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松本清張經典推理大全集->章節

死之枝_裝瘋的兇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01

大約在一年前,猿渡卯平開始琢磨殺人計劃。不過,他考慮的並不是殺人過程本身,而是殺人之後站在法庭上的應對之策。

猿渡卯平是東京文京區的裱畫師,今年三十五歲。他的妻子比他小五歲,兩人有一個六歲的女兒。

猿渡當初並不是做裱畫這一行的。雖然他父親曾是在整個東京都赫赫有名的裱畫師,可猿渡並不想繼承家業。他在大學裡學的是經濟,立志將來在銀行或者大公司工作。十五年前,父親故去,裱畫店日漸敗落。當年他父親很有大師風範,身邊聚集著一批技藝高超的匠人,但自從身為外行的卯平開始執掌店面後,匠人們都相繼離開了。

其實卯平根本不願接管裝裱店,可無奈架不住一些親戚和父親的合作伙伴的苦苦相勸,只好中斷學業。卯平心靈手巧,以前父親工作時他喜歡在一旁模仿。當然,那算不上系統的學習。接管店面後,他希望匠人們能和以前一樣繼續留在店裡,但事與願違,最後店裡只剩他和一名學徒。之前那間寬敞的店面變得很難維持,於是他們的裝裱店搬進了小巷。

儘管如此,因為父親的名聲還在,還是常有畫商找上門來。需要裝裱的雖不是什麼名畫,這點生意總算能讓這個半專業的裱畫師勉強應付生活。這都是託了他父親的福。

如果接手的全都是次等貨,那麼卯平無疑還能依靠平庸的手藝安然終老。然而有一天,與父親有過深厚交情的一流畫商蒼古堂送來了一幅珍貴畫作,要求裝裱成畫軸。就是這幅畫,成了卯平後來磨難的根源。

蒼古堂的老掌櫃當時這樣對卯平說:“這是我一位相當重要的老顧客送來的,請你把它裱好。客戶要得非常急,請你這邊抓緊。這幅畫值一百萬以上,你裝裱的時候千萬要多加小心!”

既要抓緊時間,又要仔細謹慎,這可不容易。其實當時卯平完全可以拒絕,但他還是忍不住想在佳作上一試身手。掌櫃的言外之意是,其他的裝裱店都因時間太緊不肯接活兒。這位畫商一直念及他與卯平父親當年的情分,經常給卯平安排些生意。卯平接下了這份活兒,一來是想解人家的燃眉之急,二來也想向對方顯示自己有處理優秀畫作的自信。

當天晚上,卯平就專心致志地投入了工作。這是一幅色彩絢麗的名家花鳥畫。蒼古堂還帶來了顧客給的素雅古樸的絲絹,以作裝裱材料。

卯平日以繼夜地忙著,現在距離規定的期限還有一天。目前為止,卯平對裝裱的效果還很滿意。當時正是冬季,他不喜歡煤油爐,所以工作室裡擺放著一個燒得很旺的炭火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大的不幸在他去廁所的時候發生了。當時他妻子不在家,才不過五分鐘,當他上完廁所回來時,畫上正升起一股青煙。火盆中的木炭爆出火星,燒到了繃在木架上的絲絹。卯平連忙將濺到畫上的火炭碎屑撣下,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牡丹那絢爛的花瓣上出現了一個殘酷的孔洞。正是這個直徑五釐米、邊緣發黑的孔洞,無情地吞噬了卯平的人生。

卯平的頭腦中立刻變得一片空白。當一個人闖下大禍,感到無法挽回時,至少會尚存一絲理智,可卯平慌亂得連考慮補救措施的時間都沒有。剎那間,失去重要顧客的絕望、賠償如此昂貴畫作將會造成的經濟負擔,以及由於他的粗心大意將遭到的蔑視與嘲諷等,所有這一切都同時猛烈撞擊著他的大腦。

又驚又怒的蒼古堂當即要求卯平賠償損失,說客戶要求賠償一百二十萬日元。他又說,將如此重要的工作委託給卯平,他自身也要承擔部分責任,所以要卯平賠償一百萬日元。卯平低垂著腦袋,聽著老掌櫃沒完沒了的責罵。

不要說一百萬,卯平就是連三十萬的存款也沒有。但蒼古堂說,如果卯平賠償一百萬日元,這件事就放過他,以後還會將其他畫作委託他裝裱。卯平向不幸邁出的第二步,就是對這種許諾的深信不疑。

他希望以後仍能從蒼古堂那裡承攬活計。如果因這件事被一流的畫商拋棄,那他裝裱師的生命也相當於到此為止了,而且其他畫店以後也絕不會再找他。正是這個原因,他才到放高利貸的荒磯滿太郎那裡借了一百萬日元。

荒磯滿太郎六十二歲,他承諾可以借給卯平七十萬。這七十萬也能幫大忙。然而,卯平拿到的現金已扣除了當月一成五分的利息,只有五十九萬五千日元。不僅如此,荒磯還以禮金為名,抽走了五千日元的零頭。

卯平又從其他地方設法東拼西湊了三十萬日元,加上自己僅有的積蓄,他終於湊夠一百萬賠給了蒼古堂。可那以後,蒼古堂就再也沒搭理過他。所謂以後給他派活兒的說法本來就是謊言,只不過是為討賠償創造方便而已。

從那時起,卯平墮入了真正的地獄。荒磯滿太郎每個月都上門來逼債,卯平還不起本金,只能還每個月十萬五千日元的利息。要知道,高利貸是用複利來計算的,卯平的欠債金額迅速膨脹到了原始本金的三倍之多。

為拖延還債,卯平邀請荒磯滿太郎到池袋的一家小飯館。這家飯館卯平自己常去光顧。荒磯這個人雖然上了歲數,卻仍又好酒又好色。店裡的女傭澤子是卯平的相好,三十一歲,皮膚白皙,體態豐腴。儘管容貌一般,她那張小兜嘴卻很是招人喜愛。荒磯似乎很喜歡澤子,他知道那是卯平的相好,開始時還有所顧忌,後來就正大光明地動手動腳。之後荒磯開始單獨前往那裡,吃吃喝喝全是賒賬,由卯平支付。荒磯說這些花費並不會從卯平的債款裡扣除,因為他在卯平最困難的時候拉過他一把,卯平付這個錢是應該的。

最後,澤子還是被荒磯搶走了,她也為金錢所屈服。

卯平從此對荒磯恨之入骨。這個人早就因放高利貸手段惡劣而臭名遠揚,沒想到他欺人太甚竟至如此地步。聽說還有人因為受不了他咄咄逼人的催賬而自殺。

就這樣,猿渡卯平對荒磯起了殺意。

卯平在計劃殺害荒磯的同時,也在琢磨怎樣使自己逃脫法律的制裁。罪犯都想保全自己的性命,而面對荒磯,卯平更是認為自己不應該成為這種人的陪葬。

殺人罪要判死刑,就算從輕處理,至少也是無期徒刑或十幾年的有期徒刑。即使是十年有期徒刑,也會讓人生不如死。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期徒刑甚至比死刑更為殘酷。荒磯滿太郎原本就是沒人性的社會蛀蟲,為這種傢伙賠上人生實在是不值得。

卯平回憶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中,拉斯柯尼科夫所說過的話。這個大學生計劃殺掉一個有錢的老太婆,並試圖在理論上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一方面是個毫無用處、毫無價值、愚蠢兇惡而且有病的老太婆,誰也不需要她,恰恰相反,她對大家都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活著,而且要不了多久,老太婆自己就會死掉……另一方面,一些年輕的新生力量,由於得不到幫助,以致陷入絕境。這樣的人成千上萬,到處都是!……再說,以公共利益來衡量,這個害肺病的、愚蠢兇惡的老太婆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過像只蝨子,或者蟑螂罷了,而且還不如它們呢,因為老太婆活著是有害的。她吸別人的血,她吃人……

而這個荒磯滿太郎,完全比這個俄羅斯大學生厭惡的老太婆還令人憎惡。他完全是個社會的害蟲。不!不管他是不是社會的害蟲,總之他促使我的家庭走向破落,還搶走了我心愛的女人……

02

猿渡卯平決定殺掉荒磯滿太郎。

荒磯是個虛弱的六十二歲老人,殺掉他如同碾死一隻臭蟲,不用費吹灰之力。不過,行兇之後,應該怎樣瞞過警察呢?這一點需要想一想。萬一自己殺人的事實敗露,就有可能因為這個社會蛀蟲而面臨死刑或無期徒刑。

為研究瞞天過海的方法,卯平開始閱讀有關犯罪的小說和故事。兇手處置屍體的方法,或是塞進火爐中燒掉,或者弄到山裡掩埋,或者碎屍之後分散藏匿。愛倫?坡的《黑貓》中的方式最令人瞠目結舌,書中的兇手將屍體砌進了牆壁。天啊!十幾年前,真有人在倫敦使用過這種方法。另外,兇手們都絞盡腦汁地琢磨如何製造不在場證明,使別人以為他不具備作案條件。

在現實世界裡,有很多殺人行為不曾暴露,有不少案件因為怎麼也查不出兇手而陷入僵局。這些都可以稱為完美犯罪。

但是,以完美犯罪為目標的殺人計劃,並不能保證都能成功。不,事實上,很多兇手都被輕而易舉地抓獲了。其實很多小說故事,不就是以這類案件為素材的嘛!

猿渡卯平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實施完美犯罪。但是,不管採用哪一種方法,都會伴隨巨大的風險以及行兇者自身的恐懼。這種恐懼或許來自於兇手的怯懦、躊躇與優柔寡斷。殺人很簡單,要逃脫懲罰卻實在太難。

苦心孤詣之中,他忽然又回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另外一段。

當殺死老太婆的大學生拉斯柯尼科夫遭到警察逮捕後,他與檢察官波爾費利展開了唇槍舌劍的交鋒。這裡是小說最精彩的部分,書中將檢察官與被告之間的心理較量寫得非常激動人心。

書中,波爾費利舉出了一個犯罪例項,卯平記得他說的是精神病犯罪。因為犯人是個精神病患者,法庭只能進行無罪判決。

猿渡卯平一想起這些,立刻出門前往舊書店,在滿是灰塵的書架上抽出一本髒兮兮的《罪與罰》。他翻閱了五六頁,很容易就找出了那一段。

“是啊,在我們辦的案子裡也有過幾乎完全一樣的情況,一種病態心理現象,”波爾菲裡很快地接著說下去。“有一個人也是硬要說自己是殺人兇手,而且說得像真有那麼回事似的:他造成一種幻覺,提出了證據,詳細述說了殺人的情況,把大家,把所有的人都搞得糊里糊塗,真假難分,可是為什麼呢?他完全是無意地、在某種程度上捲進了這件兇殺案,但只不過是多少有些牽連,而當他知道,他讓兇手們有了藉口,於是就發愁了,弄得精神恍惚,疑神疑鬼,完全瘋了,而且硬要讓自己相信,他就是殺人兇手!最後參政院審清了這件案子,這個不幸的人被宣判無罪,交保釋放了。感謝參政院!……

猿渡卯平想,“就是這個!”對!做一個精神病患者!只要這樣,法官就會束手無策,只能下達無罪判決。

如果計劃不周密,就會使罪行暴露。越想實施縝密的完美犯罪,越有可能產生缺陷和破綻,這在古往今來的偵探故事中無數次地被證明過。但如果我是瘋子,就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無所顧忌地行兇,完全不必深更半夜躡手躡腳地潛入荒磯的房間,事後也用不著隱藏屍體,搜腸刮肚地考慮什麼不在場證明。

猿渡卯平下定了決心。他要做一個精神病患者。

不過他要面臨的問題是,他能否將這種偽裝的精神錯亂堅持到底。毫無疑問,法院一定會找專業醫生為他做精神鑑定,對他進行診斷、測試、觀察,並就他是否真的患有精神病進行識別判斷。在這個問題上,卯平開始不安起來。他決定著手研究如何突破精神鑑定這一關。

這個問題沒法向別人請教。如果警察發現他在行兇前提過精神病相關的問題,那整個計劃就將暴露無遺。他只有從專業書籍中尋找答案。

到書店去購買這類專業書籍也很危險。一旦他在行兇前購買過這類專業書籍的情況被人知道,在事後一樣會有被識破的危險。既然如此,他覺得只剩圖書館可以用來獲取知識了。但是,總到同一家圖書館去,也是危險至極,他覺得必須去不同的圖書館,才不至於使工作人員記住他的長相。如果是偶爾閱讀一下那種專業圖書,工作人員應該不會記得自己吧?他還考慮到,在閱覽登記時,必須使用不同的假名。

東京有許多圖書館,既有上野圖書館、國會圖書館那樣的大型圖書館,也有很多區立圖書館。東京有二十三個區,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在其中十家圖書館中找資料應該就足夠了。

他開始尋找相關書籍。他在一家偶然經過的書店裡,站著閱讀了《六法全書》,在書中查詢精神失常的人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日本刑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精神失常者的犯罪行為不予懲罰,精神衰弱者的犯罪行為應適度減輕懲罰。”他弄不清精神失常和精神衰弱二者之間的區別,不過他覺得,精神病患者肯定就是精神失常者。他暗中思考,如果自己僅僅被減輕懲罰,那也沒有意義,要做就做一個徹底的精神失常者。

卯平在幾家圖書館之間來回奔走,借出精神病醫學和犯罪心理學的圖書,仔細閱讀研究。他驚愕地發現,精神病竟然包括許多種。

有一本書中講到了裝病的問題。

偶爾有罪犯,尤其是慣犯,會為逃脫法律制裁,而假裝患有精神病。並且他們中很多都是學過精神病相關知識的人,例如醫生、護士,或者曾經密切接觸過精神病患者的人。他們像演員一樣巧妙地偽裝成精神病患者。然而,裝病的人絕對沒有世人想象的那麼多。其原因在於,要巧妙地偽裝成精神病患者,並不那樣簡單。而且,如果是一個沒有精神病相關知識、相關經驗的人,更加難以在專業的精神科醫生面前矇混過關。從以往精神病醫學上的經驗看,很多裝病的人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

也就是說,裝病也是精神病症狀的一種。另外,歇斯底里、心理變態的病例多數也是裝出來的,這類偽裝的瘋子最後經常會真的出現病態的症狀。

總之,在卯平讀到的專業圖書中,無一例外都指出,偽裝精神病很難。不管怎樣裝瘋賣傻,或努力顯現精神病症狀,專業醫生一看就會發現。還有,透過身體的本能性反應,例如反射運動或者脈搏的跳動,也可以識破那些偽裝的精神病。

另外,偽裝者長時間維持精神錯亂的樣貌,會使身體疲憊,所以偽裝者很難持續偽裝。只要時而監視一下,就能發現偽裝者在偷偷休息。縱然有人偽裝出了抑鬱症狀,也很難逼真地偽裝出痛心苦悶和精神失落。還有偽裝成痴呆狀態、昏迷狀態的人,同樣不能持續很久。這些對環境麻木的症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對外界的刺激不做反應。一直裝作痴呆的人必定要接觸外界,必然會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只要閱讀這類書就可以知道,偽裝精神病患者難於上青天,簡直是不可能的。

然而,卯平卻在想,只要一個人認真努力,應該不會達不到目標。

精神病有各種各樣的症狀群,其中精神分裂症最適合偽裝。因為精神病一般要根據精神症狀和身體症狀進行診斷,精神分裂症則無需根據肉體症狀進行判斷。

此類疾病只表現出精神上的異常,誘因可能是身體機能問題,克雷佩林認為它是由新陳代謝中的某種障礙造成的。然而,這類身體機能問題並非侷限於一兩種,而是有好幾種。誘發疾病的機制因人而異,有時也可能是患者的腦部損傷所致。不過,無論如何,精神分裂的診斷都屬於心理學範疇。(《犯罪精神病概論》)

這段話說明,就算患者身體上沒有表現出精神分裂症徵兆,只從患者心理狀態,也可以判斷其是否患病。卯平心中暗喜。

另外,卯平也沒有諸如酒精中毒、遺傳病、癲癇、腦震盪、腦損傷、尿毒症、傳染病、中毒等病症,因而他身上不會顯現這些疾病的症狀,不會干擾精神分裂症的診斷。

03

卯平又讀了一些書。現在他把研究重點放在偽裝的精神病人為什麼會被識破上。透過學習他發現,偽裝者大多因為對精神病醫學的無知而暴露。

有些人想要做出精神錯亂的模樣,往往隨心所欲地任意模仿。然而,精神病有很多種類,分很多個症狀群,即使病情不斷加重,也不會出現其他型別的精神病特有的症狀。偽裝的精神病患者會因為對這一常識的無知,而暴露出自己。

例如,為表現出自己精神錯亂,偽裝者會故意裝作大小便失禁,或者吃下自己拉出來的糞便,或者模仿其他精神病患者,但所有這些行為都會在專業醫生面前露出破綻。所以,關鍵問題不是模仿得像不像,而是要掌握各種精神病的型別、症狀、不同發展時期的特點等知識。

醫學上有識破裝病的方法。持續觀察患者一段時間,然後遠離患者,轉而在暗中偷偷觀察他的動作和言語。根據不同情況,醫生們嘗試過下面這些特殊手段。

(1)夜間問診法

主要針對患者出現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開始時,不揭穿嫌疑人,只是花幾天觀察他,然後在某一個夜晚,突然把他叫醒。在這種突然襲擊之下,偽裝者多半會開口說話。

(2)暗示法

在疑似裝病的人身邊,安排幾名醫生相互討論嫌疑人的病狀,故意讓他聽到。目的是暗示他,他患的病應該還有哪些症狀。兩三天後複診,如果患者表現出幾天前醫生所談論的症狀,那他應該屬於裝病。

(3)說服法

勸說疑似裝病的罪犯,告訴他患有精神病的患者的確可以免除刑罰,但另一方面,他必須住進精神病院。和監獄不同,精神病院會將患者無限期收治,患者可能要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不會對這番話做出反應,而罪行輕微的裝病者可能在聽後承認自己裝病。

(4)威嚇法

把疑似裝病的嫌疑人帶到醫生研討會,在眾人面前大聲宣講:“這就是疑似裝病的案例,請諸位仔細觀察,發現破綻。”多數嫌疑人會因此感到羞恥,承認偽裝。

(5)酒精試驗

讓嫌疑人飲下酒精飲料,觀察其精神上的反應。當人酩酊大醉後,就不能偽裝精神異常,醫生可以據此推斷嫌疑人的精神狀況。

卯平牢牢記住了這些裝病的識別方法。他心想,只要能對付這些試驗方法,就能成功裝病。

那麼,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究竟有哪些特別症狀呢?一本書中談到,“精神分裂症”原本叫“早發性痴呆”,這並不表示此病發作早。這種疾病主要是“病患在青年時代受到某種外界因素或非心理因素影響”而引起的,一個處於壯年的人,也可能某日突然發病。

以下是精神病醫生撰寫的書籍的文摘。

分裂症的症狀非常繁多,在診斷每一種不同的情況時,我們都要有不同的依據。首先是患者的病歷,其次是患者的表情、行為、生活態度等客觀症狀,再次是我們面對分裂症患者時所產生的感覺,也就是患者留給我們的印象。想必讀者能夠理解第一種和第二種依據。第三種依據更多屬於心理範疇,我很難在這裡用語言表達清楚。

面對分裂症患者時,我們常常感到不能理解他們的思想,內心無法雙向溝通交流,並會有遭到冷遇、無所適從的感覺。我們或許可以根據經驗捕捉到一些容易忽略的症狀,但還是不能像內科名醫那樣,只看一眼患者,就可以當場給患有輕微巴塞多氏病(突眼性甲狀腺腫)的病人做診斷。就像我們看到爬行類動物時會感到噁心,看到小鳥時會感到溫暖一樣,精神分裂者也會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感覺,即他們第一眼看上去會讓人很不舒服。這種感覺來自於患者的表情、姿態,以及交流時患者的反應。這屬於我們醫師的主觀意識,大眾可能認為這樣的診斷方法不妥。不過,我們可以以此為前提進行大致的評估,然後針對分裂症的症狀做進一步診斷。因為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診斷患者患的究竟是躁狂抑鬱症,還是其他心理性疾病或精神變態。患者給我們的印象,可以為我們區分許多相似的分裂症。

這本書還描述了患者的主觀症狀,包括幻覺、妄想、自我障礙等;以及客觀症狀,包括行為或生活方式的異常等。

例如,患者會懶散懈怠不去工作,即使去工作,也從來沒有條理;不注重儀表,邋里邋遢,早晨不叫就不起床,也不洗臉,總是穿著同一件衣服,不注意個人衛生;懶惰,一天到晚都渾渾噩噩;做事不計後果,不按照指示做事;其中有些無家可歸,需要警察照顧;學習或工作上沒有目標;患者的價值觀普遍很奇怪,常人無法理解;總是給他人添麻煩,毫不關心別人,缺乏對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適應力,無法與別人共同生活,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書中還寫有關於患者表情的描述。

他們的表情冰冷、僵硬、空虛、怪異,或者沒有表情。經常冷漠而無意義地痴笑、眉頭緊皺、撅嘴等。

這本書在情感反饋(患者多淡然面對所有事物,沒有感情)、行動(動機不明、無法預測、無法判斷患者的心情)、言語(患者的語言思路支離破碎,各部分之間缺乏聯絡,總重複無意義的話,邏輯混亂)等方面也撰寫了很多內容。

猿渡卯平在各處的圖書館裡讀著這類書,遇到重要的段落還伏到桌上做筆記。他把這些內容都寫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決不讓妻子發覺。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會像面臨考試的學生一樣,把筆記拿出來反覆熟讀,記入腦海。當完全記牢之後,他會燒掉筆記。

不僅如此,晚上鑽進被窩後,他還偷偷練習筆記上記錄的內容。妻子不在的時候,他就在家裡實際操演,要不就找沒人的地方自我訓練。他正在同死神對賭。頭號敵人是精神病醫生,第二號敵人是檢察官和法官。他必須不斷訓練自己,做好充分準備。最重要的是,他必須練成面對任何危機都毫不畏懼的膽識。有的人具備巧妙的演技,但是,再出色的演員也不具備與死神展開較量的果敢勇氣和堅定精神。

04

〇、荒磯滿太郎遇害案被告猿渡卯平的精神狀態鑑定書:

鑑定事項:要求鑑定荒磯滿太郎遇害案被告猿渡卯平在行兇時(昭和四十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精神狀態,以及現在的精神狀態。

一、犯罪事實:

昭和四十年八月二十五日晚上六時許,被告於文京區本鄉彌生町××番地的道路上,突然襲擊該區曙町××番地金融界人士荒磯滿太郎(六十二歲)。被告手持短刀刺入被害人後背,將被害人按倒後騎在其身上,刺傷其心臟等五處部位,導致被害人當場死亡。

二、鑑定人於現場的調查結果:

親屬履歷(略)

本人履歷。經調查,被告在小學、初中、高中時均成績良好,高中二年級時曾因肋膜炎休學六個月。被告的父親在世時經營裝裱店,收入豐厚。因此,被告得以進入××私立大學經濟專業。被告有志於將來在銀行或大公司任職,但因父親亡故,經濟來源斷絕,不得已於大學二年級時退學,繼承父業。

昭和三十九年二月,被告裝裱畫作時發生意外,遭到客戶索賠。因經濟能力有限,被告從被害人荒磯滿太郎處借取高利貸七十萬日元。裝裱事故發生後,被告的生意頓時冷清,經濟拮据。因高利貸壓迫,被告變得鬱鬱寡歡。據其妻安子提供的證詞稱,那起事故過後,被告開始變得行為怪異。從昭和四十年三月開始,被告的病情逐漸惡化並患上失眠症,食慾不振,經常摔盆砸碗,總是要對食物進行仔細檢查後才肯下嚥。在妻子的奉勸下,被告曾去某精神病院接受檢查與治療,但沒有任何好轉。被告曾聲稱警察要來逮捕他,還曾經撲向路邊巡邏的警官。被告言語含混,無論問什麼總是回答得不著邊際,前後矛盾。被告經常自言自語,像出現幻聽一樣,或者突然從家中飛奔出去,不知去向。

據被告妻子安子所述,昭和四十年二月前後,即被告的病情還未嚴重之前,被告曾告訴她,說他在十九歲時,曾在池袋的酒吧內與地痞發生口角,被木棒暴打過。當時他陷入昏迷狀態,回家後因感到屈辱,並沒有向雙親講述此事。他說他的頭痛可能是那次傷害的後遺症。

這以後,被告有時晚上出門後,會接連兩天不回家。當妻子問他去哪裡時,他回答說,畫商蒼古堂有裝裱工作要委託給他,他前去進行商談,然後就住在那裡了。有時則說他住在朋友家。但這些都是謊話。甚至有時,被告會半夜突然對妻子說,有朋友來了,快去開門,門外卻空無一人。據被告妻子陳述,被告對被害人荒磯滿太郎沒有任何憎惡,被告曾說,沒能及時還債,很對不起荒磯滿太郎。

然而,自八月上旬開始,被告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最終釀成了悲劇,致使荒磯滿太郎身亡。

三、當前症狀:

被告被領進診斷室後,立刻就坐到椅子上,沒有與鑑定人打招呼,不過他好像在觀察周圍的情況。被告為中年男子,身材矮小,面孔渾圓,長相並不寒酸;頭髮蓬亂,衣衫不整;面色蒼白,嘴唇通紅。他的反應有些遲鈍。在對話過程中,被告時而痴笑,時而慍怒,時而哭泣。這些表情都不明顯,但總覺得有些不自然。他的眼睛基本上半睜半合,沒有完全睜眼對焦過。他一坐下就看著桌上的茶杯,表示要喝茶,還要吸菸。他還用手罩住取暖火盆,還把臉湊在火上。所有的行為都脫離常規,不過有可能是他故意裝出來的。他總是低聲自言自語,言語之間缺乏聯絡,難以理解,只能聽出個大概。內容也缺乏變化,同樣的詞句反覆出現。

針對他的記憶、知識、幻覺、妄想等病態症狀以及這次的刑事案件向他提問,他基本不能理解提問者的問題,不能做出回答。所以無法透過對話測定他的思維水平。

其後,為瞭解被告的記憶力,本人試著詢問被告過去的一些經歷。但被告基本沒有反應。在這一過程中,他表情茫然,沒有顯出緊張的神情。他自言自語地說:“世上萬物清晰可見,夜晚燈火星星點點,畫商朋友蒼古堂又來找我做生意了……我父親是裝裱師,也是美術院的會員。竹內棲鳳先生很疼愛我。那張油畫很拙劣,所以必然會自生自滅……”被告言談之中多次閤眼。

他自言自語的內容像是他的幻覺和妄想,記錄如下:

“聽上去好奇怪啊。”

“朋友們來時,我們總會提及。”

“哪些朋友?”

“豐田、渡邊,還有木村……”

“他們都是什麼職業?”

“學校裡的工人、畫商、裝裱師等……大家都商量著要擊碎這罪惡的畫壇,追隨我的有上百人。他們拿來很多錢,都被盜賊偷走了……我去棲鳳先生那裡時,他給我兩千日元。我答應做他秘書,但最後沒有去。”

“你被下過毒嗎?”

“我喝過毒藥,裡面混了各種東西。”

“誰讓你喝的?”

“人讓我喝的。他們為了搶我的錢,所以下毒要害死我。他們搶了我三百萬(邊說邊哭泣)……”

“棲風先生還在世嗎?”

“在世。我上次還見他與富岡鐵齋先生在下棋……”

“你知道鐵齋的寒山拾得嗎?”

“那是個俄羅斯人。”

“你認識俄羅斯人?”

“我認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你認識拉斯柯尼科夫嗎?”

(沉默)

“你是在什麼地方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去俄羅斯的時候遇到的。還見到了托爾斯泰。他們倆都是不錯的老人家……”

“你喜愛文學嗎?”

(沉默)

“你認識馬克思嗎?”

“他也是俄羅斯人。我在車上遇到他時,他還送我俄羅斯香菸……”

下面是關於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的問答。

“這次案件發生過嗎?”

(沉默)

“你是被告嗎?”

“我不是!”

“你是不是犯過許多兇案?”

“現在沒有。刑法不適合我。(後面是一連串自言自語)”

“你認識荒磯滿太郎嗎?”

“他是賣人壽保險的吧?”

“你借過錢嗎?”

(他似乎在不停地思考,沉默。)

“你從他那裡借過錢嗎?”

“我已經大徹大悟……我是日本第一裝裱師。最近我剛成為美術院的會員。很久以前他們就勸我加入,我每次都拒絕……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想進美術院……這次我答應了。”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閉目思考,沒有回答。)

“你常和荒磯滿太郎一起去飯館嗎?”

“我必須儘早把棲鳳先生的畫裱好,家裡還有幾幅他的其他畫作呢。”(後面全是自言自語。)

四、被告行兇後的情況

被告自被逮捕送進拘留所後,常有異常舉動,稱記不得他自己的籍貫和住址。他沒有作其他宣告。他還經常哭泣。但以上狀態也有可疑之處。法院出庭後,他時常在屋內吵鬧,大聲喧譁,時哭時笑,有時做出祈禱的樣子。

五、考察:

被告目前症狀表現為思想散漫,不能集中思路。因被告不願回答問題,故而無法檢測其真實的記憶力,因此不能排除其故意假裝無知、答非所問的情況。被告常自言自語,對提問多不作回答。自被告出庭以來,以上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從這個角度考慮,被告有模仿精神失常者的嫌疑,但難以排除其的確或多或少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

目前,被告的邏輯混亂,理解力、判斷力、情感均存在明顯障礙,欠缺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可以認為其處於法律意義上的心智喪失狀態,故作如下鑑定。

六、鑑定結論:

(1)被告自行兇一年之前,已患精神分裂症。

(2)被告在行兇時(昭和四十年八月二十五日)缺乏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

(3)被告目前處於精神分裂症的亢奮錯亂狀態。

05

檢察官副島二郎反覆閱讀著津村吉雄教授出具的猿渡卯平的精神鑑定書,然後蹙起了眉頭。

針對被告猿渡卯平的審判工作已經過半。法院之所以在審判初期就要求津村教授對被告進行精神鑑定,除了因為辯護律師提出了精神鑑定的申請,更重要的原因是,若被告處於精神分裂狀態,就根本無法進行審問。在法院� �行的身份核實程式中,被告也只勉強回答出他的姓名、年齡以及妻子、孩子的名字,除此之外不是沉默不語,就是胡言亂語,或者痛哭流涕。

在起訴前對被告的詢問過程中,副島檢察官吃盡了苦頭。正如鑑定書上所寫,被告猿渡對任何問話都不作反應,所以筆錄工作根本無法進行。他似乎完全不記得自己犯過罪。他知道被害人荒磯滿太郎的名字,卻說荒磯滿太郎是人壽保險的推銷員,並稱此人仍舊健在。

然而,副島檢察官還是不能肯定猿渡卯平是不是真的瘋了。副島暗自懷疑猿渡是在裝病。鑑定書中也提出了這個疑問,並寫道,很多具有精神疾患潛質的人先是裝精神病,在拘禁期間,病情開始發作並變得嚴重,最後成了真正的精神病患者。鑑定認為猿渡卯平就屬於這種情況。

如果猿渡目前仍在裝病,那他的演技實在太高超了。檢察官把猿渡表現的症狀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拿給一位精神科醫生看。醫生說,這是精神病的症狀,因為裝病的人往往無法辨別各個精神症狀群之間的差異,即使高超地模仿成精神病患者,偽裝者也必然會把各種精神症狀群的表現混為一談,最後露出馬腳。猿渡的表現完全不符合上述情況。

儘管如此,檢察官仍然懷疑猿渡。他最大的疑問是,在向被害人荒磯借高利貸之前,被告完全是個正常人。但隨著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被告在受到嚴苛的逼債後,尤其在與自己有親密關係的女人被荒磯滿太郎搶走後,他的表現就開始變得不正常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這些問題的確會給被告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拿精神科醫生的話來說,人潛在的精神病症狀,會因精神打擊而被激發。猿渡承受了精神痛苦與經濟痛苦的雙重打擊,這可能刺激了他身上潛在的精神病的發病。

然而,蹊蹺的是,被告猿渡恰好在快要精神失常時,對妻子講述了他十九歲時在池袋被三個地痞痛毆造成頭部受傷的事。據他妻子稱,這件事她還是頭回聽說,以前猿渡從未提到過。被告在精神失常前,常說他頭痛、健忘,言語也出現輕微的障礙,不排除他是因為對這些症狀感到恐懼,才對妻子說起發生在十幾年前的事,認為這是致病的原因。

但副島檢察官總覺得,那是被告為今天的裝病埋下的伏筆。他認為被告可能透過書本學習了有關精神病的知識,偽裝成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將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完完全全地表演出來。專業書籍上有這樣的案例,例如過去頭部受到過創傷或者高燒等,都會造成精神障礙。被告完全可能模仿書本上的案例,編造一個自己頭部被地痞打傷的故事。

在津村教授的鑑定書中,也闡述了對猿渡卯平的分裂症的懷疑。可是文末,教授還是作出結論,認為被告行兇時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被告目前已心智喪失。那麼按照刑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猿渡卯平將受到無罪判決。

但是,副島檢察官從他的老同行那裡聽說過各種各樣的裝病案例。例如,在被判無罪後不久,被告馬上恢復正常;或者被告在受到相當輕微的處罰獲得假釋後,病情就很快好轉。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換句話說,檢察官和法官都上了被告的當。根據一事不再理的法律原則,即使判決後發現被告是裝瘋的,只要判決已經確定,就無法對罪犯重新審判。

目前,猿渡卯平被關押在拘留所的單人牢房裡。

副島檢察官委託拘留所的看守長,希望他不斷監視被告猿渡,但是觀察報告表明,猿渡的分裂症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例如,看守假裝放鬆監視,到隔壁的房間偷偷觀察猿渡,他的狀態還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受到監視,猿渡的症狀都一樣。

但是,如果猿渡閱讀過精神醫學方面的書籍,尤其是研習過犯罪精神醫學的話,這樣的行為就可能是他事先準備好的。他甚至可能研究過醫生判別虛假精神病的方法。

副島檢察官將檢察科員河田鐵五郎找來商議,並給他看津村教授出具的精神鑑定書。

“雖然專業醫生出具了這樣的鑑定,可是我認為猿渡一定是個正常人。這傢伙太能裝了,判他無罪後,我猜他的精神病轉眼馬上會痊癒。我們一定要扯下他的面具,不能讓他得逞。你有什麼辦法嗎?”

河田認同副島檢察官的看法。有這方面經驗的他也去審訊室見過猿渡,但他也想不出辦法。猿渡總是一副一無所知的樣子,不時小聲嘀嘀咕咕。

“檢察官,瘋子不明白別人說的話,對吧?”

“嗯,他的症狀類似分裂症,對外界的刺激不作反應。”

“是嗎?”河田低下頭想了一會兒。四十五歲的他在成為檢察科員之前,是一名刑警。

“檢察官,和他聊點情色的話題,他會有反應嗎?”河田仰起臉問。

“情色的話題?”

“就是與他談論些色情的內容。那家夥已經被捕近一年了,只要是正常人,應該會性飢渴。我猜哪怕是幾個黃段子,他也會有反應,變得興奮。”

“嗯……”檢察官陷入了沉思。

這主意不壞。瞄準人類的弱點對付別人,總叫人不安。但同對方用裝瘋來逃避殺人指控的卑劣相比,這就小巫見大巫了。檢察科員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但是,檢察官,這種方法不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付諸實施。”河田說。

“為什麼?”

“因為平時猿渡一定不會放鬆警惕。最好是在寂靜無人的環境裡,那樣更能產生效果。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會顯露本性。”

河田的話可謂經驗之談。有次他出差,晚上住在旅館裡。當時他想追求賓館裡的女傭,於是在去洗澡之前,故意在坐墊下藏了一些黃色照片。女傭要整理房間,必然會看見這些照片。然後他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回到房間,一眼看穿了女傭臉上的亢奮。就這樣,他很容易就把女傭弄到了手。河田暗自得意地告訴副島,只有客人不在房間時,女傭才會一個人偷看那種照片,當著客人的面則決不會這麼做。

“但是,讓猿渡一個人待著,又怎麼給他講色情故事啊……”檢察官說。

“不要緊。在拘留所裡能辦到。因為猿渡是單人牢房。”

河田與檢察官說了些什麼。

副島檢察官前往拘留所,面見了所長,請對方予以關照。

第二天,河田科員沒有出現在地方檢察院,卻有一個長得很像河田科員的人被送進了猿渡旁邊的單人牢房。

猿渡雖然在語言上難以與人溝通,經常自言自語,但他在夜間並不曾大呼小叫,沒有給其他牢房的囚犯添過麻煩,所以他沒轉移到病號區,而是安排在一間單人牢房。

各牢房的囚犯吃過晚飯後,看守把餐具收走了。這時,猿渡旁邊牢房裡的人開始朗讀起書來,乍一聽像是經文。牢房裡總會有不少人讀經。

十五分鍾過去了。垂著鼻涕的猿渡似乎開始注意起那朗讀聲,茫然的表情漸漸有了神態。他偷偷地向門口張望。走廊裡,只有終夜長明的電燈亮著冰冷的光。

猿渡一點一點地挪動身體,小心翼翼地靠近聲音傳來的方向,最後將身體緊緊地貼在牆上,專心致志地傾聽朗讀聲。之前他臉上那副傻乎乎的表情早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在這過程中,他蒼白的臉上漸漸現出血色,朗讀的內容也在此時漸入高潮,朗讀者甚至用不同的語調分飾男女角色。男聲的調子好似在啜飲美酒,女聲如同貓兒接受愛撫般呢喃。漸漸地,男聲變得充滿無窮力量,而女聲則變得越發柔媚。男女言語的內容也拋卻了羞恥,不加絲毫掩飾。

接著,男女的對話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風刮過的聲音,其間夾雜著男人快活的喘息和女人歡喜的呻吟……

猿渡卯平豎起耳朵,眼神熠熠生輝,顏面充血,額頭滲汗,呼吸沉重。他終於不再平靜,身體開始扭動。

誰也沒有發覺,此刻,就在猿渡牢房的入口旁邊,還隱藏著一個人。他正露出一隻眼睛,窺視著牢房中的變化。

半年後,河田檢察科員退休了。又過了兩個月,副島檢察官轉到地方檢察廳任職。

不諳內情的人絕不會把科員退休和檢察官降職這兩件事聯絡起來。

猿渡卯平偽裝成精神病患者一事,連專業的鑑定醫生都沒能識破。而副島檢察官看破此事,一審判被告無期徒刑。沒有人知道在這起審判中起決定作用的副島檢察官為什麼會被降職。

相關的情況未對外部人員公開。河田給猿渡設定了圈套,他使用的工具是從其他警察手中借來的黃色小說。警署裡總是堆積著很多因傷風敗俗而扣押的黃色書籍。河田以前是刑警,他靠關係將這些書借了出來。但沒想到他自己卻為此看黃書成癖,不能自拔。

“我自己並不喜歡看那東西,而是喜歡讓別人看。不管是多麼道貌岸然的人,只要看了黃色照片或春畫都會亢奮。在這些警察的扣押品中,有些內容相當低俗。漸漸地,我開始沉迷於扯下他人正經的偽裝,以暴露他人的本性為樂。”被抓獲的時候,河田檢察科員這樣說。

他一次又一次地從他熟識的刑警那裡弄到大量的情色書籍,然後送人閱覽。不過導致東窗事發的直接原因,是他讀黃色小說給有夫之婦聽,引誘對方,結果遭到對方丈夫的痛打。

“模仿男聲和女聲做那個事時的音調,我可是特別在行!女的基本上都會變得呼吸急促,意亂情迷……我按副島檢察官的命令,進入猿渡旁邊的牢房,用這一手,漂亮地識破了那家夥的偽裝,判了他無期徒刑。畢竟,連專業的精神科醫生都以為他精神失常,我可是立了大功……這的確違反了法律,但那時副島檢察官很高興啊……”

相關推薦:青雲記才不是妖怪慘遭流放?長姐帶著千億物資嬌養全家摸魚頭子的我居然成了修仙模範罪推理在推理之後女性世界裡的男法師[HP]煉丹師的莫名穿越離火煉丹心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