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宋士->章節

第69章 陝西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陝西,京兆府,知府衙門,春寒料峭,夜深人靜,衙門後堂依然燈火通明。

王倫仍然伏於桌案之上,仔細翻閱著眼前的一堆文籍。陝西如此之大,百廢待興,他來到此地,可不能毫無收穫。

屯田營田,未雨綢繆,打通河西之地,開拓西域。

這是他離開前,王松對他的諄諄告誡,他也是記憶猶新。

陝西是中原的西部屏障,而河西,則是陝西的西大門,不拿下河西,又如何穩固中原。

陝西地大物博,光是關中平原,就有三千萬畝以上,自古灌溉發達,盛產糧食,是陝西最富足的地方,被稱為“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唐時曾是中國的鼎盛時期,也是關中最繁榮的時期。

靖康元年,金人南下之前,長安城垣雖比唐代大大縮小,但人口仍有十幾萬,居民習俗之移,仍不失故都之風。雖受契丹、女真族侵擾,陝西人口仍達到300萬以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金人南下侵宋,連年戰爭,陝西人口大幅度下降,關中僅存一百來萬,連唐天寶年間的一半都不到。尤其是陝北之地,由於是宋夏、宋金經常交兵的場所,人口減少尤為嚴重,除緊鄰關中的地方有少量人口外,基本只有軍隊,百姓寥寥無幾。

僅僅幾年,戰火連連之下,陝西已經失去了將近百萬的人口。

一些偏遠之地,曾經水源充足,人煙稠密,土地肥沃。到了現在,因為戰火,處處斷垣殘壁、雜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

朝廷大軍陝西的大敗,不但失了人心,就連陝西未來幾年的賦稅也揮霍一空,留給宣撫司治下的,完全是一幅爛攤子。

“關鍵是墾荒啊!”

“土地分給百姓們,自由種植,人人吃飽肚子,一改兼併之弊,還要準備西征的糧草。”

想起離開前王松說的話,王倫眉頭不由得一皺。

“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王倫眉頭緊鎖。曹孟德之行,遺珠惠普,他只要拾人牙慧,步先賢之履跡就行了。

“只能是士為知己者死了!”

王倫苦笑了一下。自從認識和跟隨王松以來,他的人生際遇可謂是翻天覆地。也許將來,他王正道可以和王松一起,青史留名。

“想的還是太多了,先解決眼前的諸般瑣事再說。”

和他當年在河東屯田、營田時相比,現在的條件,可要比原來好多了。

不用說器具齊全,全部由河北輸入,就連用於耕種的牛馬,也是大有富餘。王松從軍中給他撥了一千多匹駑馬,又從河北給他調了五百餘頭耕牛,萬事俱備,不欠東風。

最重要的是,當年他在河東屯田時,培養的一大批的墾荒民政官員,其中很多人跟他一起來到了陝西,有了這些老部下,心裡面當然安穩多了。

再加上歷年征戰,五萬多的戰俘被派過來墾荒,也算是有了一個有力的備註。

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陝西農墾司,由原來河東農墾第一司的司長安大富擔任總司長。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丈量田畝,土地歸官府管理。

王倫明白王松的想法,趁著陝西被打得一片稀爛,徹底割除土地兼併這顆毒瘤。

“陝西農墾司總署”就坐落在咸陽城的郊外,關中平原的核心地帶,由安大富親自坐鎮,也算是精兵強將,相得益彰。

“農墾司總署”南鄰渭水,北接官道,佔地數畝,水泥牆高聳,粗重的鐵柵欄門旁的涼亭下,持槍的衛兵肅然而立,神情莊穆。

大門的左右兩側,“陝西農墾司第一司”,“陝西農墾司總署”,十幾個紅字清晰可見。

一切都和河東屯田營田時一樣,完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戰士們一手拿兵器,另外一隻手拿著農具,美其名曰“農墾戰士”。

三萬多將士,五萬多俘虜兵和歸正兵,再加上好幾千因傷而退下來的傷兵,近十萬大軍挺進了陝西。

士氣雖然高漲,但困難卻是實實在在。正值春寒料峭,西北風一刮,凜冽刺骨,長安城破敗不堪,城中沒有地方住,帳篷不夠,就只能用樹枝搭窩棚在破牆邊。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十萬大軍,人吃馬嚼,衣食住行,全都要從兩河引進。王倫自己也心裡清楚,要想保證開荒屯田成功,必須解決吃的難題。

“民以食為天,難呀!”

王倫正在愁眉不展,門被輕輕推開,挺著肚子的妻子,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米粥走了進來。

“官人,歇歇吧,整整半天,你都沒吃飯呢?”

聞到米粥的香氣,王倫的肚子不由得“咕咕”叫了起來。

“你這麼一說,我還真餓了!”

王倫接過粥碗,慢慢喝了起來。

“官人,你說你,堂堂的京兆府相公,半個陝西都歸你管,你卻是比種地的還忙,哪像個當官的 !”

王倫輕輕笑了笑,搖了搖頭。

“王相公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我,我總不能無所建樹吧。”

王倫看了看妻子,歉然道:“倒是多虧了娘子,你可要保重身子啊。”

兩人雖是夫妻,年齡卻差了十幾歲,這是二人的第一個孩子,當然要慎之又慎。

“這小子鬧騰的厲害,估計是個男孩。”

王妻輕輕笑道:“你也不用太過憂心,凡事都有王相公在後坐鎮。憑你二人之交,你有難處,他也不會坐視不管。”

王倫點了點頭,他和王松,倒是“臣君相知”,可成一段歷史佳話。

軍士敲門進來,上前稟報。

“你是說,王相公讓人送了十萬石糧食過來?”

王倫心頭一熱。王松待他如此赤誠,他也只有誓死以報知己了。

“官人,我說的沒錯吧,你再也不用發愁了。”

妻子笑道:“等王相公登基做了皇帝,你就是當朝一品大員,到時候咱們全家都跟著你沾光,這叫封妻廕子。”

王妻喜滋滋離去,王倫興奮而又忐忑,在屋裡踱起步來。

興修水利,屯田營田,抑制兼併,勸科農商,收取賦稅,打擊豪強奸商,救助百姓,維護地方治安……

自然,還有招兵買馬,未雨綢繆。,讓陝西成為西進的跳板

無論是收取賦稅,還是抑制兼併,把田地分給百姓,都要觸及地方豪強的利益,到時候只有鐵碗壓制,甚至是血腥鎮壓了。

《宋史?食貨志》稱:“四方無事,……戶口蓄庶,田野日闢。”

宋朝的戶籍管理承襲唐制,但亦有其特點。政府把戶籍管理與徵收稅賦融為一體,按家庭的資產、丁口劃分戶的等級,作為納稅服役的計算依據,使戶籍變成了“稅籍”。登記戶口“但從丁戶系籍”, “女口不預”、“女口不須通勘” 。

由於戶籍就是稅籍,雖然國朝廷法令規定三年一造簿冊,但出於徵收賦稅之需,實際上年年都在統計人口,編造“稅籍”。據《宋史?兵六》載,自元豐年間(1078~1085)起,宋朝設立戶部,專管天下人戶、土地、錢谷之政令、貢賦、徵役之事。

宋朝農田分官田、私田兩種,按佔有農田多少及其政治地位,把戶口分為官戶、主戶、客戶三種。貴族、官僚,亦稱官戶或形勢戶,是享有免稅、免役特權的地主階級。他們在總人口中比重很小,但佔地最多,宋仁宗時,天下田畝已半為形勢所佔,到宋英宗時,賦租所不加者十居七。

宋朝不抑制兼併,帶來的後果就是國家的農業稅收,大地主們佔據了七成的田畝,但是從來都不用交稅。

宋律規定,主戶是有產業並需向國家納稅服役的農戶,在農村的稱鄉戶,在城市的別稱坊郭戶。戶按貧富分九等:上三等都是地主,四等戶以下大都是自耕農和貧農。地主少,農民多,萬戶大邑,大約三等以上戶不滿千,四等以下戶不啻九千。土地兼併,致使下等戶窮苦破產,或被迫流徙他地,轉為客戶,或假佃戶之名以避徭役。

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力錐之地。

看到王倫眉頭不展,旁邊的軍士上來,輕聲說道:

“王公,墾荒屯田,丈量土地,要對付的其實就是地方的豪強,他們往往和官府勾結,上下其手,作奸犯科。王公想要把屯田順利地推行下去,可得做好準備。”

宋朝的田賦,若是不能做到按地徵稅,重現靖康前之兼併匿稅,得利的是權貴豪強,受苦的還是窮苦百姓。

“那就讓他們來試試,看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本官的刀利!”

要推動一項改革,在地方的保守勢力面前,困難重重,更不用說牽扯到土地分配這樣的大事。

軍士是陝西關中人氏,對地方上的民情很是熟悉。聽到王倫冷森森的話語,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忠義軍兵鋒正盛,若是那些良田千百頃的豪右們不長眼睛,想要對抗丈量田畝,恐怕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王公,陝西文風鼎盛,讀書人眾多,尤以“”關學”一派,學說傳播面大,弟子成百上千。只要穩住了他們,王公就能無往而不利,做起事來,就方便多了。”

王倫肅然起敬,點頭道:“橫渠先生的學說,自然是得好好宣揚一下了。”

橫渠先生是北宋關中大儒張載。張載青年時喜論兵法,後求之於儒家“六經”,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職。後辭歸,講學關中,故其學派被稱為“關學”。

關學反對坐而論道、空談理論,主張身體力行、學以致用,其學風敦厚樸實,敦本尚實、篤行踐履也是關學的宗風,幾百年來一脈相承。

自張載講學關中,創立“關學”學派以來,“關學”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著名學者,侯可,呂大鈞三兄弟 ,李復、遊師雄、种師道等,“關學”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在陝西以及全國廣為流傳。

因為聲名遠揚,張載也被學者以其出生地橫渠鎮命名,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

而其流傳千古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後世的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言簡意宏,傳頌不衰。

這也難怪王倫對張載尊敬有加了。

相關推薦:降臨國漫當大佬國漫大雜燴國漫世界大冒險異界之魔獸領主魔獸領主春秋我為王斗羅大陸·王者系統斗羅大陸修煉系統鎮魂街之貪狼營東瀛娛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