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說說十六國->章節

痴人說夢:石勒稱帝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關於第21章故事簡介:攻滅漢趙帝國之後,石勒在眾臣的勸諫下,登基稱帝。深刻緬懷當年輔佐自己的謀臣張賓,其一番鹿死誰手的論斷,客觀的評價了自己與漢高祖,漢光武帝的差別。但其臨終之際,沒有安排好接班人的事宜。最終為後趙的動盪留下隱患。

作為一位遊牧民族的帝王。石勒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據史書記載,石勒不識漢字,但常常讓人為他誦讀史記以及漢書之類的史書。並且讓他的太子石弘深入學習中原王朝的文化禮儀。可見,當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後,對於定居民族的先進的文化禮儀是多麼的嚮往。石弘從小聰慧好學,自然深受漢文化影響,但是有這樣一個道理,當父母過於強勢,其子女也必然懦弱,熟悉中原文化的石弘在個性上也是如此。

實際上我國歷史上每個封建王朝的第二位或者第三位帝王,有擔當,有作為的往往不多。在這點上其實遊牧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反而能好不少。這也是因為遊牧民族各個部族都是一個或幾個家族構成,在四出征戰時,都是家族子弟,真可謂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中原王朝的開國帝王因為早年創業艱辛,反而更重視子女的教育。但這恰恰卻成為了每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初期的一個薄弱點。

無論是遊牧民族的帝王,還是定居民族的帝王,作為父母,都是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石勒不管作戰如何驍勇,文化程度多麼不高,但是對於子女還是盡到了作為父親的責任的。

可惜的是,石勒作為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統治者,確實做不出漢高祖,明太祖誅殺功臣事情,因為在遊牧民族中,更注重同生共死的情誼,所以石勒也就不懂得無情最是帝王家的道理。雖然他對朝臣的告誡,做出了一番安撫石虎的姿態,但是面對早已對其不滿的石虎絲毫不起作用,他兒子石弘雖然孝順懦弱,但其的命運,也因為父親的寬仁而命懸一線了。

如果張賓在世的話,這位頂尖的謀士早已將人性的弱點看得清清楚楚,他也肯定會勸諫石勒去誅殺石虎,而且你從石勒對張賓的情感抒發,能夠看到,石勒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的。可惜歷史不容假設,張賓早已經駕鶴西去了,石勒也為此痛惜不已。但是作為後趙的統治者,重用世家大族,將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民眾分開治理,分別設立官職管轄,其實也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之前我們說過,士族地主階級的虛偽性和自私性,以世家大族為統治階層的王朝,不會有一個穩定的政局,而且後趙時期實行的胡漢分治政策過於具體,完全不利於民族大融合的歷史背景。所以後趙也是不能夠順應歷史潮流發展的。即使它短暫的佔據了中原地區,其最終也必然走向瓦解。

對於石勒沒有誅殺石虎這件事。我個人認為,石勒應該是想學習晉武帝司馬炎的做法。透過一些握有權勢的皇室宗親來維護自己家族的封建統治,同時也適當的遏制世家大

族的勢力。但即使這樣,也不會保證自己的王朝不發生變亂。

對於後趙帝國來說,其所面臨的問題是錯綜複雜的。在一個強有力統治者的領導下,其內部的矛盾並不會太過激烈。但是石弘的個性只適合在庶族地主階級為統治階級的封建王朝中做一個守成之君。而後趙帝國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實際上完全是處在一個遊牧民族各部族之間的矛盾和統治階級的矛盾交織的亂世之中。那麼個性懦弱的太子石弘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石弘能夠正常的行使君王的權力,推行一些政策。但是面對各方面的利益,也必然會導致各個政治集團的不滿足,同樣也會引發社會的大動盪。而且之前我也說了,後趙帝國就是一個民族融合過程中的過渡期,這個過渡期可長可短,但絕對不是石弘那樣性格的人所能適應的。反而石虎那種有著比較強悍和暴虐個性的君王更為適合成為這一時期的統治者。所以石虎弒殺石弘,篡位成功,在我看來反而是一個適應歷史潮流的趨勢。

亂世當用重典,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仁慈之君是適應不了亂世的。一直被三國演義塑造成為仁慈寬厚如長者的劉備,實際上對於蜀漢地區的世家大族是毫不心慈手軟的,貌似毫無主見的劉邦對於自己身邊的一切人,說殺就殺,說棄就棄,毫不含糊,這些亂世中的統治者們,往往都是以假仁慈示人,骨子裡的陰險狠毒隱藏的其實是很深的。但是石虎畢竟是遊牧民族出身,喜怒形於色也是自然的,不過,他的鐵血手腕是可以延長後趙帝國的過渡期的。

遺憾的是,建立後趙帝國的羯族,在龐大的遊牧民族各個部族中,終究還是一個不算大的部族。或者說根本就不算得上是一個民族,充其量是幾個小部族的聯合體。作為龐大的後趙帝國的統治主體,面對遊牧民族的其他的各個部族,羯人就顯得勢單力薄了。即使石虎再兇狠暴虐,能夠用鐵一般的手腕控制著後趙帝國,但他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當石虎辭世,其繼位人不能用有效手段壓制後趙帝國中的各個利益集團,那麼各種矛盾交織的後趙帝國的垮臺也就成為了一個歷史的必然走向。

當一代梟雄石勒病入膏肓之際,作為戰功卓著的宗室王爺,石虎趁機開始了篡位行動,石虎的此番作為,讓我想起了短命的秦王朝和隋王朝,這兩個王朝也都是在首任帝王病入膏肓之際,國政被亂,咱們接下來不妨說一說這兩個王朝。

秦王朝作為一個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首任統治者秦始皇也被稱為千古一帝,秦王朝對於我們今天的貢獻簡直太多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秦王朝將分崩離析的各個諸侯王國統一在了一起,使得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也就造就了後世的王朝無不以維護大一統為自己的首要任務,而且秦王朝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徹底的統一在了一起,根除了長期政權割據的土壤。

今歐洲有很多的小國,他們的語言文字非常接近,但並不通用,這就是在歷史上稱霸歐洲的封建帝國沒有一個像秦王朝那樣,將歐洲的各個邦國在文化上進行統一,使得歐洲歷史上各個邦國分分合合,難以有效的統一在一起。而我們國家卻因為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就在文化上進行了統一,即使我們國家的各個地區有無數的方言,但是我們的文字都是一樣的,我們的文化禮儀也是一樣的,國家的大一統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國家在形式上的統一也就順理成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儘管秦王朝將大一統的觀念傳至後世,但它畢竟結束了數百年的諸侯割據,各國的遺民,復國之心不死,亡秦之念不絕,秦王朝內部的各種矛盾,實際上是很複雜的,而且宦官趙高在秦始皇死後,與丞相李斯狼狽為奸,擁立秦始皇幼子繼位,便是秦二世,秦二世荒淫無度,而趙高卻自恃大功,為禍朝政,最終引發了秦末農民起義,秦王朝也走向滅亡,平民出身的劉邦在秦末亂世中,解決了各種矛盾,構建了西漢王朝。

其實隋王朝跟秦王朝也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隋王朝也是結束了兩百多年以來東晉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朝時期的割據場面,同樣在其國內有各種的矛盾,但是隋煬帝楊廣在奪嫡成功之後,趁著其父親隋文帝楊堅病危之時,逼死其父,登基掌權,楊廣為了解決好南北朝時期遺留的各項矛盾,所做的一切努力太過操切,隋王朝國力難以支撐隋煬帝的各項為政舉措,導致了各種勢力的不滿,而且也引發了隋末的農民起義,同為關隴貴族集團的李氏家族成功的取代了隋王朝,建立了唐王朝。實際上對於解決數百年亂世遺留的各項矛盾,隋王朝要比秦王朝積極很多。但同樣在複雜的矛盾中,最終被唐王朝所取代。

在短命的隋王朝和秦王朝之後的封建王朝,即是漢王朝和唐王朝,都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繁盛的兩個封建王朝,其實這也說明了秦王朝和隋王朝,只不過是當時的社會屬性的過渡期,秦王朝是統治階級由奴隸主階級向貴族地主階級轉變的階段,隋王朝則是統治階級由士族地主階級向庶族地主階級的轉變階段。在他們之間,還有有一個短命的西晉王朝,是統治階級由貴族地主階級向士族地主階級轉變的階段。

所以我認為,當大一統王朝處於亂世一百年以上,一般來講,應該就是社會的變革時期,秦王朝以前的春秋戰國,西晉王朝之前的三國亂世,隋王朝之前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而剛剛結束亂世的大一統王朝是難以面對百年亂世所遺留下的矛盾的。不管這三個大一統王朝如何努力的解決前世各國遺留下來的各種矛盾,他們本身就是矛盾的主體,最終的滅亡也是歷史的趨勢,但同時,新構建起來的社會制度,同樣也將秦王朝和隋王朝之後的漢王朝和唐王朝推向鼎盛,而因為士族地主階級本就是統治階級轉變的大過渡期,整個國家矛盾重重,但是西晉王朝之後的東晉王朝也算保持了江南半壁江山的穩定。

相關推薦:天國王朝三國之王牌大領主娛樂王朝諾德征服問鼎十國末世:開局一小區,我是房東真龍轉世趙雲傳鹹魚的自救攻略我從夢境成就帝王重生從拒絕加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