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松本清張經典推理大全集->章節

D之複合_03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探尋偏僻之地傳說之旅”第一回的稿子終於寫完了。

因為是系列的第一個篇章,伊瀨在內容和文體上費了不少工夫,交給浜中時距截稿日已很近了。那天下著寒冷的秋雨,天空陰沉黯淡。窗外,雨水拍打著落葉。浜中坐在窗邊,舉著稿紙,將三十五頁文章認真通讀。

伊瀨不太喜歡別人當面讀自己的文章,時而忐忑不安地抽著煙,時而中途離開,有一搭沒一搭地同妻子說話,一副心神不寧的模樣。他很想知道浜中讀後會有怎樣的感想。因為涉及傳說,多少要結合一些理論。高木敏雄的《日本神話傳說研究》對浦島和羽衣傳說做了詳細考證,藤澤衛彥的《日本傳說研究》中,亦有相當豐富的例證論述。除這兩本書外,伊瀨還參考了另外三四冊書籍,在文中對傳說加以解說。

伊瀨也應浜中的要求,將木津溫泉附近山林中發生的藏屍兇殺案作為插曲寫進遊記裡。對他來說,這樣做還別有意義。雖然雜誌上的遊記有自己固有的套路,將對古老傳說的剖析加進去,難免有畫蛇添足之嫌。但考慮到浜中向他約稿時,曾說過大家對遊記創作見仁見智,他便打算另闢蹊徑,大膽嘗試。

說到底,《草枕》只是面向一般讀者的雜誌,也必須遵循“娛樂至上”的原則。不知浜中對這點有什麼意見。浜中是一個好為人師的傢伙,在他讀完伊瀨的文章發表觀感前,伊瀨心裡都沒底。如果他劈頭就說“這可不好辦啊”,那伊瀨就決心不再為他寫稿。就算有妥協,若整體上持否定態度,伊瀨也不會再次動筆。

“可以啊。”對著伊瀨的仍是那張娃娃臉,說話的措辭卻十分老成。

“這篇文章還過得去吧?”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伊瀨暗暗高興著,卻故意不將情緒流露出來,一副毫無自信的表情。

“相當可以!當著老師的面我也要說,您的文章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浜中讚不絕口。

“是嗎?我還擔心會不會太艱深呢。”因為加入了考證,伊瀨對這部分會不會受歡迎一直憂心忡忡。

“絕沒有這回事。如果這點考證都沒有,整篇文章就太虛浮了。如今的讀者眼光都比較高,這種內容也肯定愛看。”

“那我就放心了。”浜中的讚賞讓伊瀨心情大好,於是不再裝腔作勢,真心地笑起來,“早點拿給主編過目吧。”

“我也這麼想。您能不能先答應做第二次採風呢?”

“沒問題。不過,雖然你覺得不錯,主編沒有發話也是白搭啊。”

“這個您不用操心,我最瞭解主編的愛好和性格了……對了,第二次採風前,您能不能同主編見個面?”

“榮幸之至。”

“我可以把他帶到這裡來,但我覺得,咱們在市中心找個地方坐下來邊吃邊聊會更好。”

“我都沒問題。”伊瀨滿臉喜悅,“說起來,我還沒請教過主編大名呢。”

“主編名叫武田健策,大概四十二三歲吧,創辦過兩三本文藝雜誌,對文章的要求非常高。”

“對這樣的主編,我還真有點害怕呢。”

“沒事的。說句失禮的話,我的想法和武田先生不會差太遠。”浜中說著眯起了眼,這是他在表明自信時的習慣動作,“老師,我能否在您以後的文章中都看到浦島和羽衣傳說呢?”

“你的意思是,要我將這一主題貫穿始終?”

“沒錯。突出這一系列文章的特色,會增添趣味性。”

“是個不錯的新想法。不過,有那麼多素材可寫嗎?”

“這個嘛,稍稍偏點題也無所謂。總之,我會儘量尋找相似的傳說,請以後繼續圍繞這個主題做文章。當然,如果老師不願意就另當別論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有,我可沒這麼說。”伊瀨當然不能一口回絕。畢竟,如果能連載,稿費就會源源不斷,像月薪一樣穩定。

“那材料就交給我去查吧。下次咱們去羽衣傳說最具代表性的流傳地——三保松原怎麼樣?”

“三保松原?”伊瀨不解地說,“那裡相當有名啊,不是背離了‘探尋偏僻之地傳說’的主旨了嗎?”

“雖然不是偏僻之地,可如果要調查羽衣傳說,就不能繞開那裡。姑且去轉轉看吧。我會陪同老師的。”浜中似乎已經做出了決定。

“那咱們啥時候出發?”

“這篇稿子終校後就立刻出發。唔,您看下月初怎麼樣?”

“我沒問題。只去三保松原嗎?就跑一個地方,有點可惜啊。”

“當然不會只去那裡,還得請老師去別的地方轉轉。但具體的地點稍後才能定。”浜中認為雙方就此議定,於是自顧自點了點頭,又點燃了一支煙。

“我說,浜中君……”伊瀨從擔心稿子能否過關的焦慮狀態中解放出來,說出了剛才就想提的一個問題,“我按照你的要求,把木津溫泉的兇殺案也寫了進去。這件事後來有什麼進展?你不是說過,你拜託了當地的報社,請他們一有結果就通知你嗎?”

“那件事啊……”浜中就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久遠的往事,“似乎一直懸而未決。報社再沒有向我通報過任何訊息。”

按道理說,當時浜中比伊瀨更關注這個案子,現在不應該如此消極才對。肯定是由於一直沒有進展,他的興趣也消退了吧。

“能不能再去向報社詢問一下案子的情況呢?”

“早就問了。兩三天前,報社給我寄來一封信,結果說後來他們又搜了一次山,仍舊一無所獲。”

“就是說,他們一共搜山兩次?”

“是的。看來,那封匿名信根本就是惡作劇,把警察逗得團團轉。報社也只是簡單地告知我這一點,我一下子就洩氣了。”

“太遺憾了。我想,我的稿子上雜誌出版後,讀者針對這個案子的提問肯定會蜂擁而至。”

“蜂擁而至”有點誇張,可畢竟寫得煞有介事,多多少少會有反響。

“是啊。我也沒想到結果會如此無趣。當時還以為一定會找到什麼東西呢。”

“乾脆把這部分刪掉如何?”

“那可不行。老師您也說了,讀者的信件想必會蜂擁而至,可見這類情節有多受歡迎。無論以後發展如何,我們還是先保留下來為妙。”

“我總感覺這是在玩弄讀者。”

“現在看的確如此,不過案子無果而終的責任並不在你,要怪也得怪警察的搜查做得不夠細緻。”

“也就是說,歸咎於現場搜查不充分?”

“是的。畢竟是鄉下的警察,不能對他們寄予多大的希望。搜了兩次山,竟然沒找到屍體,這太說不過去了。”

“這倒也是。”雖然嘴上這麼說,伊瀨心裡卻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浜中一味地強調警察的無能,可當時參與搜山的還有鎮消防隊和青年團,很難想象多方聯合後還會有所疏漏。

伊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浜中。

浜中心神渙散地應聲道:“總而言之,今天必須將稿件交給印刷廠,我不多說了。”說著就起身回去了。

下個月月初就去三保松原的話

,必須提前做點功課。雖然這麼想,伊瀨還有別的稿子要寫,於是拖拖拉拉地過了兩三天。不可思議的是,接手《草枕》的約稿後,其他出版社的約稿也接踵而至。

第四天傍晚,浜中氣喘吁吁地跑來,一進家門就將從印刷廠帶來的校樣遞給伊瀨。“老師,非常抱歉,您能不能再補寫一點?”

“寫什麼呢?”

“我把稿子交給主編看過了,他非常高興,說您寫得很好,辛苦您了。”

“謝謝。”

“但主編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浦島和羽衣傳說的共通點,也就是‘滯留說’讀起來相當有趣,主編希望您再詳細介紹一下。”浜中說得很客氣,聽似在詢問伊瀨的意思,事實上這從一開始就是半命令式的要求。

“只做這一點改進是不是不夠?”伊瀨重讀了一遍校樣。聽浜中這麼一說,他自己也覺得似乎寫得太簡單了。可是,在這方面著墨過多,能激發出讀者多少興趣?這本雜誌的讀者未必都是民俗學愛好者啊。

“沒有。主編對其他部分都很滿意。”浜中沒有針對伊瀨的疑問發表更多的看法。對主編的意見,他也只有服從的份兒。

“老師,為了避免麻煩,您只需介紹現成的學說就可以了。當然,我們願意讓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但雜誌馬上就要付梓了……”浜中說。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反正你也提不出新學說,不如就從手頭的書裡摘抄一段現成的文字,糊弄一下就可以了。

雖然這個提議聽上去有點讓人窩火,但時間緊迫,這麼做的確省心省力。於是伊瀨參考《日本神話傳說研究》,用通俗的文字將其中的學說講解了一番。

一想到浜中就在隔壁房間等待,伊瀨就十分不安,但他好歹將三頁稿紙寫滿了。

伊瀨叫來浜中,當著他的面朗讀補寫的內容。

“太棒了!”浜中致謝道,“主編看到這個肯定會滿意的。真不好意思,在您百忙之中還來添麻煩。”

然後,他數了數伊瀨補寫的頁數,從懷中掏出一個棕色信封。“老師,這是稿費。我預計您大概會再寫三頁,於是多帶了點錢出來,沒想到真猜中了。”

“哦?現在就付稿費?這也太早了吧?”伊瀨有點驚訝。根據以往的經驗,稿費一般要在雜誌出版後一兩個月才支付。

“像我們這樣的小出版社,如果這點優待都沒有,那就更沒競爭力了。”浜中苦笑道。

伊瀨開啟信封,裡面是一張支票,上面寫著約定好的稿費金額。“真是怪不好意思的。”

旅行的費用就是由出版社全額承擔的,雖然本就理所應當,但現在又這麼早支付稿費,伊瀨覺得待遇有點過於優厚了。不過,誠如浜中所言,小出版社也只有透過這種手段才能博取作者的信任。

浜中接過伊瀨寫的收據,連忙說:“老師,那起兇殺案有新進展了。”

“哦?找到屍體了?木津溫泉那邊通知你了?”伊瀨提高嗓門道。

“報社寄來了剪報。不過還是沒有發現屍體。”

“寫的是什麼?”伊瀨失望道。

“唔,請您自己讀讀。”浜中從筆記本中抽出一小張剪報。

十八日白天,農夫河合次郎前往木津村附近挖山藥,在雜草下發現一塊木板。挖出一看,那木板長約60釐米,寬約25釐米,上面用墨筆寫著“第二海龍丸”的字樣。河合想起此地是不久前“匿名信兇殺案”的現場,說不定這木板與案件有什麼關係,於是向當地警察署報案。

本報記者在警察署看到,那塊橡木板厚僅一釐米,估計是木船的碎片,看上去相當老舊。船名似乎是後來寫上去的,不知是不是惡作劇。警方對附近的漁港進行調查後,沒有發現名為“第二海龍丸”的船隻。警方暫時認定,這與“匿名信兇殺案”沒有關聯。

伊瀨唸完,將剪報扔在浜中面前:“可笑。只有鄉下的報紙才會對這種事大書特書吧。”

“城裡的報紙也會報道。畢竟,山野裡可能埋有兇殺案的屍體,這種新聞比較有噱頭。”浜中答道,小心翼翼地將剪報放進筆記本。

“那應該是某人的惡作劇吧,你沒有發現可笑之處嗎?山裡的兇案現場發現船上的木板,這根本就說不通,難道還把船開到山上不成?”

“是諷喻搜查舉步維艱嗎?”

“大張旗鼓地折騰半天,結果只找到一塊木板,難道不好笑嗎?”

“話雖如此,但是,老師,如果這跟找不到屍體的兇殺案扯上關係,那就有趣了。可惜鄉下的警察不會有那麼大的好奇心。”

“任誰來看,都會覺得是惡作劇。城裡的警察也不會關心的。那張用片假名寫給警察的明信片只不過是譁眾取寵罷了。”

“看來您很失望。”

“但我還是要忠實地將這些情況寫進稿子裡。結果真的很令人掃興。要不,我們把這部分內容刪掉吧,現在還來得及。”

“算了,還是留著吧。文章要有看點才好。如果只有浦島和羽衣傳說,那就太無聊了。”浜中邊穿鞋子邊回頭說,“老師,那說定了,下個月月初,咱們就去三保松原。之前還希望您同主編見一面。”

“當然,榮幸之至。我正想跟他好好談談呢。”

“那到時候我再聯絡您。再見。”浜中沒有用鞋拔,趿著鞋徑直就出去了。

一直迴避一旁的妻子走了出來,接過伊瀨遞過來的支票看了一眼:“發得真早啊。”隨後她瞪圓了眼睛,“這是迄今為止最多的一筆稿費了。雜誌社真的會讓你寫連載嗎?”

“他們連下次採風的地點都安排好了。看來,至少可以連載半年。”

“太好了!”妻子松了口氣。

五天後,浜中意氣風發地來見伊瀨:“老師,我是來問您什麼時候方便見一見我們主編的。”

“什麼時候都可以。”

“那後天在銀座的這個地方怎麼樣?”浜中說的地點是一家名為“鳥鍋”的小飯館。

“可以。請告訴主編,我屆時定會赴約。”伊瀨將地點、時間記在筆記本上。

“老師,樣刊剛到手,我也帶來了。所謂樣刊,是在正式印刷之前先試印的樣品,墨色還沒有調整。”

“快給我看看。”這是伊瀨第一次寫連載,於是迫不及待地開啟看。浜中只拿來了印有伊瀨的稿子的那幾頁。

伊瀨細緻地檢視著樣刊上的文字。雖然是自己寫的東西,但印出來之後,他又發現了許多不完善之處。這個地方這樣寫就好了,那個地方再簡略點就好了——遣詞造句方面的問題一一浮現。不過整體而言不算太糟。

看到最後,伊瀨的視線落在一段小字上,那是“編輯部注”:

正文中講述了一樁發生在丹後木津溫泉附近的兇殺案。後來,根據當地警察署的調查,現場周邊的山林中發現了一塊寫有“第二海龍丸”字樣的木船碎片。發現者稱,木板的大部分都埋在土中。警察署認為這與兇殺案沒有關聯。令人遺憾的是,到本刊截稿時為止,現場都沒有找到屍體。

伊瀨大驚失色:“這是

你寫的?”他的語氣十分不滿。

“是的。”浜中平靜地說。

“不行啊,加上這段話,文章營造的懸疑氛圍就全破壞了。”

“我料到老師可能會不同意,而且馬上就要截稿了,所以自作主張了一回。既然兇殺案會勾起讀者的興趣,那我認為只要時間來得及,最好將最新進展也一併加進去。”

“你好好看看,你自己也認為,把兇殺案加進去會勾起讀者的興趣,對吧?與其畫蛇添足掃讀者的興,不如像之前說的那樣,乾脆連兇殺案都不寫,不是更好?”

“不會有問題的,責任全部由編輯部承擔。如果拿掉兇殺案,整篇文章就沒有點睛之筆了。”浜中毫不退讓地反駁道。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伊瀨又從頭到尾略讀了一遍文章。他發現,自己在描述乘渡船從淡路的洲本到紀州的過程時,提到了對友島的印象。

見伊瀨謹小慎微的模樣,浜中在一旁冷笑。

“老師。”他開口道。

伊瀨聞言,發現浜中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打量一名初出茅廬的作家。

“字好像印得太深了。”伊瀨遮羞道。

“這是樣刊,等正式印刷時會糾正。對了,主編說,您曾在文中寫到在人丸神社裡碰到的一位女性,如果對此再多寫幾筆,就會更出彩。”

“那個地方啊。”伊瀨眯起了眼。在人丸神社的社務所,一群女子在舉辦歌會。他邊走邊觀望那裡的情形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名二十七八歲、身材苗條的女子,又很快就消失在一旁建築物的陰影中,那裡也在舉行歌會。伊瀨對那名女子記憶猶新。

“不過,如果對那個情節描述過多,就會顯得太刻意。”

“我同意。我覺得現在這麼寫恰到好處,反而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不過真不可思議啊,我對此完全沒有記憶。老師的觀察真敏銳。”

“哪裡。你當時在漫無目的地轉悠,所以沒注意到罷了。”

“是美女嗎?”

“嗯,很漂亮。說不定,她是住在蘆屋附近的年輕主婦。可惜沒跟她說上話。”

“在以三十六歌仙聞名的人丸神社,這一幕真有點浪漫呢。將來還會有這樣的機會,到時請您也在文中添上一筆。”

“別開玩笑了,不可能每去一個地方旅行都會碰到有魅力的女性。如果次次都寫,那就是瞎編了。這一招那麼管用的話,我早就是流行作家了。”

“鄙社的主編目光獨到,能發現有潛力的作家。他之前擔任文藝雜誌主編的時候,就發掘了不少人才……”

接著,浜中列舉了兩三位二戰後聲名顯赫的作家,說他們都受到了武田主編的提攜。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如果你也能得到主編賞識,就會出人頭地。這是極其誘人的鼓動。

“貴社的社長到底是何方神聖?”伊瀨問。

“社長名叫奈良林保,六十三四歲,但三年前還完全沒有出版經驗。”浜中答道。

“就是說,基本是個門外漢?”

“唔,可以這麼說。”

“既然是門外漢,為何會來挑戰不熟悉的領域?”

“因為有錢吧。人如果有了錢,就會到處找點樂子。”

“那這位奈良林社長以前是做什麼生意的?”

“他之前做股票,在不景氣的行情到來前抽身,買入了大量土地。現在還經營一家名叫‘奈良林產業’的地產公司。他之前購買的土地有一部分在青山,因為道路建設賣了相當高的價錢,他賺了個盆滿缽滿。”

“我也聽說青山那邊的土地很值錢。這麼看,他肯定有一大片土地吧?”

“好像有兩千坪。他是從股票市場高位抽身後,拿錢去投資地產的,所以才能一口氣買那麼多地。人走起運來真是擋也擋不住呀。沒過多久,那塊地就由於東京奧運會的緣故改建公路了。”

“這麼說,他是為了把賺來的錢花出去才來做旅行雜誌的咯?這世上真是無奇不有啊。不過,做雜誌倒是比某些無聊的愛好高階多了……”

“奈良林先生在做股票時就十分嚮往出版行業。他本人在古典美術方面有比較深的鑽研,起先打算做美術雜誌,但那很可能虧損——成本高,發行數量也有限。而旅行雜誌很受歡迎,即使在裡面加入與古典美術相關的內容也無可厚非,所以他才下定決心出版這本雜誌。”

“原來如此。”伊瀨終於明白,為什麼《草枕》上會有那麼多文章講述奈良和京都附近寺廟裡的古藝術品。在冰冷的商業戰場摸爬滾打太久的人,會被藝術的世界所吸引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社長同武田主編是怎麼認識的呢?”

“奈良林先生的朋友中有人認識武田,於是將武田推薦給他。”

“貴社的員工不多吧?”

“社長之下,包括我在內共有五人。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作為剛成立不久的出版社,稿費給得倒是很慷慨。”

“可能是因為社長有錢吧,所以待遇優厚。不過這也是相對而言,跟其他很多公司比還差得遠。區區幾人要做一本雜誌,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工作量相當大。如果把這點考慮進去,我們的錢掙得就沒那麼開心了。”

“你們至少不用為銷量操勞吧。反正是為興趣而出版的雜誌,社長也沒指望它能賺錢。”

“社長並不急於盈利。他的主業是地產公司,出版雜誌則是為了滿足他的榮譽感。”

“我真的很想見見你們社長。雖然主編也應該見,但我對社長更感興趣。”伊瀨說。

“可以啊。社長畢竟是外行,肯定非常樂意會見撰稿人。那我再找社長談談,看他什麼時候有空,也帶上主編一起來見您。確認日期後我再通知您。”浜中承諾道。

第二天,浜中又來了。

“我把老師的意思轉告給社長和主編,他們想請您明天傍晚駕臨銀座,共進晚餐。我特地前來問您是否同意。”浜中問。

“嗯,可以。”伊瀨連忙答應下來。

浜中離開後,伊瀨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妻子。

“社長說想親自見你,可見他對你的稿子非常滿意。”妻子喜形於色。伊瀨本想回答說,對方只是不懂行的小出版社社長,跟有名的大出版社不可相提並論,但他不想破壞妻子的美夢,於是緘口不言。

好不容易才讓妻子對自己刮目相看,他可不願重歸潦倒的形象。不可否認的是,伊瀨的自信被鼓動了起來,甚至有點飄飄然了。

第二天傍晚,浜中如約開車來接伊瀨。

“見面地點有變,但還是在銀座的另一家飯館。社長必須在晚上八點之前回家,隨後就由我和主編陪您去酒吧之類的地方好好娛樂一下。”

“社長是不是無論參加什麼宴會,都會在八點之前回家?”

“社長是一位非常注重身體健康的人。這是他的習慣,從做股票的時期開始就一直如此。那種生意動不動就會折騰到很晚才回家,對健康極其有害。於是他克服了這個不良習慣,給自己定下了這個規矩。”

相關推薦:青雲記才不是妖怪慘遭流放?長姐帶著千億物資嬌養全家摸魚頭子的我居然成了修仙模範罪推理在推理之後女性世界裡的男法師[HP]煉丹師的莫名穿越離火煉丹心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