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七百二十七章 開科取士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章武二年,曹丕用一場大水破解了必死之局,兩萬名徐州精銳葬身魚腹,而曹軍自己的傷亡卻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單從軍事層面上講,這是一場大勝。

可是,如果全盤考慮決堤的影響,曹操是贏是輸還在模稜兩可之間。

一場大水,十多萬百姓流離失所,即便曹丕栽贓陷害,將罪名推到了李賢身上,可是,天下人不是傻子,誰的嫌疑最大,一目瞭然。

訊息傳出,曹操成了眾矢之的。

下邳,多名御使聯袂上奏,請求征伐曹操,為國除此大害。

若非天子出面安撫,說不定大臣們更為激進。

曹操已是****,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時候不去踩上幾腳、刷刷聲望豈不是傻子?

兗州,受災百姓踴躍參軍,府衙門前俱是義憤填膺的青壯。

毒殺先帝、決堤淹民,還有什麼事情是曹操不敢做的?

只可惜大將軍一心為民,又讓曹賊多活了一些時日~

江東,孫權聞聽兗州之事頗為感慨,“曹孟德自此多事矣!”

周瑜深以為然,“曹丕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短期內陳留無憂,可是,長遠來看,曹操盡失民心,只怕撐不了多久了”。

數年前,擊敗呂布之後曹操意氣風發,那時候,誰能夠想到他也會有今天?

孫權很是同情,“曹操也是被李賢逼的沒辦法了,偌大的兗州只剩下陳留一地,這讓他情何以堪?李維中倒是好手段,曹操決堤,他去賑災救民,雖然幷州軍損兵折將,可是,李賢卻收穫了民心,公瑾,是時候讓韓當退兵了”。

周瑜有些猶豫,“五萬大軍興師動眾,卻一無所獲,使君,只怕人言可畏呀”。

孫權不屑一顧,“怕什麼,隨便找幾個囚犯,就說抓到了刺客的同犯,若是外人問起,便說曹操才是主謀”。

周瑜眼睛一亮,讚道:“使君此計大妙”。

江東軍北伐徐州,打的就是為孫策報仇的旗號。

眼下,若是傳出曹操才是主謀的訊息,就算韓當退軍也算不了什麼了。

近年來,李賢勢力增長的極快,又有天子的名號,若是江東軍與之為敵,很容易引火燒身。

之前,兗州的戰事尚未結束,所以李賢未曾將戰略中心轉移。

如今,兗州水災,短期內再無戰事,若是江東軍依舊不知進退,李賢很有可能大舉進犯!

于禁、李典已經足夠難纏了,若是再來一部兵馬,江東軍只怕敵之不過。

別忘了,甘寧的水軍縱橫東海無敵手,孫權還沒有做好與李賢徹底翻臉的準備。

“公瑾,傳令吧,讓大軍擇機歸返”

“喏!”

下邳,大將軍府,每一日,各地的情報都會彙集到這裡。

江東軍退軍的訊息很快便傳到李賢耳中,李賢毫不意外。

孫權剛剛吞併交州,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只要他不是傻子,便不會在這時候李賢他徹底鬧翻。

只是,江東軍就此退去,會不會太便宜他們了?

李賢正琢磨著要不要給孫權一個教訓,耳畔忽然傳來一聲通稟:“報,大將軍,呂夫人求見”。

“喔?請她進來吧”

“喏!”

呂夫人也就是貂蟬,自從避禍下邳之後,她一直深居簡出,極少在郡府中出現,今日前來她卻神情惶然,好似出了什麼大事。

“大將軍,妾身這廂有禮了”

“夫人免禮,來人吶,看座”

貂蟬一路疾行,額頭已經出了細汗,她顧不得擦拭,只是急切地問道:“大將軍,我聽說高伯平、張文遠出了事,他們怎麼樣了?”

李賢默唸了一句非禮勿視,嘴裡道:“夫人寬心,兩位將軍平安無事,只是軍卒折損嚴重,短期內怕是無法再戰了”。

貂蟬長長地籲了口氣,道:“大將軍,如今高伯平、張文遠已經是朝廷大將,我一個婦道人家本不該多嘴,可是,若非他們,我與琦兒早已經橫屍荒野,如今關心則亂,還望大將軍勿怪”。

李賢報之以善意的微笑:“夫人不必如此,此乃人之常情”。

貂蟬猶豫一番,又道:“高伯平、張文遠俱是沙場悍將,我聽說,此番曹丕決堤放水才打敗了他們。只是,河水改道,民不聊生,妾身聽說大將軍在兗州賑濟流民,妾身也想盡一番綿薄之力,不知可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可以,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如何行事?”

“妾身手中還有一些銀錢,就用他們來買些糧秣,贈與百姓吧”

李賢微微頜首,“夫人善心,我代兗州百姓在此謝過了”。

貂蟬紅著臉,道:“實不相瞞,這些財物多半取自兗州,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李賢愣了片刻,方才恍然。

感情這些財物都是呂布在兗州得來的呀……

章武二年,各地無戰事。

連年征戰,連年討伐,如今好不容易暫息兵戈,李賢決定施行一項謀劃已久的政策。

開科取士!

無論在何時何地,人才的都是最重要的。

李賢若想結束亂世,離不開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援。

前幾年,招賢館的設立雖然招攬了大批人才,可是,李賢擴張的太快,招賢館徵召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各地的需求。

如今,冀州、幽州、兗州、荊州盡入囊中,這本是天大的好事,不過,卻帶來一個極為迫切的問題:官員!

征服一個地方,最穩妥的方式就是換上自己的官員,推行自己的政策。

可是,由於人才的匱乏,李賢不得不暫緩官員更替一事。

連地方官員都不能徹底信賴,這樣的城池即便打下來又能如何?

地方豪族俱是牆頭草,李賢實力強大,他們便投靠李賢,若是曹操大軍來攻,說不定他們又會改換門庭。

若想牢牢控制地方,必須掌握地方權力:財權、軍權、政事權。

一直以來,李賢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只是沒有機會補救。

如今,好不容易空閒下來,李賢決定做成這一件大事!

公開取士,統一招募士子官員。

歷史上,隋煬帝楊廣為了對抗關隴門閥,想出開科取士的科舉制度,此舉一出,門閥大為震動。

自古以來,官員俱由地方豪強擔任,開科取士,無異於釜底抽薪,直接挖斷了豪強壟斷地方的根基。

相對於孝廉制度,開科取士讓寒門士子看到了魚躍龍門的機會,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其實李賢才不管他進步不進步,只要實用就好。

毫無疑問,科舉制在後世實行了一千多年,已經證明了它的效果,確實是維護統治的良藥!

如今李賢只不過讓它提前出現而已。

一刻鍾之後,田豐、徐庶等人齊聚大將軍府。

李賢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說道:“諸位,我打算公開取士,擇優錄用”。

徐庶並不意外,實際上,自從李賢設立招賢館,他便知道早晚有這一天。

田豐倒是震驚的很,“使君,這公開取士與招賢館有什麼區別?”

李賢耐心解釋起來,“名義上,招賢館只是郡府設立的機構,館內招攬的人才也只是受我委派,事後才得到朝廷承認,可是,此番公開取士就不同了,只要他們透過考試,便是我大漢官吏的一員,是有品級、有俸祿的!”

田豐激動不已,“使君,此舉一出,當盡收天下士子之心!”

漢時文風極盛,尤以荊州士子為多。

一直以來,由於李賢出身低微,郡望士子拉不下臉面前來投靠。

如今,如果能有一個臺階讓士子們緩衝一下,想必李賢很容易得到支援。

糜竺倒是表達了不同意見,“使君,設立招賢館已經引起了諸多非議,若是公開取士,名門望族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只怕他們會鬧出事情呀”。

李賢明白,治理天下,離不開郡望大族的支援,一味的打擊不是辦法,只有拉攏一批,分化一批,這樣才可以徹底收服地方。

“無妨,開科取士雖以才能為先,不過,也不是說徹底絕了士族的上進之路,只要他們派出子弟前來,我們可以酌情錄用嘛”

徐庶頗為贊同,“使君所言極是,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一味苛求公平,只會將助力推倒敵人那裡去,不過,在下認為,郡望士子可用,但不可大用”。

李賢笑道:“也不盡然,只要德才兼備,我可以給他們機會”。

徐庶不再否認,只要李賢心中警惕就可以了,沒必要針鋒相對。

又商議一番之後,李賢便寫好奏章,交到了皇宮。

開科取士畢竟是大事,事先與太后、皇帝通通氣,省得小人挑撥離間。

宮內,伏太后讀罷奏章,嘴裡道:“李賢這是要拉攏人心呀”。

天子年歲尚幼,不懂得人心險惡,只是笑道:“母後,大將軍對我們不錯,這奏章便準了吧”。

伏太后搖了搖頭,道:“皇帝,你可不能因為個人喜惡來決定朝廷大事,開科取士,有利於國計民生,這是好事,自然要準,但是,這與李賢對你好壞無關,明白嗎?”

天子耷拉著腦袋,“母后說的是”。

伏太后苦口婆心,“敦兒,你是天子,是皇帝,切記,絕不可因私廢公”。

“孩兒記下了”

“唉,先皇去的早,只剩下我們孤兒寡母,敦兒,你可要記住了,無論什麼時候,當以性命為先”

劉敦瞪大了眼睛,“母後,這是皇宮呀,難道還有人敢來殺我們嗎?”

伏太后略一沉吟,嘴裡道:“宮內人心險惡,先皇便死於內監之手,敦兒,切記,誰都不可信,我們能夠相信的只有自己”。

劉敦小大人一樣微微頜首,道:“母後,我記下了,我知道,毒死父皇的劉常侍侍奉父皇十多年了”。

“你怎麼知道的?”

“內侍們閒聊間說出來的”

伏太后不再多言,只是放下奏章,嘆了口氣。

翌日朝會,天子準了李賢的奏章。

滿朝大臣議論紛紛,他們出身望族,向來與李賢不是一路人。

開科取士,這是要挖牆角呀!

設立招賢館,那些寒門子弟已經佔了不少職位,此番若是開科取士,地方上豈不是都要換成李賢的人?

有心死諫,可是,文官之首董承沒有表態,眾人心中抑鬱,又不敢觸怒李賢,只得沉默不言。

會後,董府門前門庭若市。

董承無奈,只得將人請入府中。

“侯爺,李賊猖狂之至,竟想開科取士,此舉一出,我等置於何地?”

“是呀,李賢小兒把持朝政,多有不法,如今公開取士,就是要釜底抽薪,將我等捨棄呀”

“還請侯爺入宮,與貴人相商,誅此****!”

……

董承只覺得腦中嗡嗡作響,不知道過了多久,他低喝一聲,道:“說完了嗎?”

眾人茫然失措。

“你們若是說完了,我來說幾句”

“侯爺請說”

“李賢不是傻子,他想治理天下,僅靠那些泥腿子,寒門子弟是萬萬不成的,所以大家不必擔心,郡望依舊是朝廷根本”

“可是,李賢此番宣揚無論貧賤,唯才是舉,豈不是讓我等郡望之士與寒門士子同臺教技,此舉有辱斯文,大為不妥”

“荒謬,都到了什麼時候,還不知進退,難道真要讓寒門士子把持大權嗎?”

“還請侯爺指教”

“李賢之前不是搞出個招賢館嗎?這公開取士呢,其實與招賢館並無太大區別,只不過,招賢館招收的多是些寒門子弟罷了,此番公開取士,其實是李賢給出的機會”

“什麼機會?”

“李賢想從郡望大族中找出可用之人,可是呢,他又不能做得太過明顯,所以嘛,就用公開取士來掩飾,其實,李賢自己也明白,現在可不是一碗水端平的時候,這一點,我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眾人沉默不言。

其實,董承的分析很有道理,多數人已經信了,只是礙於面子,不好承認罷了。

董承不以為意,又道:“如今的李賢早已經不是昔日的縣尉了,他做縣尉的時候,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可是,他做了大將軍,就必須全盤考慮,寒門是寒門,郡望是郡望,李賢都想拉攏,所以說,大家可以放心,該有的好處一點也不會少”。

幾名大臣吸了口氣,他們行了一禮,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侯爺,受教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