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神級黃金手->章節

第1367章 不寒而慄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劉姥姥說的那一句話真有的那麼好笑嗎?

或許有點。

但至於讓這麼一群人笑的那麼厲害嗎?

當然沒有。

那麼為什麼全都要笑的那麼誇張呢?誇張到做作的地步了都,而且做作的非常明顯。

說明這一群人看似笑的開心,實則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在故意討好喜歡熱鬧的賈母。

那麼如何才能用雕工來表現這一點呢?

在文學作品中,心理活動比較好表達,只要文筆夠好就可以。

但在工藝美術作品中,想要表達一個人甚至一群人的心理活動,難度就很高了,跟文學作品相比,難度高出好多個幾何倍。而表達方式除了最常見的以動作來表達內心活動這一種外,剩下的全是側面刻畫。

可問題是,徐景行做的這一件“劉姥姥進大觀園”雕件的寫實度又非常高,側面刻畫也不太好使,那樣會破壞畫面的真實度。

怎麼辦?

那就只能在動作神態以及表情上下功夫,同時大量使用相對比較常規的留白技巧來襯托著一群人的心理活動。

具體怎麼做呢?

他抓住了一點,那就是將一群人發笑的方式做的更誇張一些,在寫實的基礎上越誇張越好。

這一群人笑的越誇張,那麼就越能反襯出他們內心的尷尬和動作的做作。

但這一點只有閱讀過《紅樓夢》並且對全書有一定理解的讀者才能品味出來,因為沒讀過這本書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這一群人在笑什麼,只會覺得這場面很喜慶。

所以這一層次意思就是隱藏在畫面之下的,一般人品味不到。

那麼喜慶的畫面之下的第二層意思呢?

畫面之下的第二層比第一層更令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因為那才是《紅樓夢》一書中刻畫最多但筆墨最少的內容。

如果看過原文,可能有人會記得就在這場招待劉姥姥的宴席中有若干個細節,其中一個細節跟筷子有關。

王熙鳳和鴛鴦兩人為了讓劉姥姥出醜,故意給劉姥姥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吃鵪鶉蛋,書中寫的很清楚,底下人原本是沒有準備這種象牙筷子的,是鳳姐和鴛鴦特意拿出來這麼一雙,被賈母一說之後趕緊換上眾人常用的“烏木鑲銀筷子”。

劉姥姥見狀笑道“去了金的,又是銀的,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

這很正常,筷子麼,不管金的銀的都不如木頭的用的舒服,金銀的只是看著富貴罷了。

可王熙鳳是怎麼解釋的呢?

王熙鳳說“菜裡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的出來。”

聽聽這話嚇人不嚇人,正常人家就算是富貴人家,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吃個家常飯還要用銀筷子驗毒。而王熙鳳卻當著眾人的面甚至當著劉姥姥這個外人的面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說明什麼?說明賈府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祥和,相反,處處都是能要人命的陷阱,吃個飯都得先用筷子驗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作為一家之主的賈母是什麼反應呢?

在王熙鳳解釋了銀筷子的用途之後,劉姥姥笑道:“這個菜裡若有毒,俺們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盡了。”

而賈母在聽到這番話後覺得有趣,將自己面前的各式菜餚給劉姥姥和板兒統統分了一份。

原著中對這些細節的描寫極盡精簡之能,寫的要多簡單就有多簡單,要多輕鬆就有多輕鬆,看起來就是一幅日常畫面。

可是細細琢磨劉姥姥看似無心的話,以及賈母的反應,不難看出賈母非常贊同劉姥姥這句話。也就是說,劉姥姥說的話,其實也是賈母想要說的,只是賈母的身份在那兒擺著,不能明著說出那種話。

所以作者在王熙鳳和賈母中間隔了個劉姥姥,使得這兩句對話中間多了一層隔離,一下子將那種血淋淋的畫面遮掩住了,變成了?輕鬆的日常對話。

那麼去掉劉姥姥,再來看這兩句話。

王熙鳳:“菜裡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的出來。”

賈母:“這個菜裡若有毒……那怕毒死了,也要吃盡了。”

有沒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有就對了,因為《紅樓夢》一書的基調就是這樣的,揭開書裡那些個美好的詞彙,下邊隱藏著的全是這種血淋淋冷冰冰的東西,讓人無法直視。

《紅樓夢》在前朝為什麼會被禁止刊行?真當只是因為裡面那些個情情愛愛的東西犯了忌諱?

如果還不明白這兩句話裡蘊藏著的劇烈衝突,那麼換成大白話試試。

王熙鳳其實是在抱怨賈府裡的黑暗,說吃個飯都得不安生。

而賈母的意思則是就算賈府有一天真的倒了,賈府上上下下一個都別想逃,哪怕菜裡真的有毒也要一口口全部吃光!

這樣的衝突發生在一家之主賈母和孫媳婦王熙鳳之間,說明什麼?說明賈府內部已經出現了大問題,而且賈府裡面這些個聰明人都已經發覺,這個聰明人當然包括賈母、鴛鴦、王熙鳳。

再想想這三個人的身份。

賈母,一家之主。

王熙鳳,賈府實際上的管家。

鴛鴦,賈母的貼身丫鬟,在賈府的權威比賈府幾個嫡女還要高。

而三個人在發現賈府危機之後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呢?

王熙鳳身為賈府實際上的管家卻在瘋狂的發放高利貸攢小金庫給自己撈錢,她掌管著賈府那麼大的府庫,用得著使用那麼下三濫的撈錢手段?正常情況下當然不用,可這不是發現賈府並不可靠,所以才透過種種手段給自己撈錢,目的自然是想留一條退路,以備後患。

而鴛鴦呢,這個賈母身邊的大丫鬟雖然地位很高,可實際上根子卻在賈母身上,賈母一死,她就會成為無根之萍,到時候將會成為跟其他丫鬟沒什麼區別的普通丫鬟。但鴛鴦作為一個丫鬟又能怎麼做呢?所以明知道賈府有很大的危機,卻也只能死死的抓住賈母這跟救命稻草,企圖透過這種方式在賈母倒下之前找個好人家。這麼看,也就明白鴛鴦為什麼那麼抗拒賈赦的求愛了,因為鴛鴦很清楚賈府的下場。

那麼作為一家之主的賈母又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賈母對賈府的一切自然更加清楚,但畢竟只是一個一隻腳邁進棺材板的老太太,再想力挽狂瀾已經不可能,只能儘可能的將賈府的危機往後再往後推一推。所以面對王熙鳳,才會有“哪怕毒死了也要吃盡了”這種心裡話,這是在警告王熙鳳別做小動作,因為王熙鳳作為賈家的媳婦,賈家和王熙鳳就是一體的,要死一塊去死,誰也別想倖免。

也因此,在劉姥姥逗眾人發笑的時候,眾人為了哄老太太開心都努力做出誇張的反應,唯獨王熙鳳和鴛鴦這兩個平時最能討老太太歡心的人“忍住”沒笑,不是她們不想笑,而是實在笑不出來。

看看,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把賈母和王熙鳳之間的衝突刻畫的淋漓盡致。但是曹雪芹使用的筆墨卻非常至少,而且還加入了劉姥姥這麼個丑角將這種血淋淋冷冰冰的宅鬥情節遮掩過去。

所以人們說曹雪芹真正想寫的內容都在筆墨之外,這一點也沒錯。

而且這樣的情節在《紅樓夢》一書中非常之多,基本上賈府每一件大事中都隱藏著這樣的劇烈衝突,事件越大,這樣的衝突就越激烈,但偏偏這些衝突還全都隱藏著常規故事情節之下,很難讓人發覺。

尤其是那些個看似平淡的日常情節,隱藏在水面下的衝突反而更加劇烈,從林黛玉進大觀園,再到薛寶釵進大觀園,劉姥姥兩次進大觀園,以及後來的可卿之死、賈敬之死以及下邊的那些個丫鬟婆子日常互撕系列,這些事兒看起來很正常,生老病死以及下人們互看不順眼都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在這些日常系列中卻隱藏著一次又一次的衝突,而且是不同人物之間的衝突。

反倒是那些個看起來比較明顯的衝突,像什麼金釧投井、晴雯撕扇、鴛鴦抗婚、三姐自刎、二姐吞金等故事情節只是全書主線中比較微不足道的存在,起到的只是推動和串聯主線的作用,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主角根本不是他們。

所以說《紅樓夢》這本書的基調是非常灰暗非常真實的,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宅鬥大戲,主角是賈母、王熙鳳、王夫人、薛姨媽、鴛鴦、賈政、賈赦這些人,而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妙玉以及賈家一眾大小兒女的感情大戲只是這出宅鬥大戲的遮面布。

而徐景行做的這只雕件,刻畫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面,一幅隱藏在賈府日常生活之下的灰暗畫面,喜慶溫馨略帶滑稽的色調之下是血腥灰暗冷酷殘忍的劇烈衝突,這個基調跟《紅樓夢》是一模一樣。

可惜,這樣的畫面真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看明白。

不過沒關係,反正這樣的畫面中要什麼有什麼,三層意思各看各的互不相干。

或者說,各取所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這個前鋒不正經KPL路人王從簽到開始我!最強路人王,稱霸kpl繫結氣運,我鎮守人族能看見提示西遊:人在大唐,一心尋死太上章盜宋我真是醫二代最強劍神系統我的漫威超人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