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章節

第三百七十九章 攝政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皇甫初和鍾繇也都是老淚縱橫,當初元協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們就在元協的身邊,但卻無力阻止元協,這是對元協的尊敬,也是欽佩,更是對元協的信任,他們相信,元協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他所作的事情,一定有著他的道理。

擦掉眼淚,皇甫初和鍾繇再次跪倒在元起的腳邊,大聲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恭請燕王繼天子位!”

面對數十位大臣們的懇求,元起抹去臉上的淚痕,向存放元協遺體的方向看了一眼,緩緩說道:“諸位,現在聖上屍骨未寒,此事,容後再議吧,本王理應為聖上守靈七七四十九日,在此期間,朝中一應大事均由各位大人裁定。一切事情,等四十九日之後再說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著,元起緩步走下了城牆,向著元協遺體的方向走去,元起來到元協的靈柩前,定定的站立不動,徹夜未眠。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麼,但是所有人都能在他的身上,感受到那股無盡的悲傷……

第二日,天色大亮,元起留下三萬人給宋瓊宋習兄弟,讓他們守好斜谷關,然後帶著大部隊,扶著元協的靈柩返回京城。

在抵達京城之後,留守在朝中的大臣們早已搭建好了靈堂,並用白色的絹布,一直從皇宮內的靈堂中,鋪到了城外十里,來迎接元協的靈柩。

元起親自扶靈,走在最前面;齊天、趙虎、張武和左慈四位大將,則是充當起了扶靈手,分別抬著元協靈柩的四個角,亦步亦趨的跟在元起身後;在後面,眾人分成了兩列。燕國眾人站在左側,而隨同元協一起出征的朝中文武則是站在右側。

當元起扶著元協的靈柩走過。站立在兩旁出城來迎接的朝中文武百官們,立刻跪倒在地,既是向元協致以最後的敬意,也是向元起這位即將登上天子位的新君,頂禮膜拜。

元起一邊向前走,一邊將兩旁文武大臣的神色盡收眼底,他要對這些朝中大員有個直觀的瞭解。

十里白絹,終於鋪到了盡頭,在前面。就是大臣們為元協搭建的靈堂了。元起讓齊天四人將元協的靈柩安頓好,擺放在靈堂中央的位置上,然後拿起放置在一旁的一塊孝帶,束在自己的頭上……

接下來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元起始終都呆在靈堂裡,寸步未曾離開。四十九天過後,元起摘下孝帶,走出了元協的靈堂。靈堂之外,皇甫初和鍾繇等文武百官們早已排成兩列,等待著元起了。這段時間以來,連續有二十多位大員莫名其妙的被天歸軍帶走,多多少少還是讓他們感到有些震驚,要知道,可不是每一個吸血鬼都是一副猙獰的面孔,相反,不少的人一邊吸食者老百姓的血汗,另一邊卻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因此,在被天歸軍帶走的那些官員中,平日裡有不少都是以善人的形象示人的,他們被抓走,還是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關注的。

環視了眾位文武一眼,元起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本王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協助本王將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以饗先帝的遺願。”

開場白之後,元起單刀直入的繼續說道:“講一下,有兩點請大家牢記。第一,本王雖然得先帝青睞,將天子位傳與本王,今後,本王可暫代攝政王之位,待國事穩定後,再與眾位臣工議立新君之事。”

“第二。大家今天來的目的,本王也很清楚。你們一定是在奇怪為何本王要抓拿二十一位朝廷大員,本王告訴你們,此舉並非本王要拿他們來立威,而是他們罪有應得!”說著,元起從懷中掏出一沓證詞,交給了鍾繇,繼而朗聲說道:“這些人,都是吸食我元氏子民血汗的蛀蟲!寄生蟲!他們都已經認罪伏法,這就是他們的證詞!本王不希望日後在你們當中,看到有人像他們一樣的所作所為,大家都明白了嗎?”

直到此刻,百官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元起讓天歸軍抓起來的二十一位大臣,都是隱藏在暗處的貪官汙吏!在皇甫初和鍾繇的帶領下,百官們朝著元起跪倒在地,齊聲說道:“攝政王英明!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可以說,元起的這把火,燒的恰到好處。本來元起就是威名遠播,這些朝中大臣更有不少人,都親眼見過元起在戰場上的威風,內心中對元起本就有些敬畏,現在元起又用雷霆手段。一舉打掉了二十一名貪官汙吏,更使得他們見識到了元起雷厲風行的一面。

元起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對整個國家機構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調整。

首先,就是遷都。京城歷經戰亂,民力凋零,早已不在適合做國都了,而且,京城處於河南地區中央,離宇宮照烈的大本營許昌太近,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宇宮照烈來個大包圍,因此,元起決定遷都燕京。在開闢出光、明、通三州之後,北疆的疆土大幅擴充套件,燕京位於南北中心交界的位置上,就像是一顆心臟位於人體上身一樣,將都城遷到燕京,這是眾望所歸的。

其次,整軍。元協在位時,供養了十萬大軍,經過在漢中和泰山的拼殺,現在只剩下了七萬多人,這還得算上鎮守在關中和三輔兩個地區的正規部隊。為此,元起將三萬燕軍鐵騎留了下來,交給皇甫初,讓他留守在京城,鎮守中原。同時,元起還授予皇甫初徵兵兩萬的職權,用以加強對關中和三輔地區的防禦。

第三,治政。在這一點的改革上,元起又詳細的分列了幾個小項,他先是對滿朝文武進行了檢驗,凡是不達標準的,或者是品性太差的,一律淘汰出管理者的隊伍,未來的壯漢,不需要這些能力不足或是思想不端正的人,坐在高位上拿著厚祿,而是需要務實的、能真心為老百姓著想的人,來做管理階層。同時,元起還對關中地區和三輔地區進行了整合,廢除就有的地區稱號,不再稱之為司隸校尉部,而是改稱為司州,司州下轄六郡,涵蓋了關中和三輔地區的所有郡縣,皇甫初就是第一任司州牧。其他經過考核的文武官員,元起留下以朱皓為首的十八人,讓他們輔助皇甫初治理司州,其餘的則都是跟隨元起回到燕京,準備接手新的職務。

以上幾點,只是元起暫時能想到的,等回到燕京之後,他還要和麾下的眾人進行細細的磋商,對每一位朝廷的舊有官員進行任命,當然,這些舊有官員現在也是元起的麾下了,在磋商的過程中,他們是有著自薦權和發言權的,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讓帝國變得越來越好。

新的政權,以燕國為模板,把燕國的機構整個移植了過來,組成新的領導班子,原有的燕國文武官員,都按照原職,開始接手整個帝國的權責;而以鍾繇為首的朝廷舊有官員,共有八十一人透過了元起的親自考核,這些人將按照個人的專長,重新分配職位,補充到管理層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的官階並沒有被元起降低,相反,像鍾繇這樣既有才能,又忠心的老臣,還得到了升遷,進入政務府,取代董和成為了首席執政官。

為了鼓勵大臣們專心治政,同時也為了確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獎懲制度,元起讓陳群擬定了一個新的官階劃分制度,廢除掉原有的三公九卿制,開始施行九品中正制。陳群本來就在歷史上,首創了九品制,再加上元起對他的啟發,他很快就創出了一套完整的、嚴謹的官階制度,比歷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完善,元起看過陳群的草案之後十分滿意,立刻就把這套制度確定並推行了開來。

元起清楚,自己這代人,無論再怎麼強,也只能保證政權在數十年之內安然無虞的矗立在這個世界的頂峰,但要想讓他世代傳承下去,對後繼者們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後繼者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會充滿活力,不至於在短期內便走向腐朽。

這樣的命令,在此之前元起便已經釋出過一次了,以姜維、郭淮和杜預等人為首青年俊才都已經接受過燕京大學的高等教育了,其中郭淮已經學業有成,並且接替齊天出任了並州牧,這就給後繼者們樹立了一道標杆,只要在燕京大學中成績優秀,就有可能直接進入管理架構,並且還有這一定的機率做封疆大吏。而姜維雖然還沒有畢業,他也時常參與軍事部署,並且跟隨著趙虎參加過平定高麗國的戰役了,有了這兩個人的例子,對新一批徵召進燕京大學的後繼者們,起著不小的鞭策作用。

這次的學員,主要是以朝廷舊有官員的子嗣為主,他們的人數佔據了全部學員的六成還要多,另外的不到四成的學員,是元起根據民間的好評,從各地選拔來的寒門子弟,元起這樣做,就是要告訴天下所有的人,只要你有才,就可以做官,官員選拔,是只看品行和才能,不看出身和門第的。

新一批的學員一共有一百零八人,其中,元起最看好,也最重視的有三人,一個是老臣鍾繇的幼子鍾會,另一個是鷹揚將軍文欽的次子文鴦,最後一個,則是出身貧寒的鄧艾,元起現在讓他們進入燕京大學,是要進一步加強他們的文化素養,祛除掉他們性格上的弊端,同時也想讓他們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結交下深厚的友誼,他們再加上姜維和杜預,將會組成未來國家的脊樑,支撐著國家可以長久的生存下去。

這三人中,以鄧艾的年紀最大,但也不過是二十多歲,鍾會和文鴦更是只有十五六歲的年紀,為了更好地塑造這三個人,元起讓諸葛亮擔任鍾會的老師,讓趙虎收文鴦為徒,讓張衝收鄧艾做了弟子,本來龐統也是見獵心喜,想要從三人中討要一名弟子的,可是先前他已經收了杜預為弟子了,元起本著一師一弟子的原則,便沒有讓龐統再收弟子。平時的時候,這幾個小子就有各自的師父教導,一旦開啟戰端,他們的師父忙碌起來,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會暫時充當起他們老師的角色,教授他們各種學問。(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冷漠太子極品妃異世星雲貓狗太極鎖天記三國之太極演義異界太極聖心雙雄我不是鴻鈞在家熬遊修仙界這個皇子,本宮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