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七章,三杯兩盞,晚來風急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李當歸不去思忖誰的道行高一些,顏姑娘與浥輕塵並不是一個臺階上的人,他也不去深想跟著浥輕塵能學到什麼,因為他早已經答應過顏姑娘會隨她一起走,書中常言‘七尺男兒,自當一言九鼎’。

那天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兩人很有默契,心照不宣,對於天子皇城死兩個人為什麼沒有官府查案也無人問津,長安城近日的天氣不太尋常,桃子塢身為鬧市第一樓,有一隻妖精的說法一夜之間就傳遍半個長安,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李當歸穿街走巷忙碌了一個清晨,專門去桃子塢帶了一分點心送去給顏姑娘,然後開始輕車熟路的煎藥。

顏寶釵今日有些與眾不同,大抵是捨得換下一身白袍的原因,穿了一身滾龍袍,皇親國戚的裝束,她原本就有些英氣勃發,如今換一身衣服,氣質忽變,像是皇庭出來的哪位王爺,與身上那份書卷氣息混合一氣,更加惹人。

清晨的陽光底下,李當歸坐在臺階上,看著庭院內似有大展拳腳的顏寶釵,轉過身來看著這個少年,笑容破天荒的有些尷尬,“我不是法力高深的劍士,拂塵山也並不是哪座劍山的下轄,對於劍士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只清楚人間修士、天上劍士,山河中的劍士並不存在著凋零一說,相反,不論春秋前後,他們都是滿天星辰中最閃耀的那一顆。”

李當歸知道一些有關山河修士的傳聞,可對於劍士就像之於春秋,一概不知,唯獨清楚有一座劍山叫“了塵”,天底下劍士們心中聖地是“背劍山”,山河中主流並不是劍士,也難怪會孃親會說劍士實際上是另闢蹊徑。

顏寶釵猶豫了一下,“就目前來說,你除了體魄不錯之外,我看不到其他驚喜,學劍之前一是要明白‘奴劍’、‘馭劍’、‘御劍’的意思,二便是‘氣聚天府’,沒有氣,那便只能當一個江湖劍客,氣聚天府,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簡單來說便是自身引氣、竅穴沉澱、經脈流轉三個過程,另外一個就是樁功,走樁、站樁,打樁,要知道,往往一個修士所耗費的資源足以培養六個武夫,我也不是打趣於你,別以為讀過些書,見過一些風景,聽過神仙修士什麼神就覺得不管誰都有能力踏上修行大道。”

李當歸把心中想法如實道出,“樁功與學劍,我先學哪一個?”

顏寶釵想了想,“雙管齊下。”

李當歸還有些地方不明白,暫時忍住沒問。

顏寶釵靜坐了片刻,“拂塵山看一個人資質,便講三點,觀心、看性、摸骨,我也不說你修行資質如何,反正有我,踏上修行大道足以,要想學劍,其實與道家修士、儒家君子一個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敲門磚,那就是‘根骨’、‘資質’,所謂勤能補拙,那樣的人極少,其實修行大道四字之中‘緣’一字也與它們掛鉤,你資質不足便是緣分未到。”

“有關劍士一脈,他們被稱為‘山河殺傷力第一’,敲門磚自然非同尋常,三千大道,八百旁門,沒有那一道能讓你躺著飛昇,每一行也都是九曲十八彎,不過桃子塢那個劍仙既然肯帶你去背劍山,想來資質符合了他的要求,還有要記住,了塵山有一位劍士,他叫李春秋,便是春秋甲子年間山河中唯一一位孑然一身登天幕的劍仙,哪怕失敗了,卻也一人一劍立下道統。”

顏寶釵把腦海中有關劍士的知識一口氣倒出,替少年摸骨,結果如何一字不說,神情如常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的地方,然後李當歸就只記住兩點,了塵山有個劍仙叫李春秋,很厲害,顏姑娘的師門是拂塵山。

顏寶釵也不管他聽進去多少,便把鐵劍丟給少年,有著符籙的加持,較於尋常重了一百斤十多斤,然後嚴肅道:“我只給你演示一遍,一套劍招,什麼叫樁功,看清楚了,”

顏寶釵一腳把椅子踢飛,顯而易見,對於指導他人,她的修行耐心不是很好,然後便演示了每日清楚舞的那套劍招,一共一百多招,平平無奇,看不出什麼驚豔之處,樁功也很簡單,邊打邊講解,說是走樁便是有一個詞‘一氣到底’,春秋武道最忌諱就是與人打鬥之中氣勢不足臨時‘換氣’,修行大道也是如此,能一口氣打到底絕不用第二口氣,她提起一口氣,踏出十六步,前後左右各四步,每一步踏出腳下就發出悶雷般的響聲,樁功中唯獨打樁有些困難,需要借用到‘氣’,修士第一關所說“氣聚天府”,打樁卻講‘提氣’,瞧見少年的難色,她也就‘善解人意’的用其他方式代替打樁。

一系列動作下來,她一氣呵成。

看起來實在是有些輕鬆,不過那種流暢卻給李當歸一種異樣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宛如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又像是與生俱來,如同日升日

落,便是天地常理,力道輕柔的像蜻蜓點水,激不出波瀾。

轉身看著少年似懂非懂的模樣,顏寶釵想右退出幾步,讓出庭院,問道:“看明白了那就來試一次。”

李當歸點了點頭,慢慢走到庭院之中,接過鐵劍,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中默唸那吐納法門的口訣,儘量把呼吸與走樁的步子凝聚為一,嘗試了一次。

第一次,劍招合格,步子有些生疏,搖搖晃晃,好像蹣跚學步。

顏寶釵走進院中央,每一步親自向少年講解,然後退出,抬手示意他重新來一次,“這一次只走樁,別用劍。”

李當歸站定原地,遲遲沒有動作,顏寶釵也不上前打擾,看得出他正在思考。

他又試了一次,呼吸與步伐之間還需要一些默契。

顏寶釵低沉著一張臉,抬了抬手示意少年繼續。

少年便趁著朝陽,一遍,兩遍,三遍,鐵劍也一次次加重…………三個時辰的功夫,李當歸終於把呼吸與步子凝聚合一,劍招、樁功具都合格,劍不離手、步伐正確、穩如山便是合格,要想達到預期目標還有十萬八千裡。

她自己也是一步步走過來,雖然很輕鬆,卻也不去打擊少年的心,只是腹中狐疑為什麼這個傢伙會被浥輕塵那種背劍山的劍仙看中,難道那座山已經落魄到飢不擇食的程度了嗎?

她實在是看不出少年什麼地方適合學劍。

拂塵山的嫡傳弟子,顏寶釵雖然不是截教那個道種,可自身資質足以媲美道種,出身北唐皇族,天資、根骨、財緣哪一樣不是天下一等一?

因此,她的陽光自然有些高,九曲十八彎的修行大道她一路平坦,所以有時候不會理解由山腳一步一腳印走到山巔的人,就像世家門閥的士子們不會理解寒窗苦讀的學子一樣,他們一出身便是山巔,更何況她還是親自指導一個人修行,對這個人感觀也不錯,便理所應當的把當初師門對自己的要求加到了李當歸身上。

顏寶釵並沒有向少年演示太多東西,她不擅長安慰別人,況且自己修行的時候也沒有誰來安慰,便是坐在一旁盯促著他,稍微有些差錯便呵斥,李當歸也像個放錯的孩提,低著頭一字一句記在心中,生怕顏姑娘一個不高興就要奮起打人。

只有親自走過一次崎嶇小道才會明白那有多難,因此顏寶釵沒有給李當歸猶豫太久的機會,便直接來到正題,一時間,這個平日裡給少年一種翩翩君子的女子臉色就像調味罐被打翻,板著一張臉,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顯得極其認真。

她很少碰劍,但是如今皇庭內卻有著一位丟到劍意天下最起碼也是十劍圖的存在,她九歲被師傅帶上拂塵山學藝,之前都是與李幼孤學藝,她便按照著李幼孤所教導的知識,然後依葫蘆畫瓢說給李當歸聽,鐵劍任由符籙加持也只有那麼重,她便雕了一把木劍,以墨門秘法讓它重達七百斤,然後腦海中回憶著李幼孤曾說的劍道‘殊途同歸’的總綱,最後就讓少年一個勁的出劍、收劍。

李當歸有著不錯的體魄,十四個春秋逃亡大江南北的經歷鑄就了不小的力氣,所以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溫潤如玉的少年第一次就能端起七百多斤的木劍一個時辰,休憩片刻後再出上兩千多劍,好在是那木劍有著墨門秘法加重,咬著牙的少年到了晌午才終於挺不住了。

顏寶釵就這麼看著一句話也沒說,起初她自己踏上修煉大道的時候更加窘迫,因為只有一步步踏上山峰才會覺得風景極美。

她沒有給李當歸加大力度,自然也不會減少。

身為皇庭第一甲的李幼孤有句話極其好“江湖劍客學的是劍招,人間劍士練的是劍心”。

天約黃昏,走樁越發熟練,不存在偶爾會走錯一步,李當歸這才主動問起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然後顏寶釵又給少年加了一千劍,與此同時,那把木劍重量也來到了一千斤,她想看看被劍意天下的劍仙看中的人第一次到底能出多少劍。

實際上那次摸骨的時候顏寶釵就已經看出了少年的資質,正是劍意天下號稱孕育七千年的劍胎,天生劍胚,也難怪會被浥輕塵一眼看上,只是什麼時候丟到他天府之內,然後被人以鬼神手段又覺醒,她知道哪怕跟這傢伙講了也是徒勞,索性便當作不知道。

次日清晨,煎藥,吐納,走樁,站樁過後,李當歸什麼也沒問,拿起可以明顯感覺到重了不少的木劍,臉上短暫有些疑惑,一閃而逝,然後咬著牙繼續出劍,最後出完的時候少年竟然還如同山嶽一般矗立小庭院內,這個時候顏寶釵才意識到桃子塢那人為什麼偏偏對這個傢伙另眼相看了,資質還不錯,春秋劍胎,目前來說她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光說身上那份意志力倒是

少有,不過她可不會說表揚的話,想她走上修煉大道的可是時候吃了多少苦,即便自己有著道種資質,便正是因為這個超出普通人千百倍的資質讓她平日的訓練量也是常人的千百倍,反之,小庭院內的少年也是如此,要想當一名劍士,那便需要付出代價。

李當歸時不時會問一些問題,因為他也知道劍客與劍士的區別,前者稱其量也就是江湖俠客,後者卻是一劍斬蒼穹的劍士。

只不過對於劍道知道的實在是不多的顏寶釵能告訴少年的話寥寥無幾。

因此,小庭院內便有來一個人少年使勁的問,最後卻換來一句話,甚至幾個字的回答。

這般光景,的確有趣。

第二日,朝陽初起,顏寶釵開始給李當歸講解那套劍招具體知識,劍招沒有名字,李當歸喜歡春秋甲子年那些事情,也就以‘春秋’替劍招冠名,其中涉及到一些生澀難懂的字眼,少年仿若天生就對劍道敏感,很多時候她偶爾點一下少年瞬間就會明白,但是讓顏寶釵無奈的是這個少年的目標實在是太‘膚淺’,學這一招稱不上頂尖、單純論劍招也是上乘的《春秋》竟然只是為了,登上了塵山,她腹中怨氣生起,自己舞了十年的劍招就只能當一個敲門磚?

她壓抑住衝動,忽然靈機一動,便給少年增加了出劍五千次,端劍兩個時辰的任務

最讓顏寶釵百般無奈的就是不管怎麼給少年講‘氣聚天府’的竅門,他就是不明白,似乎天生缺一根筋,偏偏就達不到第一境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堂堂劍意天下七千年的劍胎竟然被困在‘開天府’上,它日若是登臨背劍山被其他人知道這番糗事,山河十六座天下的修士豈不是要笑掉大牙。

就這樣,顏寶釵暫時停止了讓李當歸繼續學劍訣的想法,開始細心的讓少年邁進修士的大門,達到第一境界,原本以為有她幫助會很輕鬆的,誰曾想當她親自探進少年天府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少年體內覺醒的劍胎恰好擋住了天府,簡單來說就相當於泉眼被堵住。

要想拿開,那可就難了,好像真是神明開啟一道門就會關閉另外一扇門。

以她目前的修為來說還不足,況且她只是修行大道上的天才,並不是教書育人的大才,對於這種事情她顏寶釵聽都很少聽過,更別提現如今要她親自動手了。

雖然說沒有靈氣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要想真正踏上修行大道,完成劍士前三步,奴劍、馭劍、御劍就必須要開天府,沒有‘氣’始終都是劍客,稱不上劍士,不然體內與生俱來的靈氣總有乾涸的一刻,就像力氣總有用完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必須要吃東西補回來,吃什麼東西就有講究了。

一個多月的苦修,讓顏寶釵欣喜的是,李當歸貌似觸控到來劍士第一層意境,劍意天下的劍氣正意,他也能靠著體內天生的‘氣’奴劍,使劍離手三尺,來去自如,只能如此一炷香時間,那之後直接癱倒在地,像是被書上妖精吸乾陽氣的人。

關於劍意,有些虛無縹緲,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也要試試,胸藏正氣就是‘正’,隨心也隨性便是‘意’,合起來就是正意,顏寶釵不清楚這個解釋對不對,反正李幼孤是如此教導皇庭那些高手,她也就這麼給李當歸說,一字不漏,生怕錯一個字就會讓這傢伙誤入歧途。

當他能觸控到微弱氣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個月,天已寒冬,街道上行人愈發少,少年再一次拿起那把已經加到兩千七百斤的木劍,出完三千五百劍,他似乎明白了很多道理。

很多話也不言而喻。

爹孃早逝的少年吃過的苦數之不盡,隨便一種都不弱於練劍之苦,當顏姑娘告訴他出劍的時候就似懂非懂,經過三個多月的光陰他如同被人醍醐灌頂一樣。

李當歸閉上了雙眼,似乎能發現有一副百丈長的錦繡山河圖慢慢鋪開。

這個時候顏寶釵站在臺階上看著小庭院內的少年,他的臉上不會有太舒服的神情,就像她氣聚天府、奇經八脈大漲一樣,非但不舒服反而還有一種針刺的感覺,不痛,偏偏很難受。

三個多月就能讓一個少年明白很多道理,其實很簡單,不過要想‘開天府’就有些困難,但是能觸控到微弱的氣已是不容易,他也不奢求更多,大道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沒有幾個人出生便能屹立巔峰。

期間長安城前所未有的安靜,當李當歸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滿臉震驚,心中感覺就像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學劍一樣,都很好奇的盯著這裡,唯一不平常的就是天君廟的道人來敲過門,都是一些家常家短的話。

爾後,顏寶釵讓李當歸休息幾日,她只一句“神明醒了”的怪異話語。

神明睜眼,凡人自然閉眼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