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293章 春節的喜慶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我從大荒山回到茅草坪村。雲山市裡充滿了年的味道,大街小巷掛滿了紅燈籠和中國節。

家裡的衛生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年貨已經基本備齊。我一進家門,孩子就拉著我,到他屋裡去看他媽媽給他買的新玩具。

清晨,我在爆竹聲中醒來。開啟窗子,小區裡已經有早起的大嬸,提著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回到小區裡面來。

我到街上買回來豆漿、包子和油條,一家人吃了早飯。

單位的李科長和老林,提著一些東西,到我家來開展慰問。

我接過東西,把李科長和老林讓進屋裡。李科長說:“你代表單位,長期紮根大荒山,搞脫貧攻堅,工作非常辛苦,成效非常明顯,我們代表單位,對你表示慰問,祝願你們全家,春節快樂,幸福安康。”

送走了李科長和老林,我和媳婦上街,繼續置辦年貨。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慶賀新春的活動,這些活動以除舊迎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帶著濃郁的地域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五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

但所謂的過年,其實最重要的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才是真正的年。在三十晚上,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一直要守歲到十二時,見證歲月交替,辭舊迎新。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集中展示。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忙活了一年,大年三十早上,我們也沒有休息。岳父用白麵和水熬製出糨糊,我把精心挑選來的春聯貼在門框上。把年畫掛在最適當的位置上。年畫是媳婦親自挑選的,畫裡有一條躍龍門的鯉魚,意為年年有餘;還有八匹奔騰的駿馬,象徵著飛黃騰達。

岳父看著我們貼年畫,對我們說:“小時候,我們老家的春節,家家都貼著大紅對聯,滿滿的喜氣洋洋。村子裡到處是連綿不斷的鞭炮聲。一大早,母親就把新買的炕單鋪上,把平時草草捲起的被褥疊成方方正正的被垛,上面蓋上我喜歡的被單。再把高腳的果盤拿出來,盛上瓜子、糖塊、花生,還有我和母親親手炸出的果條。”

我說:“爸,你們那時過年吃什麼呢?酸菜豬肉燉粉條?”

岳父笑著說:“還有豆角排骨湯、海帶絲、凍豆腐。”

春節,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縮影,在春節文化的潛移默化中,在春節氛圍的其樂融融裡,各民族融為一體,成了心心相通的一家人。掃塵、張貼春聯和年畫、耍龍燈、舞獅等等,迄今仍廣為盛行。

聽到我們在說老家的春節,岳母也過來搭話,她說:“那時,我最怕跟母親一起掃塵。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也要洗刷一新,乾乾淨淨地迎新春。”

我說:“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過年能放爆竹。”

岳父說:“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於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後,發明了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我們貼完了年畫,岳父說:“貼門畫也是有來歷的。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裡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而春聯則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符’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這春聯和門神,是相輔相成的。”

岳母不高興了,她批評岳父說:“什麼《山海經》、《淮南子》,就你知道的事多,就你有知識有文化,你到退休怎麼連科長都沒奮鬥到一個呢?”

岳父就不敢再講故事了。

媳婦說:“媽,你這是幹嘛?春節是中國的傳統,傳統文化要傳承。父親講這些,也算是對我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好事。”

岳母就沒在說話,進廚房包餃子去了。

媳婦說:“爸,你再給我們講講關於春節的老傳統。”,

岳父說:“那就說說舞龍、舞獅。舞龍,又稱‘耍龍燈’,起源於漢代,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逢年過節常見的一種文娛活動。獅是外來的異獸,我國國土上並沒有獅生活的環境,但發展至今,獅在中國吉祥瑞獸的地位是舉足輕重,與龍、鳳、龜、麟、虎並駕而驅。舞獅最初是由西域進貢中國的一種舞蹈,後來慢慢傳入中國民間,成了老百姓的喜愛。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分為北獅和南獅兩種。現在‘北獅’以河北滄州、北京為代表。‘南獅’則以廣州、香港、澳門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為主。南方舞獅特點是:造型不如北方逼真,但款式多,色彩豐富。”

這時,兒子過來說:“姥爺,舞獅子好看,你帶我去看舞獅。”

岳父抱起孩子,說:“好、好、好。”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