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全娛樂遊戲帝國->章節

114 電影的畫質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個月?很好!”李方誠大喜過望。

“現在的問題是,修改和畫質的呈現問題,修改的次數只要增加,時間必定演唱,畫質越高,製作的時間也就越長。”克里斯把兩個顧慮說了出來。

“畫質的問題,這一點我希望你們都能記住,奇蹟時代的出品的畫質,永遠都要達到當前我們所能實現的最頂級畫質來製作!採用最高的畫質製作和出品,這個要求是一個最基本的鐵律!”李方誠無比嚴肅對著兩人說。

“如果是目前最高的話,那幾乎沒有電影院能播放了。這......”克里斯有些猶豫的說。

“沒辦法播放?”李方誠皺眉。

還沒等克里斯說明,李方誠就想起來!這是1988年啊!可不是40年後IMAX影廳都遍佈的年代啊!

雖然說,這個年代所能播放的電影清晰度,最高甚至已經達到了IMAX的水準。

但是不代表電影院可以播放!

歷史上第一部IMAX電影在1970年日國的富士展覽館上播放,剛一面世的時候,就引起了轟動,雖然第一次播放的畫面只有17分鐘,但是卻讓人見識了IMAX的威力。。

而第一套正式的IMAX投影設備於1971年安裝在多倫多的安大略圓形劇場。

在1974年米國華盛頓州世界博覽會上,米國館展出了一塊7.19.7米的巨型IMAX銀幕,觀眾向正前方觀看時,畫面足以充滿整個視界。

這一次的展出其間,一共有五百萬人次觀看,絕大部分的觀眾認為它呈視了強烈的動感,甚至有少部分觀眾身上發生了類似暈船的現象。

年前,就在溫哥華的加拿大展覽館,IMAX公司以The IMAX Eperience技術第一次展示IMAX的D電影效果。

如果按照現在的最好製作方式,也已經可以做出IMAX的電影畫質,但是做成也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電影院能播放得了IMAX D的電影!

這個技術現在還沒有完善,絕大多數還是放在天文館科技館裡面使用,而且一般播放時常目前來說,最高也不過是40分鐘左右。

這個年代,電影院普遍能做到的,比較頂級的也不過就是K的畫質,4K在這個年代都幾乎不會出現。

螢幕的製作成本,電影的拍攝成本,這兩個成本在技術沒有完全完善之前,費用高到離譜。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電影膠片尺寸不是單一的,大致上有8種:8.75mm、8mm、16mm、5mm、65mm和70mm。這裡指的是寬度,電影膠片和照片膠片的長短邊是反的,這個寬度,說的就是我們看到螢幕的時候,整個螢幕的長度是根據拍攝時的膠片決定的。

解析度為4096×160的4K電影,其實畫素不過800萬。按照照相的膠片的解析度來理解,儲存完好的情況下,16mm的電影就已經能做到4k了。算上損耗以及動態膠片的解析度,5mm的膠皮,完全足以轉換為4K的解析度。至於65mm和70mm(IMAX)的膠片,那就更不用說了,那已經是往後0年都難以轉換成為數碼畫素的尺寸。如果轉換為數碼解析度,65mm的膠片可以轉換為6k-8k的解析度,甚至更高,而70mm的,沒有人知道極限在哪。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80年代,甚至60年代拍攝的電影,哪怕幾十年後,甚至都能有超清版本,其實都是膠皮電影過去的。

如果真的按照目前最頂級的製作方式,不考慮放映問題的話。

目前最好的製作是膠片IMAX D的拍攝,跟傳統的70毫米膠片影像尺寸為48.5毫米×.1毫米相比,IMAX膠片的影像尺寸為69.6毫米×48.5毫米。

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畫面的感光面積是普通5毫米膠片的10倍、更是傳統70毫米膠片的倍。這也使其在巨幕上投放的影像比一般電影更清晰、更亮麗。

所如果用IAMX拍攝,那清晰度來說,絕對是超越了所有人想象的高!

而哪怕40年後,能看到這個畫質的人,都寥寥無幾。

更不要說IMAX D的膠皮拍攝。

在電影界,甚至有的人把數碼的IMAX D稱之為偽D,真正的D則是IMAX立體影片的放映技術,IMAXD使用兩盤IMAX專用的70毫米膠片,一盤膠片對應一個眼睛,透過偏振過濾眼鏡(被動式)或紅外同步系統(主動式)配合電子眼鏡以提供兩個單獨的影象。結合IMAX巨幕,IMAXD能夠產生逼真的全視野立體效果。

而到了後世1世界10年代初的時候,全華夏也不過剩下兩塊可以播放70mm膠片IMAX D版本的熒幕。

這個畫質的可怕在於,眼前所見,即為真實!

如同你身在現場一般,一個螢幕的尺寸,甚至超過500平方米!

但是為什麼幾乎沒什麼人用這樣的拍攝方式呢,一個是電影院擔心成本的問題,一個放映IMAX的螢幕,造價起步都是在1000萬美元以上,而存活週期卻不過年到5年的時間。

相當於平均每年花50萬美元來維持一個螢幕,這樣的高成本,沒幾個影廳敢嘗試。

其次是膠片的儲存,一旦使用IMAX的拍攝方式,播放的時候,因為膠片過重需要特定的起重機才能安裝和放映,而每一秒鐘,膠片就要帶走1.7米長度,看完一部電影起碼一卷長度1萬米的膠片!而IMAX D,也相當於萬多米的膠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極度可怕的一個事情,一個不小心,劃傷了那就成為了不可磨滅的損傷。

那為什麼華夏的電影也是膠片拍攝,米國的電影也是膠片拍攝,但是在畫質上又有明顯的差別?

其實一個原因是膠片的尺寸問題,尺寸越大越清晰,還有一個問題,是電影底片和複製片的問題。

電影底片是指電影的原底片,是儲存電影畫面最原始的版本,並不用於電影院放映。

電影院放映的是正片,又叫複製片,原底片的畫質,色彩飽和度,寬容度那肯定是超過電影複製片的幾倍。那為什麼不用電影院放映呢?只是因為電影原底片只有一個,就是最初拍攝剪片合成之後的那一個原始的膠片,如果拿這個放在放映機上來播放,很快磨損完了,那就會毀掉這一個原始的底片。

所以為了大規模放映,電影複製的製作是這樣的:原底片,翻正片,翻底片,複製片。

攝影原底片印洗發行電影放映複製過程中一種過渡形式的中間片,簡稱翻正翻底。

而每一次轉換的數量都會擴大幾倍,比如原底片可以製作五到六個翻正片,然後在製作幾十個翻底片,最後做出數百上千的複製片。

經過數次轉換,複製片的質量已經大大不如原底片。但是米國的洗印廠的複製片水平比起華夏,在工藝上遙遙領先,複製片的質量相當高。所以哪怕是轉換為其他格式,比如DVD,1080P,K等,都是將原底片拿出來數碼化,這樣一來,畫面質量優異是肯定的。

而華夏國內呢?

很遺憾的是,我們在電視臺或者錄像帶看到的80年代90年代華夏的電影,絕大部分是用複製片或者正片轉磁而來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調色和修正,所以看到的效果很差,加上那些極其落後的5毛錢特效製作,才會造成質量的低下。

那為什麼華夏不用原底轉磁呢?

主要是因為原底片的問題,原底片放上轉磁機器其實相當危險,一旦劃傷就造成不可逆的損壞,這是原因之一。

另外主要原因是對畫面並不重視。我們看90年代的電影畫面,都可以看見劃痕和換本的小圓圈,這些都是複製片的標準特點。

回到正題,如果李方誠堅持要做最高的畫質,就算咬牙做出來了,那麼,去哪裡播放呢?拿著IMAN畫質壓縮成K畫質來播放嗎?這有什麼意義?

還不如用膠片拍攝,然後等到時機成熟,直接轉換成為4K畫質甚至更高的畫質就可以,再說了,實在不行,翻拍總是可以的。

“按照常規影院的最高標準吧,否則做出來,沒有電影院播放,那也沒有任何意義。”李方誠無奈的捨棄了現在不切實際的IMAX製作。

“行,沒問題,但是,電影院那邊,發行方的問題解決了嗎?”克里斯松了一口氣,如果真按照IMAX的畫質來做,老實話,一年的時間都不一定能做出來。

特別是這個技術在動畫方面的實現,那更是沒人嘗試過!

但是發行的問題......

李方誠也有些頭疼,這個問題甚至比製作問題還要嚴峻!

“發行的問題我們肯定是無能為力的,先說說這個劇本吧。”基思把李方誠的思緒帶回來:“這個劇本的特效場景,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起碼要8個月,風險有點大。”

“8個月?這麼久的製作時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李方誠回過神,眉頭緊皺。

“一個原因,團隊的成員不夠。”基思很鄭重的說。

“不夠?”李方誠狐疑的問。

“對,這裡面會用到很多特效的製作,包括模擬海浪,深海環境等等,這些都需要運用大量的計算運算粒子的運動碰撞軌跡,效果的繪製等等,如果按照我們現在團隊51人的情況來說,在有這麼詳細的分鏡頭講解的情況下,快一點也要8個月才能做完,並且還有一些技術難題要攻破。”基思把面臨的問題都一一闡述。(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木葉:日向家的弓兵終極一班大黑手漁色大宋孤星刀客非典型重生漁鄉傻醫軍閥上將的雙面逃寵逃出香巴拉新神通聊齋春色滿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