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章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起的到來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當宇宮照烈進兵到九江的時候,現任袁白手下的第一大將張勳,早已經率領五萬大軍駐紮在此了。張勳依照袁白的命令,對宇宮照烈以防禦為主;而宇宮照烈在觀察了張勳的軍營之後,也沒有急著出兵交戰,他還要仔細的盤算一下,如何才能藉助張勳的力量,來一個借刀殺人,把顏良、文丑帶來的五萬袁丁大軍,徹底消滅掉。因此,雙方默契的都沒有出兵挑戰,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張勳這邊是暫時安全的,但是負責抵抗顏良、文丑的橋瑁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在顏良文丑出征之前,袁丁就對他們說過,此戰許勝不許敗,要儘可能的打擊袁白,進而挽回袁丁已經有些狼藉的名聲。或許顏良、文丑還不能很理解袁丁的心意,但是隨軍軍師審配卻明白得很。他知道,袁白大逆不道,私自稱帝,是袁丁為自己正名的好機會,為了消除掉伏擊元起帶來的負面影響,袁丁必須要在討伐袁白的時候格外努力,爭取一舉消滅掉袁白,讓全天下人都看看,在對待元氏正統的問題上,袁丁是如何的堅定不移,是如何的大義滅親。

在審配的籌謀之下,顏良、文丑各自率領兩萬軍,採用分進合擊的策略,不停地襲擾橋瑁的大營,有時,顏良、文丑還會在審配的建議之下,進行交叉換位,打的橋瑁顧此失彼,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了。後來橋瑁乾脆龜縮在大營之中,任憑袁丁將士如何叫罵,他就是忍著一口氣,再也不肯冒頭了。

同時,江東的孫策也率部和袁白派來的陳紀交上了手,孫策是地盤最接近袁白的諸侯,因此,這次戰役對孫策來說。佔據著半個主場的優勢,人員的調配是最佳的配置,糧草的供給也是最短的路線,相比其他幾路諸侯而言,孫策可謂是佔盡了優勢。為了打贏這一仗,或者說,孫策是為了在討伐袁白的過程中,佔有最大的利益,麾下精英盡出。以程普和周泰為先鋒,蔣欽和陳武為左翼。元起麾下的甘靜魯肅為右翼,老將黃蓋為後合,自己親率周瑜、韓當等十幾位大將,以及步騭、闞澤等七、八位謀士為中軍,共計四萬五千大軍殺奔壽春而來。除了留守的張昭、張紘和諸葛瑾等人之外,孫策把能夠調動的人全都帶了出來。

因此,孫策的攻勢也是最為猛烈的一路。打的陳紀節節敗退,眼看就要頂不住了。袁白派出的第六路韓暹,作為巡察使。及時的率部投入戰場,這才挽回了一些頹勢,暫時保住了陳紀所部,使其不致潰敗。

不管怎麼說。這三路人馬都算是勉強完成了袁白戰前佈置的目標,算是拖住了袁丁、宇宮照烈和孫策這三路人馬。但是其餘的幾路人馬,卻沒能完成袁白的派發的任務。按照袁白當初的設想,是想在拖住三部軍馬的時候。儘快解決其他的幾路人馬。可是,袁白不傻,其他的人也不傻。

元表派來的黃祖,本就不是自願前來的,黃祖私心很強,隱隱有脫離元表自立的趨勢,因此,黃祖軍的一切行動,都以儲存自身實力為重,根本就不和袁白派出的陳蘭所部正面交鋒,而是採取襲擾戰術,不停地派出小股人馬騷擾陳蘭,沾點小便宜之後,便立刻收手,讓陳蘭處處受制,有一種渾身的力量發揮不出來的憋屈之感。

而代表著陶謙前來的泰山,就更不用說了,泰山的心思,更是以佔據一塊地盤、趁機崛起為中心,怎麼肯和袁白部下,負責阻攔自己的雷薄決一死戰呢?更何況,泰山歷經十幾年,這才在糜竺的幫助之下,組建起麾下現在這支有模有樣的軍隊,他是絕對不可能讓這支軍隊消耗在戰場上的,這可是他實現心中夙願的基礎啊。要是把麾下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六千人馬打光了,泰山還怎麼實現第二步計劃?還怎麼實現站在權利頂峰的夢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泰山比黃祖打的還要小心、謹慎。今天搞一次夜襲,明天來一次劫糧,完全是游擊戰的招術,把避重就輕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在保證自身實力不受損害的前提下,泰山開始了他原始積累的過程,在一次次的襲擊中,泰山一點一點的蠶食雷薄所部的人馬,並對俘虜進行收編;一點一點的消耗雷薄所部的糧草,並順手掠奪掉所能擄走的物資。在屢次的偷襲中,泰山非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越發變得兵強馬壯了起來。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整個戰鬥,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僵持狀態,各路諸侯短時間內無法徹底解決袁白派出來的七路大軍,而袁白的七路大軍也無法一舉擊退各路諸侯的人馬。這樣的僵持,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打破了這種僵持。

這個人,就是元起,在順利解決了北疆的事宜之後,元起任命崔守為第一任的光州牧。在元協下詔,正式命名為原鮮卑人所轄的地區為光州之後,就把光州也歸劃到了元起的治下,把光州的一應軍政大權都交給了元起負責。元協這樣做,曾經遭到了朝中數十位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元起提領幽、並,出任幽並大都督,一人兼任兩州的職務,已經是開了先例,實在不適宜再把光州也交給元起管轄了,那樣的話,就會造成元起手中權柄過重,無人可以抗衡的局面。

對此,早已今非昔比的元協,當即進行了反駁,他指出,偽帝袁白、冀州牧、領車騎將軍袁丁、司空宇宮照烈,每個人都掌握著至少一個半州的大權,但是袁白卻公然稱帝,而袁丁、宇宮照烈卻沒有那麼做,可見,手中權力的大小,不是促漲野心的關鍵,關鍵的,是手握重權的人,有什麼樣的心。以元協對元起的瞭解,他覺得,元起的心是公正的,給他再大的權力,他也不會造反,不會把自己的權力架空。

而且,元協還清楚的知道,雖然現在只有袁白一個人僭越稱帝。但並不代表其他的人就沒有這樣的野心,普天之下的所有諸侯中,手握重兵的不在少數,別看元協是天子,但是論起手中的兵權,他元協的實力,也只能敬陪末座而已,難保以後沒有第二個、第三個袁白站出來自立為天子。遠的不說,和袁白同樣出身袁家的袁丁。就不是一個好東西,一脈相承的人,總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袁白都可以稱帝。袁丁為什麼不能?

為了制約袁丁等野心勃勃之人,元協別無選擇,他只能在各路諸侯中,選擇一個人來作為自己的代言人。制衡其他的諸侯。而這個人選,毫無疑問,元起是最為合適的。首先。元起身體中和元協有著同樣的血脈,兩人同宗同族,即便元起最後奪了帝位,那也是元氏的子孫,江山還是沒有落到外人的手中,當然,元協堅信這樣的情況絕不會出現,元協能在元起的身上感受到這一點,這許多年來,元起每年的歲貢都絲毫不差的透過各種途徑運送到京城,讓元協供養軍隊、開支用度,這可不是其他諸侯能做到的事情。

基於以上能說出口、不能說出口的理由,元協毅然決然的把光州劃到了元起的名下。雖然有數十位大臣對此表示反對,但是一些遠見卓識的人,還是贊同元協這一決定的。鍾繇、杜畿、皇甫初和朱環四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認為,元起不是沒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理智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元起的權力越大,元氏的前途反而越光明,如果有朝一日,京城再次遭受禍亂,朝廷還可以把都城遷到燕京去,以幽、並、光三州為根基,以圖重現昔日的光輝。

於是,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元協立刻下詔書,授予元起裁定光州軍政大權的權力,一應官職任免全部由元起說了算。倒是對元起的官職,元協卻沒有再次提升,畢竟,驃騎大將軍已經是位極人臣,在往上,就要冊封大公爵或者王侯了,元起目前的功勳,還沒有到達那樣顯赫的程度。另外,元協還存了一點私心,他想要看看元起的反應,試探一下元起是不是會因此產生不滿,不管怎麼說,開疆擴土,是一筆不小的功績了。當皇帝的時間久了,帝王心術是會本能的起作用的。

然而,元起用行動作出了答覆,他任命崔守為光州牧、公孫入雲為護軍將軍,分別管理光州的政事、軍務。同時,他也沒有任何的不滿情緒,反而是在安頓好光州的事宜後,立刻帶著趙虎點起五千天歸軍乘船南下,與孫策合併一處,共同討伐袁白。元起的做法,讓元協心安的同時,又產生了一絲慚愧,他悔恨自己不該對元起產生疑心。當夜,元協一個人來到了太廟,在列祖列宗的靈位前,從頭回憶了一遍他和元起從最初的相識、到逐漸相知,再到最後的患難與共的全部畫面,元起曾經屢屢在元協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於即倒,救元協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份真摯的情義,讓元協在回憶的過程中,有了更深一層的感受。元協流著淚,在列祖列宗的靈位前發誓,今生今世,絕不會在對元起產生絲毫的質疑,他要和元起一起,肩負起振興元氏帝國的重任。

隨著元起的到來,膠著的戰事瞬間發生了改變。元起的冠軍侯之名,可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他用無數場勝仗積累起來的。得知元起投入戰場之後,負責孫策這一路的袁白部將陳紀立刻心神大亂,和韓暹商量之後,決定以退兵十里,堅守不出的策略應對元起。

然而就在陳紀和韓暹退兵十里,剛剛要安營紮寨的時候,元起率領五千天歸軍如同神兵天降,趁著二將立足未穩之際,以五千之數,對著十倍於己的袁軍來了一次鑿穿,在鑿穿的過程中,還順手燒掉了陳紀、韓暹的糧草,讓袁白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這還不算完,當元起率軍完成一次鑿穿,呼嘯而過的時候,孫策又粉墨登場了。他親自率領一萬軍為左翼,甘靜率領一萬軍為右翼,配合著元起的鑿穿,再次對陳紀統帥的袁白軍予以重創。陳紀抵擋不住,和韓瞿收攏人馬,繼續撤退。誰料,二將此舉,正好落入了元起的圈套之中,二將在退兵途中,先後遭到周瑜、程普等八名江東名將的伏擊,殺的袁白的六萬大軍丟盔棄甲,肝膽俱裂,最後,僅剩不足兩萬人在陳紀、韓暹的帶領下,敗退回了壽春。(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冷漠太子極品妃異世星雲貓狗太極鎖天記三國之太極演義異界太極聖心雙雄我不是鴻鈞在家熬遊修仙界這個皇子,本宮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