那戶人家。據說那位未婚夫想要阻攔搶掠的叛軍,結果被人一刀給劈了,真是要錢不要命的傻蛋,可憐的何家女還未出嫁便成了望門寡……

這樣的例子在西縣、成古、以及興元府外圍的村鎮上屢屢上演,叛軍以劫掠財物補充糧草軍餉,甚至還有刺激士氣的考慮,一群亡命之徒,不讓他們燒殺搶掠,奸/淫作惡委實太難。

百姓哭天搶地,怨聲載道的同時,也有不多興元府本地的痞/子流/氓加入其中。至於動機,大概是看著叛軍可以肆意妄為,加入便可藉著叛軍的勢力和名頭,整治往日欺負自己的小地主,或者強搶哪家的小娘子,小媳婦……

總之,不過幾日時間,興元府東邊幾縣已經慘不忍睹。

西邊的定軍寨目前還好,叛軍暫時未至,但絕非高枕無憂。距離興元府也不過三四十裡地,叛軍攻城不下,四下搶掠,轉瞬即可至。

定軍寨已經不安全了,很多莊戶已經打算逃到山中之前臨建的木屋草廬。不過隨著孟訊夫妻的夤夜逃離,那些藏糧的安全地點恐怕也暴露了。

對此,孟韜十分後悔,是自己疏忽大意了。

反倒是孟訊夫妻這次反應極為迅速,得知趙明投敵反叛的訊息,他們大概是擔心官府會來緝拿趙家親眷,前些天他們太過高調,這會自然是首當其衝,躲出門避風頭在情理之中。

如果躲在別處還好,孟韜最擔心的是他們直接前去投靠趙明,那定軍寨莊戶們藏下的救命糧食,甚至人身安全便有危險了。

唉,真是大意了!

這個時候,還當真只能指望懷安軍及時來援,否則還真是束手無策。

當然了,孟韜也讓家裡人做好了逃難的準備,如果懷安軍不來,則隨時離開。

……

企盼懷安軍及時救援的人太多了,李喆、孟韜、興元府成千上萬的百姓,利州路轉運使陳貫同樣如此。

接到李喆的書信,他的心情頓時無比糟糕,還有些悔不當初。早知趙明是這等背信棄義,投賊叛國之徒,就不該和他講君子之道,寧羌寨綁架事件後就該彈劾他私調兵馬,官逼民反,早做懲處。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當初的一念之仁竟釀成大禍,趙明的變節倒戈,使得興元府阻敵平叛的形勢急轉直下。

李喆已經在信函中坦言,必率部死守城市,與城偕亡,以死報國。這樣的決心還是值得肯定的,卻不見得可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貫很清楚,西縣之敗,李喆的勇氣已經被打磨完了,固守城池是他必然的選擇。

一來因為興元府城重要,固守不失便無大過失;二來,厚實的城牆大概能讓他多點信心和勇氣吧!至於讓他出城作戰是指望不上了,要說他李喆心無畏懼,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這時候責怪李喆已經毫無意義,為今之計,能夠解興元府危機的只有懷安軍,而且是十萬火急。

興元府以東已經慘不忍睹,要是再不出兵救援,任由叛軍肆虐,大好的小江南天府之國就該成為人間慘境了。

可是懷安軍的行動實在太慢,在劍門關停留多日,直到近兩日前鋒才到陽平關,還大有駐足不前的意思。

陳貫不由大為著急,他決定走一遭劍門關,找主將曹儀要個說法,至百姓於水火之中,龜速不前,究竟意欲何為?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美漫之無敵幸運輪人在三國,朝九晚五三國之武魂傳說我怎麼模擬成了大反派我的憨憨小女友美漫之帝國崛起美漫之明哥降臨美漫之無敵主宰美漫之喵爺重生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