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盛世大明->章節

第467章守仁辭官,人傑之怨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錦衣衛?

你改革便改革,變法就變法,動用錦衣衛作甚?

這不是**裸地威脅群臣嗎?

滿朝文武聞言臉都快綠了,哪裡還敢出言反駁。

不得不說,楊廷和還是楊廷和,一朝回朝便掀起了滔天巨浪!

統領軍機處,推行新政,六部百司全力配合之!

千萬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它代表著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憑空冒出了頭來!

這個脫胎於內閣的軍機處,其軍機大臣之間並無等級差別。

但今日,因為這句話,便有了!

自此,楊廷和的權力堪比當初的內閣首輔!

當然,涉及聖天子的不算在內,畢竟軍機處僅是天子的輔助機構。

對上不足,對下有餘啊!

楊廷和執掌軍機處,以軍機處轄制六科及都察院,再以六科及都察院監督六部百司,可以說權勢悉數集於一生!

再加上聖天子的鼎力支持,他楊廷和這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嗎?

對於聖天子這種“強行摁著牛頭喝水”的做法群臣雖然見怪不怪,心中卻還是難免有些怒氣。

尤其是當遠離朝堂的楊廷和一朝回朝便立即變得炙手可熱,就有些令群臣吃味了。

“呵呵,若是變法成功還好,倘若是失敗了……楊廷和,自求多福吧!”

“且看他起高樓,且看他宴賓客,且看他樓塌了!”

不少朝臣低下了頭,心中卻是無不惡意揣測詛咒。

滿朝文武之中,臉色最難看者當屬都察院都御史王守仁了。

他與楊廷和可是生死大仇啊!

而今王瓊中風痴傻,楊廷和於朝堂之上的頭號大敵便是自己了!

陛下又一意讓其統領軍機處,到時自己及整個都察院都要受其轄制,這可如何是好?

以楊廷和這個老匹夫的本事,他不抓住這個天賜良機趁機動手才怪!

王守仁越想心中越覺得不安,索性出列奏道:“陛下,臣年事已高,且重疾在身,祈請陛下容臣辭官歸鄉!”

朱厚順利摁著群臣喝水,心中正暢快無比,豈料王守仁卻冒出頭來想要辭官!

這位“現世聖人”搞什麼名堂?

他難道會看不懂推行新政對大明有益無害嗎?

而且他的王學子弟求真務實,敢說敢做,可以說是此次革新變法基層單位的主力軍!

現在他這位現世聖人卻想要抽身而退,實在是混賬至極啊!

加之在這個節骨眼上請求致仕歸鄉,這不是啪啪打朱厚這位聖天子的臉嗎?

朱厚臉上的笑意當即凝固,咬牙切齒地詢問道:“王愛卿這是何意啊?朝廷推行新政在即,正是用人之際,王愛卿乃是不可或缺的重臣,怎可於此時離去啊!”

他幾乎已經點明了形勢,要王守仁全力推行新政。

倘若這位“現世聖人”扔要一意孤行,不知好歹,那朱厚也絕對不會客氣!

既然他能摁著群臣喝水,自然也能摁著王守仁喝水!

王守仁吞吞吐吐了大半天,向著楊廷和望了一眼,而後長嘆一聲,一眼不發。

他的這番姿態卻是瞬間讓朱厚明白了一切原委。

合著是兩個老東西的宿怨啊!

楊廷和與王守仁有仇,僅次於王瓊的生死大仇!

歷史總是如此的荒誕,楊廷和乃是天下聞名的賢相,大明的擎天之臣;王守仁卻是一代宗師級大儒,王學奠基人,堪稱“現世聖人”。

兩位驚才豔豔又憂國憂民的忠正賢良,竟然結下了生死大仇,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

大抵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王陽明的伯樂乃是前任兵部尚書王瓊,而楊廷和與王瓊有著大仇,這便是派系之別。

正德十一年,王瓊啟用王守仁平定叛亂,由此王守仁憑藉此功步入了朝堂。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舉兵造反,被王守仁率軍平定,甚至生擒了賊首,可謂是滔天大功。

守仁奏書此戰歸功於兵部尚書王瓊,而隻字不提內閣,內閣遍論群臣功績,卻隻字不提王瓊!

而屆時執掌內閣之人,正是楊廷和!

雙方結怨由此開始!

其二,王守仁乃是心學宗師,創立了“陽明心學”,並將其推行天下,這對於一生推崇程朱理學的楊廷和而言自然是無法忍受之事!

程朱理學乃是太祖欽定的官方哲學,是士族能夠掌控朝政大權的根基。

王守仁提倡的“知行合一”、“心即理”、“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等簡直就是在批判程朱理學,動搖士族的根基!

在楊廷和眼中,王守仁自然就成為了“文人逆種”,他的學說也淪為了“歪理邪說”,受到程朱理學極盡打壓。

當初楊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日,肅清朝綱時,不知趁機罷免貶斥了多少王學弟子,若不是王守仁機敏逃過一劫,只怕他也會遭到清算。

這便是雙方第二次結怨,還是生死大仇!

其三,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雙方政見也不合。

楊廷和是真正老謀深算的權臣,在黑暗的正德年間選擇匡補時弊,而非如王守仁那般直諫上奏。

楊廷和走的是權臣之路,透過將朝政大權悉數囊括在自己手中,以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

他甚至敢在朱厚即位之初收拾朱厚,領重臣逼宮。

但王守仁走的是儒臣之路,以忠君報國、為民謀利為原則,對權勢相比而言並不太熱衷。

例如先前朱厚稱病不朝,命王守仁總理朝政一月有餘,差點將這位聖人嚇了個半死,戰戰兢兢地度日如年。

時至今日,王守仁與楊廷和之間的仇怨不可謂不深,這也難怪他會如此焦慮,甚至不惜辭官歸鄉,以避災禍。

朱厚面無表情地轉頭直視著楊廷和,在後者微微頷首後,展顏笑道:“愛卿不必杞人憂天,一切以新政為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守仁聞言長松了一口氣,有了聖天子這句話他便放心了。

只要楊廷和大權在握之時,趁機對他及他的弟子下手,對於這新政一事,王守仁是舉雙手贊成。

不清掃一些貪官汙吏,他的弟子怎麼能步入朝堂呢?

一個蘿卜一個坑,想要坑,就要先拔蘿蔔!

【作者題外話】:兄弟們投票票呀,謝謝啦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大周斬妖人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大明之太孫無敵
相關推薦:冷之雪帝勝訴才是正義靈籠之浴火重生從師父開始的影視諸天之旅弱冠請長纓仙師獨秀超品公子王者系統:從貂蟬開始秀起來還潮終末女武神:開局呂布百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