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宋威->章節

第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旱災就這樣不期而至,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興許是副熱帶高壓東移的太厲害,印度洋的水汽遲遲不能到達秦嶺南坡,自打清明開始,興元府已經幾個月不曾到雨水。

很反常的情況,孟韜記得秦嶺巴山之間的漢水谷地,在西北有小江南的稱號,以溫暖溼潤著稱。結果如今只剩下溫暖,而且溫暖的太過分。

炎炎烈日炙烤大地時,孟韜意識到自己的運氣很差,重生頭一年便遇到了極端天氣。

其實二三月間旱災就已經初露端倪,只是那會油菜和麥子都已經快要成熟,需要的水分不多,融雪滲透的土壤墒情不錯。等到四月開始夏收,農人們反而期盼大晴天,生怕雨水沖泡了田間地頭的糧食。

夏收順利進行,糧食也都很快曬乾入倉。可進入五月,當新栽種的稻穀秧苗開始發黃時,農人們有些著急了。

沒有人料到乾旱會持續這麼久,哪怕在定軍寨生活了數十年的祖母孟陳氏,也從未見到過這麼久不下雨的先例。

漢江的水位在下降,江水不盈尺可能有些誇張,但已經無法行船是事實。陳茂清緊趕慢趕,也只搶時間運來一船茶葉而已。

張老五站在江堤上,看著江中露出的片片礁石長吁短嘆。他是個漁民,不能下河打魚,生活則無以為繼,日子該怎麼過呢?

孟韜站在田埂上,看著神情凝重的農人,同樣心急如焚。突如其來的旱災無疑讓山上茶園減產的利害,勉強給陳貫湊齊三萬斤茶葉已經不錯了,幾乎沒有多餘的茶葉可以販賣他處。

孟家下半年的收成便主要指望江畔那百多畝良田了,可眼下卻面臨減產,甚至絕收的可能。

孟家家財豐厚,縱然一兩年顆粒無收也能支撐,但佃戶們不行,一旦絕收,他們便要全家餓肚子,甚至餓死人。尋常農戶同樣如此,田裡的稻穀是他們唯一的指望。

可惜老天爺滴雨不下,幾條小溪只剩下涓涓細流,只能供應洗衣做飯,根本無法灌溉,緩解災情。

定軍寨的百姓們在田埂上來來回回,有上年紀的農人老淚縱橫,有人則放聲大哭,還有人跪在田埂上求老天爺。

更多人組織起來,在江堤上擺香案祭龍王求雨,孟家長房的孟訊便是領頭人,他家在江畔也有上百畝農田。

在旱災面前,老祖母放棄了兩房之間的宿怨,讓孟韜前去跟著一起拜龍王求雨。雖說孟家的抗災能力很強,但作為東家,為佃戶們謀生路也是應該的。

“祖母,求龍王就算了,龍王爺要真是有心,不用我們求就下雨了。”孟韜很是無奈,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矇昧”的人們總是把希望寄託在神靈之上。

孟韜無意嘲諷定軍寨鄉鄰的愚昧,在這個年代,皇帝都經常隆重祭天祈雨,老百姓拜龍王求雨有什麼好奇怪的。

只是,拜龍王有用嗎?也許很巧合,今天拜了明天恰好下雨,人們會說是龍王爺顯靈,然後一個個虔誠地感激龍王爺慈悲。哼哼,如果真是龍王顯靈,是不是該先聲討他之前故意不降雨的惡行呢?

孟韜不願意去,敬畏神靈的老祖母頭一回有些生氣,責備道:“天旱不雨,怎可對龍王不敬?莫要鬧脾氣,祖母知曉外面炎熱,可你也的忍著,好歹去跪一會。”

“祖母,沒用的,天下不下雨和人跪不跪沒關係的。”孟韜道:“您莫要著急,孫兒出去去四處轉轉,看有沒有抗旱的法子。”

“韜兒……”

孟韜無奈懇求道:“祖母,您就再相信我一會吧,就像收茶葉那樣!”

興許是有這個成功的先例在,興許是孟陳氏溺愛孫子,便沒有在為難孟韜,無奈地搖著頭目送他出門……

好不容易從家裡脫身,孟韜立即讓阿旺找了幾個熟悉四周環境的家丁出門去。結果剛走到村口,便瞧見孟訊領著一個道士大搖大擺而來,遠遠便喊道:“韜哥兒,這是我從天台山請來的通玄道長,前來為我們祈雨,各家各戶都交了供奉和香油錢。你家的田不少,又剛賺了大錢,就多出些吧!”

孟韜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不積極抗旱也就罷了,天災面前,莊戶人家生計本就艱難,如今還要裝神棍來騙錢,良心都讓狗吃了?

“道長,佛道雖有不同,但都有慈悲為懷之心,可是如此?”孟韜佯作客氣,輕聲詢問。

“當然,貧道乃方外之人,若非體恤百姓疾苦,豈肯輕易踏足紅塵,做法祈雨?”那通玄道長捋了一把鬍鬚,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孟韜哈哈一笑:“既如此,道長何故要收錢呢?免費才是真正體恤百姓,慈悲為懷嘛!”

孟訊見狀,立即喝道:“韜哥兒休得無禮,道長不惜車馬勞頓來此,耗損功力修為做法,供奉孝敬理所應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通玄道長擺出一副高風亮節的姿態,擺手道:“貧道耗損些許不打緊,錢財乃是為準備供奉神靈的香油和祭品。”

“是嗎?”孟韜道:“不若這樣,把收上來的錢財還給各莊戶,他們生活不易,想來神靈也會體恤。至於香油錢和祭品,我來準備。當然了,不能讓道長憑白辛苦,道長這就做法吧,只要天降甘霖,孟韜必定贈厚禮報答。不過……”

“不過什麼?”

孟韜冷笑道:“不過要是做完法事,天還是沒下雨,道長恐有坑蒙拐騙之嫌,還請官府走一遭,如何?”

“這……”通玄道長臉色微變,支支吾吾道:“小郎君…此言差矣,做法乃是為祈求上天降雨,若不能打動上天,也可能不降雨或晚降雨……”

“哦?這麼說,道長未必能求得雨水?”孟韜恍然道:“既如此,那何必花這個冤枉錢呢?道長收錢又怎能這般心安理得?”

“韜哥兒,休得無禮!”孟訊大聲呵斥,請來“高人”,為的就是施恩鄉鄰,蓋過孟韜重新成為定軍寨的第一號人物。長房反敗為勝的要緊大事,豈容被孟韜破壞?

那道士臉色一青一白之後,辯解道:“所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以虔誠之心祈禱,盡力打動上天,祈求天降甘霖,總好過束手無策,哭天搶地吧!”

“當然不能哭天搶地,坐以待斃了,只是將希望託在借神靈虛妄之名,妄圖欺詐鄉鄰的奸邪之輩身上,還不如做點實事!”說罷,孟韜不理會暴跳如雷的孟訊和道士,拂袖而去。

他不忍定軍寨的莊戶受騙,卻無力阻止,畢竟他只是一介平民。再者,敬畏神靈,祈求上天,在這個年代有相當大的市場,也許拜神祈雨是莊戶們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否認他們也不會願意交出自己的血汗錢。

不能說莊戶們愚昧無知,真正可惡的是那個騙人的道士,以及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的幫兇孟訊。

與他們辯解毫無用處,眼下雖和興元尹關係良好,但遠水難解近渴。再說了,整個興元府都遭了旱災,府尹李喆眼下肯定憂心救災,哪顧得上這些許小事?要想真正自救,並幫助定軍寨的莊戶,找尋抗旱之法才是關鍵。

抗旱無非是水源,老天爺暫時是指望不上了,唯有引水灌溉一途。這個年代,大多數地方都是靠天吃飯,興元府原本氣候溼潤,降雨充沛,所以對引水修渠這種事也不大上心。是以當旱災突如其來之時,災情就分外嚴重。

本著水往低處流的原則,孟韜首先將目光對準了身後的定軍山。山上本來有幾條溪流,但眼下都成了童子尿般的涓涓細流,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阿旺告訴孟韜,定軍山側面有一條漾水(養家河),自山中流出,在定軍寨下游注入漢江。孟韜立即眼前一亮,山中的河流多有落差,是否可以從高處引水下來呢?

帶著阿旺與幾個家丁跑了大半日,可以確定從漾河引水在理論是可行的,沿著山坡的等高線迂迴修渠,可以將水引過來。

但實際上,距離太長了,在完全依靠人力的年代,幾十裡地的水渠修下得要多長時間?又需要多少勞力?最重要的中間有幾處山包石崖攔路,工程難度大,以現有技術很難克服。

引漾水肯定是來不及,該怎麼辦呢?

站在山坡上,一眼看過去,定軍寨之旁除了漢江和漾水之外,再無第三條像樣的河流。

引漢江水灌溉——孟韜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這個大膽的念頭。

大部分的農田就在江畔,坡地的莊稼已經顧不上,只要能保住江邊平川的稻穀,定軍寨就能順利度過難關。

只是堤岸和江面的落差一丈有餘,如何引水呢?阿旺看一眼便搖頭道:“公子,怕是不行,水無法往高處流……”

站在山坡上,這一段漢江盡收眼底,待看清楚河道寬窄高低,以及江心那片沙洲之後,孟韜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輕聲笑道:“水往高處流,一定不可能嗎?”

*

PS:漢水谷地較為溫暖溼潤,農作物一年兩熟,夏收油菜、小麥,秋收稻穀。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美漫之無敵幸運輪人在三國,朝九晚五三國之武魂傳說我怎麼模擬成了大反派我的憨憨小女友美漫之帝國崛起美漫之明哥降臨美漫之無敵主宰美漫之喵爺重生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