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144章 贍養老人問題引發的思考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休庭後,群眾開始熱烈討論。說什麼的都有。鄭在洪老兩口落寞的坐在原告席上。鄭在洪的兩個女兒女婿則出了會議室,單獨在壩子裡說話。

我和老丁也從會議室出來,老丁問我:“你說法官會怎麼判?”

我說:“這不是明擺著,肯定要支援鄭在洪老兩口的訴訟請求。”

這時,我看到宋法官把鄭在洪的兩個女兒女婿叫到一邊,跟他們交流著什麼。

三十分鍾後,法庭再次開庭。這時,馬大爺要求為鄭在洪老兩口作證。宋法官准許後,馬大爺說:“我這人說人說在當面,不會背後使壞。鄭在洪老兩口子,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倚老賣老,好吃懶做,這是事實。他的兩個女兒女婿這麼認為,我也這麼認為,包括群眾也這麼認為,不信可以問問在坐的群眾。”

群眾有的想發言,宋法官制止了。馬大爺繼續發言:“我今天在這裡想講個事實,因為這個事實只有我是見證人,你們在坐的其他人都不知道。1973年,我還在和平公社當革委會副主任,到五組檢查工作,在村子裡遇到鄭在洪兩口子,鄭在洪媳婦揹著四五歲的大姑娘。鄭在洪抱著他家二姑娘,這姑娘當時一歲多,病得很嚴重,躺在鄭在洪懷裡,人事不知,臉色白得像張紙。當時好幾個群眾看了,都說,這孩子瞳孔都散開了,呼吸也沒有了,救不活了,沒得必要送醫院了。”

法庭上寂靜無聲。馬大爺繼續發言:“鄭在洪媳婦哭哭啼啼的。我清楚地記得,當時鄭在洪說,只要有一口氣,我們都要醫!因為沒有錢,還跟我借了兩塊錢,走了幾十裡山路,把孩子抱到和平公社衛生院,住了幾天,打了幾針,把孩子的命給救了。”

我們都還等馬大爺繼續說點什麼的時候,馬大爺說:“我就說這麼一件事,其他的我不發表意見。至於法庭怎麼決斷,是你們自己的事。”

馬大爺講完這個事,鄭在洪在用手抹眼淚。鄭在洪的二女兒也在用紙巾抹眼淚。

這時,鄭在洪忽然說:“法官,我們不告了。我們要回家去了。”

鄭在洪媳婦也哭著說:“不告了,不告了。兩個姑娘也都四十多五十了,頭髮也漸漸在白了。她們兒女也都要長大,快要娶媳婦了,家庭開支大,他們也不容易。”

看到父母傷心流淚,兩女兒這時都放聲大哭起來。法庭上頓時哭聲一片。

旁聽群眾的情緒也被他們感染了。

在大女兒的帶領下,大女兒、二女兒從被告席走到原告席,和鄭在洪兩口子抱在了一起。兩個女婿也從被告席走到原告席來,一家人以這種方式團聚了。

法庭再次休庭。經大女兒、二女兒兩家商議,最終達成和解協議。鄭在洪兩口子從今往後跟大女兒女婿家生活,二女兒女婿家每年給大女兒女婿家4000元生活補助。

法庭出具了調解書,雙方簽字按手印。我對宋法官表示感謝。宋法官說,我們的司法調解和判決,需要的就是這種結果,既調解了當事人,又教育了旁觀的群眾。

鄭在洪老兩口狀告女兒討要贍養費的官司在茅草坪村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但徹底解決了鄭在洪老兩口的養老問題,也給群眾上了生動的一課,教育引導大家要尊老愛幼,家庭要團結和睦,父母和子女要互敬互愛。

下午吃晚飯時,老劉老師對我和老丁說:“你們這個思路很對,鄭在洪老兩口有兒女贍養,什麼都不用管,就能脫貧了。如果不採取這種方式,而一味的去幫他們種地養豬,怕是幾年都脫不了貧哦。”

老丁喝了一口菜湯,說:“脫貧是個很複雜的事,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情況,中央號召,要因戶施策,一戶一策,就是這個道理。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推進。”

老劉老師感慨地說:“趙國蓮家的事,你們也處理得很好。馬國粉來學校上學,臉上也有笑容了。我悄悄問過她,她說,新來的叔叔脾氣很好,力氣也大,她媽媽不用再乾重活了。”

我說:“找了一個踏實穩重的男人,原來的家也不散,這對趙國蓮來說,是最大的安慰吧。”

這時馬二爺進來,我們請他吃飯,他說已經吃過了。他跟我們說:“今天這個公開審理太好了。不用說,鄭在洪的女兒女婿受到了教育。鄭在洪老兩口平時脾氣非常倔強,前些年在村裡心高氣傲的,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認輸的,按我們農村的話來說,就是鴨子死了嘴殼硬。他們這次也受到了教育,也對當年做下的那些事表示懊悔。做父母也會有對不起子女的地方。”

老劉老師說:“鄭在洪老兩口這個事情處理得圓滿。但農村老人的養老始終是個大問題。自古以來,大家說養兒防老,但我看未必。現在兒女少的,家庭還和睦。有些兒子多的,老年人的養老也成問題。我老家就有這麼一家。兩老人,四個兒子,現在兩老人每個兒子家坐一個月,轉著生活,不安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二爺說:“這有啥哦,你沒看見,有些雖然有幾個兒子,但老人單獨生活的也有。農村比不得城市。”

我說:“這不,現在國家正在推行農村養老保險,逐步解決吧,今後老人六十歲後,能領養老金,就好了。”

馬二爺說:“是的,社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說完上樓上的廣播室去了。

老劉老師把回鍋肉往我面前推了推,說:“我們按照鄉中心校的安排,又對適齡兒童入學情況進行了排查。全村應當入學的兒童全都入學了,不存在綴學的情況。”

我吃了兩口飯,說:“對了,今後九月份要推薦10個孩子到市一中去學習,你們要提前發力,把基礎打牢。如果推薦去的孩子跟不上城裡孩子的節奏,造成心裡負擔,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老劉老師說:“你說的這個事很重要,我們這兒學習最好的,到市裡一排名就排到後面去了。我們準備對六年級的學生,每天多上一節課,用來給他們打基礎。”

我說:“你們研究一下,必要時週六也落實老師補習一下,一定要把基礎打好,把好事辦好。”

老丁說:“人家三令五申不準補課,你叫學校補課得行嗎?”

我說:“咱們注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如果這個補課沒有加重學生家長負擔,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和家長都支援,我認為就是好事。”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