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一切從考城隍開始->章節

第六百四十二章 趙江河造勢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李耳回到中土神州之後,立馬開始運作。不過李耳的運作與其它勢力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其它勢力都是到處遊說,親自講述自己的道與理念,以此讓眾人都學習自己的道和理念。

李耳則是在東海之濱,找到一個小島,創立道家,等眾人到島上來求他。

雖說之前李耳到處講道,積累了不少的名聲,但他離開中土神州那麼久,其它各家流派傳播學說,李耳的影響力已經降到最低了。

此刻李耳在這東海之濱的小島上創立道家,並沒有吸引多少人前來學道。

太上無為,如果讓李耳掌管道家,無為的思想成了道家的主流思想的話,道家恐怕難以發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江河深深的知道,姿態擺的太高,會使得很多人不敢入門來。

宗一跟在李耳的身旁,其心境越來越接近太上,以前那種病態的無情之道也慢慢的有所改善。

在這道家基地中的人,都學了太上之道,以無為為思想。

趙江河既然將寶押在了道家身上,他當然希望道家越強大越好,李耳他們行無為之道,趙江河卻行自己的有為之道。

趙江河驅動神通,一時間島上靈氣湧動,整個島上雲霧繚繞,地上湧出各種奇花異草。

以神通點化動物,使得動物生出靈性。

趙江河又驅動神通,使得島上不分晝夜綻放光彩。那光彩甚是絢麗奪目,就是幾十百里之外都可以看得見,特別是晚上。

那光彩絢麗奪目,但並不刺眼,整個光芒很是柔和,讓人心曠神怡,生出嚮往之意。

一時間,奇景傳遍整個神州。

各種神話故事四處流傳,引得很多人前來尋長生。

這些尋長生的人皆是各國貴族。

……

各國使者匯聚東海之濱,一時間東海之濱這個破舊落後之地變得很是熱鬧。

各國使者看著那汪洋大海,海上波濤滾滾,雖然道家聖地就在眼前,但沒有大船可以到達道家聖地。

魏國使者說到:“仙緣就在眼前,可看得到抓不到。不知各位有何辦法,可以登上那仙島。”

楚國使者說到:“燕國靠海而居,並且我聽聞燕國有一艘大船鯤。鯤,上古海中大魚,是天地間最大的魚。燕國大船以鯤為名,想來那大船也是所有的船隻中最大的船。

燕國使者,何不將大船鯤駛來,我們一同乘大船鯤去往仙島。”

諸國使者看向燕國使者,燕國重視水上軍事,建有大船很是正常。

各個之間雖有爭鬥,但在這個時候,就應該齊心協力,一同登上仙島求仙緣。

燕國有大船,但為何要讓其它國家的使者乘坐呢?燕國使者說到:“我國只有一艘鯤,一艘鯤只能容納五百人。各國一共來了幾千人,根本就坐不下。”

韓國使者說到:“雖然只有一艘鯤,但應該有比鯤規格較小的大船吧。我們韓國只向你們燕國借一艘小規模的大船。”

燕國使者說到:“不是我燕國不借,而是每一艘大船對我燕國來說都是重中之重。”

楚國使者說到:“我們不白借,我楚國願以千金千擔粟當作費用。”

燕國使者說到:“千金千擔粟,難道我燕國的船就這麼不值錢嗎?”

諸位使者在心裡白了一眼,真是貪心,只是借用而已,又不是買下整艘船。千金千擔粟雖然不多,但用來當作借用大船的費用已經綽綽有餘了。

秦國使者說到:“千金千擔粟,的確少了一點。我秦國願意出千金三千擔粟。”

其他幾位使者也表示贊同,願意再加兩千粟。

這是沒辦法,誰叫只有燕國有大船呢?沒有大船,眾人就無法渡過大海登上仙島。不登上仙道,如何求得長生之法。

這些使者是代表國中的貴族而來,同樣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因為這些使者也是貴族中的一份子。如果不能求得長生之法,他們怎麼會甘心。

燕國獅子大開口,諸位使者也只好讓步,但各國使者已經記恨上了燕國。

燕國使者看到那些使者求自己,他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想:這個時候不坑,何時坑?用千金三千擔粟就想我燕國借你們大船呀。

燕國使者說到:“我國的每一艘大船都是消耗了大量的資源才打造成功,不是我不願意借,而是此去仙島,誰知道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呢?要是船毀了,我擔待不起。”

千金三千擔粟難道還不夠換一艘船嗎?

諸位使者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其實不止諸位使者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還有一人的臉色一樣是極為難看,這人就是趙江河。

趙江河弄出那麼大的動靜,還不是會了吸引大家前來求道嗎?

眾人來了,可被大海所阻擋。

大海阻擋,這肯定會阻擋一批求道之人。其中趙江河覺得李耳將道家聖地放在這裡,這是一個極為不明智的舉動。就應該把聖地放在諸國都城,在眾人的眼皮底下。再搞一些倚仗出來,還怕沒有人前來求道嗎?

那時候道家一定是影響力最大的學派,至少在上層貴族中是影響力最大的。

趙江河暗自想過,等到求道之人多後,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培養幾位善於社交和善於經營的人。

大家都學了太上之道,道家的未來堪憂。

大海阻擋,但並不是沒有辦法渡過大海,用船就可以了。這燕國就有不少的大船,但燕國使者的做法就是在太讓趙江河不爽了。

其它諸國的使者已經拿出了好處,可燕國使者貪心不足蛇吞象。

既然你貪心,那我就讓你竹籃打水一場空。

趙江河隱於虛空之中,驅動神通。

在趙江河的神力影響之下,只見海水的波動突然停止,出現一道猶如冰晶一般的橋樑。

整個橋樑晶瑩剔透,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顯得格外的璀璨。

魏國使者驚呼到:“神蹟,快看,神蹟。”

諸位使者聽了魏國使者的驚呼,朝著魏國使者所看的方向看去。海面已經完全靜止,海水不動,海面上的水晶大橋直通仙道。

韓國使者說到:“海面之上生晶橋,這肯定是仙人看了我們的難處,然後使用神通,在這海面之上架起了一座橋樑。”

秦國使者走到橋樑旁,他用腳試了試,厚實感,這橋樑給他一種安全感。秦國使者哈哈大笑,說:“將士們,讓我們秦人為他們探探路。”

說完之後,秦國使者帶著數千將士踏上了晶橋。

上橋之後,秦國使者還不忘諷刺燕國使者一番,說到:“看來是仙人都看不慣你的那副嘴臉了。”

數千人站在晶橋之上,那晶橋依舊為紋絲不動。

燕國使者的面色變得極為難看,說到:“誰知這橋會不會走到半路之時,突然斷裂。要是斷裂了,就會葬身大海。”

緊接著楚國使者也帶著將士踏上了晶橋。踏上晶橋的楚國使者說到:“你怕你可以乘你燕國之船,不過這大海之中已經不動了,恐怕燕國之船再大再厲害也無法行駛。”

已經有兩國使者帶著將士踏上了晶橋,其它幾國的使者也跟著踏上晶橋,並且還出言諷刺燕國使者。

燕國使者的臉色是烏雲蓋頂,他心裡既恨又怕。

他恨自己,恨仙人。恨自己太貪心,到嘴了的東西都讓其溜走了。恨仙人架起橋樑,讓燕國損失慘重。

至於怕,怕仙人怪罪自己。

是不是正如其它各國使者所說的,仙人是不是看不慣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仙人才會驅動大神通架起橋樑。

最後他還是踏上了橋樑。

諸國使者踏上晶橋,帶領著將士走向仙島。

趙江河見眾人踏上了晶橋,趙江河說到:“橋樑已經搭好,只等他們到達仙島了。既然搭了橋,那就再弄點仙蹟出來。”

趙江河再次驅動神通,整個橋樑四周的景象大變。

四周本是靜止的海水,一瞬間四周變得黑暗,黑暗之中又再次生出光芒,等到眾人回神之時,他們已經處於星空環繞的世界了。

那一顆顆星辰好似隨手可摘一般。

趙國使者說到:“我們這是到了仙界嗎?”

魏國使者說到:“肯定是在仙界,不然那些星星怎麼會離我們如此近。”

每一個人都是一臉驚訝,對自己要出的仙島更是生出了敬畏之心。趙江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行事方式不能太低調,低調不利於發展。

趙江河不斷的變換景象,使得諸國使者好似穿過了諸多世界一般。

其實只不過是幻覺而已。

在諸國使者快要到達仙島之時,趙江河已經先一步回到了仙島。

李耳坐在法壇之上,宗一立在一旁,兩人體悟大道。求道之人已經到了門口,馬上就要登島了,可李耳已經不為所動。

趙江河在心中嘆了一口氣,就這樣也太沒格調了吧,一點仙人風範都沒有。

世俗之人生的是俗眼,那裡看得出返璞歸真。你不冒出,一點動靜,別人只會認為你沒有實力。

就好比李耳坐在法壇之上悟道,一點點異象都沒有出現。沒有靈氣波動產生的華光,沒有法則運轉造成的空間變化,沒有天花亂墜,沒有地湧金蓮,沒有瑞獸獻寶。

一眼看去,就是一個老者坐在地上。

如果不是天生具有慧根之人,根本無法體會李耳身上的氣機變幻。

倒是宗一,由於他境界太低,在領悟法則之時,有時候氣息外洩,會給普通人一種壓迫感。

諸國使者來到之後,他們肯定認為宗一是真仙。

趙江河說到:“道兄,各國使者已經快到了,你是不是要……”

李耳說到:“我只負責講道說法,他們聽不聽,那是他們的事。”

趙江河說到:“道兄轉世下界,不就是為了道家發展嗎?道兄下界就是刻意為之,既然已經有為了,何必不有為到底呢?”

李耳說到:“我轉世下界乃是天道使然,只不過是順應大勢而已。我講道說法也是一樣,只不過這個大勢剛好符合道家昌盛。至於那些人聽不聽得進去,這就不是我能強求的。”

趙江河是看出來了,李耳的這個無為之道是對人來的。

遇到與自己境界差不多的,李耳的無為就會變成有為,遇到比自己境界差的,無法入他眼的,他的無為又會變成真正的無為。

其實是因為李耳的太上之道修煉的不到家。

真正的太上之道是無情、無慾、無為,就算是人教滅亡,就算是自己的身邊之人全部死去,就算是宇宙毀滅,只要不影響自己的道,就不會有所行動。

端坐在諸天之上,觀看諸天之生滅。

真正的太上之道就是天道,就是電腦程式,不會屠殺眾生,也不會救眾生。世間一切種種都與自己無關。

其實太上之道一直都是無為,只不過李耳不是太上道祖,他只不過是太上老君的轉世之身,只是太上道祖的善屍轉世。

如果是真正的太上道祖,他根本就不會管道家之生死,甚至連道家都不會出現。

太上老君永遠成不了太上道祖。

趙江河說到:“道兄,那你負責講道說法,我來替你造勢。”

宗一明白趙江河為何要那麼做,他也知道趙江河的方法才是最利於道家發展的方法。不過他跟了李耳,他也變得再在乎外界之時。

明白趙江河所說的都是為了道家,但他絕不會用行動表示贊同,也不會用神通表示不贊同。

一切都還是順其自然。

李耳和宗一都選擇順其自然,這就要麻煩趙江河了。

趙江河明明是天界之神,道家之事與他有何關係,但趙江河比他們更在意道家的發展。

天界沒有了天帝,肯定會沒落,趙江河清楚,在未來,天界肯定比不過道家。趙江河已經打定主意站在道家陣營,當然是道家發展的越好,對他越有利。

其他人認為精神幻境與現實世界沒有關係,但趙江河清楚,精神幻境會對現實世界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然趙江河為什麼會不斷的在太上的面前刷好感呢?

還不是為了等太上迴歸之時,自己在太上那裡也算掛了名。

李耳宗一不為所動,趙江河驅動神通,將整個法壇變得高大上。整個法壇懸於半空,有雲霧噴出。

在法壇高空,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好似仙界投影一般。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相關推薦:我在聊齋當城隍平行萬宙代理城隍城隍駕到我作為完美人類甦醒於一千年後城隍死後七百年:從城隍開始簽到極品桃花運2江柳言說錄我把原神世界搬空了