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271章 馬大爺帶頭搶先機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馬大爺對自家的房屋進行維修改造,修建土掌房風格的民宿,我多少有些意外。

院子中間,馬連唐媳婦和幾個大嬸大嫂,正在裝香腸。老劉老師擼起袖子,動手洗大盆子裡的小腸。董醫生系上一條圍裙,提起菜刀,把肉切成條狀。配作料是個技術活,馬連唐媳婦親自操作,把切好的肉肥瘦搭配,放在盆子裡,和上鹽、花椒、草果、味精等調料,用手攪拌均勻。

去年大荒山吃殺豬飯的時候,我已經學會了裝香腸。我洗乾淨手,蹲在地上,拿起竹絲編成的小圓圈,套開小腸的一頭,透過小圈往小腸裡裝攪拌均勻的豬肉。

老丁、程宇飛、肖朝敏、康老師、田老師他們學著我的樣子,大家一起動手,協助馬大爺家裝香腸。

我裝香腸的過程中,我發現,馬大爺家的院落東西兩個角落裡,堆放著許多枯樹疙瘩,乍一看去,這些枯樹疙瘩有模有樣。

我好奇地問馬大爺:“你家怎麼有這麼多樹疙瘩?”

老劉老師告訴我說:“李書記,你不知道,馬大爺是村裡有名的石匠,他打的石豬槽、石獅子、石磨子、石輾子、石缸子、石柱子,結實耐用,生動形象,非常有名氣。”

馬大爺擺擺手說:“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現在誰還用石豬槽、石缸子、石磨子、石輾子、石柱子?早就不打了,手藝都忘記啦。”

老劉老師說:“現在,馬大爺改行啦,搖身變成木雕大師了。李書記,等會兒你好好看下馬大爺的木雕,功夫很深的。”

我恍然大悟,指著院落裡堆放著的枯樹疙瘩,問馬大爺:“這些是用來做根雕的吧?”

馬大爺笑著點了點頭,說:“其實,石刻和木雕是相通的,大荒山有許多優質木材,非常適合作木雕。還有根雕,現在比較受歡迎。”

這時,兩個身材非常高的年輕小夥,抬著一張八仙桌進來。把桌子擺放在院子裡。馬大爺給我們介紹:“這是我的兩個孫子,大的二十四歲,小的十九歲,讀書不成器,初中畢業就回家務農啦。”

老丁拍著兩個年輕夥子的肩膀,說:“小夥子些,好好幹哦,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要在農村幹出點樣子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馬大爺的兩個孫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馬大爺的兒子馬連唐招呼我們:“李書記,老劉老師,你們別裝香腸了,趕緊洗手,馬上吃飯了。”

我們洗了手,程宇飛、肖朝敏他們幾個年輕人,見景生情,幫著主人家擦桌子、擺放碗筷,從廚房往桌子上端菜。

我們圍坐在八仙桌旁,開始吃飯。大家邊吃邊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我們都吃好了。

馬大爺陪我們喝了二兩酒,紅光滿面。他得意地帶我們來到廂房樓上,參觀他的木雕作品和根雕作品。木雕作品有二十多件,基本上是用一段木頭,雕刻成關公、大肚彌勒佛、童子拜觀音、壽星、太上老君、偉人像等等,人物形象傳神逼真,栩栩如生。

根雕作品有將近三十件,均以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物件,有針對性地進行人工處理修飾,透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有長嘯的猛虎,有回頭的梅花鹿,有馬踏飛燕,有孔雀開屏等等。

看了這些木雕作品和根雕作品,我非常震憾。藝術來源於生活,民間藝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藝術大師。馬大爺的作品,顯然還處於初級階段,雖然說不上有藝術成就,卻也獨具匠心、妙趣天成。

馬大爺拿出手機,跟我講:“李書記,你看,這是我大孫子給我買的智能手機,1000多塊錢呢,大孫子幫我下載了許多網上的木雕作品和根雕作品,我沒事的時候就翻開看,很受啟發。”

老丁說:“我知道了,馬大爺,你房屋裝修好後,這些木雕作品和根雕作品,是作為陳設和展示的吧?”

馬大爺說:“對頭,我們把他陳設和展示出來,如果有遊客喜歡,價錢合適,我就賣給他們,掙幾文煙錢。”

參觀完馬大爺的木雕作品和根雕作品,他興致還非常高,接著我們來到屋外。馬大爺家房屋外面,有一大塊油菜地,有2畝多3畝的樣子。地裡的油菜,非常茁壯,有一米多高。馬大爺指著這塊地對我們說:“我孫子說,要把這塊地搞成特色種植園,種一些千奇百怪的農作物,以此來吸引旅客。

馬大爺又修房屋,又搞木雕和根雕,還要搞特色農作物種植,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我的心異常的平靜,去年以前,茅草坪村封閉落後。去年以來,我們想了許多辦法,推動全村經濟社會向前發展。那時,每一個變化,都需要我們艱難推動、親自落實。往往我們希望看到的變化,遲遲不能實現,遲遲不肯到來。

而現在,與以往不同了。許多變化,是群眾自己構想,自己規劃,自己推動落實的。就像道路上的摩托車,我們並沒有號召群眾購買,忽然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就象民宿建設,我們主導了馬家大院、王家大院、黃家大院建設,引導了王大才的古法榨油作坊建設,引導了馬二爺家燒酒作坊建設。卻沒想到黃朝華、馬大爺等一些有遠見的村民悄悄建起了民宿。

大荒山的一些年輕人,開始到城裡的駕校學習駕駛技術。一些村民申請規模養殖雞、豬、牛羊。

恰恰這些不受我們主導、不受我們引導的變化,讓我非常高興,群眾的內生動力,是脫貧攻堅的保障,是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

告辭馬大爺一家,我們沿著砂石公路,慢慢走回村委會去。大箐河兩岸的油菜,連接成一大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路上,我對老丁說:“兜底保障方面,對於‘老病殘’等兜底貧困人口,我們要繼續落實好以低保、五保、殘疾補助、公益崗位扶貧為主的各項保障政策,確保‘應兜盡兜’。”

老丁說:“我們還得對邊緣戶、特殊戶加大因戶施策力度,確保不返貧。像馬連忠那樣的貧困戶,一不留神,遇上小災小難,又會返貧。”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