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盛世大明->章節

第35章三百進士撼動天下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昨日朱厚在離開文華殿後,便在御書房中耗費心學命楊慎等人撰寫出了一本以此為中心思想的小冊,作為今日自己給予這批新科進士正式步入仕途的一份禮物,他可不願在這等傳臚大典上只做個擺設!

相反,這可是一個將三百餘新科進士悉數收入麾下的大好時機!

而且現在大明所謂的“士大夫”同兩漢隋唐時期而言遠遠不同。

兩漢時官吏選拔以察舉制為主,考試為輔。雖然政治清明之際選拔出了許多賢良方正的名人,但因舉薦權掌握在各級官僚權貴手中,他們選拔之人大多為世族出身。

當政局黑暗之時仕途更是為世家大族所把持壟斷,毫無公平性可言,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更是難上加難。

而魏晉南北朝更是以陳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吏,實際上其本身就是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更加傾向於世家大族。

品第偏重門,高門士族子弟以弱冠之齡便能步入仕途,只重門第而輕德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仕途徹底由世家大族壟斷,寒門再難出貴子!

隋文帝楊堅雄才大略,飲馬長江,在統一天下立國之後吸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開創了科舉制度,為寒門子弟步入仕途提供了一條頗為光明的道路,門閥士族由此衰落。

至李唐立國後,經太宗李世民和女帝武則天的完善和發展,科舉制度逐漸趨於完備,因此選拔出了一大批賢才幹吏,為李唐初期的盛世立下了不世功勳!

但士族大家雖受重創卻並未消亡,如隴西李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等,這就要感謝篡唐自立的朱溫了,這位猛人篡唐之後將這些所謂的士族顯貴全部屠殺了個乾淨!

從此一手開啟了武夫當國的五代十國混亂政治局面,只要手中有兵,誰都想兵變起事,坐一坐那至高無上的帝位!

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後,因其自身便是“黃袍加身”的典型代表,對於軍權更是重視無比,所以選擇重文輕武,大肆貶低武將的地位,重用文臣加以節制。

自始天下讀書人的地位不斷拔高,加之程朱理學的不斷發展和傳揚,這也就造成兩宋文人愛發牢騷、愛議論政事、愛自我標榜的臭毛病!

到了明朝,程朱理學被定為官方哲學後,這些文臣雖然不敢忤逆君父,但基於大明“養士取士”的國策,讓天下讀書人有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以至於妄議朝政、空談誤國的現象層出不窮。

這在朱厚看來就是成天吃飽了沒事做,選擇不斷蹦噠蹦噠以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現在大明的讀書人,他們身後大多是沒有世家士族之言的!

朱厚昨夜仔細斟酌了一番後,不由覺得楊維聰等人或許還有救,或許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不堪,畢竟傾全國之學子才選出了他們幾個,至少其才幹和品性還是值得認可的。

但他得在這些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步入仕途前,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至少要堅定其精忠報國的理念。

不至於為官幾載後便被這個“大染堂”染上了顏色,成為腐敗吏治的一員,官場中的老油條。

在現在的大明,如同海瑞一樣的清流雖有,但還是太少了!

不管結果如何,他至少得做出努力,畢竟自己是他們的“君父”,他們是自己的“天子門生”!

朱厚的這種心情如同面對已經畢業即將步入社會的老校長一般,即使清楚這些學子會被殘酷的社會現實狠狠毒打教育,有的選擇清身自守,有的選擇同流合汙,但他也只能期盼著這些新科進士能堅守本心,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巳時,奉天殿廣場前,文武百官已排班列於丹陛兩側,三百餘位新科進士也分為兩列站於其後。內閣首輔謝遷手捧黃榜置於案上,群臣噤聲肅目,等待朱厚的到來。

巳時一刻,同樣身著白鹿皮弁服的朱厚率領群臣進入奉天殿後,大馬金刀地坐到龍椅上道:“開始吧!”

鴻臚寺左卿王道中高聲宣讀制誥:“辛巳年五月十五,策試天下貢士,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謝遷從司禮監一宦官手中接過了黃榜,緩緩將之展開,高聲喝道:“辛巳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費懋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殿中鴻臚寺聲音洪亮的鳴贊官繼而大聲喝道:“辛巳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費懋中!”

殿門外拾級而立的數百身披飛魚服、手持大金瓜的錦衣衛大漢將軍依次齊聲道:“辛巳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費懋中!”

這便是無數學子心中的理想—金殿傳唱!

當聲音傳到丹陛下時,費懋中激動地面色漲紅,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為金榜題名時!

此時一鴻臚寺序班官出列道:“狀元郎,請隨我入殿。”費懋中禮貌地道謝一聲後,便隨之入殿,立即跪地謝恩,隨後在朱厚的含笑示意中起身退立一旁。

接著按同樣的步驟傳唱了楊維聰和陸釴二人,同費懋中站立殿中。等待二甲與三甲的名單傳唱完後,就是三鼎甲在殿內謝恩,殿外諸位進士再謝。

等這一套流程走完,朱厚知道該自己上臺表演了。

於是在群臣的目瞪口呆中,龍椅上的聖天子竟站起來說了一句:“隨朕出去看看!”便向殿外走去。

謝遷、楊廷和等人見狀,知道朱厚這是要搞事情了。即便他們憂心忡忡地思慮了一整夜,但是現在也無可奈何,只得跟隨朱厚向殿外走去。

朱厚不顧眾人的詫異,登上了高高的丹陛,望著兩側狂熱的新科進士,他忽然覺得此行或許真的會有極大收穫,意義不凡。

“朕受命於天,沖齡踐祚,即位之初,百廢待興。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爾等皆德才兼備之人,朕心甚慰!然昨日貢士張璁之策論爾等都看過了吧?爾等覺得如何?是不是難以置信?”

“朕告訴你們,張璁所言非虛!甚至情況比他卷中所述還要嚴重得多!你們還以為現在真的是太平盛世嗎?”

“不相信是吧?沒關係!朕自會讓你們相信的!”

“從今日起,凡新科進士盡皆外放為官!我大明兩直隸十三布政司,共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州!”

“你們不是一直渴望為國盡忠、為民謀利嗎?那朕便給你們機會!每名新科進士任都察院聖監察御史一職,無品秩,負責一府或一州的監察工作。”

“根據殿試名次高低由新科進士自行挑選所轄之州府,自身鄉府除外!”

“你們的上司只有朕!你們需要負責的只有朕!你們是天子門生!一言一行都將代表朕!”

“你們的第一個任務,便是給朕查!查清各州府糧倉的存糧,財政收入與虧空,一筆筆、一件件的給朕查清楚!無論所牽連之人是誰,皆據實記錄!”

“朕會派遣錦衣衛協助你們,當然他們也會將你們的一言一行記錄在案!這是一次實踐考核,考核期為三旬,根據你們的表現朕會同眾位朝堂重臣給你們評分!”

“三旬後,評分最高者御賜蟒服一件!第二者御賜飛魚服!第三者御賜鬥牛服!評分不合格者革除聖監察御史一職!留待吏部謁選!”

“朕將此次實踐命名為“獵鼠”行動!爾等可有異議?”

在臺下已經聽懵了的一眾新科進士,包括楊維聰、丁汝夔、張璁等,他們沉默片刻後盡皆狂熱地跪拜在地,高聲嘶喊道:“陛下萬歲!聖天子萬歲!”

在東方徐徐升起的朝陽映襯下,站立于丹陛上的這位聖天子如同神靈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他們眼中此時只剩下了狂熱!

在三百多名新科進士的帶頭高呼下,謝遷等朝堂重臣也紛紛跪地高呼到,只是他們的眼中一片悲涼。

陛下這招太狠了!此次三百餘名新科進士全部被他一人收入囊中!有了陛下的親口承認,這三百進士的“天子門生”之名算是徹底坐實了!

聖監察御史!這是要徹底繞過他們這些大臣啊!

十三布政司本就設定有十三道監察御史,而且各大布政司之內設有七至十名監察御史,總共一百多位,就這樣被陛下徹底架空!

雖然這批新科進士並非全都出身貧寒,大部分均為官宦子弟。

這是基於藏書的壟斷,雖然大明印刷業發達,但貧寒子弟連飯都吃不起,家中何來餘財支撐其買書之用。

但陛下此言一出,即便是這些官宦子弟也會傾盡全力完成陛下的安排的工作!

這就凸現出這個小王八蛋的陰險狡詐了!

第一名得蟒服!

蟒服啊!即便現場的文武百官誰不想得到一件!

除開它本身的珍惜罕有不言,第一名得到的不僅僅只是一件朝堂重臣才有的蟒袍,這更代表著陛下的聖眷!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大周斬妖人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大明之太孫無敵
相關推薦:冷之雪帝勝訴才是正義靈籠之浴火重生從師父開始的影視諸天之旅弱冠請長纓仙師獨秀超品公子王者系統:從貂蟬開始秀起來還潮終末女武神:開局呂布百倍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