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七十八章,取劍,殺人(上)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劍插在裂縫之中,十有八九只露出劍柄,看不出劍身如何,許多裸露石碓上的劍經不住風霜變得鏽跡斑斑,李當歸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伸手握住其中一柄,腹中那口氣猛然轉動,一用力發現那些劍似乎因為經年累月下和石塊連在一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當歸微微皺了皺眉頭,目光肆意,望向深處,看見一處向上的大理石階梯。

想來那也就是第二層,清白少年笑了笑繼續往前走,踏上第一步梯級便感覺肩膀上壓下來一道劍氣,說不清道不明是什麼韻味,總之在觀音山座修行這麼久從未見過,階梯並不長,五十多步,也沒有想象中被佈置了禁忌,只是走上去的時候李當歸大汗淋漓,這一層的劍少了一半,映入眼簾的一柄劍賣相極好,與瓊樓薄如蟬翼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劍鞘已經腐朽,李當歸小心翼翼走過去,擰眉細看,發現劍下有一汪二尺不到的清泉,鼓起勇氣拿起瓊

樓試水,驚訝發現似乎深不見底,之後輕輕拔出那柄劍,劍身早已佈滿鐵鏽,三尺八寸青鋒出鞘迎面而來不是凌厲劍氣,反倒是濃郁繡鐵氣味,目光順著劍尖慢慢往下移動,在劍身底部發現一個小字。

道!

李當歸生怕因為鏽跡遮擋了剩餘的字,運轉起觀音山座獨特法門,片刻之後手熱如火,似乎想要用高溫將鐵鏽烤掉,但是這種不切實際的做法偏偏成功了,可惜的是,這柄劍便只有一個字。

大道或可期?

大道如同這柄劍鏽鐵一般難經歲月洗禮?

既然已經來到劍冢,那麼自然要走到第三層才行,李當歸摒棄俗念,在凌厲劍氣之中追尋第三層階梯,與此同時心中打起十二分精神,少年並沒有忘記還有六位劍侍看護劍冢,愈往深處走,肩膀上劍氣壓力也就越大,在走出三十多步後,已經感覺整座觀音山座倒壓下來,雖然沒有疼痛感,可沉重力道讓如同當日登浮游劍宮一樣寸步難行,有一種被人以玄妙手法遮住七竅。

看起來頂多一座玉淨宮的第二層別有洞天,兩百步之後,李當歸看見那二尺清泉下河流,或許並不是溪流,好像是劍池水域源頭,坊間流言劍池是由了塵山劍士劍氣、劍意凝鍊而來,然後劍冢這種濃郁劍氣最適合不過,在河流岸邊還發現小舟,對岸風景賞心悅目,更美的便是李當歸看見來第三層石碑,靠著不錯眼力勁勉強可以認出上面的字。

“劍冢禁地,生人勿近”。

和石碑相隔不到一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數一數正好七間,李當歸背劍持槳小心渡河,警惕著河中一切風吹草動,生怕也像劍池山澗那樣蝸居一隻大妖,要知道《山河傳記》中可是常提起‘但凡重寶之地,必有異獸看護’。

還沒開始划槳,便清晰看見一道劍氣宛如獵豹捕食一般狂奔過來,李當歸下意識做出開傘動作,

想起油紙傘早已斷裂後,立馬取出瓊樓也拍出一道粗壯如蟒蛇的劍氣,只不過很快便被那道留存在劍冢中日益壯大的吞噬,劍氣威勢不減反增,沒有止住的趨勢。

只是那道劍氣似乎過不了河,臨近河流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李當歸站在船上,望向劍氣消失的地方,清楚感覺到腳下異動,很明顯水勢漲了幾分,神情古怪,劍冢充斥著千奇百怪的劍意,劍氣威勢與手指應師伯都不逞多讓,就踏上船持槳準備過河那麼短暫的時間,便見識到了瀰漫二十四峰劍池水域源頭劍氣,慶幸那些劍氣是劍身自帶,並沒有玄妙法訣支援沒有能力渡河,不然他還真沒有辦法應付。

李當歸退回岸上,往屋舍看去,每間屋簷底下倒掛著七八柄劍,長短不一,顏色不同,發現看護劍冢劍侍們並不在,靈犀一動,又丟出幾道不大不小劍氣試探,還是一如既往被一股莫名其妙氣勢吞掉,無奈之下順著河流往上走,一炷香時間,水流似乎沒有盡頭,李當歸便待在原地,心裡想著便是第二層是否被人佈置道家陣法,要知道觀音山座前身可是道家道統,以前可叫‘浮游山’,青鸞仙君甚至還會道家神通,劍冢有一些道法也就不足為奇。

只不過要是真有一座陣法,想來也就是那應師伯口中道劍皆通的劍子所留。

不過如果這樣,那麼這位劍士待在劍冢這麼多年,修行被劍氣灌身,一顰一笑皆能牽引神闕穴中浩瀚劍氣,要想登第三層取劍的幻想可能要泡湯了。

興許這便是長安城那位太甲真人所言,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只是顏姑娘後來還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背劍山劍士。

李當歸一時間進退兩難,退回去心有不甘,往前走又有如海劍氣,莫非只能學小謝師叔祖那樣掐一道法訣,縱地金光而過。

可那種神通整個浮游劍宮也就四個人會,小謝師叔祖,掌教真人,紅仙姑以及八九姑娘,而且他都還沒參悟顏姑娘所留《神行無跡》,別說更高深玄妙的《縱地金光》了。

要不然從水底下游過去?

想著那般動靜也不見水底有什麼異樣,李當歸心裡七八分確定沒有妖精盤踞。

但是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去歲在桃子塢聽過那位風骨仍存的老儒生講些大道機緣,凡夫俗子不肯下苦功夫、竭盡全力去做某件事情,根本就沒有機會遇見所謂的‘機緣’,世間那些廣負盛名的修士,不會像世俗修士那樣對大道生出絕望的念頭,只有在修行大路臨近盡頭的時候,他們才會幡然醒悟,滿臉淚花心中感慨,原來紫霞大道有‘緣’、‘財’、‘根’、‘骨’,缺一不可,那些真人、天君們誰沒有極好的根腳?山河修行大道上‘勤能補拙’出現的例子少之又少,縱觀整個春秋也寥寥

無幾,只不過這種故事也就只有老儒生那種落魄老狀元才能說得聲色俱佳,親自走上劍修大道之後逐漸就釋然。

重新回到岸上的李當歸想到某些事情,便持槳渡河,李當歸總會把目光移向七間屋舍,尤其是倒掛屋簷底下像百姓門前掛玉米一樣的劍,與第一層截然不同,精美,秀麗,看起來像是替女兒家量身定做一樣,低頭看一眼瓊樓,少年自顧自點了點頭,他或許明白掌教真人的審美觀了。

在李當歸揹著瓊樓渡河的時候,有點懵,原本以為會和那道劍氣產生一些猛烈摩擦,只是沒想到風平浪靜,登上岸便朝著七間屋舍而去,透過竹房窗戶看見一群高冠佩劍劍士,為首一人,正是當時浮游劍宮外跟在隨掌教真人身後,一起在青石山道檢視登山年輕人們的劍子柳如是,身邊左右站著兩人佩金絲劍,銀絲劍,讓李當歸有些疑惑的便是其中金絲劍似乎劍首吳引之也帶過,難道劍侍們不像二十四峰劍士們一樣把自己佩劍當女兒看待嗎?其餘幾人看起來年齡不大,但是具體誰也說不清楚,便像元先生,看起來而立之年,可實際上卻有幾千歲。

其實不光是李當歸一臉茫然無措,這六人在浮游劍宮二十四峰,身份地位修為僅次於青山老劍仙、掌教真人、應師伯以及劍首吳引之,看到觀音山座幾千年以來第一位衣缽弟子,也有些震驚,不過很快就釋然。

眼前這麼個第二境修為的泥腿子少年,被葉青鸞親自點為衣缽弟子,甚至還與那燒火童子大打出手,揹著一把不弱於太陰太陽的瓊樓,然後來劍冢取劍?

柳如是沒有開口,甚至只看了李當歸一眼就把目光移開,轉身朝著竹子舍內走,佩銀色長劍的劍侍朴硝與金色長劍年輕人並肩而立,其餘幾人更是眼觀鼻鼻觀心,神色平淡,徹底將少年當做浩瀚劍氣視若無睹。一眼看去,容易讓人誤會劍士們傳言如同手足的劍侍,被那地位僅次於劍首的劍子欺壓,不過任由山腳一尊武夫硬闖,誰心裡都不會痛快。

李當歸想了想,還是決定進去拜訪,如果一聲不響便走上第三層,於情於理都有些理虧。

……

……

與此同時,那場發生在觀音山座十脈紫竹林中的風波,最後是吳引之一退再退,讓武仙城柳安攜帶‘陰陽二氣圖’順利登上玉淨宮,哪怕青山老祖宗提前出關也無可奈何,修煉春秋武道的武夫們向來不喜歡講道理,山河中能夠遇見一個講道理的武夫,那難度不亞於世間劍士們登上背劍山,那位讀書人仍舊是身背‘山河正氣圖’,柳安左右懸掛畫卷遲遲沒有徹底張開,確定三家聖人對這尊武聖有制約,元芩堅持己見,這一樁閒事他管定了,在長安學塾與劉先生真身談話一番,那會兒心裡就已經想明白,如非如此,他怎麼可能答應李當歸保護北唐長公主的荒謬請求。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